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章节练习第七章绩效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工作不属于绩效反馈面谈准备阶段的工作的是()。

[单选题] *A、全面收集资料B、准备面谈提纲C、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D、协商解决办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绩效反馈面谈准备阶段的工作。

选项 D 属于面谈实施阶段的工作。

2、关于绩效反馈面谈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绩效反馈面谈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沟通的平台,使考核公开化B、绩效反馈面谈的重点是对员工突出绩效的赞扬(正确答案)C、绩效反馈面谈中应鼓励员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D、绩效反馈面谈中应避免对立和冲突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绩效反馈面谈。

绩效反馈面谈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反馈面谈的最终目的是改进绩效,因此分析不良绩效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才是面谈的核心。

3、绩效改进方法中的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的是()。

[单选题] *A、组织的管理理念B、灵活多变C、组织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D、组织业务流程的误差率(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绩效改进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组织业务流程的误差率。

4、()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单选题] *A、卓越绩效标准B、ISO质量管理体系(正确答案)C、六西格玛管理D、标杆赶超答案解析:本题考查 ISO 质量管理体系。

ISO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5、关于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区分高绩效员工和低绩效员工B、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把工作标准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确定绩效的好坏C、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D、敏感性和实用性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绩效管理的特征。

第七章_现金流量_练习题及案例(含参考答案)

第七章_现金流量_练习题及案例(含参考答案)

现金流量练习题、案例题和参考答案【习题一】(一)目的:练习现金流量的分类。

(二)资料:甲公司2008年度有关现金流量的业务如下:(1)购买原材料付现(5)变卖设备收入(9)支付水电费(2)获得银行贷款(6)收回应收账款(10)取得现金股利(3)支付营业税(7)并购子公司付现(11)支付贷款利息(4)支付现金股利(8)发行股票收现(12)购买股票付现(三)要求:判断上述现金流量分别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还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习题二】(一)目的:练习现金流量的计算。

(二)资料:甲公司2008年12月有关现金流量的业务如下:(1)发行普通股500万股,每股5元,收到现金;(2)发放职工工资8万元;(3)缴纳所得税款40万元;(4)支付银行贷款利息20万元;(5)购买设备一台,用现金支付30万元;(6)建造厂房,用银行存款支付120万元;(7)取得1年期银行贷款200万元(8)购买一块商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用银行存款支付500万元;(9)出租生产设备,获得租金15万元;(10)销售商品收现90万元;(11)支付销售场地租金30万元;(12)取得现金股利200万元。

(三)要求:1. 将上述现金流量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归类。

2. 分别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案例】ABC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用音响的公司。

每套音响的成本为1500元,该成本不随产品数量增多而变动。

另外,公司每月月末须支付本月的管理人员工资50000元以及销售网点的人员工资40000元。

音响的定价为3000元。

到2007年12月31日为止,ABC公司的部分财务数据如下:2007年12月31日ABC公司财务数据摘要单位:元摘自2007年12月31日ABC公司财务报告。

ABC公司的音响采用零售的方式销售,顾客在购买时就能拿到产品。

第7章车用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练习题(含答案)

第7章车用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练习题(含答案)

第7章车用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练习题(含答案)第七章练题一、选择题:1、采用下列哪项技术最适宜用来提高在高原使用的内燃机的功率?()A、增压技术B、电喷技术C、多气门技术D、水冷技术2、内燃机进气空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其特性变化为()A、压力增加,温度升高B、压力增加,温度降低C、压力降低,温度升高D、压力降低,温度降低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比质量功率和比体积功率B、增压可以降低发动机排放和噪声C、增压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D、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响应特性4、在内燃机排气涡轮增压器中,空气进入压气机压缩,其损失主要表现为()A、摩擦损失,传热损失B、传热损失,泄漏损失C、摩擦损失,撞击损失D、撞击损失,泄漏损失5、对于内燃机排气涡轮增压器而言,改变以下哪些参数可以达到移动喘振线的目的()A、改变扩压器的进口角、喉口面积B、改变涡轮喷嘴环出口截面积C、改变排气管粗细D、增加中冷器6、其他条件不变,明显提高进气压力,会使标定工况下柴油机的功率()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肯定7、以下增压方式中,发动机输出轴和增压装置间接连接的是()A、排气涡轮增压B、气波增压C、机械增压D、组合式涡轮增压8、在内燃机排气涡轮增压器中,空气经过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轮到扩压器后的其参数变化特性为()。

