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儿童观察记录

合集下载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常见的行为之一,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理解和有效管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非常重要。

本观察报告旨在对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为教育者提供相关的干预和支持策略。

二、观察目的和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主动伤害他人、破坏他人财物或意图伤害自己的行为。

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常常是由于情绪失控、语言表达不充分以及社交技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幼儿的需求,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干预方法。

三、观察方法和过程本观察报告使用观察法和记录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

观察对象为某中班幼儿园中的10名幼儿,观察时间为1个月。

观察过程中,教育者详细记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形式、触发因素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和行为策略。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攻击性行为的频率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统计数据显示,被观察的10名幼儿中,有6名幼儿展示了攻击性行为,平均每个幼儿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为5次。

其中,非物理攻击(如推搡、咬人)占总攻击性行为的80%,物理攻击(如打击、撞击)占20%。

2. 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观察结果显示,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情绪失控、争抢玩具或物品、与他人产生冲突、遭受欺负或挤压等。

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互动以及总体环境中的变化对攻击性行为的呈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 语言和行为策略的运用教育者通过观察和干预,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语言和行为策略,以减少和预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教育者试图引导幼儿用言语表达需求和感受,加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提供合理的规则和边界,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

五、干预和支持策略基于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干预和支持策略:1. 建立积极暗示和表扬机制。

通过积极暗示和肯定幼儿的积极行为,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展示。

2. 提供适当的替代行为策略。

第一周幼儿观察记录”纠正攻击性行为“

第一周幼儿观察记录”纠正攻击性行为“
分析与评价:
之后,我很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沈阳这个孩子有这样不文明的表现呢?我通过了解,发现他的家庭是个很特殊的家庭,他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难得回家,家里还有个生病的姐姐需要照顾,所以家人照顾他的时间并不多,平时管教他的方式也不对,这个小孩的行为有时候就管不住自己,而且对事物好坏的分辨能力不强,所以就有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
观察日期
2014年9月5日
观察时间
晨间游戏
观察对象
沈阳
性别

年龄及班级
6.大四
观察环境
教室
观察者
范炳程
观察实录:
早上,小朋友们都在活动,有的在玩雪花片,有的在搭积木,忽然刘建钧跑来告诉我:“沈阳打我。”我一听,很生气,把沈阳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要打别人?”他不做声,眼睛呆呆地看着我,我就对他讲:“打人是不对的,小朋友们不能这样做。”我让沈阳向刘建钧道歉了。
改进措施:
一方面我们经常Leabharlann 注沈阳,跟他说说什么事是不文明的,是不让人喜欢的,如果自己的行为不文明,别的小朋友就不愿意跟他玩,同时我们也和家长经常联系,让她也要配合我们的教育,对孩子的行为要引导,关注。最近一段时间,沈阳的表现有所好转。
幼儿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小豪今年六岁,平时总爱玩奥特曼,手脚一刻不停,还经常伴随攻击性行为,小豪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所以小豪几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豪比较任性,脾气很大,什么事情都顺着他。

一天,午饭后老师组织小朋友们玩自带玩具,小豪什么玩具都不带,看着别的小朋友玩玩具,突然他一下了冲到一个小朋友身边说:把奥特中曼玩具交出来。

杭杭没有理他,于是他就一拳打过去还把奥特曼玩具夺了过来。

还有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玩表演游戏,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

小豪选了一个老虎的头饰,却发现另一组的两位小朋友为了争角色互不相让,小豪提议: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来当小熊。

结果猜输的小朋友不服输,小豪就一步上前从他手中抢回头饰,还用力一推,把小朋友推倒在地上,然后正义地把头饰给另外一个小朋友。

根据小豪在家在园的行为表现,我觉得他本性是个善良、可爱的孩子,只是受限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教育方式不当,才会引起他的这些行为偏差。

