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6例的临床分析

成人发病 , 多为脐感染 , 因为脐 容凹深 , 多皱折 , 藏污纳垢 ” 易” ,
利 于细菌生长繁殖 。水渍 、 汗渍或尿布污染 ; 以及搔抓 、 抠脐 等不 良 习惯致皮肤破损为感染创造 了条件 。脐感染后 , 表现红 、 、 、 , 肿 疼 热 脓性分泌物或脐脓肿形成等。有的伴发烧 、 白细胞增高。切忌挤挖 、 乱捅 以免感染扩散人腹腔 。
2 检 查
43伤 口观察及护理 术后患者应严密观察伤 口有无渗血 、 . 渗液情况 , 敷料包扎是否完整 , 腹带包扎是否松动等。如伤 口有渗血、 渗液应及 时通知 医生更换敷料 , 保持切 口周围皮肤的清 洁干燥 。 44导管护理 术后应保持各引流管 的固定妥善 , . 引流通畅 , 避免导管 的扭 曲、 受压 , 1更换 引流袋 。 留置导尿时应做好会 阴护理 2次, 每3 3 观察引流液的色、 、 。 1, 质 量 45心理护理 应做好 患者的解释工作 , . 安慰家属 , 消除其不安心理 , 适时 的解释病情及治疗情况 和护理措施 , 患者加深对医护人员的 使
3 术前准备 . 2
①皮肤 准备术前 13 给患者沐浴 。 密切观察生命体 1 ②
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分 型
征, 预防上 呼吸道感染。③详 细了解患者的现病史 , 了解手术步骤及
方法 、 术前准备 内容及术后注意事项 。
4术 后 护 理
共分为 四种类型 : ①脐尿管瘘即尿管两端开放 , 膀胱通过脐尿管
2结 果
文的对比中 L A组随较 O A组手术时间稍长且住 院费用稍高 , 但并不
具 备 统计 学 差异 。 同 时 , 腔 阑 尾 切 除 术 L 却具 有 手术 切 口小 , 腹 A 围
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并 与此 三角形位于 同一个平面上 …。 导 联是将心脏产生 的电流引 导至心 电 图机的连 接线 路 。
通过对两种方法进行 检 查结 果显示 : ① B导 联显示 的心
电图 情 况 同 常规 心 电 图 检 查 , 标准 I 导联图形基本一致;
②c 导联 和 A导联显示的心电图 。 图像相接近 ; ③A导联 、 c导
者, 对进行诊 断心脏疾病 具有重要 的临床价值 和意义 。
4 参考文献 [ 1 ] 宋米英. 刘 环, 谢凝华. 标 准 I导联 电极位置 改变创新 连接临床应用探讨 [ J ] . 实用心电学杂志. 2 0 1 0 , 1 9 ( 6 ) : 4 2 1 .
[ 2 ] 宋米英 , 刘 环, 徐 烁, 等. 创新 I导联左 耳与 右上肢 连接方式对额 面心 电轴 的影 响[ J ] . 中国医师进修 杂志 , 2 0 1 1 ,
联心电图图形对 比标准 I 导联 及其他导联记录 的 Q R S波 群的 方向 、 形态、 电压等均存 在程度不 一的差异 , 但对总 体心 电图
的诊断无 差异 性。④ 因胸前 导 联 电极 的放 置的位 置没 有 变
化, 所 以 P— Q R S— T形态 、 方向对 比常规 心电 图无差 异性 , 同 时不受性 别 、 年 龄等因素 的干扰 , 在进行 检查 过程 中 , 患者自 述无不适 症状发生 , 详见表 1 。
1 . 2 . 1 常规心电检查 : 1 0 0例 健康体 检人群进 行常 规导联 的 心 电图检查 , 并且对获得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 1 . 2 . 2 创新 导联心 电检查 : 1 0 0例在进行 常规 心电检查后 , 向 被体检者说明情况后采用 创新 导联方 法进行 心电 图检查 , 连 接方法为 : 连接左耳一右上肢为 A导联 、 连接右耳一左 上肢为 B导联 、 连接左耳一右耳为 C导联。
手术讲解模板:阑尾切除术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概述: 小儿阑尾炎病情较重。因此,小儿阑尾炎 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图12.9.10-1,12.9.1-0-2)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概述:
距今大约500年前,人类首次记载了近似阑尾炎病程的医学文献。到1875 年Groves在加拿大成功完成了首例阑尾切除术。1886年病理学家Fitz明确 提出,盲肠周围炎是由阑尾炎引起。他创造了“阑尾炎”这个术语,并预 示阑尾炎的最终治疗是剖腹手术。在这之后
阑尾切除术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科室:普外科 部位:肠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麻醉: 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小儿及不配合者可行 全麻。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概述:
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在一 般情况下手术操作较容易,但有时也很困 难,如异位阑尾。因此,绝不能认为阑尾 炎是“小病”,阑尾切除术是“小手术”。 必须予以重视,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或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概述: 的百余年中,阑尾切除术日趋完善,被公 认为是治疗阑尾炎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概述:
20世纪30年代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也使一部分阑尾炎通过抗生素治疗得以 好转。但由于阑尾炎症的残留,仍有复发的现象。故对于复发性阑尾炎最 好的治疗方法仍是阑尾切除术(图12.9.1-1)。 阑尾为一腹膜内器官,长约5~7cm,少数不足2cm或长达20cm,直径约 0.5~0.8cm。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手术步骤: ⑶妊娠期的切口:因阑尾在妊娠期随子宫 逐渐增大而向上外侧偏移,故切口也需相 应向上外偏移。
手术资料: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和进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和进展摘要: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这种疾病的患病率比较高,发生的概率在各种急腹症当中排在了首位。
目前在临床当中大多数会使用早期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治疗的手段能够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主要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和进展进行梳理,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以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意义;进展如今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各个领域当中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而阑尾炎又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在腹腔镜技术开展和应用的初期当中,尽管人们对于腹腔镜技术存在着很多质疑,但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腹腔镜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凸显,例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和普通的开刀手术比起来它的优势就十分突出,不仅能够节约治疗的时间,患者的身体康复和受创伤程度都更小,因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和推广[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设备器械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一些复杂的阑尾炎已经从禁忌症变为了适应症。
