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属材料

合集下载

第五章 金属的塑性

第五章 金属的塑性

§5.3.1 影响塑性的内部因素
(2)合金元素 取决于加入元素的特性, 加入数量、元素之间的相互 作用。 当加入的合金元素与基体 作用使在加工温度范围内形 成单相固溶体时,则有较好 塑性;如形成过剩相(尤其是 脆性相),或使在加工温度范 围内两相共存,则塑性降低。
2.组织结构
外加应力低于原子间结合力极限
正应力使晶格沿应力方向伸长,切应力使晶格沿某晶面和晶向相对移动, 外力去除后晶格恢复原状
外加应力大于原子间结合力极限
正应力使晶体发生断裂,切应力使晶体的原子沿某晶面和晶向迁移到新 的平衡位置,外力去除原子停留在新的平衡位置
为什么金属晶体能够产生相对移动而不发生破坏呢?
金属原子之间特殊的结合方式 — 金属键
第三篇 塑性变形材料学基础
第5章 金属的塑性
§5.1 金属的塑性 §5.2 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
§5.3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
§5.4 金属的超塑性
§5.1 金属的塑性
§5.1.1 塑性的基本概念 §5.1.2 塑性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5.1.3 塑性状态图及其应用
§5.1.1 塑性的基本概念
(4)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F 横截面积 A
某一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

F cos A / cos
滑 移 方 向

M

滑 移 面 法 向
F cos cos A
cos cos
滑移面
取向因子
F 分切应力计算分析图
cos cos
其中任何一个角度为90°时,分切应力为零,晶体不可能 滑移 当两个角度都为45°时,取向因子最大(为0.5),该滑 移系处于最有利取向 只有当分切应力τ≥临界分切应力τk时,滑移才能开始

第05章 金属的疲劳1

第05章 金属的疲劳1
46
(1)基本特征: 呈现贝壳花样或海滩花样,它是以疲
劳源区为中心,与裂纹扩展方向相垂直的 呈半圆形或扇形的弧形线,又称疲劳弧线。
疲劳弧线是裂纹扩展过程中,其顶端 的应力大小或状态发生变化时,在断裂面 上留下的塑性变形的痕迹。
47
(2)贝纹花样的形成: 是由载荷变动引起的,因为机器运转时
不可避免地常有启动、停歇、偶然过载等, 均可留下塑性变形的痕迹——贝纹线(疲 劳弧线)。
r=-1称为对称循环应力;
r=0(或r=-∽)这种非对称循环又称为 脉动循环。这种载荷是一种最危险的载荷。
r偏离-1越远,应力对称性越差,疲劳 极限越高。
29
(2)循环应力的种类
(交变当)r应=-力1,;即σmin=-σmax时,称为对称循环

当r=0,即σmin=0时,称为脉动循环应力。
2
1、金属疲劳破坏的形成过程 在正常使用机械时,重复的推、拉、扭
或其他的外力情况都会造成机械部件中金 属的疲劳。
这是因为机械受压时,金属中原子的排 列会大大改变,从而使金属原子间的化学 键断裂,导致金属裂开。
3
构件承受交变应力的大小超过一定限 度,并经历了多次的循环重复后,在构件 内部应力最大处或材质薄弱处将产生细微 裂纹(称为疲劳源),这种裂纹随着应力 交变次数增加而不断向四周扩展。
53
(5)不同情况下贝纹线的形状
① 当轴类机件拉压疲劳时, 轴向应力包括拉-拉或拉-压疲劳。它的疲劳
源一般也在表面形成,只有内部有缺陷时才在缺 陷处形成。
54
若表面无应力集中(无缺口),则裂纹因截 面上应力均等而沿截面等速扩展,贝纹线呈一簇 平行的圆弧线;
55
若机件表面存在应力集中(环形缺口), 则因截面表层的应力比中间的高,裂纹沿表层 的扩展快于中间区;高应力时,瞬断区面积相 对较大,疲劳裂纹扩展区面积小,裂纹沿两边 及中间扩展差别不大。

