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合集下载

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

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

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和应用研究。例如, 通过提高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还需 要加强该技术在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研究,为直驱永磁同 步风力发电机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谢谢观看
展望未来,风力发电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也将不断 深入。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地如何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和 维护成本,
以及如何更好地与电网进行连接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 术的发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机设计中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2、结构简单:该技术不需要增速齿轮箱,减少了机械损耗和故障率。
3、维护方便:由于结构简单,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维护工作量较小, 降低了维护成本。
4、适应性强:该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风电场,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三、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 应用场景
1、大型风电场: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适用于大型风电场,能够满足大规 模电力输出的需求。
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
01 一、确定主题
目录
02 二、编写大纲
03 三、详细设计
04 四、结果分析05 五来自总结与展望06 参考内容
一、确定主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持续 发展。其中,MW级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由于其高效、可靠、维护成本低等 特点,成为了风力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MW级直驱永磁同 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过
2、效率评估: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案和不同制造工艺下的发电机效率,选择 最优方案和工艺。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概述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是一种高效能、可靠性好、实用性强的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能转化成电能的主要设备之一。

与传统的异步发电机相比,它具有转速高、功率密度大、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

工作原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其他同步发电机基本相同,即利用永磁体和转子产生磁力线,通过定子线圈和电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具体来说,当转子转动时,永磁体和转子之间的磁场产生旋转磁流,切割了定子线圈上的导体,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发电机输出电能。

设计参数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转速、极对数等。

其中,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发电机的最基本参数,反映了发电机的额定性能;额定转速则影响发电机的效率和电力特性,是设计中非常关键的参数;极对数则决定了发电机的转速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与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切相关。

设计流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选择永磁材料、定子绕组设计、转子设计和磁路设计等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永磁材料,一般以稀土永磁材料为主。

其次,根据设计参数确定定子线圈的形状、绕组方式和导线截面积等参数。

然后,进行转子设计,计算出转子的参数和永磁体的磁通量。

最后,利用磁路分析软件对整个发电机的磁路进行仿真,确定各部分的参数,以实现最佳性能。

设计考虑在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磁路设计:合理的磁路设计能够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应根据具体的设计参数确定磁路参数。

2.转子设计:转子的设计需要考虑转速、扭矩、惯量等因素,应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设计。

3.定子线圈设计:定子线圈是发电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应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绕组方式。

4.控制系统设计:永磁同步发电机需要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是一种高效、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风力发电技术,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最佳性能和最大限度的能量收取。

小型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小型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小型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小型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摘要:本文根据自己长期小型发电设备设计经验,结合现有小型永磁式风力发电机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对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在电机结构和优化设计等方向的研究,提出了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定子硅钢片、转子外壳、轴等结构上进行改进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发电机;永磁式;设计;风力;小型;前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于能源的依赖较多。

而能源对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需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加上国家地形复杂,人口又多,居住分散,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因为属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而被广泛利用。

目前的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永磁发电机,由于永磁直流发电机换向装置易出现故障,寿命低,造成了风力发电维护难度,直接影响到其度电成本,因此,除了对电压波形有严格要求的系统之外,一般都使用永磁同步电机。

虽然,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永磁体励磁,无需外加励磁装置,无需换向装置,具有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但是由于其励磁不能调节,从而使得电压调整率较高,输出电压波动范围较大。

传统的全桥式调整依然会存在一些电压尖刺,对蓄电池的寿命影响很大。

因此,需要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设计改进,使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高性能的特点,以满足小型风力发电的实际需要。

1.永磁同步电机改进研究方向1.1.电机结构方面永磁电机的结构随着其技术发展,已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永磁同步电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另外还有永磁盘式电机、永磁无轴承电机等特种电机。

它们的设计准则都是利用稀土永磁体的高矫顽力,增加磁通、减小电枢反应、高速运行提高电磁效率。

1.2.优化设计方面在稀土永磁材料价格昂贵的情况下,考虑如何合理地选择水磁体的工作点,使之在满足电机性能指标前提下,使所用的永磁材料最少,即电机的成本最低或体积最小。

