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因素警示录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年1月上护理研究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李琨,王薇,王敬济南市莱钢医院,山东 济南 271100【摘要】目的:危险因素管理在小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小儿科42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危险因素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人员理论、实践能力评分。
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1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能力评分为(42.7±5.2),实践能力评分为(43.7±4.6),对照组护理人员理论能力评分为(36.8±5.7),实践能力评分为(38.1±4.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小儿科护理管理中,引入危险因素管理可提升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和理论能力,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关键词】危险因素管理;小儿科护理管理;巡房制度[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1-0126-02前言:小儿科护理是现代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患儿群体带有一定的特殊性,面临的危险因素也较多,这对小儿科护理质量提出了高要求[1]。
分析认为常规护理管理下,患儿面临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各类危险因素带有一定规律性,可通过加强管理的方式予以应对,我院就上述内容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小儿科42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
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28.6±2.7)岁;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42岁,平均(28.5±2.8)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危险因素警示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ga o &D p ro nlJ . g ehMaa e , rmsfrR esn e[] JHihT c ngR s
2 0 1 ( ): 8 — 1 . 0 3, 4 2 1 9 2 1
[] 岳 玲 君 . 7 当前 心 理 契 约 下 员 工 职 业 发 展 管 理 研 究 [ ] 北 D.
5 8. 8
[] 晋 溶 辰 , 金 . 士职 业 生 涯 规 划 管 理 的 研究 进 展 [] 护 9 黄 护 J.
理 学 杂 志 , 0 9 2 ( 0 : 19 . 2 0 ,4 1 ) 9—3
[] 周萍. 士 离职意愿 及其相关 因素 的研究 [ ]杭 州 : 2 护 D. 浙
京 : 都 经 济 贸易 大 学 ,0 6 首 20.
[ 3 L , i , ar al .o ai at nadi 1 uH Whl A E B ri lK L J bst fci n s e b s o t
r lt d f cor a qu s i nar u v y o s ia n s s ea e a t s: e ton ie s r e f ho p t l ur e
士职业 发展需 要是提 高护 士工 作 满 意度 的重 要 途径 。
t nl e o &D pro n lte ae f aw n J.n i e l f o v R esn e: s i a l]It h c oT , J
Hu Re o r Ma a 2 0 1 ( ) 1 0 - 0 6 m s u n g, 0 3, 4 6 : 0 1 1 2 .
n e s c re e eo me tp o r mme n o aifc e d , ae rd v lp n r g a s a d jb stsa —
风险因素管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风险因素管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因素管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医院门诊患者中,研究对象主要选取100例,结合随机方式划分2组,其中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予以联合使用常规护理联合风险因素管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防止出现风险事件,确保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稳步提升,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医院门诊;风险因素管理;应用效果在患者进入医院治疗时,门诊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护理管理的实施,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门诊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其流动性特点显著,而且病情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门诊管理工作。
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事件经常出现,这对于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产生了威胁。
为此选取1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5例、25例,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5.37±9,27)岁。
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8例、22例,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5.26±9.47)岁。
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做相互对比,所得出结果全部P>0.05,说明可开展对比研究。
1.2方法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主要爱去基础性门诊护理服务,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风险因素管理为观察组,具体论述如下:首先,引导门诊护理人员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
要想促进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将管理内容和实施方案等向护理人员进行普及,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到患者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的渗透【1】,有效落实风险因素管理工作。
护理警示教育案例

护理警示教育案例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关于输液的警示教育案例。