第五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及再结晶

第五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及再结晶

四、金属的热加工
1.热变形加工与冷变形加工的区别
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热加工和冷加工的区别是以再结晶温 度为界限。在再结晶温度之下进行的变形加工,在变形的同时没 有发生再结晶,这种变形加工称之为冷变形加工。而金属在再结 晶温度以上进行塑性变形就称为热加工。
2.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改善铸态组织 热变形加工可以使金属铸锭中的组织缺陷显 著减少,如气孔、显微裂纹等,从而提高材料的致密度,使金属 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在工业上常利用回复现象将冷变形金属低温加热既消除应为去应力退火力稳定组织同时又保留了加工硬化性能这种热处理方法称1再结晶过程变形后的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时原子活动能力较强时会在变形随着原子的扩散移动新晶核的边界面不断向变形的原晶粒中推进使新晶核不断消耗原晶粒而长大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第五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及再结晶
二、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冷塑性变形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产生“纤维组织”
塑性变形使金属的晶粒形状发生了变化,即随着金属外形的 压扁或拉长。当变形量较大时,各晶粒将被拉长成细条状或纤维 状,晶界变得模糊不清,形成所谓的“纤维组织”。
2)产生变形织构
由于在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和旋转,当塑性变形量很大时, 各晶粒某一位向,大体上趋于一致了,这种现象称择优取向。 这种由于塑性变形引起的各个晶粒的晶格位向趋于一致的晶粒 结构称为变形织构。
二、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产生残余内应力
经过塑性变形,外力对金属所做的功,约90%以上在使金属变 形的过程中变成了热,使金属的温度升高,随后散掉;部分功转 化为内应力残留于金属中,使金属的内能增加。残余的内应力就 是指平衡于金属内部的应力,它主要是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所产 生的内部变形不均匀而引起的。 第一类内应力,又称宏观内应力。它是由于金属材料各部分变形 不均匀而造成的宏观范围内的残余应力。 第二类内应力,又称微观残余应力。它是平衡于晶粒之间的内应 力或亚晶粒之间的内应力。 第三类内应力,又称晶格畸变内应力。其作用范围很小,只是在 晶界、滑移面等附近不多的原子群范围内维持平衡。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金属材料的性能是指用来表征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 行为参量。通常所指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使用性能是为了保证零件、工程构件或 工具等的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 包括物理性能(如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 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力学性能等。金属材料的使 用性能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3)热膨胀性。金属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的现象称 为热膨胀性,用线膨胀系数α表示,其单位是1/℃或1/K, 即温度每升高1℃,其单位长度的膨胀量。α值越大,金属的 尺寸或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就越大。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2.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
全性,因此必须同时考虑金属材料的冲击韧度。 目前,工程上一般用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来测定金属材料 的冲击韧度值αk。 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是先将被测的金属材料制成一定形状
和尺寸的试样(图5-1(a)为u形缺口冲击试样),将其安放在冲
击试验机上,把具有一定重量G的摆锤提到h1高度后,使摆锤 自由下落(见图5-1(b))。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3)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
破裂的能力。
许多零件或毛坯是通过塑性变形而成形的,要求材料有
较高的塑性,并且为防止零件工作时脆断,也要求材料有一
定的塑性。塑性也是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常 用的塑性指标有断后伸长率δ 和断面收缩率ψ 。关于塑性
第5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2)收缩性。收缩性是指铸件在冷却凝固时,体积和线 性尺寸收缩的程度。收缩不利于金属铸造,它将使铸件产生
缩孔、缩松、变形等缺陷。

第5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4

第5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4

steel or, lead. Platinum and white gold are, at present, the most popular materials.
White gold(白金) is an alloy of gold (i.e., it is gold and silver or palladium(钯). This is where the concept of Karat (开,克拉) comes in. Karat is a measure of the purity of the material.
2. 晶粒越细,塑韧性提高
细晶粒材料中,应力集中小,裂纹不易萌生; 晶界多,裂纹不易传播,在断裂过程中可吸收较 多能量,表现出高韧性。
晶界在塑性变形中的作用
协调作用:协调相邻晶粒变形
障碍作用:阻碍滑移的进行 促进作用:高温变形时两相邻晶粒沿晶界滑动 起裂作用:晶界阻碍滑移晶界应力集中
Strength or elongation
Cu
回答:为什么钻戒不用纯金而是用白金作为托 架的问题?
利用合金固溶强化理论,白金的硬度显然比纯金的高 ,以保证钻石不会从戒指中脱落。
4)屈服现象与应变时效
①屈服现象
上屈服点:试样开始屈服时对应的应力
下屈服点:载荷首次降低的最低载荷 屈服伸长:试样在此恒定应力下的伸长
拉伸试验时, p 接近于恒定。

