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 练习题

第五章练习题一、问答题1.比较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货物发运人协会。
2.航空货物运输方式有哪些?3.直接运输与集中托运货物的区别?4.简述中国航空货物运输的概况?5.航空运单的性质和作用?6.航空运单的种类?7.航空货物运输的计费重量?二、名词解释1.空运缔约承运人2.航空运单2.普通货物运价3.部分包机4.集中托运5.等级货物运价6.起码运价7.航空快递三、单选题1.不适合于航空运输的货物有()。
A、高附加值产品B、时效性物品C、对运价极具敏感度的物品D、对运价具有敏感度但能承受一定的运价的物品2.航空货运的运输旺季是()月份。
A、2、3、4B、5、6、7C、8、9、10D、11、12、13.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 是()A、政府间的国际机构B、企业间的联合组织C、行业间的组织D、私人间的组织4.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reight Forwarders Association FIATA 是()。
A、国际货物发运人协会B、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国际货代协会D、国际民用航空组织5.FIATA(菲亚塔)总部在()。
A、蒙特利尔B、纽约C、维也纳D、伦敦6.哪个组织是各国航空运输企业之间的联合组织()。
A、国际货物发运人协会B、国际航空运输协会C、国际货代协会D、国际民用航空组织7.航空运输的国际公约是( )。
A、《海牙规则》B、《维斯比规则》C、《汉堡规则》D、《华沙公约》8.国际航空运输中,如果发生货损货差,根据《华沙公约》,最高赔偿额为每公斤()。
A、100法郎B、150法郎C、200法郎D、250法郎9.《华沙公约》规定的有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 )。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10.航空运输中,如发生货损货差,根据《华沙公约》规定,最高赔偿为每公斤货物( )。
A. 15美元 B.20美元 C.30美元 D.40美元11.航空运输方式中最快捷方式是()A、班机B、集中托运C、包机D、航空快递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认可证书》的颁发单位是()。
初中数学第五章 一次函数 整章练习题

盛泽二中初二数学第五章章节练习 §5.1 函数一、选择题1、在圆的周长公式2cr 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量为2,变量为,,c r πB.常量为2,,π变量为,c rC.常量为2,,r π,变量为cD.以上答案都不对2、函数1y x=-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12x ≤-B.1x ≠C.12x ≥-且1x ≠D. 12x >-且1x ≠ 3、已知函数51x y x +=+,当2x =-时,函数y 的值是( )A.3B.-3C.13D.-13二、填空题4、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2%,存入100元本金后,则本息和y 元与所存月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5、夏季高山上的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米降低0.7℃,已知山脚下的温度是26℃,山顶的温度是12.7℃,那么山的高度是 米.6、一幢商住楼底层为店面房,底层高为4米,底层以上每层高3米,则楼高h 与层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其中可以将 看成自变量, 是因变量.7、树苗原高是0.5米,如果每年增长高度平均为0.4米,则a 年后树高h 与a 之间的关系式 是 ,10年后树高 米. 8、在函数关系式y =-31x +2中,当x =-3时,y = ;当y =0时,x 9、如图5.1-1这是李明、王平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 与时间t(1) 这是一次 赛跑. (2)先到终点的是 . (3)王平在赛跑中速度是 m /s. 三、解答题10、下表是某市2008年统计的该市男学生各年龄组的平均身高.(1)从表中你能看出该市14岁的男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吗?(2)该市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从哪一岁开始迅速增加?(3)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11、分别写出下列各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 cm,它的各边长减少x cm后,得到的新正方形周长为y cm.求y和x间的关系式;(2)寄一封重量在20克以内的市内平信,需邮资0.60元,求寄n封这样的信所需邮资y(元)与n间的函数关系式;(3)矩形的周长为12 cm,求它的面积S(cm2)与它的一边长x(cm)间的关系式,并求出当一边长为2 cm时这个矩形的面积.12、小明从家里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由图具体说明小明散步的情况.一、综合渗透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5,BC=3,点P从起点D出发,沿DC、CB向终点B匀速运动。
第五章 练习题

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个标志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5、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GDP总量B、科学技术C、生产关系D、科学知识6、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9、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C、要独立思考,“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A、高速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让一部分人富起来11、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五章 时间序列练习题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1. 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c、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d、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2. 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平均数时间序列d、时间序列3. 时期数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a、定期统计一次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d、每隔一月统计一次4. 在时点序列中()。
a、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b、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5.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d、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7.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8.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0. 由日期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1.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13. 平均增长速度是()。
第五章 练习题

