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方案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液体药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药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直径在1nm以下)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液体药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都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不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水应为20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量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量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度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则不宜加热溶解;小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力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易氧化不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易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易溶解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4.质量检查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
5.包装及贴标签质量检查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的洁净容器中,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实验讲义)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3.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溶液型液体药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
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植物油等。
(一)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均相澄明液体药剂。
有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芳香水剂、酊剂和醑剂等。
这些剂型是基于溶质和溶剂的差别而命名的。
从分散系统来看都属于低分子溶液(真溶液),从制备工艺上来看,这些剂型的制法虽然不完全相同,并各有其特点,但作为溶液的基本制法是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和操作步骤如下:1.药物的称量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根据药物量的多少,选用不同的架盘天平称重。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杯或量筒进行量取。
用量较少的液体药物,也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时,1ml水应为20滴),量取液体药物后,应用少许水洗涤量器,洗液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2.溶解及加入药物取处方配制量的1/2~3/4溶剂,加入药物搅拌溶解。
溶解度大的药物可直接加入溶解;对不易溶解的药物,应先研细,搅拌使溶,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其溶解;但对遇热易分解的药物则不宜加热溶解;小量药物(如毒药)或附加剂(如助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难溶性药物应先加入溶解,亦可采用增溶、助溶或选用混合溶剂等方法使之溶解;无防腐能力的药物应加防腐剂;易氧化不稳定的药物可加入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浓配易发生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后再混合;醇性制剂如酊剂加至水溶液中时,加入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应最后加入。
3.过滤固体药物溶解后,一般都要过滤,可根据需要选用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滤材有脱脂棉、滤纸、纱布、绢布等。
试验一液体药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供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物营销等药学类专业本科使用)河南中医学院药剂学学科2004年10月前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药学科学的发展,许多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不断涌现,为体现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重现性,在征求任教老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参考兄弟院校的药剂学实验指导,选择确定实验内容,并进行了预实验。
本教材可供药物制剂专业、药学专业、制药工程、药物营销等药学类专业本科生使用。
限于水平,编写内容难免有疏漏与不当之处,谨请使用本教材的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
编者2004.10药剂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明确实验目的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该课程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具有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特点。
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药环节,是当前教学中焏需加强的重要方面。