因此了解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和进展具有一些方面的价值。
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1、诊断治疗阑尾炎本身是由于淋巴滤泡增生所导致的一种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疾病,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是急性发作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虽然大多数能够明确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但是在鉴别诊断当中所涉及到的内科和外科疾病比较多样化[2],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等。
对于开刀手术的治疗方式来说,常常没有办法谈及或者难以明确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完全明确诊断,因此会有着比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概率,但是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手术能够观察患者整个腹部的情况[3],即使对于患者的肝脏和盆腔也能够进行清晰的探查,能够了解患者的阑尾状况以及其他的脏器和病变情况,甚至可以开展联合的手术治疗,能够尽可能减少误诊和误治的状态[4]。
2、方便对异位阑尾进行处理阑尾在胚胎发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在腹腔内经过旋转和下移,最终达到人人右下腹部的位置,因此每个人的阑尾在位置方面的高低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一些正常高低位置,阑尾尖部位置也会出现不固定的现象,这种位置方面的随机流动现象,会给开刀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以充分利用传感器线在一个宽阔的视野当中找到患者的阑尾[5]。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eopic appendectomy,la)的治疗经验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90例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中转开腹6例。
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46min。
住院2~7天,平均3.6天,术后切口感染4例。
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67—0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最早报道于1983年[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较早恢复活动,逐步成治疗急性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90例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90例,患者选择标准:患者发病时间小于72小时,排除阑尾周围脓肿,其中慢性阑尾炎既往有发作病史,要求手术治疗,无腹腔镜手术的其他禁忌证。
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9例。
患者年龄7~75岁,平均38.6岁。
病理分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2例,慢性阑尾炎10例,腹膜后位阑尾4例,患者发病时间:其中12 小时以内10例,12~24 小时 52例,24~72 小时28例。
所有病例均有转移性有下腹痛,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55例及右下腹肌紧张。
b超证实右下腹无包块。
其中合并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高血压病9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在手术前常规排空小便。
我们采用“三孔法”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制造气腹,患者取头低足高左倾体位。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庞东园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庞东园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阑尾炎白手术水平。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30例阑尾炎患者,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65例)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65例)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中与手术后的各项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体相当(P>0.05);实验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恢复期、术后遗留瘢痕与治疗满意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优(P<0.05)。
结论:与传统阑尾切除手术相比,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炎时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阑尾炎在各类普通外科病症中,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易发人群主要以青少年为主。
该病的可能致病原因主要为阑尾腔梗阻以及细菌感染。
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发生腹膜炎,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必须及时采取合适手术措施进行治疗。
临床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是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近年来随着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广泛应用,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报道越来越多[1]。
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3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和传统阑尾炎切除术,经本次临床实验证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治疗患者的阑尾炎有显著疗效,现综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3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的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7例;患者年龄7~51岁,平均24±3.8岁;病程4h~11h,平均7±2.2h;经入院相关诊断发现,所有患者中,共有急性阑尾炎74例、慢性阑尾炎31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22例。