于是我每次活动安排他多操作、多发言、多活动。

集体活动时,让他当教练,带领大家做运动;分组活动时,让他当组长,要求他先表现好才能当组长。

这对他既有约束力,又让他消耗多余的能量。

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并给予表扬和肯定。

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对他适当增加难度,并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品质。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豪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渐渐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经常推荐他当组长,还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的各个年龄阶段都会发生。

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就要有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切不可认为是同伴间正常交往加以忽视,或者不加以分析地强行制止。

作为教育者,应该多观察,多分析,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攻击性教研过程记录(3篇)

幼儿攻击性教研过程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日益凸显。

攻击性行为不仅影响幼儿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幼儿园的和谐氛围。

为了有效预防和干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开展了此次幼儿攻击性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2. 掌握预防和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3. 增强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的能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教研过程(一)前期准备1. 收集资料:教师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类型、成因及干预措施。

2.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其成因和应对策略。

3. 制定计划:根据教研目标,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

(二)教研活动1. 主题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主题讲座,讲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表现及干预方法。

2. 案例分析:针对教师分享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干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心得。

4. 角色扮演:模拟幼儿园情境,让教师扮演幼儿和教师角色,体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处理过程,提高教师的应对能力。

5. 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教研活动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三)总结反思1. 梳理成果:整理教研过程中的重要观点、策略和方法,形成书面材料。

2. 反思不足:分析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教研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3.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教研成果,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将预防和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四、教研成果1. 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2. 教师掌握了预防和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和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3. 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日期:2024年1月10日地点:幼儿园活动室时间:上午10点到11点观察目标:小明(化名),男,4岁,经常出现打人的行为。

观察记录:上午10点,幼儿园活动室里,小明正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猜谜游戏。

游戏进行中,小美(化名)回答错误,小明突然伸手推了一下小美。

小美感到很不开心,哭了起来。

老师及时过来安抚了小美,并把小明拉到一旁进行引导。

11点,饭点的时候,小明抢先拿了一块饼干。

其他孩子看到后表示不满,其中一个叫小强(化名)的孩子上前对小明表示不满,小明突然用手推了一下小强。

小强感到疼痛,开始哭闹。

老师立即过去安慰小强,并再次找小明进行交流。

12点,午休时间,小明和小红(化名)共用一个床位。

小红在休息时不小心碰到了小明,小明随即用手打了一下小红。

小红惊恐地抱住头开始哭泣。

老师迅速过去安慰小红,并再次采取了行为引导措施。

观察心理分析:从观察记录可以看出,小明经常出现打人的行为,这表明他在行为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容易因为其中一种刺激或冲动而使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首先,这种行为可能与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在猜谜游戏时,小明突然推倒了回答错误的小美。

这可能是因为小明在游戏中没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取得成功,导致情绪无法得到有效调适,从而表现出打人的行为。

其次,小明可能还没有形成适当的沟通方式。

当小强表达对小明抢夺饼干的不满时,小明没有使用言语或其他非暴力的方式来回应,而是使用打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可能说明小明还没有学会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最后,小明可能存在一定的攻击性。

在午休时打小红,这种行为可能是小明对于自己的床位被占用产生了一定的不满,而采取了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可能与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关。