根据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培养目标,药剂学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通过典型制剂的制备与操作,验证、巩固和扩大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试验训练,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熟悉或了解制剂研究、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保养方法等;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使学生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记录和独立的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今后搞好中药制剂的科研和生产打好基础。
(二)遵守实验规则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作风,确保取得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规则。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学习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和溶剂。
3.学习如何计算药物含量和制剂浓度。
二、实验原理液体制剂是一种粘稠的液体物质,用于口服、皮下、静脉注射等途径。
液体制剂可以分为溶液型液体制剂、混悬剂、乳剂等等。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将药物溶于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成的制剂,常用的添加剂有甘油、多种糖类、酸性或碱性缓冲剂等等。
制剂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药物含量,计算方法如下:C =m/V其中,C为溶液的浓度,m为药物的质量,V为溶剂的体积。
实验中制剂所含药物的总质量和溶液的总体积,即加药溶剂的总体积,应根据所需浓度来计算后确定。
制剂中添加剂的使用量和选择,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性能来确定。
甘油和糖类等添加剂可以使制剂呈现甜味,增加口感,保持稳固性,适合某些小儿、老年患者口服。
酸性或碱性缓冲剂可以调节制剂的pH值,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避免药物分解或失去活性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咖啡因、乙醇、甘油、纯净水。
仪器:分析天平、移液管、量筒、磁力搅拌器、容量瓶、pH计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仪器,清洗干净容器和器具,同时将磁力搅拌器调整到适当的转速。
2.按照需求,计算出咖啡因的用量和制剂的配方。
例如,制备浓度为0.02g/ml的咖啡因溶液100ml,需咖啡因2g,乙醇20ml,甘油2ml。
3.将所需的乙醇、甘油和纯净水称量并均匀混合,得到所需溶剂。
4.将咖啡因称量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所需溶剂,定量加至100ml,同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直到药物完全溶解。
5.通过使用pH计,检查制剂的pH值。
如果需要,可以添加适量的酸性或碱性缓冲剂来调节制剂的pH值,使其符合要求。
6.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并按照所需的比例加入溶液中。
7.将制剂过滤或离心,以除去可能出现的杂质或小颗粒物。
并将制剂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免受到污染。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中保持容器和器具的干净和与药物无水,避免污染和药物失效。
北中大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05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实验五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药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药剂配制要点与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溶液型液体药剂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Inm,均匀澄明并能通过半透膜。
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其混合液、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与露剂、甘油剂、醋剂和单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即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三种方法在一定场合下可灵活使用,其中溶解法最为常用。
根据需要还可选用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等各种附加剂。
1.增溶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的过程。
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其最适HLB值为15〜18。
2.助溶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从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过程。
例如碘化钾与碘可形成络合物,而制得5%的碘溶液剂。
3.潜溶潜溶是指应用混合溶剂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
(一)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胶体溶液剂分为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
高分子溶液剂(也称亲水胶体)系指高分子化合物以单分子形式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单相均匀分散体系。
溶胶剂(也称疏水胶体)系指胶体微粒分散于分散媒中形成的多相不均匀分散体系。
胶粒为多分子聚集体,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1.高分子溶液的制备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制备时须加大药物与溶媒的接触面,先将胶粉撒布于液面上,使其自然吸水使体积膨胀,完成有限溶胀过程;略加搅拌或加热达到无限溶胀,直至胶粒完全溶解,即得。
为增加接触面,还可采用提高胶粒粉碎度、加液研磨或加入分散剂等法。
2.溶胶剂的制备(1)分散法:分为研磨法、胶溶法和超声波分散法等。