A、压力升高,温度降低,速度降低B、压力升高,温度升高,速度降低C、压力降低,温度升高,速度升高D、压力降低,温度降低,速度升高9、在内燃机排气涡轮增压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涡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排气的能量B、涡轮机将排气的能量转化为其机器能C、燃气在涡轮机中进一步紧缩,压力增加D、燃气经过涡轮机后,压力、温度和速度均增加10、对于内燃机排气涡轮增压器而言,中冷器的作用是()。

A、降低压气机后空气温度B、降低压气机前空气温度C、降低涡轮机后燃气温度D、降低涡轮机前燃气温度二、是非判断题1、在内燃机排气涡轮增压器中,当压气机工作在喘振线左侧时,其工作是稳定的。

07第七章练习题

07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的宣言》的宣言,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B.和平、民主、团结C.和平、民主、团结、统一D.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4.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5.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是在( )A1946年2月B1946年3月C1946年6月D1947年10月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

A.1946年6月B.1947年2月C.1947年6月D.1948年2月7.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

A.1947年3月B.1947年4月C.1947年6月D.1947年7月8.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9.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10.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1.“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C“反饥饿反内战”D“反饥饿反内哉反迫害”12.第二条战线正式形成在( )。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七章人体解剖学脉管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人体解剖学脉管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人体解剖学脉管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心的后方与、和相邻。

2.房室交点位于与交汇点。

3.心脏的、、和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瓣膜复合器。

4.冠状窦的属支有、和。

5.心包横窦位于、和、之间。

6.心包斜窦位于、、与之间。

7.股动脉位于股三角,其内为,外为。

8.尺动脉的与桡动脉的共同形成掌浅弓。

9.尺动脉的与桡动脉的共同形成掌深弓。

10.门静脉的属支有、、、、、和。

11.奇静脉起于后绕的上方,注入上。

12. 、与汇合形成颈外静脉,在锁骨上方注入。

13.淋巴系统包括、和。

14.乳糜池由、和在第腰椎前面汇合而成。

15.脾位于,恰与第肋~第肋相对,其长轴与第肋一致。

16.右淋巴导管由、和汇聚而成,注入。

17.上肢的浅静脉包括、和。

18.下腔静脉的成对脏支有、和。

19.腋淋巴结群包括、、、和。

20. 、和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汇合形成肠干。

二、判断改错题1.毛细血管是遍布全身的极细微的血管。

2.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其内全流着含氧量高的动脉血。

3.大、小循环的静脉内均含着静脉血。

4.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动脉流经全身,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

5.室上嵴分隔右心室腔为流入道及流出道。

6.以二尖瓣为界,左心室腔分为流入道及流出道。

7.心脏卵圆窝是房间隔侧面中下部的卵圆形凹陷。

8.界沟是右心房的固有心房与腔静脉窦的分界线心。

9.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冠状窦口的前上方Koch 三角的尖端。

10.心传导束的左束支穿进隔缘肉柱,到达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支。

11.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颞浅动脉及上颌动脉发自颈动脉。

12.供应阑尾的动脉发自右结肠动脉。

13.子宫动脉由髂总动脉发出。

14.大隐静脉在注入股静脉前接纳股内侧浅静脉、股外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及旋髂浅静脉。

15.门静脉两端连接毛细血管,并有分支进入肝脏。

16.淋巴管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7章-图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7章-图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七章 图一、单选题( C )1.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 倍。

A .1/2 B. 1 C. 2 D. 42. 在一个有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等于所有顶点的出度之和的( B )倍。