观察建议:针对小明的打人行为,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1.规范行为规范的引导: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告诉小明打人是不允许的行为,并帮助他认识到打人的后果,如伤害他人或破坏和谐的集体氛围。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优质课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优质课件
(三)整理资料,分析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 (四)针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提出干预对策 (五)持续追踪,改进干预策略
三、案例示范:
幼儿园中班的安安经常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个人在走廊玩,平 时游戏的时候远远地站在其他幼儿的后面,为了帮助安安改善 不参与活动行为。保育员陈老师计划运用观察法,记录安安的 行为,制定有利于社会性发展的策略,帮助安安改变同伴关系, 使其愿意参与活动。
二、应对幼儿的破坏行为
(二)运用观察法收集破坏行为的资料
1.实施对幼儿破坏行为的观察
(1)记录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观察情境; (2)破坏行为的持续时间: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行为开始和结束时间; (3)破坏行为出现的主要经过:观察目标说了什么,和谁说的,破坏行为在哪 里发生的,现场有哪些人,正在进行什么活动,目标行为出现之后,还发生了什 么事。
【任务要求】
1.掌握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定义、表现及成因; 2.掌握观察和记录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步骤; 3.能够运用观察记录结合相关策略应对幼儿的退缩行为。
一、社会退缩行为概述
(一)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含义 (二)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分类及行为表现
1.沉默寡言型(害羞沉默) 2.安静孤独型(主动退缩) 3.活跃孤独型(被动退缩) (三)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分析 1.自身原因 2.家庭原因 3.同伴原因
三、案例示范:
(一)观察开始前的准备
1.明确观察目的:
(1)小欣什么时候会破坏其他幼儿的作品? (2)在破坏他人作品之前,小欣在做什么? (3)在破坏他人作品之后,小欣会做些什么? (4)通常谁是这个行为的受害者? (5)小欣通常会破坏哪些东西呢? (6)小欣通常是怎么破坏他人的作品的?
2.选择观察方法:事件取样法,选用描述叙事的方式进行记录。

攻击性儿童观察记录

攻击性儿童观察记录

关于顾一凡小朋友个别教育计划大四班瞿佳幼儿姓名:顾一凡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10家庭住址:金杨路685弄6号401室联系电话:50719440家庭成员及工作单位:父亲:顾伟待业母亲:金备京瓷电子有限公司一、情况分析:(一)性格方面顾一凡小朋友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好动、爱动脑筋的孩子。

在自由活动时间,时常会看见他满教室地奔跑,打闹,也时常听到小朋友来告诉:“老师,顾一凡又在扔玩具了”;“顾一凡又在打架了”。

而他总可以说出一大堆的理由,他从来不会自己先承认错误的。

于是,在每次做了错事以后,我总是要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给他分析道理,让他学会承认错误。

顾一凡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在集体活动时,只要活动前先鼓励一下他,“你们看,顾一凡学本领的时候多认真!”接下来的活动,顾一凡就会做得很好。

要是批评他,他就会很不服气。

(二)能力方面:在学习活动中,顾一凡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思维活跃,反应灵敏,知识面较广,喜欢做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顾一凡的动作发展比较好。

但顾一凡的动手能力比较弱。

(三)家庭方面:除了妈妈对他的管束,顾一凡在家多由奶奶带,而奶奶对他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因此也造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能吃一点亏,而且还有那么点小心眼。

二、学期培养目标:1、活动中能与同伴和睦相处,能学着用轮流、结伴、请求、商量等方式,有友好交往相互合作的习惯。

2、能主动地学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辨别是非,鼓励其继续学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常规。

3、在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

4、学着谅解别人的过错,做个大方的男孩子。

5、密切联系家长,互相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达到教育一致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阶段目标:(一)二、三月目标:1、加强自控能力,不影响他人,遵守集体规则。

2、在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注意倾听他们说话的习惯。

时间:2004、2、24情况记录:在上午的数学活动中,顾一凡在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在思索数的加减法,仔细观察图片中物体的具体特征。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引言:幼儿阶段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中班幼儿园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园所的安全是一种挑战。

本文将以一个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报告为基础,探讨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

1. 行为观察背景:观察对象:姓名为小明的3岁男孩观察日期:2021年5月1日至5月10日观察地点:某幼儿园中班教室2. 行为观察结果:从观察期间的行为记录中,可以看出小明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

这些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接触:小明常常用手部、脚部对其他幼儿进行推搡、踢打等身体接触行为。

(2)言语攻击:小明在和其他幼儿争夺玩具或者争吵时,会不愿和平地解决问题,而是采取辱骂和威胁的言语攻击。

(3)物品破坏:小明经常拿起玩具、绘画工具等物品撞击墙壁、地面或者故意破坏他人的作品。

3. 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幼儿在中班阶段仍在发展情绪控制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冲突,可能会通过攻击来发泄情绪。