修改电机内部机构尺寸的参数,保证在同等电机性能下,电机的结构更合理,体积最小。

1.3.磁场分析计算和数值方法的研究传统的电机性能分析方法为等效磁路法,这种分析方法,减少了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在初始估算、设计方法比较时比较适用,由于永磁电机内部结构越来越多样化,磁场分布也变得更加复杂,仅依靠这种分析方法已难以描述电机内部磁场的真实情况。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磁场相互作用的。

它由发电机主机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发电机主机包括永磁体、定子和转子。

永磁体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而转子则根据风力的作用旋转。

通过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在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永磁体的选择。

永磁体应具有高磁能积和稳定的磁性能,以确保发电机的高效运行。

其次是定子的设计。

通过合理布置定子的线圈,可以增加磁通,并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最后是转子的设计。

转子应具有低风阻和高转速的特点,以提高发电机的转动效率。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相比传统风力发电机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转速范围。

传统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受限于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而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可以实现更高的转速,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其次,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

由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采用高效的永磁体,其功率密度可以达到传统发电机的几倍。

最后,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具有更低的维护成本。

传统风力发电机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齿轮传动装置,容易发生故障,而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通过减少传动装置的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新型发电机。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更高的转速、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将在风力发电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型风力发电用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计算流程

微型风力发电用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计算流程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与计算一、引言项目所设计的是100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性能指标要求是多方面的。

针对本毕设所设计的电机的应用场合及技术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特殊注意,整个设计也是围绕这几点展开。

首先是要求中对电机的体积大小有了明确的限制,在相对较小的体积中为了达到需要的目标,那么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工作,充分利用空间。

其次是永磁体要求采用嵌入式,较于表贴式而言,嵌入式结构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进行讨论分析,针对嵌入式结构,设计转子的磁路结构,以便完全发挥利用嵌入式的优点。

然后是指标中对电压调整率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由于本次毕设的永磁电机一旦制成后磁场将无法随着电场得建立而改变,因此优化电压调整率成为设计的重点之一。

最后是齿槽转矩,因为本电机用于风力发电,针对风力小且频繁的特点,对于风力发电机而言,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齿槽转矩。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一直以此为方向和指标。

二、初步方案确定(1)绕组的选取选择不同类型的绕组,不仅关系到绕组端部的长度和电机的损耗,也对加工工艺有一定影响。

电机的绕组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布式绕组和集中式绕组。

分布式绕组多采用整数槽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常用的集中式绕组多为分数槽绕组。

对于分布式整数槽绕组来说,采用较大的每极每相槽数时,谐波漏抗减小,附加损耗降低;每槽的导体数减少,使槽漏抗减小,且有利于散热。

而且本次设计的永磁电机主要用于风能发电,而在风能发电领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齿槽转矩。

而采用分数槽绕组可以很好的降低齿槽转矩。

因此本次设计每极每相槽数为0.3的10极9槽这一经典极槽配合作为分数槽绕组方案。

(2)永磁材料的选取钕铁硼永磁材料是1983年问世的高性能永磁材料。

它的磁性能高于稀土钴永磁。

室温下剩余磁感应强度r B 现可高达1.47T ,磁感应矫顽力c H 可达992kA/m (12.4kOe),最大磁能积高达3397.9/kJ m (50MG·Oe),是目前磁性能最高的永磁材料。

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及特性研究

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及特性研究

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及特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

其中,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技术,其高效、低噪、低维护等特点使其在风力发电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对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其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阐述其相较于传统风力发电机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方法,包括电磁设计、机械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以期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设计方案。

