原材料

合集下载

原材料的定义

原材料的定义

原材料的定义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或制造商品的基本物质,是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环节。

原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人工制造的物质。

在工业生产中,原材料的选择和利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因此对原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原材料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工制造的物质两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农产品、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而人工制造的物质则包括化工产品、合成材料、再生材料等。

这些原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为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其次,根据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金属原材料、非金属原材料和化工原材料。

金属原材料主要包括铁、铝、铜等金属矿石,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非金属原材料包括石油、煤炭、石灰石等,用于生产能源和建筑材料;化工原材料则包括各种化学品和合成材料,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纺织品等。

再次,原材料的定义还包括了能源和水资源。

能源作为生产的重要支撑,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等,是各种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基本动力来源;水资源则是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包括地下水、江河湖泊等,是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再生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原材料也逐渐受到重视。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等,经过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原材料是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于各行各业的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和合理利用原材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因此,对原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原材料是什么意思

原材料是什么意思

原材料是什么意思
原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加工中最基本的材料,是制成品的生产所需的最
基本的材料。

它是生产加工的第一步,也是生产的基础。

原材料的种类繁多,涉及到各个行业,比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等。

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农业领域,原材料可以是各种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而在工业
领域,原材料可以是各种矿石、金属、化工原料等。

在建筑业中,原材料可以是水泥、砖瓦、钢材等。

总之,原材料的种类非常广泛。

原材料的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优质的原材料可以
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而劣质的原材料则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至关重要。

除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原材料的加工和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原材料
需要进行粉碎、筛分、混合等处理,才能成为符合生产要求的半成品。

这些加工工序对于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原材料的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合理利用原材料资源,减少浪费,对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原材料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总的来说,原材料是生产加工的基础,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
影响。

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加工处理合理,合理利用原材料资源,都是保证产品质量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原材料的意义和重要性。

原材料常识知识点总结

原材料常识知识点总结

原材料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原材料的种类原材料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自然资源型原材料和人造原材料两大类。

1. 自然资源型原材料自然资源型原材料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原材料,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矿产资源是指地球地壳中的矿产物质,如铁矿石、铜矿石、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林业资源是指森林中的木材、纤维和树脂等;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可用于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土地资源。

2. 人造原材料人造原材料是通过人的劳动和技术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包括合成原材料和再生原材料。

合成原材料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加工得到的原材料,如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再生原材料是指通过再生工艺处理得到的原材料,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二、原材料的来源原材料的来源广泛,包括自然界、工业生产和再生循环等方面。

1. 自然界许多原材料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如矿石、木材、水资源等,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

2.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也是原材料的重要来源,许多合成原材料和再生原材料都是通过工业生产得到的,如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再生金属等。

3. 再生循环再生循环是指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和废料得到原材料,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原材料的加工方法原材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原材料性质和应用需求,可采取相应的加工工艺。

1. 采矿采矿是从地下或地表获取矿石、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过程,通过爆破、露天开采、井下开采等方式进行。

2. 加工加工是指将原材料进行成型、混合、炼化等工艺流程,得到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如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化工加工等。

3. 冶炼冶炼是指对含有金属成分的矿石进行提炼和精炼,得到纯金属的过程,包括熔炼、铸造、炉石反应等工艺。

4. 再生再生是指对废弃物和废料进行回收和利用,通过处理、粉碎、熔炼等过程得到再生材料,具有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特点。

原材料有哪些

原材料有哪些

原材料有哪些原材料是指进行生产加工之前未经过改变或加工的自然物质。

原材料的选取对产品质量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

1. 金属:金属是一种常见的原材料,常用于制造各种工业产品。

铁、铝、钢、铜、锌、镍等金属都是重要的原材料,用于制造机械、汽车、电子设备等产品。

2. 石油及其衍生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也是制造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石油可提炼成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燃料,还可制成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

3. 木材:木材是一种常用的原材料,用于制造家具、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不同种类的木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如松木、橡木、胡桃木等。

4. 纺织品原料:纺织品原料包括棉花、麻、丝、毛等,用于制造衣物、家纺用品等。

棉花是最常见的纺织品原料,丝绸由蚕茧制成,羊毛来自绵羊。

5. 化工原料:化工原料是制造化学产品的基础,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等。

常见的化工原料包括煤、石灰石、盐等,用于制造塑料、化肥、颜料等产品。

6. 农产品:农产品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畜禽肉类等。

谷物如小麦、玉米、大米用于制作面包、饼干等,蔬菜和水果可制成罐头、果酱等产品。

7. 水和盐:水是生活中的基本原材料,用于饮用、洗涤、冷却等。

盐也是常见的原材料,用于调味、腌制食品等。

8. 矿石:矿石是金属的主要来源,常见的矿石有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可提取金属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9. 气体:气体如氧气、氮气、氢气等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用于焊接、氮气保护、合成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不同行业和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不尽相同,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都有重要意义。