m'
塑形变性前,ρm很低,v很大,τ 很大;这就是上屈服点 高的原因。
3. 弥散强化 4. 加工硬化
6. 应变时效
7. 柯氏气团 8. 形变织构
Questions?
1. 为什么工程上很少用纯金属?

第五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第五章-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切应变: = tan ( 100 %)
— 应变角;
扭转变形情况与剪切相似
静载:转矩T;
应变:转角
精选2021版课件
5
拉伸实验 Tensile Test
测试仪器
标准样品
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
Fracture
(断裂)
Necking
(颈缩)
精选2021版课件
6
拉伸实验 Tensile Test
不同而不同。
滑移带观察:试样预先抛光(不腐蚀),进行塑性变形,表面
上出现一个个台阶,即滑移带。
精选2021版课件
35
单晶体滑移特点
• 滑移变形是不均匀的,常集中在一部分晶面上,而
处于各滑移带之间的晶体没有产生滑移。
• 滑移带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出现细滑移线,后来才
发展成带,而且,滑移线的数目随应变程度的增大
循环韧性
若交变载荷中的最大应力超过金属的弹性极限,则可
得到塑性滞后环。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叫
循环韧性。 循环韧性又称为消振性。
循环韧性不好测量,常用振动振幅衰减的自然对数来
表示循环韧性的大小。
循环韧性的应用
减振材料(机床床身、缸体等);
乐器要求循环韧性小。
四、 黏弹性
弹性变形的特征
(1)可逆性:理想的弹性变形是加载时变形,卸载时变形
消失并恢复原状。
弹性变形量比较小,一般不超过0.5%~1%。
(2)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函数
关系,即服从虎克(Hooke)定律:
式中,、分别为正应力和切应力;
、分别为正应变和切应变;
E,G分别为弹性模量和切变模量

5.金属腐蚀与防护第五章 合理设计和正确选材

5.金属腐蚀与防护第五章 合理设计和正确选材

第五章防腐蚀设计研究金属腐蚀是为了防止和控制金属腐蚀的危害的危害,,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各种金属工程材料材料,,无论是原材料无论是原材料、、产品加工产品加工、、使用和储存都会遇到不同的使用环境都会遇到不同的使用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

而金属腐蚀是一个自发过程而金属腐蚀是一个自发过程,,完全避免材料的腐蚀是不可能的料的腐蚀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对金属在各种腐蚀环境中的腐蚀破坏规律和机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础上,,以保证材料正常使用为前提以保证材料正常使用为前提,,通过防腐蚀设计蚀设计,,使其腐蚀破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或降低到最小程度低到最小程度,,即进行腐蚀控制即进行腐蚀控制。

防腐蚀设计防腐蚀设计::为预防和控制破坏和损失而进行的设计损失而进行的设计。

金属的防腐蚀设计主要包括:金属的防腐蚀设计主要包括:一、金属材料的正确选择金属材料的正确选择;;二、防腐蚀结构设计防腐蚀结构设计;;三、防腐蚀工艺流程的选择防腐蚀工艺流程的选择;;四、防护方法的选择防护方法的选择。

一、金属材料的正确选择金属材料是构成设备或结构件的主要物质基础要物质基础,,防腐蚀材料的选择是防腐蚀设计的首要环节腐蚀设计的首要环节。

金属构件的腐蚀破坏事故经常由选材不当造成蚀破坏事故经常由选材不当造成,,因此正确选材是最重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防腐蚀办法的防腐蚀办法。

用于腐蚀环境中的设备和结构用于腐蚀环境中的设备和结构,,制造材料要考虑的因素造材料要考虑的因素::耐蚀性能耐蚀性能;;物理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经济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必须遵循正确的选材原则必须遵循正确的选材原则,,采取合理的选材步骤理的选材步骤。