本文将深入研究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包括其风能利用效率、动态响应特性、运行稳定性等方面。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本文将揭示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规律,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探讨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为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中小型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及其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旨在为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Direct-Drive Permanent Magnet Wind Generator, DDPMS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风力发电设备,其设计核心理念在于直接将风能通过风力涡轮机转换为电能,避免了传统风力发电机中需要齿轮箱进行增速的复杂机械结构。

这种发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风力涡轮机、永磁体和发电机本体。

高电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分析

高电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分析
出现上 述 问题 。文 献 [ ] 出 了基 于 高 电感 永 磁 同 1提 步 电机 的电流 型 风力 发 电 系统 。与传 统 的 电 流 型并 网逆变 器相 比 ,它 的优 势 在 于 拓 扑 简 单 ,省 去直 流
高 电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 计和分 析
黄荣赓 ,等
高 电感 永磁 同步风 力发 电机 的 设 计 和 分 析
黄荣赓 ,茆美琴 ,喻


2 00 ) 30 9
( 合肥工业大学 教育部光伏 系统工程研究 中心 ,合肥
要 :根 据新 型 的基 于电流源 型风力发 电系统 的要求 ,采用 分数 槽集 中绕组 设计 了输 出功率 为 1 w的高 电感 0k
1 高 电感永磁 同步发 电机特性
高 电感永 磁 发 电机 的等 效 模 型可 用 反 电动 势 电 压 源和 串联 电感 表 示 ,其 负 载 用 一 个 电 阻 来 模 拟 。
电压 平衡 方程 为 :
E =w j L, + () 1 () 2
变换器 提 出 了较 高 的要 求 。相 反 高 电感 电 机 由于 大 电感 的存 在 ,它 的 工 作 电 流接 近短 路 电流 ,就 不会
永 磁同步发 电机 ,并运用有 限元法 分析 了电机 在 不 同负载 情 况下 工作 特 性 。分 析结 果 表 明 ,电机 的齿槽 转 矩较 小 ,电机绕组 的感应 电动势 接近正弦 ,在一定 的转 速范 围内 ,电机输 出的 电流经整 流器 整流 以后 ,其 直流 电流 波
动小 ,满足 电流型风力发 电系统控制 要求 。 关键 词 :永磁 同步发 电机 ;高 电感 ;风力 ;有 限元
Ab t a t F a t n ls t o c nr t d w n i g e e a o t d t e in a p o oy e o 0 k i h i d c — s r c : r c i a -l n e t e i d n s w r d p e o d sg r tt p f 1 W h【 n u t o o c a g a t e ma e t g e e e - tr i e m f r q i me t o e n o r s s m a e n c re t n e p r n n ma n tg n rao n tr o e u r e n s f a n w wid p we y t b s d o u r n e

盘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_刘金泽

盘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_刘金泽

2. College of electr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4 ,China) Abstract : The design of a disc typ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wind power generator with double rotors and single stato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Using soft magnet compound ( SMC ) material to form the stator core and using the backtoback winding of simple construction to wind the core of the machine mak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achine easy. The disc type PMSG of 5kVA is designed by conventional equivalent magnetic circuit method and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verification of design. The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Key words: soft magnet compound ( SMC ) material; disc type;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synchronous generator 铁心绕组的电枢是由绕组注塑而成 , 优点是重量轻, 消除了定子铁心损耗, 齿槽转矩和噪声, 使风力发 电机在微风下也能旋转。 缺点是电机的有效气隙长 度增加,在永磁体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电机输出的功 3]用实验和解析法分析了铁心设计 率减小。文献[ 对风 力 发 电 机 输 出 功 率 的 影 响。 研 究 发 现, 采 用 1mm 厚带网孔的铁心时, 输出的电功率比没有铁心 结构的增加了 13. 5% 。 有铁心的电枢是通过将硅钢 片带料沿周向卷绕而成。 定子铁心分为有槽和无槽 两种。铁心开槽时,可以减小气隙而增大气隙磁密, 减小所需永磁体用量,因而可以节约发电机的成本。 但轴向磁场电机的有槽电枢铁心的制造很困难, 并 [4 ] 且绕组很难绕制,槽满率很低 。 近来,软磁复合 ( SMC ) 材料低频特性的改善使 得它在电机设计中获得了广泛的兴趣。 SMC 材料独 特的优点是: 它可以使复杂结构容易成形。 这可以 克服传统的有槽定子叠片铁心制造中的一些缺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理论》课程报告题目: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院(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电气工程授课教师学号研究生二〇一四年六月第1章小型永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小型风力发电机因其功率低,体积小,一般没有减速机构,多为直驱型。