常用机械如胶体磨与乳匀机等。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 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3、通过薄荷油-吐温20-水三元增溶相图的绘制,掌握增溶相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4、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指导溶液型液体制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溶液)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分散相小于1nm,均匀澄明。
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其混合液、脂肪油等。
按分散系统分类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即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三种方法在一定场合下可灵活使用,从工艺上来看多用溶解法。
其制备原则如下:(1)溶解度大的药物直接溶解;(2)小量药物(如毒剧药)或附加剂(如防腐剂、增溶剂、抗氧剂等)应先溶解;(3)溶解度小的药物宜采用微粉化、剧烈搅拌、加热助溶等手段;(4)不易溶解的药物可采用增溶、助溶等方法;(5)无防腐能力的药剂应加防腐剂;(6)不稳定的药物可加抗氧剂、金属络合剂等稳定剂以及调节pH值等;(7)浓配易发生配伍变化的可分别稀配再混合。
一些在水中溶解度小的药物,欲配成水溶液,往往可以通过添加增溶剂,如吐温20、吐温80等,增加其溶解度而制得符合治疗需要浓度的制剂。
例如一些含挥发油的制剂:大蒜油注射液、假性近视眼眼药水(含薄荷油等),因挥发油在水中溶解度小,不能制成治疗需要浓度的澄清溶液,一般都需要添加足量的增溶剂才能形成澄清溶液,但有时这种澄清溶液用水稀释仍然可能再次析出油而使溶液变浑浊。
这是因为油、增溶剂和水三者百分组成改变之故。
如果增溶剂配比得当,用水稀释可一直保持澄清。
这在临床用药上是有现实意义的,此可通过增溶相图的研究来解决。
一定量的薄荷油要配成澄清水溶液,如直接将油加入水中振摇,因为油的溶解度小,溶液浑浊不能制得澄清溶液。
若逐渐加入吐温20并振摇,则溶液由浑浊逐渐变为澄清,形成单相的均匀溶液,此溶液由薄荷油、吐温20和水三组分组成。
溶液型及胶体型液体

实验一溶液型及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目的要求:1通过制备复方甘草合剂、胃蛋白酶合剂、复方硼砂溶液、煤酚皂溶液掌握液体药剂配制的原则与方法。
2熟悉液体药剂制备过程中各项基本操作。
实验指导:溶液体药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内服或外用制剂。
液体药剂按分散体系可分为溶液型、胶体型、乳浊液型、混悬液型等四种。
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化学反应法。
溶液性液体药剂多采用溶解法制备,即把药物溶解于分散介质中。
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硼砂溶液均采用溶解法制备。
煤酚皂溶液中煤酚浓度为50%,而煤酚水中溶解度小,为1:50,为制成均匀澄明的水溶液可加入增溶剂,将植物油与氢氧化钠经皂化作用生成钠肥皂,钠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在水中浓度达到临界胶团浓度后形成胶团,使微溶于水的煤酚增溶而制得稠厚的红棕色胶体溶液。
制备亲水胶体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即水分子钻到亲水胶体分子间的空隙中,与其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最后使胶体分子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亲水胶体溶液。
胃蛋白酶是亲水胶体,制备时必须将其分次撒于水面,与水接触的胶体分子被水化并分散到水中,最后形成胃蛋白酶合剂,否则胃蛋白酶外层吸水、水合,形成一层粘稠的胶体层包围内层的胃蛋白酶,以至阻碍水分子进一步向胶体内扩散,延长胶体溶液制备的时间。
疏水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研磨法、胶溶法、超声波分散法)和凝聚法等。
实验内容:一、复方甘草合剂处方:甘草流浸膏 6.0ml酒石酸锑钾0.012g复方樟脑酊 6.0ml单糖浆 6.0ml乙醇 1.5ml蒸馏水加至50.0ml制法:取蒸馏水,加单糖浆搅匀后加入甘草流浸膏搅匀,用浓氨水调PH值至8~9,再加酒石酸锑钾,随加随搅拌,再加复方樟脑酊与乙醇,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注:1 甘草流浸膏中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的钠、钾、钙盐),溶于水,遇酸则析出甘草酸。
甘草酸在氨水中极易溶解。
故本处方中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在8~9。
2、酒石酸锑钾在水中溶解,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中不溶,本处方中将酒石酸锑钾用热水少量溶解后加入合剂中。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实验一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目的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的配制特点。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法。
实验指导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分类: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胶体溶液型非均相液体制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型液体制剂:指低分子量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在介质(溶剂)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 ,均匀澄清,常用溶剂为水。
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胶体型液体制剂: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10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宜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制剂。
常用溶剂:水,少数为乙醇、丙酮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胶浆剂。
如CMC-Na、琼脂、明胶、甲酚皂、汞溴红、甲紫等。
制备方法溶解法低分子溶液型稀释法化学反应法高分子溶液型或胶体溶液型采用分次撒在液面上使之迅速地自然溶胀而胶溶。
或加入适当溶媒先溶解后,再转移到水中。