(2)资源争夺:幼儿对于玩具和其他资源的所有权意识仍不成熟,经常因为资源争夺而产生攻击行为。

(3)模仿他人行为:幼儿容易模仿周围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同伴,尤其在集体生活中,这种模仿行为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4. 帮助幼儿解决攻击性行为的方法: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1)情绪管理培养:通过情绪识别游戏、情绪表达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2)资源分配:在幼儿间资源争夺时,引导幼儿通过分享和合作解决冲突,充分认识到共享资源的重要性。

(3)示范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积极引导幼儿模仿积极的行为模式,加强正面行为的引导。

(4)冲突解决技巧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案例讨论等方式,教授幼儿有效的冲突解决技巧,如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顾一凡小朋友个别教育计划大四班瞿佳幼儿姓名:顾一凡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10家庭住址:金杨路685弄6号401室联系电话:50719440家庭成员及工作单位:父亲:顾伟待业母亲:金备京瓷电子有限公司一、情况分析:(一)性格方面顾一凡小朋友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好动、爱动脑筋的孩子。

在自由活动时间,时常会看见他满教室地奔跑,打闹,也时常听到小朋友来告诉:“老师,顾一凡又在扔玩具了”;“顾一凡又在打架了”。

而他总可以说出一大堆的理由,他从来不会自己先承认错误的。

于是,在每次做了错事以后,我总是要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给他分析道理,让他学会承认错误。

顾一凡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在集体活动时,只要活动前先鼓励一下他,“你们看,顾一凡学本领的时候多认真!”接下来的活动,顾一凡就会做得很好。

要是批评他,他就会很不服气。

(二)能力方面:在学习活动中,顾一凡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思维活跃,反应灵敏,知识面较广,喜欢做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顾一凡的动作发展比较好。

但顾一凡的动手能力比较弱。

(三)家庭方面:除了妈妈对他的管束,顾一凡在家多由奶奶带,而奶奶对他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因此也造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能吃一点亏,而且还有那么点小心眼。

二、学期培养目标:1、活动中能与同伴和睦相处,能学着用轮流、结伴、请求、商量等方式,有友好交往相互合作的习惯。

2、能主动地学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辨别是非,鼓励其继续学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常规。

3、在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注意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

4、学着谅解别人的过错,做个大方的男孩子。

5、密切联系家长,互相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达到教育一致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阶段目标:(一)二、三月目标:1、加强自控能力,不影响他人,遵守集体规则。

2、在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注意倾听他们说话的习惯。

时间:2004、2、24情况记录:在上午的数学活动中,顾一凡在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在思索数的加减法,仔细观察图片中物体的具体特征。

一旁的赵文彬在插嘴到,2+4=6,4+2=6。

顾一凡听见他的讲话声,就对赵文彬说,你举手讲呀!你使按照什么来排题目的?我听了他的话以后,向他望望,赵文彬就顺着他的思路,说出这些加减题是按照形状来列式的。

活动结束后,我将顾一凡叫道跟前,告诉他上课不要随意插嘴,要学着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话,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孩子。

分析:顾一凡今天的插嘴行为,从遵守纪律上看,是一个不良的行为。

但从孩子的平时表现,与今天的表现进行比较,是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

他今天在认真听讲了,所以才会出现插嘴的现象,如果不认真听讲,才不会去理解别人在说些什么呢!孩子需要鼓励,因为在活动前,我表扬了他带来了资料,还带了一些动脑筋的玩具来幼儿园。

看来,正面引导这一教育手法还是适合顾一凡小朋友的。

时间:2004年3月1日情况记录:顾一凡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自由活动时,只要老师不提醒,他不是满教室的奔跑,就是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