发电机型式多种多样,有直流发电机、电励磁交流发电机、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

其中永磁电机因其诸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1.1小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结构按照永磁体磁化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的相互关系,永磁发电机可分为径向式、切向式和轴向式。

(1)径向式永磁发电机径向式转子磁路结构中永磁体磁化方向与气隙磁通轴线一致且离气隙较近,漏磁系数较切向结构小,径向磁化结构中的永磁体工作于串联状态,只有一块永磁体的面积提供发电机每极气隙磁通,因此气隙磁密相对较低。

这种结构具有简单、制造方便、漏磁小等优点。

径向磁场永磁发电机可分为两种:永磁体表贴式和永磁体内置式。

表贴式转子结构简单、极数增加容易、永磁体都粘在转子表面上,但是,这需要高磁积能的永磁体(如钕铁硼等)来提供足够的气隙磁密。

考虑到永磁体的机械强度,此种结构永磁电机高转速运行时还需转子护套。

内置式转子机械强度较高,但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制造费用较高。

径向磁场电机用作直驱风力发电机,大多为传统的内转子设计。

风力机和永磁体内转子同轴安装,这种结构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和铁心通风散热好,温度低,定子外形尺寸小;也有一些外转子设计。

风力机与发电机的永磁体外转子直接耦合,定子电枢安装在静止轴上,这种结构有永磁体安装固定、转子可靠性好和转动惯量大的优点,缺点是对电枢铁心和绕组通风冷却不利,永磁体转子直径大,不易密封防护、安装和运输[1]。

表贴式和径向式的结构如图1-1 a)所示。

a)径向式结构b)切向式结构1-永磁体2-硅钢片3-轴4-隔磁套5-紧固套图1-1 径向式、切向式永磁电机结构图(2)切向式永磁发电机结构如图1-1 b)所示。

切向式转子磁路结构中,永磁体磁化方向与气隙磁通轴线接近垂直且离气隙较远,其漏磁比轴向式结构、径向式结构要大。

但是,在切向式结构中永磁体并联作用,有两个永磁体截面对气隙提供每极磁通,可提高气隙磁密,尤其在极数较多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因此适合于极数多且要求气隙磁密高的永磁同步发电机[2]。

(3)轴向式永磁发电机轴向磁通发电机绕组物理位置被转移到端面,电机的轴向尺寸相对较短。

与径向磁场电机相比,轴向磁通电机的磁路长度要短些。

电机中导体电流呈径向分布,这样有利于电枢绕组散热,可取较大电负荷,其中双定子中间转子盘式结构用得较多,结构如图1-2所示。

它具有结构紧凑、转动惯量大、通风冷却效果好、噪声低、轴向长度短、可多台串联等优点,便于提高气隙磁密、提高硅钢片利用率。

缺点是直径大、永磁材料用量大、结构稳定性差。

在永磁体结构轴向不对称时,存在单边磁拉力,如果磁路设计不合理,漏磁通大,在等电磁负荷下,效率略低。

1—定子1 2—转子3—定子2图1-2盘式永磁电机定、转子结构图永磁发电机用于风力发电可以省去电励磁发电机的电刷、滑环等装置,结构简单,但也需要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

风力发电要求起动风速低,这就要求永磁电机的定位力矩要尽量小,因此设计时要尽量减小齿槽转矩。

另外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工作转速低,极数多,考虑到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环境,在保证电机性能的条件下,体积应设计的尽量小。