在临床护理中,输液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比如,如果输液管路没有正确连接或者出现漏气现象,就会导致患者输液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输液管路畅通无阻,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关于药物管理的警示教育案例。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药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也是一项容易出现差错的工作。
比如,如果护士在给患者服药时,没有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的剂量,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护士在进行药物管理时,一定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另外,我们还要提到关于预防跌倒的警示教育案例。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患者跌倒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事件,一旦发生,就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活动能力和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患者跌倒。
最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关于感染控制的警示教育案例。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感染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也是一项容易被忽视的工作。
比如,如果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就会给患者带来感染风险。
因此,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感染控制的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免受感染的危害。
总的来说,警示教育案例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护士们了解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
因此,护士们一定要重视警示教育案例,不断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风险警示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 != +
($#) 许湘华$王英$陈虹$等3国外肿瘤个案管理发展对国 内 的 启 示 与 思 考 ([)3中 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7$##%$&!!8+7&3
($6)e*-E;?<13`(;:<-;;:DFEC@?B<(/;-+%-;:)<-%@/E:<:<)B?/ C*E:D;CE;- DE<E)-/;([)311hd\ [$&""=$47%4&!&"&+ &"=3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湖北 宜昌$66#""#& 谭 倩 !女 $本 科 $护 师 通 信 作 者 !席 祖 洋 $&=7&6&6!6!ff3C?D 收稿!&"$7 $" $""修回!&"$7 $& &8
A3B3B!制定风险警示录!临床 各 科 室 护 士 长 作 为 护 理不良事件管理第一负责人$组织 本科室护 理人员 对 护理不良事件进 行 分 析$确 定 本 科 风 险 点$通 过 头 脑 风暴法$从人机 法 环 测 ! 个 方 面 分 析 原 因*制 定 防 范对策$即护理 风 险 警 示 录$其 主 要 内 容 包 括 护 理 风 险点及防范措施' A3B3C! 风 险 警 示 录 的 应 用 A3B3C3A!确认风险警示录!护 理 部 质 量 管 理 委 员 会 对各护理单元上报的风险警示录 进行 审 核并 修订$将 护理不良事件分为危险药品*危险 操作*危险 医嘱*危 险沟通6大类$将审核通过后的风 险警示录 下发至 各 科 室 $供 全 院 护 理 人 员 学 习 ' A3B3C3B!培训风险警示录!各 护 理 单 元 每 月 结 合 科 室需要或实际情 况$对 风 险 警 示 录 进 行 培 训$培 训 方 式多元化$如理论学习*情景演练*制作视频 多媒体 播 放等'采用网络*微信*职工平台 等方 式$让 全院 护士 自由选择方便的 学 习 培 训$实 现 学 习 时 间 自 主 化$学 习方式多元化'培训结束后对各护理单元组织考核' A3B3C3C!风险警示录提醒!将护理部 审 核 通 过 的 风 险警示录制定为表单形式%见样表$*样表&&$利用计算 机编程语言将风险警示录植入 Y^1 及 dN2系统$建立 提醒*引导机 制'实际 操作 中一旦 涉 及 到 以 上 风 险 事 件即弹出对话框警示'如医生开立高危药品医嘱时$ dN2系统立即弹 出该高危 药 品 风 险 警 示 录 表 单$以 警 示护理人员注意用 药安全"如 患者 可能出 现跌 倒 风 险 时$移动 Y^1 及 dN2系统当即弹出跌倒风险评估表及
护士职业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护士职业安全警示教育案例一、背景信息1.1 案例来源本案例来源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实践,经过隐私保护处理,旨在提升护士群体的职业安全意识。
1.2 案例时间2023年3月15日1.3 案例地点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病房二、案例描述2.1 案例经过当日,护士小王在为患者李先生进行静脉输液时,因操作不规范导致针头滑落,刺伤了自己左手拇指。
事发后,小王未立即报告,担心受到责备。
几小时后,疼痛加剧,小王才向护士长报告此事。
2.2 后果由于小王未及时处理伤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经医院相关部门调查,认定小王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给予相应处罚。
同时,此次事件导致病房内其他护士产生恐慌情绪,影响正常工作。
三、原因分析3.1 个人原因小王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存在侥幸心理。
事发后,未能及时报告,加重了自身伤害风险。
3.2 管理原因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导致护士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应对不当。
四、教训与建议4.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医院应加大对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确保每位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各类操作规范。
4.2 完善应急预案医院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护士职业伤害的处置流程,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4.3 加强监督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护士工作情况的监督,确保每位护士都能按照规范操作。
同时,鼓励护士相互监督,共同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
4.4 提高护士待遇医院应重视护士的待遇问题,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五、总结本案例警示我们,护士职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医院及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确保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安全、规范操作。