看,又是满地毯的雪花片。

我不禁皱了皱眉,旁边的小朋友马上告诉我:“是顾一凡扔的。

”我把他叫了过来,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说为什么,只是强调:“不是我一个人扔的。

”我让他把玩具整理好,显然他很不情愿,但是扔玩具的事实摆在面前,他不得不捡。

分析:扔玩具是顾一凡的老毛病了,可以说是“只知错不知改”,原因在于顾一凡的对幼儿园玩具的不爱护,他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懂得珍惜!如今,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幼儿,普遍存在着一问题。

为了顾一凡改掉这一坏习惯,我决定运用集体的力量去转变他。

对于他的这一行为,我们开展了讨论:幼儿园的玩具该不该珍惜?如果有人不珍惜幼儿园的玩具,那该怎么办?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对付不爱护幼儿园玩具的人的办法,最后,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如果说谁不爱护幼儿园的玩具,就不让他玩幼儿园的玩具,或者就请他把自己家中最好的玩具拿来,送给幼儿园。

通过这次讨论以后,顾一凡在爱护玩具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也对全班幼儿进行了爱护玩具的教育,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时间:2004年3月16日情况记录:顾一凡上课爱动脑经,思维活跃,可是他总是坚持不到最后。

前半段时间举手积极,听讲认真,可往往过了一半时间,他就坐不住了,影响旁边的小朋友不算,还要随便离开椅子。

跟他谈话,他也知道自己的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晚上,离园时,他的奶奶来接他,我告诉他顾一凡上课的情况,和她一起找找原因。

奶奶说他这段时间天天一回家就看他妈妈给他买的动画片,晚上很晚都不愿睡觉。

分析:顾一凡的注意力不集中,原因就在于他的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就会使大脑产生疲劳,给大脑加压,从而分散注意力。

由于顾一凡晚上很晚才睡觉,所以,第二天就影响了学习活动的开展。

刚上课时有兴趣,就积极参与,后来觉得累了就无法认真听讲了。

于是,我与家长及时联系,控制孩子观看动画片的时间,按时睡觉,让孩子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参与活动。

时间:2004年3月26日情况记录:顾一凡这孩子虽然很调皮,但是,他是一个讲道理的孩子,而且喜欢受到表扬,得到表扬后他就会表现得特别好。

午睡时,顾一凡十分兴奋,睡不着觉。

一会儿和旁边的张鸣说话,一会儿用脚踢上铺的徐顺。

我提醒了他,他对着我眨眨眼睛。

于是,我对他说:“顾一凡这几天的表现都很好的,前两天睡觉也睡得很好,老师还表扬过了呢,今天怎么回事啊,不想睡觉吗?”顾一凡说:“不是的,我要睡觉的。

”“那你就做个乖孩子,马上睡觉,好吗?我相信你,一会会就能睡着的。

”顾一凡点点头,一会儿的工夫,顾一凡就进入了甜蜜的梦想。

分析:孩子的心灵是无暇的,他们所做的一切事都是没有恶意的。

只是由孩子的天性所造成的。

有时,孩子犯了错,批评可能会让他变本加厉,反之,给孩子爱,在他做错事的时候与他讲道理,而不是训斥,他就会听信于你,信赖你,这样,教育工作也就容易开展了,顾一凡就属于这样类型的孩子。

其实,这也是成功教育的关键。

(二)四月目标:1、提高自制力,学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活动中能学着用请求、商量等方式和同伴进行交流。

时间:2004年4月5日情况记录:早锻炼时,我请跳绳已经达到30个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他的玩具玩,顾一凡还没有达到,可是他为了能玩其他的玩具,就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他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顾一凡能跳满30个了。

我同意他去玩跳跳球,可是此时,跳跳球已经被先玩的小朋友拿走了。

只见他来到平日里较内向的陈天俊面前,强行地让陈天俊离开,没想到陈天俊没有让他,顾一凡就要挤他走,并吵了起来。

我走过去,问他:“你刚才为什么和陈天俊吵架?”“他玩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不肯让给我。