A .1/2 B. 1 C. 2 D. 4 (B )3. 有8个结点的无向图最多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 A )一个n 个顶点的连通无向图,其边的个数至少为( )。

A .n-1B .nC .n+1D .nlogn ; ( C )5. 有8个结点的有向完全图有 条边。

A .14 B. 28 C. 56 D. 112 (B )6.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 A )7.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8. 下面关于求关键路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求关键路径是以拓扑排序为基础的B .一个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同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相同C .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时间为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迟开始时间与该活动的持续时间的差D .关键活动一定位于关键路径上9. 已知图的邻接矩阵如下,根据算法思想,则从顶点0出发,按深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 D )A . 0 2 4 3 1 5 6 B. 0 1 3 5 6 4 2 C. 0 4 2 3 1 6 5 D. 0 ⎥⎥⎥⎥⎥⎥⎥⎥⎥⎦⎤⎢⎢⎢⎢⎢⎢⎢⎢⎢⎣⎡01000111011000010110101100110010001100100110111101 3 42 5 610、设数据结构A=(D,R),其中D={1,2,3,4},R={r},r={<1,2>,<2,3>,<3,4>,<4,1>,<4,2>},则数据结构A是(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是依据,()的有关数据计算的。

A.基本生产明细账
B.基本生产成本总账
C.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D.都不是
2.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帐( )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 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
3. 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
A. 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 只有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 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D 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4. 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采用分批法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一般不存在( )
A. 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
B. 各项直接费用的分配
C.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D. 期间费用的分配
5. 简化的分批法之所以简化,是由于( )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C. 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D. 采用累计的费用分配率分配各种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 )
A. 小批生产
B. 新产品的试制
C. 产品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D. 单件生产
2. 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在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的情况下,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按( )
A. 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B. 定额单位成本计算
C. 近期同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D. 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3. 在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下( )
A. 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 只对完工产品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C.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不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4. 在简化分批法下( )
A. 必须设立生产成本二级帐
B. 在生产成本明细帐中只登记直接费用
C. 在产品完工之前,生产成本二级帐只登记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D. 在生产成本二级帐中只登记间接费用
5. 在简化的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是( )
A. 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 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D. 各批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三、判断题
1. 产品成本的分批法又称为订单法。

( )
2. 简化的分批法,又可以称为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

( )
3. 在简化的分批法下,不论月份内是否有完工产品,都应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
4.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必须设置生产成本二级帐。

( )
5. 分批法只适合单步骤生产的产品的成本计算。

( )
四、综合题
1.益民企业只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4月份小批生产三批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所需材料均在投产时一次投入。

有关资料如下:
①4月份的产量记录(单位:件):
②4月份的产量记录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表:
单位:元
(1)领用材料(实际成本):生产301耗用2200元,生产302耗用31540元,生产404耗用29480元。

(2)生产工人工时:生产301耗用1250小时,生产302耗用2050小时,生产404耗用560小时。

(3)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为15440元,制造费用为17756元。

(4)本月完工的302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直接材料2600元,直接人工680元,制造费用700元。

要求:1.编制费用分配表,按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填列各批产品成本明细帐。

计算各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2.某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采用简化分批法,8月投产的产品批号及产品完工情况如下:
多少?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C
4. A
5. C
6. 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
3. BC
4. AC
5. BC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综合题
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产品成本明细帐
开工日期:3月完工日期:
完工(4月份6件)产品批别:301 批量:20件
产品成本明细帐
开工日期:3月完工日期:4月完工(3月份5件,4月份10件)
产品批别:302 批量:15件
产品成本明细帐
开工日期:4月完工日期:
产品批别:404 批量:10件
月末结转入库完工产品:
借:库存商品-301批别2643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1号产品26430
借:库存商品-302批别2388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02号产品23880 2. A=18000÷6000=3
B=24000÷6000=4
C=1200+800+3500=5500(小时)
D=6000-5500=500(小时)
E=5500×3=16500(元)
F=18000-16500=1500(元)
G=5500×4=22000(元)
H=24000-22000=2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