一)正确选材的基本原则1、全面考察材料的综合性能全面考察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先做好腐蚀控制腐蚀控制。

金属材料是指由纯金属及其合金组成的材料的材料。

包括钢铁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非铁材料非铁材料)。

第五章第1节 金属材料与金属矿物(共68张PPT)

第五章第1节 金属材料与金属矿物(共68张PPT)

知识点二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游离 金、铂等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以 态存在;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 化合 中以 态存在。 2.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 还原剂 含量。 还原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用 把金 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 成金属单质。 (3)精炼:提纯金属。
低碳钢 → 根据含碳量高低 中碳钢 → 根据化学成分→碳素钢 钢 → 高碳钢 →合金钢
(2)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 ①铜合金 青铜 ,常见的铜合金还有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黄铜 和 白铜 。 ②铝合金
常见种类:硅铝合金、镁铝合金、硬铝 小 、强度 高 、塑性 好 、易于加工、成本低 密度 性质特抗腐蚀能力 建筑业 主要用途 容器和包装业 交通运输及电子行业
熟记5个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2(OH)2CO3(铜锈),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 Cu(OH)2=====CuO+H2O。
[特别提醒]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 置越靠后,其阳离子越容易被还原,金属的位 置越靠前,其阳离子越难被还原。一般来说在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Cu以后的用分解法或 直接提纯,排在Al以后和Cu以前用还原法,排 在Al以前的用电解法冶炼。 (2)冶炼Mg时只能电解MgCl2不能电解MgO(熔点 太高)。 (3)冶炼Al时只能电解Al2O3不能电解AlCl3(共价 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 (4)用热还原法得到的铜还要经过电解精炼才能 得到精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铸钢:
ZG200-400 σs=200MPa σb=400MPa
铸造性能:流动性差 晶粒粗大 组织缺陷:魏氏组织 粗大针状F 消除方法:完全退火
第二节 铸铁
含碳量在2.11~6.69%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铸铁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以 及减震性、耐磨性,铸铁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应用广泛。特别是球墨铸铁和合金铸铁的应用, 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形成了以铁代钢的趋势。
3、硫(S):
硫在钢中常以FeS的形式存在,而FeS与Fe形成熔点 较低(985℃)的共晶体,当钢加热到1000℃~1200℃进 行热加工时FeS共晶体已经熔化,这将造成钢材在热加工 过程中开裂,使钢材变得极脆,这种现象称为热脆性。
硫对钢的焊接有不良影响,会导致焊缝的热裂现象; 在焊接过程中,硫易于氧化而形成SO2气体,使焊缝中产 生气孔。因此,须严格控制硫的含量。
2、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中的碳绝大部分 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其断口呈暗灰色而称 之为灰口铸铁。它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 种铸铁,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切削加 工性能。
3、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是经白口铸铁长 时间的退火处理而成的。其碳以团絮状石墨 形式存在。其塑性和韧度比灰口铸铁好,主 要用于要求韧度较好的薄壁类零件。
⑵、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⑶、应用举例:
2、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中所含的有害杂质元素(S、P等)和 非金属夹杂物较少,机械性能和钢材的表面质量较好,其 组织也较均匀。
此类钢主要应用于经过热处理且技术性能要求较高的 零件。