第五章集成触发器练习题一、选择题1.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
A.N-1B.NC.N+1D.2N2.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
A.主从JK F/FB.主从D F/FC.同步RS F/FD.边沿D F/F 3.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个稳态。
A.0B.1C.2D.3E.44.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A.2B.3C.4D.85.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n=0,欲使新态Qn+1=1,应使输入T= 。
A.0B.1C.QD.Q6.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n=1,欲使新态Qn+1=1,应使输入T= 。
A.0B.1C.QD.Q7.对于D触发器,欲使Qn+1=Qn,应使输入D= 。
A.0B.1C.QD.Q8.对于JK触发器,若J=K,则可完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A.RSB.DC.TD.Tˊ9.欲使JK触发器按Qn+1=Qn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0B.J=Q,K=QC.J=Q,K=QD.J=Q,K=0E.J=0,K=Q 10.欲使JK触发器按Qn+1=Q n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B.J=Q,K=QC.J=Q,K=QD.J=Q,K=1E.J=1,K=Q11.欲使JK触发器按Qn+1=0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B.J=Q,K=QC.J=Q,K=1D.J=0,K=1E.J=K=1 12.欲使JK触发器按Qn+1=1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B.J=1,K=0C.J=K=QD.J=K=0E.J=Q,K=0 13.欲使D触发器按Qn+1=Q n工作,应使输入D= 。
A.0B.1C.QD.Q14.下列触发器中,克服了空翻现象的有。
A.边沿D触发器B.主从RS触发器C.同步RS触发器D.主从JK触发器15.下列触发器中,没有约束条件的是。
A.基本RS触发器B.主从RS触发器C.同步RS触发器D.边沿D触发器16.描述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的方法有。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垂线》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过一条线段外一点,作这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A.这条线段上B.这条线段的端点处C.这条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2.过点P向线段AB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过点P向线段AB所在直线引垂线,根据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符合要求的只有选项C,故选C.3.如图所示,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其理由是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B.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C.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垂线段最短【答案】C【解析】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理由是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C.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4.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此时,∠AOD=∠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90°.【答案】垂直,AB⊥CD,DOB,BOC,COA5.如图,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为1∶5,那么∠COA=__________,∠BOC的补角为__________度.【答案】72°,162【解析】∵BO⊥AO,∴∠AOB=90°,∵∠BOC与∠BOA的度数之比为1∶5,∴∠BOC=18°,∴∠COA=∠BOA–∠BOC=90°–18°=72°.∠BOC的补角为180°–18°=162°.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6.如图,已知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1)作直线DE⊥OB;(2)作直线DF⊥OA,垂足为F. 【解析】根据垂直的定义作图即可.如图所示:7.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AOC=13∠BOC,OC是∠AOD的平分线.(1)求∠COD的度数.(2)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出理由.。
第五章练习题