所以定位力矩和性能体积比成为该电机在设计上的两个主要问题。

减小齿槽转矩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①采用新型结构电机,如无槽电机、磁悬浮电机等。

②在传统结构上进行参数优化,如合理地选取极弧系数,采用合适的极槽配合,改变槽开口宽度(或使用磁性槽楔),采用斜槽、斜极、添加辅助槽、磁极偏移等措施。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设计主要按照任务书中的要求进行三相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和优化,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

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探讨不同参数对电机性能(空载特性、负载特性、齿槽转矩等)的影响。

设计的技术要求如下:(1)基本参数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因数:额定频率:额定转速:额定线电压最大值:(Y接)电压波形:正弦波定位力矩:(2)结构参数最大外径:电机长度:转子永磁体采用表贴式结构第2章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电磁设计2.1 引言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同传统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一样,在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固有电压调整率、电压波形畸变率和功率密度等性能。

同时,作为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也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工作特性考虑其特殊的性能要求,如相电流较大、定位力矩较小等。

如何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减小定位力矩是本次设计的难点。

由于有限元法开发周期较长,所以目前永磁电机电磁设计仍较多采用磁路法。

通过磁路计算,初步确定电机的各部分结构和参数,编写计算程序,并核算其性能。

本章的内容就是给出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主要结构和关键参数的选取和确定方式,初步确定电机的各部分尺寸和结构。

2.2 发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本电机设计采用表贴式内转子结构,由于电机的电磁负荷较大,初选永磁体牌号为N38。

硅钢片分为冷轧硅钢片和热轧硅钢片。

冷轧硅钢片磁饱和性能比热轧硅钢片好,因电机的磁负荷比较高,极槽数多,考虑到齿部的饱和问题,选用冷轧硅钢片,牌号为DW315-50。

电机的转轴上不存在交变磁场,只需要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即可,因此材料选为10号钢。

机壳材料选用密度较小的铝,以减轻电机重量。

电枢铜线对电机的性能影响不大,选择常用材料即可。

2.2.1 主要尺寸基本关系式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主要尺寸是电枢直径(定子内径)和轴向计算长度,与传统电机一样,主要尺寸的基本关系式:dp i i i K K AB P n L D Φ⨯=δα41i 101.6 (2-1)式中有的量是技术要求给定的(计算电磁功率和转速),或是变化范围不大的(计算极弧系数,气隙磁场波形系数和绕组系数),可以通过初选电磁负荷来确定电机尺寸。

但在本设计中,因技术要求中给定了电机的直径和长度范围,因此可直接按照给定的外形尺寸来确定电机的主要尺寸。

初定定子外径148mm,内径110mm,轴向长度170mm。

2.2.2 气隙长度的选择永磁电机的气隙长度是很重要的参数,它不仅影响电机的装配工艺和杂散损耗,同时对电机的交、直轴同步电抗有影响。

为减小过大的杂散损耗,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和便于电机装配,永磁电机的气隙长度通常比同规格的感应电机的气隙大。

设计时可参照同规格的感应电机的气隙长度,并做适当修改。

本设计中,气隙长度。

2.3 永磁体设计永磁体尺寸包括永磁体轴向长度,磁化方向长度和宽度。

轴向长度取与铁心轴向长度相等或稍小于铁心轴向长度。

磁化方向长度的选取影响着电机的直轴电抗进而影响电机的许多性能。

应使永磁体工作于最佳工作点,过大会造成材料浪费,增加成本;过小会使永磁体易于退磁,而且加工难度大,废品率增加。

宽度的选取关系到每极磁通的大小,的大小与极弧系数有关,而对电压波形、漏磁系数和齿槽转矩等有重要影响。

在本设计中预取永磁体磁化方向长度,极弧系数,永磁体宽度按转子外径和极弧系数计算得到,。

2.4 定子绕组和铁心设计2.4.1 绕组形式的确定定子绕组的形式有分布式和集中式。

集中式绕组的线圈直接绕在一个齿上,节距y=1。

与分布式绕组相比,不仅降低了绕线的难度,而且端部短,电阻小,铜耗低,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的成本和发热[13]。