根据其化学成分不同,优质碳素结构钢又分为普通含 锰量钢和较高含锰量钢两类。
成分:含碳2.8%~3.6%、含硅1.1%~2.5%、 含锰0.6%~1.2%、含硫小于或等于0.15%、含磷 小于或等于0.5%。
牌号:由HT和一组数字组成。其中HT为灰铸铁的 代号,代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其抗拉强度值σb(MPa) 。 如HT150表示抗拉强度为150MPa的灰铸铁。
应用举例:
牌号
HT150 HT200 HT250
⑴耐热铸铁:为了提高铸铁的耐热性,可在球墨铸 铁中加入铝、硅、铬等元素,使铸铁表层形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保护膜(如Al2O3、SiO2、CrO3),这类铸铁叫 耐热铸铁,用于制造进、排气门及排气管密封环等。
⑵耐磨铸铁:把灰口铸铁的含磷量提高到0.4%~0.6%, 再加入Cr、W、Cu、Ti等合金元素构成合金高磷铸铁。它 的强度、韧度和耐磨性都较高。这类铸铁叫那么铸铁。现 代汽车的气缸套和活塞环一般用耐磨合金铸铁制造。
⑶耐蚀铸铁:在灰口铸铁中加入Si、Al、Cr、Ni等元 素可得到耐蚀铸铁。加入合金元素的目的是提高铸铁基体 的电位,并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耐蚀铸 铁分高硅耐蚀铸铁、高铝耐蚀铸铁及高铬耐蚀铸铁等。其 中广泛应用的是高硅耐蚀铸铁,它的含硅量为14%~18%。 这种铸铁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很好。为了提高其在碱性 介质中的耐蚀性,可加入6.5%~8.5%的Cu;为了提高它 的机械性能,可加入微量的硼元素和进行球化处理。
牌号:由RuT和一组数字组成。其中RuT为蠕墨铸铁 的代号,代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其抗拉强度σb(MPa)。 如RuT300表示抗拉强度为300MPa的蠕墨铸铁。
应用举例:
牌号
RuT260 RuT340
零件名称 活塞环、气缸套、制动盘、制动鼓等
排气管、变速器壳、气缸盖等
5、合金铸铁:
在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中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后 的铸铁称为合金铸铁。加入合金后可使铸铁具有耐热、 耐酸或耐磨的特殊性能。
4、磷(P):
室温下,钢中的磷全部溶于铁素体中,能使钢的强度、 硬度增加,但也使其室温特别是低温时塑性和韧度大大下 降,这种现象称为冷脆性(易产生脆裂)。因此,应严格 控制磷的含量。
但磷的冷脆性也可利用,如在炮弹钢中加入较多的磷, 可使炮弹爆炸时的碎片增多,提高杀伤力。
二、碳钢的分类:
1、按含碳量分: ⑴低碳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25%); ⑵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 ⑶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0%)。
4、球墨铸铁 碳以球状石墨形态存在,故称 为球墨铸铁。它的强度、韧度比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高,可替代钢材制造某些重要的机械 零件。
5、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是在灰铸铁的铁水中 加入蠕化剂(镁钛合金等)和孕育剂(硅铁) 进行蠕化-孕育处理后,得到具有蠕虫状石墨 的铸铁。
四、铸铁的成分、牌号及应用:
1、灰铸铁:
在汽车上,约50%~70%的金属材料为铸铁。 如气缸体、气缸盖、活塞环、变速箱外壳、后桥 壳等等。
一、铸铁的石墨化
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关键是碳在铸铁中存在的形 式、形态、大小和分布。铸铁中碳的存在形式有两种:
1、化合状态的渗碳体(Fe3C) 如果铸铁中碳几乎 全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其断口呈银白色,则称为白口 铸铁。其性能硬而脆,(硬度达HB800,塑性和韧度几 乎等于零)很难进行切削加工,因此,工业上很少用它 来制造机械零件,主要用作可锻铸铁的毛坯。
车型
EQ1092 EQ1092 CA1093
零件名称 进排气歧管、变速器壳体等 气缸体、气缸盖、飞轮壳、正时齿轮、前后制动鼓等 气缸体、飞轮、曲轴皮带轮等
2、球墨铸铁:
成分:成分:含碳3.8%~4.0%、含硅2.0%~2.8%、 含锰0.6%~0.8%、含硫小于或等于0.04%、含磷小于或 等于0.1%含镁0.03%~0.05%、含稀土小于或等于0.05%。
第一节 碳钢
碳素钢又称碳钢,通常指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实际使用的碳钢,其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4%。
一、碳钢的成分及其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碳钢不单纯是铁碳合金,还包含有 一些杂质元素,(硅、锰、硫、磷等),它们对碳钢的性能 有一定的影响。
1、硅(Si): 在碳钢中,硅的含量一般小于0.4%。硅能溶于铁素体,
2、按质量(主要根据硫、磷的含量)分:
⑴普通钢(含硫小于0.050%、含磷小于0.045%); ⑵优质钢(含硫小于0.035%、含磷小于0.035%); ⑶高级优质钢(含硫小于0.020%、含磷小于0.030%); ⑷特级优质钢(含硫小于0.015%、含磷小于0.025%)。
3、按用途分:
⑴碳素结构钢:用于制造各种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件。 多为低碳钢和中碳钢; ⑵碳素工具钢:用于制造各种刀具、量具和模具。多为 高碳钢。
应用举例:
牌号 车型
零件名称
EQ1092
后桥壳、差速器壳、减震器壳、后轮毂等
KTH350-10
CA1093 后桥壳、差速器壳、减震器壳、轮毂、制动蹄片等
4、蠕墨铸铁:
成分:含碳3.7%~3.9%、含硅2.0%~2.8%、含锰 0.3%~0.6%、含硫小于或等于0.025%、含磷小于或等 于0.06%、含钛0.08%~0.20%、含镁0.015%~0.03%、 含稀土小于或等于0.01%
2、游离状态的石墨(常用G来表示) 石墨很软强度 极低,如果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则其断口呈暗 灰色,俗称灰口铸铁。它是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多的一种铸 铁。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蠕墨铸铁等。
二、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是铸铁的化 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是碳、硅、硫、 磷、锰等元素含量多少的影响。
具有强化作用(可使钢致密,提高强度和硬度)。同时也会 降低钢的韧度和塑性。当含量较小时,其影响并不明显。
2、锰(Mn):
在碳钢中,锰的含量一般为0.25%~0.8%。锰大部 分溶于铁素体形成置换固溶体。因此具有固溶强化作用; 锰与硫结合可形成高熔点(1620℃)的MnS,从而消除 硫的有害作用(热脆性)。锰还能提高钢的强度。但当 锰的含量较小时,其作用并不明显。
⑴牌号:普通含锰量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 示。两位数字代表钢中平均含碳量的百分数。例如:45表 示平均含碳量为0.45%的普通含锰量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较高含锰量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为两位数字后 面附以Mn(锰元素符号)。例如:45Mn表示平均含碳量 为0.45%的较高含锰量优质碳素结构钢。
⑵、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应用举例:
3、碳素工具钢:
⑴用途: 碳素工具钢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刃具、量具和模具
⑵要求: 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性好。
⑶含碳量: 碳素工具钢的含碳量为0.65%~1.3%(高碳钢)
⑷牌号: 碳素工具钢的牌号由T+数字组成。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
分数。 如:T8-表示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 T8Mn-表示含碳量为0.8%的较高含锰量碳素工具钢。 T10A-表示含碳量为1.0%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4、按冶炼方法分为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
5、按炼钢的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
三、碳钢的编号、性能及用途:
1、普通碳素结构钢:
根据国家标准(GB700-88),碳素结构钢的牌号和 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这类钢主要保证机械性能,一般用 于制造要求不高的零部件,故其牌号性能体现机械性能。
⑴牌号:用Q+数字表示。其中“Q”屈服点“屈”字的汉语拼音 字首,数字表示屈服强度值。例如:Q275表示屈服强度为 275MPa。若牌号后面标注字母A、B、C、D,则表示钢材 质量等级不同,即磷、硫含量不同。其中A级钢硫、磷含量 最高,D级硫、磷含量最低。若牌号后面标注字母“F”则为沸 腾钢,标注“b”为半镇静钢,不标注“F”或“b”者则为镇静钢。 例如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Q235-C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C级镇静钢
3、可锻铸铁:
成分:含碳2.2%~2.8%、含硅1.2%~2.0%、含锰 0.6%~1.2%、含硫小于或等于0.2%、含磷小于或等于0.1%。
牌号:由KTH(或KTZ、KTB)和两组数字组成。其中KT 为可锻铸铁的代号,H表示黑心可锻铸铁,Z表示珠光体可锻 铸铁,B表示白心可锻铸铁,代号后面的两组数字分别表示其 抗拉强度σb(MPa)和伸长率δ(%)。如KTH370-12表示 抗拉强度为370MPa、伸长率为12%的黑心可锻铸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