什么叫原材料

什么叫原材料

什么叫原材料原材料,简称原料,是指用于生产或制造产品的最基础的、未经加工的物质。

原材料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资源,也可以是经过工业生产得到的半成品。

无论是哪种形式,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加工、处理、转化等一系列的工艺步骤,最终得到最终的产品。

天然资源作为原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了各种矿石、矿物、动植物等。

例如,铁矿石、铜矿石、石油、天然气、木材等都是常见的原材料。

这些天然资源的获取通常需要进行开采、挖掘等操作,以获得所需的原料。

除了天然资源,还有一些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也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

在工业生产中,这些半成品常常在不同的工厂之间进行交流和转售。

半成品可以是金属材料、化工物品、塑料等,它们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工艺获得,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生产过程。

原材料对于生产和制造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种类和比例的原材料,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也是生产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原材料的价格也会对成本和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生产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当今世界上,对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快速发展的工业国家。

为了满足对原材料的需求,一些国家会进口大量的原材料,而另一些国家则通过开发自己的资源来满足需求。

原材料的供求关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的来说,原材料是生产和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

它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也是决定产品品质和成本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对原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原材料的研究和利用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原材料包括哪些

原材料包括哪些

原材料包括哪些
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商品的材料或资源。

原材料的种类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材料类别:
1. 矿产资源:金属矿石(如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非金属矿石(如煤矿石、石油、天然气、煤炭)、贵金属(如金、银、铂)等。

2. 农产品:谷物(如小麦、稻米、玉米)、油料(如大豆、花生、菜籽)、棉花、糖、咖啡、可可等。

3. 森林资源:木材(如松木、橡木、胶木)、竹子、木浆等。

4. 纤维类:棉花、亚麻、大麻、石棉、玻璃纤维等。

5. 化学能源类:石油、天然气、煤炭、燃气、核能等。

6. 动植物产品:皮毛、骨头、角质、羽毛、皮革、丝绸、毛纺织品等。

7. 金属类:铁、铜、铝、锌、镍、锡、钛、铅等。

8. 矿石类:铁矿石、铜矿石、铅锌矿石、锰矿石、铬矿石、钴矿石等。

9. 化学类:化工原料(如氨、石脑油、苯),化肥(如氮、磷、钾肥)、有机化学品(如酒精、醋酸、丙烯酸)、塑料原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橡胶原料(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颜料、涂料等。

总的来说,原材料的种类非常广泛,涵盖了从自然资源到人工合成物等多种形式。

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不同的原材料。

原材料的供应充足与否,质量的好坏,价格的变动等都会对商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原材料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原材料的概念

原材料的概念

原材料的概念
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加工的物质,是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环节。

原材料的概念
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涵义,但总体来说,原材料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直接用于生产的物质。

在制造业中,原材料通常是指那些用于制造产品的基本物质,比如金属、塑料、玻璃、纺织品等。

这些原材料经过加工和组装,最终成为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如汽车、家具、电子设备等。

在农业中,原材料可以是指农作物、畜禽产品等,用于食品加工或其他用途。

在化工行业中,原材料则是指用于生产化学产品的各种化学物质。

原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质的原材料可以保证
产品的质量,而且通常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企业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原材料的质量、价格、供应稳定性等。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选择原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除了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外,对原材料的储存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恰当的
储存和管理会导致原材料的损失和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原材料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总的来说,原材料作为生产的第一道环节,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
影响。

企业需要在选择原材料、储存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成本的控制。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于原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将是未来原材料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原材料什么意思

原材料什么意思

原材料什么意思原材料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还没有经过加工和改造的物质,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材料。

原材料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物质,如矿石、石油、天然气、植物、动物等。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生产其他产品的基础,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农业,都离不开原材料的支撑。

原材料通常经过收集、提炼、加工等过程,才能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

矿石是一种常见的原材料,用于制造金属产品。

矿石是从地壳中开采出来的矿石矿石通常包含有金属元素,如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等。

这些矿石经过矿石选矿或冶炼过程,可以提取出纯净的金属,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建筑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等。

石油和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原材料,用于生产能源和化学产品。

石油和天然气在勘探、钻探和提炼的过程中,可用于生产汽油、柴油、润滑油、燃气等。

植物和动物也是重要的原材料来源。

木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原材料,用于制造家具、建筑材料和纸张等。

棉花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原材料,用于制造纺织品。

动物原材料包括皮革、毛皮、绒毛等,用于制造服装和鞋子。

此外,植物和动物也可以用于食品生产。

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供应的不稳定性,也会对各行业的生产产生影响。

因此,精细管理和合理利用原材料,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在科技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引起人们开始关注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原材料,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原材料的方法有回收利用、节约使用、替代原材料等。

通过合理利用原材料和开发替代原材料,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

总之,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础性物质,对于各行业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开发原材料是推动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原材料英文名称:raw material定义:投入生产过程以制造新产品的物质。

百科名片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

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

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

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目录[隐藏]简介种类入账处理简介种类入账处理简介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