在电机极数和相数一定的情况下,定子槽数由每极每相槽数q决定。

q可以为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但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中,由于电机转速较低,极数较多,q取整数会使电机定子槽数过多,这不仅使电机外径增大,还使加工成本增加,绝缘材料用量增大,降低槽利用率。

更重要的是使电机齿槽转矩很大。

与此相比,分数槽绕组(q取分数,本设计中取q<1)不仅能使电机槽数减少,而且能有效的减小齿槽转矩。

基于以上考虑,本设计中定子绕组采用双层分数槽集中绕组。

2.4.2 极槽数的确定永磁电机中,极槽数的设计对电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合理的极槽配合可以保证电机具有较高的绕组因数,能够改善电压波形和减小齿槽转矩。

在给定转速和频率的情况下,电机的极对数可由公式(2-2)确定n fp60(2-2)定子槽数由每极每相槽数q来确定。

根据文献[9],为保证集中式绕组的绕组因数大于0.95,q的范围为0.2773-0.4178,电机的槽数Z可取17-37。

根据文献[14],为满足三相对称和短距的要求,选取Z=36。

即电机的极槽数为30极36槽。

经验证,该极槽配合能实现较高的绕组系数和较小的齿槽转矩。

2.5 电机的路算结果按以上原则选取电机的主要参数后确定电机结构并核算性能,得到电机的路算结果见表2-1~2-4。

表2-1电机重要尺寸表(mm) 表2-2 主要结构参数表表2-3 电机主要电磁负荷表表2-4 电机性能参数表绕组每相串联匝数 60 每槽导体数 10 并联支路数 1 槽满率% 64.9 转子外径 110 定子外径 148 定子内径 111 气隙长度 0.5 轴径 40 转子铁心长度 170 定子铁心长度 170 电流密度4.148 电负荷A/cm 139.981气隙磁密T 0.809齿磁密T 1.777定子轭磁密T 1.564转子轭磁密T 0.305永磁体磁密T 0.993每相绕组电阻 0.142每相绕组漏抗 0.282 永磁体空载工作点 0.855/0.145 永磁体负载工作点 0.843/0.157 空载励磁电势(线max )V 41.392 输出电压(线max )V 31.225 定子铁耗W 51.263 绕组铜耗W 75.556 总损耗W 185.81 输出功率W 541.682 效率% 72.404第3章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有限元分析3.1 分析模型的建立根据第2章电磁设计中确定的方案建立电机的二维电磁场分析模型,对电机的静态磁场和瞬态磁场进行分析。

由于电机结构沿轴向是对称的,因此只建立二维模型进行分析。

按几何对称性,电机的结构可分为若干个周期。

本电机为30极36槽,可分为6个周期。

为了缩短Maxwell 2D运行时间,本文对电机的2个周期进行建模分析。

所建立模型如图3-1所示。

图3-1 永磁同步发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图3.2 静态场分析图3-2为电机的磁力线分布图。

显然,磁力线对称且径向分布。

相邻磁极间的磁力线构成磁流通路径,相邻两个磁极间有一定的漏磁,但由于极弧系数不是很大,磁极间距比较远,漏磁较少。

图3-2 有限元分析磁力线图图3-3为1个周期(5极6槽)内磁通密度沿圆周方向分布曲线,最大磁密为1.0727T,平均磁密0.7881T。

与路算的结果(0.809T)相比,误差2.7%,在10%以内。

由于定子开槽形的影响,导致了气隙磁阻不均匀,经过定子齿部路径的磁阻要小于经过槽部路径的磁阻,因此,更多的磁力线沿着磁阻小的路径进入定子齿, 而进入槽的磁力线就相对要少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