实验内容(1、2、3、6处方)(一)薄荷水1、处方ⅠⅡ处方分析薄荷油0.1ml 2d 0.1ml 主药滑石粉0.75g 分散剂聚山梨酯80 0.8 g 增溶剂蒸馏水加至50.0ml 50.0ml 溶剂制备方法处方Ⅰ用分散溶解法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碘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盖,振摇10min后,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50ml(量杯),即得。
分散溶解法是芳香水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操作注意点(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水溶液(约0.05%ml/ml)处方用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石粉为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增大油与水的接触面,加速溶解过程。
亦具吸附作用,吸附杂质和过剩的薄荷油。
制备方法处方Ⅱ用增溶法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小烧杯),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5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溶液型与制备实验目的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掌握溶液型、
配制特点。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法。
实验指导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分类: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胶体溶液型非均相液体制剂
溶胶剂乳剂混悬剂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型液体制剂:
指低分子量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在介质(溶剂)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 ,均匀澄清,常用溶剂为水。
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胶体型液体制剂: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10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宜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制剂。
常用溶剂:水,少数为乙醇、丙酮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胶浆剂。
如CMC-Na、琼脂、明胶、甲酚皂、汞溴红、甲紫等。
制备方法溶解法低分子溶液型稀释法化学反应法高分子溶液型或胶体溶液型
采用分次撒在液面上使之迅速地自然溶胀而胶溶。
或加入适当溶媒先溶解后,再转移到水中。
实验内容(1、2、3、6处方)(一)薄荷水1、处方ⅠⅡ处方分析薄荷油0.1ml 2d 0.1ml 主药滑石粉0.75g 分散剂聚山梨酯80 0.8 g 增溶剂蒸馏水加至50.0ml 50.0ml 溶剂制备方法处方Ⅰ用
分散溶解法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碘量
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盖,振摇10min后,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50ml(量杯),即得。
分散溶解法是芳香水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操作注意点(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水溶液(约0.05%ml/ml)处方用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石粉为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增大油与水的接触面,加速溶解过程。
亦具吸附作用,吸附杂质和过剩的薄荷油。
制备方法处方Ⅱ用增溶法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小烧杯),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50ml。
操作注意点吐温-80为增溶剂,应与薄荷油充分搅匀,再加水溶解,以利发挥增溶作用。
二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1、处方处方分析碘(1:2950)1g 主药碘化钾2g 助溶剂蒸馏水加至20ml 溶剂助溶溶解原理制备方法络合助溶KI I2 →K I3 采用助溶溶解法取碘化钾置乳钵中,加蒸馏水适量配成浓溶液,再加入碘研磨使完全溶解后,添加蒸馏水至20ml。
操作注意点:(1)碘有腐蚀性,慎勿接触皮肤与粘膜,称量可用玻璃器皿或蜡纸,不宜用普通纸。
(2)碘化钾取蒸馏水约2ml,配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三复方硼酸钠溶液(Dobell’s)1、处方处方分析硼砂0.75g 碳酸氢钠0.75g 主药甘油硼酸钠甘油 1.75ml 液体酚0.15ml 主药蒸馏水加至
50ml 溶剂化学反应式Na2B4O710H2O 4C3H5OH3
→2C3H5O H NaBO3 2C3H5OHHBO313H2OC3H5OH HBO3 NaHCO3 →C3H5OH NaBO3 CO2 ↑H2O 甘油硼酸钠制备方法化学反应法(1)硼砂溶于约25ml热蒸馏水中,放冷(40℃以下)加入碳酸氢钠溶解。
(2)液体酚加入甘油中搅匀加入上述溶液中,随加随搅拌,待汽泡停止后,过滤,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使成50ml,即得。
操作注意点(1)硼砂在冷水中溶解度(1:20)易溶于热水(在沸水中溶解度为1:1)。
(2)碳酸氢钠在40 ℃以上会分解,故硼砂加热溶解后需放冷后再加入碳酸氢钠。
(3)液化酚与等量甘油混合后,能与水任意混合。
液体酚(中国药典)处方苯酚900g 半固体蒸馏水加至1000g (四)甲紫溶液1、处方处方分析甲紫1:30-40 0.25g 主药乙醇适量溶剂蒸馏水加至25ml 溶剂制备方法(1)取甲紫置小烧杯中,加适量乙醇(1ml)使部分溶解静置溶胀。
先做(2)另取一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缓缓加入甲紫乙醇液,最后添加蒸馏水至25ml。
甲紫溶液的配制法一般用水直接搅拌溶解即可,但所需时间较长。
先用乙醇润湿或溶解,不仅溶解快,且不易结块。
操作注意点(1)本品为胶体溶液,配制时搅拌不宜剧烈。
(2)本品中乙醇含量约为1%,配成的溶液对皮肤或创面没有刺激性。
(3)配制容器可用稀盐酸或1.25%漂白粉溶液浸泡,即可洗净。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1、实验目的2、实验指导3、实验内容4、处方及制备方法(处
方分析、制备工艺及观察的现象等原始记录)5、讨论及思考题本次实验思考题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