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论文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探讨【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57-02【摘要】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外科领域的价值和手术技巧的。
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1年完成阑尾切除术536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286例和开腹阑尾切除250例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而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同时具有腹腔内直视下探查作用。
结论阑尾切除术应用腹腔镜技术优于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阑尾炎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腹腔镜的出现为患者多提供了一种手术方式,同时也要求我们术科医生多掌握一门手术技巧。
然而很多医生认为阑尾切除用腹腔镜是大材小用,因为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7年2月~2011年12月大同市矿务局同煤二医院微创外科共收治阑尾炎患者578例,其中手术治疗53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78例阑尾炎患者中手术治疗536例,保守治疗42例。
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tectomy,la)286例,开腹阑尾切除250例。
男284例,女252例,年龄6~80岁,平均34岁。
手术患者中慢性阑尾炎118例,急性单纯阑尾炎12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56例,坏疽性阑尾炎31例,阑尾周围脓肿10例。
9例中转开腹:4例为阑尾根部坏疽,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粘连明显镜下解剖不清,1例为回盲部肿物(开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病理是阑尾类癌),1例为回盲部损伤,1例为钛夹钳夹炎性水肿的阑尾根部时将阑尾切割。
术中镜下发现异位阑尾2例:肝下阑尾和左位阑尾。
隐形疝11例。
探查发现合并妇科疾病包括黄体破裂出血,卵巢囊肿,盆腔炎,宫外孕共17例。
阑尾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手术步骤

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右侧输卵管妊 娠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还需右侧输 尿管结石等外科急腹症。
4
阑尾切除术相关知识
(二)病理分类:急性阑尾炎分为四种病理类型。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阑尾轻度肿胀、
浆膜充血,粘膜表面有小溃疡和出血点,腹腔内少量炎性渗出, 粘膜下层有水肿。阑尾周围脏器和组织炎症尚不明显。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阑尾炎发展而来。阑尾显著肿胀, 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盖有脓性渗出物。粘膜表面溃疡增大,腔 内积脓,壁内小脓肿形成。腹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发炎的阑尾被 大网膜和邻近的肠管包裹,限制了炎症的发展,形成局限性腹膜 炎。 3、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阑尾腔内积 脓、压力不断增高引起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以至阑尾壁坏死。 阑尾呈暗红色或黑紫色,极易导致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4、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的过程较慢时, 大网膜将阑尾包裹并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
6
阑尾切除术相关知识
(二)体征:最重要的体征是右下腹固定的压痛。阑尾化脓坏疽 穿孔后,出现程度逐渐加重、范围逐渐扩大的腹膜刺激征。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右下腹可触及压痛性包块。急性阑尾 炎早期(尤其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 象,如阑尾坏疽穿孔则此现象消失。
(三)其他检查: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2腰大肌试验; 3闭孔内肌试验;4直肠指诊
阑尾切除术相关知识
1
阑尾切除术相关知识
一 解剖生理 (一)盲肠的解剖:盲肠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位于右髂窝内,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
实验重点
1.掌握阑尾切除术的步骤、阑尾系膜血管的处理及荷包缝合法;
2.严格无菌原则。
实验难点
阑尾切除术的步骤、阑尾系膜血管的处理及荷包缝合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指导纠正
实验仪器和材料
1.阑尾切除包、麻醉药、等渗盐水、缝针、敷料、无菌巾单、手套、手术衣等;
实验课教案
第四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节课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
课程名称
外科学
教师
专业
临床专业
班级
实验实训名称
阑尾切除术
基本教材主要参考书和相关网站
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五版
学生人数
30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阑尾切除术的步骤、阑尾系膜血管的处理及荷包缝合法;
2.进一步综合训练麻醉、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
2.实验动物:狗、羊或兔均可。
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1.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
2.作右中上腹直肌切口,长约8cm。逐层打开腹壁各层次,打开腹腔;
3.术者在右中、上腹部回盲交界处寻找“阑尾”(注意动物的“阑尾”形态、结构、位置均与人体阑尾有别,狗与兔无类似人类的阑尾,但其盲肠颇长,可作近似阑尾切除的手术)。用手将“阑尾”提出腹腔外面,四周以湿纱布垫保护;
6.“阑尾”残端分别用石炭酸、酒精、等渗盐水棉球依次涂擦消毒,取出“阑尾”周围纱布;
7.在近“阑尾”根部约1cm的盲肠壁上作荷包缝合(缝针只穿透浆肌层,不穿进肠腔);
8.助手持止血钳夹住“阑尾”残端扎线,并向荷包内推进,术者收紧荷包缝线,作方结,包埋“阑尾”残端;
9.检查无活动出血,将肠管还纳腹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腹壁。
术后书写手术记录保护;
3.荷包缝合切不可缝穿肠壁进入肠腔,以免造成污染。
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2.试述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步骤。
参考资料
吴在德《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4.靠近“阑尾”边缘,用弯止血钳穿破系膜,再以两把止血钳并排钳夹系膜,于两钳之间剪断,细末血管侧贯穿结扎止血。依上法逐一分离到“阑尾”基部;
5.在距离基部约0.5cm处,轻轻钳压“阑尾”,于压痕上用4号丝线结扎。在结扎稍远处,用直止血钳夹紧“阑尾”。以湿纱布保护“阑尾”周围,平止血钳下切断“阑尾”,连钳一并置弯盘内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