第五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数字化音频压缩国际标准具体是()。
A.JPEG标准 B.MPEG系列标准 C.H.26X标准 D.以上都是2.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采用的数字化图像压缩国际标准具体是()。
A.JPEG标准 B.MPEG系列标准 C.H.26X标准 D.以上都是3. MPEG中文是指()。
A.联合图像专家组B.运动图像专家组C.音乐数字接口D.都不对4. JPEG中文是指()。
A.联合图像专家组B.运动图像专家组C.音乐数字接口D.都不正确5. 多媒体数据具有( )特点。
A.数据量大和数据类型多B.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数据类型少C.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小、输入和输出不复杂D.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输入和输出复杂6. 下面设备中()不是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
A.数码照相机 B.彩色扫描仪 C.绘图仪 D.彩色摄像机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像都是由一些排成行列的点(像素)组成的,通常称为位图或点阵图B. 图形是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也称矢量图C. 图像的最大优点是容易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和扭曲等变换,放大不失真D. 图形文件中只记录生成图的算法和图上的某些特征点,数据量较小8. .图像分辨率是指:()A. 屏幕上能够显示的像素数目B. 用像素表示的数字化图像的实际大小C. 用厘米表示的图像的实际尺寸大小D. 图像所包含的颜色数9. 颜色的三要素包括()。
A.明度、色调、饱和度 B.明度、色调、分辩率C.色调、饱和度、分辩率 D.明度、饱和度、分辩率10. 下列关于dpi的叙述()是正确的。
A.每英寸的bit数 B.每英寸像素点C.dpi越高图像质量越低 D.描述量化的单位11. 一副640×480的JPEG数字图像,颜色深度是24位,文件大小是64KB,该数字图像的压缩比是()倍。
A. 15B.14C. 10D.2012. 一副256色的彩色图像的分辨率为640×480,则它包含的像素数是()。
第五章练习——供应业务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供应业务1. 某制造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本期外购原材料一批,发票注明买价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000元,则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A. 20000元 B 23400元C 21000元D 24400元2. 企业8月末负债总额为1200万元,9月份收回欠款150万元,用银行存款归还借款100万元,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125万元,则9月末的负债总额为()A.1100万元 B 1050万元C 1125万元D 1350万元3. 企业购买材料时发生的途中合理损耗应()A. 由供应单位赔偿B。
计入材料采购成本C 由保险公司赔偿D 计入管理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 某企业的会计人员误将当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其结果会使()A 月末资产增加B 月末利润增加C 月末负债增加D 月末财务费用增加E 月末应交税费增加2.在材料采购业务核算时,与“在途材料”账户相对应的账户一般有()A.“应付账款” B “应付票据”C.“银行存款” D “预付账款”E.“应交税费”3.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下列项目构成一般纳税人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有()A.支付的买价 B 存货入库后发生的仓库费用C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D 支付的增值税E 支付的外地运杂费三、判断题1.企业用支票支付购货款时,应通过“应付票据”账户进行核算。
X四、计算题目的:练习材料业务的会计记录资料:A公司20X9年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从日盛公司购进甲材料1100千克,每千克20元;乙材料900千克,每千克15元,甲、乙材料价款共计35500元,支付运杂费48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035元。
材料尚未到达,货款、运杂费及税金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2)从新星工厂购进丙材料4800千克,每千克40元,发生运杂费24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2640元,款项采用商业汇票结算,企业开出并承兑半年期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材料尚在途中;(3)以银行存款向海河工厂预付购买乙材料货款186000元;(4)企业收到还和工厂发运的乙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属性的反映。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 ) 2、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内隐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技能记忆
( ) 3、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 4、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随之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暂留现象,这被称为___________。
A. 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感觉融合
D. 感觉后像
( )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加快
D. 前后一样
( ) 6、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个组块。
A、3±2 B.、5±2 C、7±2 D、 9±2
( ) 7、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
C.相对运动 D.诱导运动
( ) 8、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
A、感觉记忆
B、知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形象记忆
( )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 1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
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 1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A.语义编码 B.动觉编码 C.视觉编码 D.听觉编码
( ) 12、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 )13、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 ) 14、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以下那项不属于韦伯(Weber )定律:
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
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 ) 15、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___________。
A 逻辑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 ) 16、“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
主要体现思维的___________。
A 、概括性
B 、间接性
C 、直接性
D 、敏捷性
( ) 17、象棋大师和新手对棋局进行复盘的差异最能说明:
A、短时记忆系统容量有限
B、短时记忆容量存在个体差异
C、组快的大小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
D、短时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18、完成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移到另一个记忆阶段的关键是:
A. 编码
B. 强化
C. 复述
D. 抑制干扰
( ) 19、感觉与知觉最本质的差异体现在: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适应性
D. 稳定性
( ) 20、“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属于:
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C. 联觉 D. 知觉后像
( ) 21、把下图知觉为圆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___________。
A、闭合原则
B、连续原则
C、相似原则
D、邻近原则
( )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___________。
A、空气透视
B、纹理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 ) 23、、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是___________。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选择性( ) 24、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他对于某个外界刺激的知觉结果,这个过程是知觉的___________。
A、自下而上加工
B、数据驱动加工
C、自上而下加工
D、知觉定势( )25、、从漆黑的屋子马上到明亮的室外时,要过一会才能慢慢睁开眼睛,这是感觉的_________现象。
A.对比 B. 适应 C.后像 D. 分辨
( )26、当过度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二、多项选择题
()1、记忆的三个过程是:
A、编码
B、组块
C、提取
D、存储
()2、似动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3、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
A.视觉代码
B.听觉代码
C.语义代码
D.程序代码
()4、发散思维的特征为___________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 独特性
D.敏感性
()5、知觉的特性有___________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适应性
D.整体性
三、填空题
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___。
2、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这种现象
叫做___________。
3、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___________。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率是____。
5、扩大短时记忆信息量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
6、艾宾浩斯用实验证明,遗忘的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
7、当刺激止后,视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视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
8、在测量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时,多次测试中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强度为___________。
9、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为___________。
10、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的过程。
四、判断改错题
1、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揭示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称为知觉。
2、过度学习就是超任务量的学习,次数越多越好。
3、在思维活动中,对刺激能灵活地作出多种反应的能力,称为思维的流畅性。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进程是先慢后快。
5、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可以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解释
7、在思维活动中,对刺激能灵活地作出多种反应的能力,称为思维的流畅性。
五、简答题
1、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3、结合实际谈谈在学习中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6、简述知觉的恒常性及其分类。
7、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
六、论述题
1、论述人类的记忆系统
2、论述遗忘规律与增进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