原料(raw material)一般指来自矿业和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产品;材料(processed material)一般指经过一些加工的原料。

举例来讲,林业生产的原木属于原料,将原木加工为木板,就变成了材料。

但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对原料和材料的划分不一定清晰,所以一般用原材料一词来统称。

种类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入账处理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两套帐”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记账;第二种,“一套帐”形式,亦称“帐卡合一”。

收入的账务处理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假入库)。

1)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收到材料后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3)此情况平时不处理只有在月末的时候处理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入库次月初,红字冲回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核算法优点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其优点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成绩;2)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和监督;3)有利于考核耗用材料部门的工作成绩;4)有利于简化会计处理手续。

采用计划成本计价适用于:计划成本资料核算比较健全准确,成本计划管理核算有一定基础。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流程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即: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同时作入库处理: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借:物资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计划成本)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3)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

估价入账的会计处理做法在日常核算中,有时会碰到外购的材料已运达,而发票账单等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

这类业务收料在先,付款在后,一般短期内,发票账单等凭证即可到达。

为简化核算手续,对于月份内发生的该项业务,可暂时不予进行总分类账的处理,只将收到的材料在明细账中登记;待月末时,如发票账单等凭证仍未收到时,所有的教科书中和大部分企业的做法是:①月末按材料的暂估价值,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科目。

②下月初用红字编同样的记账凭证予以冲销。

③收到发票账单时,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④付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笔者对上述会计处理方法有不同看法。

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是先给供应商下采购订单,并在采购订单中注明材料的数量和单价(一般是含税单价),供应商按企业采购i,T-~的要求送货。

因此,材料按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记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给企业虚增资产留下了可操纵的空间。

二、如果所订购的材料被领用或已制成产成品并入库或制成产成品并已销售,其对应的会计科目应是“生产成本”、“库存商品”或“主营业务成本”,这时,借记“原材料”科目就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账面记录与库存材料结存不符,会发生所谓的盘点盈亏。

如果正好发生在进行年度财产清查的月份,并草率作为盘点盈亏进行处理,就会导致今后盘点时发生相反方向的盈亏。

只有在这批材料未被领用仍存放在仓库时,才适用“原材料”科目。

三、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如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估价入账的原材料也参与了加权平均单价的计算,从而导致发出材料成本计算错误,进一步影响产品成本的计算,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连锁反应。

四、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应当在月份终了时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据以分配当月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

月末暂估入账的原材料,其本身的材料成本差异在暂估当月并未体现出来,但却参与了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计算。

待以后月份该批材料结算的发票账单到达,其材料成本差异才登记入账,并参加下月份耗用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

在这种情况下,在材料暂估入账的当月及以后月份,实际发出材料成本的反映就会失真。

当该批材料成本差异为正值时,会低估该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而高估以后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反之,则会高估该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而低估以后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造成会计信息原材料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要素原材料作为被加工的劳动对象,在生产经营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被劳动者用来进行加工,构成产品的实体;有的虽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的形成;有的在生产经营中作为机物料被所消耗。

尽管材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次性地参加生产经营、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就要全部消耗掉或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同时其价值也随着其实物的消耗,一次性地全部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通过产品销售,价值得到一次性补偿。

一、原材料的分类制造业的原材料按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1.原料及主要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后能够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主要材料。

原料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材料。

如纺纱用的原棉,制糖用的甘蔗,冶炼用的铁矿石等。

主要材料是指经过加工过的材料。

如织布用的棉纱,机器制造用的钢材等。

2.外购半成品(外购件或外协件)。

外购半成品是指从外部购入,需经本企业进一步加工或装配的已加工过的原材料。

如织布厂外购的棉纱;汽车制造厂外购的轮胎等。

外购半成品也可归入原料及主要材料,而不单设一类。

3.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不构成产品主要产体的各种材料。

按其在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1)加入产品实体与主要材料相结合,或使主要材料发生变化,或给予产品某种性能,如染料、油漆、催化剂等;(2)被劳动工具所消耗,如维护机器设备用的润滑油和防锈剂等;(3)为创造正常劳动条件而消耗的,如清洁工作地点的各种用具等。

4.燃料。

燃料是指工艺技术过程或非工艺技术过程用来燃烧取得热能的各种材料。

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5.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

修理用备件是指为修理本企业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所专用的各种备品备件。

如轴承、齿轮等。

一般修理用零件可归入辅助材料。

6.包装材料。

一般用包装材料,如纸张、麻绳、铁皮等,也可归人辅助材料类。

二、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的日常核算,是指从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账均以实际成本来反映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严格审核材料收发的凭证和手续,是正确组织材料核算的重要前提。

通过对凭证的编制、取得和审核,可以对材料的收发保管实行监督,明确经济责任,防止材料管理混乱和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材料收入的凭证主要有收料单、入库单以及退料单等。

材料的发出凭证主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簿、销售发料单、配比发料单等。

(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材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等账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