”“那你是怎么和陈天俊说的?”顾一凡不语。

“你想想,用什么方法陈天俊让你玩。

”一会儿,顾一凡骑着跳跳球来了,他说:“瞿老师,我跟陈天俊说:‘请你给我玩一会儿,等会我再还给你。

’他就给我玩了。

”分析:每一个都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多,有的孩子少,这与他们的不同生活经历造成的。

顾一凡在平时,对待一些较弱的孩子用强制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一些个性强的幼儿则不会让他,这样,顾一凡就会出现你不给我玩,我就抢的行为。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老实”“懦弱”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但是,孩子的进取性应该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以他人可以接受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发生矛盾时,应该通过商量、说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时间:2004年4月16日情况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顾一凡再一个人玩的时候挺好的,一旦有同伴与他一起玩时,总会发生一些小矛盾。

不是和别人吵架了,就是满教室乱蹦。

归根结底,还是自控力差在作祟。

我想找些机会让他静静心。

今天有公文课,做得快的幼儿都下来了,我正在整理玩具,有的孩子就来帮我一块儿整理。

顾一凡也跑来凑热闹,我就请他帮我整理。

可是他却说:“我想玩。

”我说:“我觉得你能干才请你帮忙的,顾一凡听我夸奖他,就高高兴兴地整理起来,不再到处跑。

分析:顾一凡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

他有许多优点,如:学习很认真、努力,懂道理,对老师有礼貌等。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毕竟是孩子,所以,时常会犯些错。

但是,只要你和他讲道理,他就会信服于你,他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如果你要强迫他做什么事,他绝不干。

如果你冤枉了他,他会感到十分的委屈,而且还会生你的气。

所以说,在当孩子不能自制时,老师要运用适宜的方法去制止他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增强了他的自控能力。

时间:2004年4月28日情况记录:自由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安静地看着书,只听庞正煜大叫:“顾一凡,你讨厌,走开,我不要你和我在一起。

”我闻声望去,只见从动口已经发展到了动手,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互不相让。

我制止了他们,并请他们俩说说事情的经过。

顾一凡说:“是他不好,不让我看陈天俊的书。

”“你老是和我吵架,我就是不让你看。

”庞正煜争辩着。

“我们互相之间都应该是好朋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可以解决的。

今天的事确实是庞正煜先不好,为什么要排斥他呢?顾一凡也有不对的地方,碰到不满意的是就动手,这样当然不能解决了。

换个方法解决不好吗?”听我这么说,庞正煜不再坚持,答应让顾一凡一块儿看书,顾一凡马上眉开眼笑了。

两个人很友好的看起了同一本书。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争吵司空见惯,他们所运用的解决方法也是极为简单的。

毕竟,他们是孩子,没有成人良好的控制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指点迷津,指明正确的方向,学着明辨是非,让他们从小学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懂得爱憎分明,从而适应社会,融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五月目标:1、学着谅解别人的过错,做个大方的男孩子。

2、活动中能与同伴和睦相处。

时间:2004年5月10日情况记录:在教学活动时,金佳莉正在回答问题,当她答完题坐下时,顾一凡一下子抽掉了金佳莉的椅子,金佳莉坐了个空,引起哄堂大笑,金佳莉哭了,顾一凡却在那里幸灾乐祸。

我一边安慰金佳莉,一边问顾一凡:“你刚才做了什么事?这样做对吗?”“不对!”“不对,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会骨折!”“会不好走路”……我又问顾一凡:“如果你在回答问题,小朋友把你的小椅子拉掉,你坐空在地上,你有什么感受?”此时的顾一凡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分析:在幼儿期,孩子的自制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往往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出现种种“越轨”的行为。

这与他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健全有关。

对于顾一凡,必须坚持用说理的方法,让他知道“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而且还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为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行为准则,作为他评价、判断自己行为的依据,以次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让他理解这样做所产生的后果,他才会自觉地抑制自己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