同时,护士本身也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风险因素管理应用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风险因素管理应用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24例2020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展开研究,将上述患者平均分至研究组与对照组内,保证每组各有患者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后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可显著降低门诊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风险因素管理;医院门诊护理;应用价值医院门诊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该部门的风险因素监管力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水平,但由于门诊接诊量比较庞大,护理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给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门诊护理工作的潜在风险也很多,以致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度降低[1]。
针对这一问题,我院认为应加强风险因子的控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这是当下门诊护士必须要重视的工作任务之一。
为此我院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引进了风险因素管理,下面将具体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1.基本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共抽取124例患者,均于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进行治疗,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62例患者中男女数量均等,各为31例,纳入研究的最小年龄患者18岁,最大年龄患者82岁,平均年龄为(53±2.06)岁。
对照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33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9例,纳入研究的最小年龄患者19岁,最大年龄患者78岁,平均年龄为(54±1.27)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表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继续对比。
临床护理常见危险因素警示录

临床护理常见危险因素警示录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
因此,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质量,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危险医嘱警示录(一)共性类危险医嘱警示护理人员在执行任何医嘱时,必须认真仔细核对,严格落实两人核对制度。
一人值班时应请当班医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1.凡无职业医生执照的医生或进修医生开立的医嘱又无上级医生签名、有涂改或字迹不清的医嘱不执行。
2.非抢救状态时的口头医嘱、抢救时非两人复述的口头医嘱不能执行。
3.需做皮试的药物且未开皮试的医嘱不执行。
如首次注射青霉素或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无做皮试医嘱或未做皮试,其医嘱不能执行,防止发生过敏反应。
4.做新开医嘱时,对于医生所开的医嘱,尤其是药物的拉丁文不清楚或有疑问时,务必向医生核实后执行。
5.多巴胺肌内注射医嘱不能执行,因多巴胺静脉外用药易致局部组织坏死。
6.大剂量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推注不执行。
成年人>0.4mg、小儿:2岁以上>0.04~0.06mg/kg,2岁以下>0.02~0.04 mg/kg 的毛花苷C静脉推注不执行。
医生开错毛花苷C剂量(如0.4 mg 写成0.4),护士不能错误执行医嘱。
主班护士执行医嘱时应认真核对,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7.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肌内注射医嘱不能执行,因静脉外用药易致局部组织坏死。
8.硫普罗宁与胸腺素合用医嘱不能执行。
硫普罗宁类与胸腺素有配伍禁忌,不能合用,易致致死性过敏反应。
9.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增高患者)静脉输注葡萄糖一定要在葡萄糖内加入相应剂量胰岛素,否则医嘱不能执行,直接输注葡萄糖易致血糖增高。
10.医嘱药品用法不当,如吗啡静脉注射不能执行(使用呼吸机时可以静脉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因素警示录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危险因素警示录;护理差错;护患纠纷;护理服务
积极的医院安全文化建立对患者医疗安全的促进极为重要,它被认为是患者安全管理的灵魂和关键。
为了提高护理管理者和广大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安全管理的意识,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管理者预见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提高管理效率。
我院于2008年8月制定了护理危险因素警示录(下称警示录),下发给所有的护理人员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开放床位1400张,年均收治患者35520例。
护理人员702人,男23人、女679人,年龄21~55(31.1±
2.5)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学历:中专35人,大专596人,本科71人;职称:初级456人,中级217人,高级29人。
1.2方法1.
2.1警示录的制定与应用1.2.1.1警示录的制定先由每个科室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总结近几年护理中出现的缺陷、差错、护理隐患,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危险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护理部组织科护士长对各科提出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修改、提炼、整理,制定出危险因素警示录,其中危险药品警示录36条、危险医嘱警示录33条、危险操作警示录92条,将各条目按共性及各专科分类,然后将其装订成册按科室发放给每名护士。
1.2.1.2警示录的应用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
主管护师采取自学的方式培训;护师采取定期讲座和自学的方式培训;护士采取定期讲座、带教老师指导和自学的方式进行培训。
每次讲座结束后采取笔试进行考核;利用每天的晨会由护士长随机抽查提问进行考核;每月由护理部组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者由护理部指定老师帮教,直至考核合格。
要求护理人员对本专科的危险因素熟练掌握,在实践工作中灵活应用警示录中的各项警示,
在工作中遇到危险因素时多查对1次,以确保护理安全。
另外,各科室根据警示录的内容在适当处粘贴明显标识,如在存放氯化钾的抽屉上贴红色标识“请严格核对药物剂量”;对危险操作在用物存放处粘贴“此操作风险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有跌倒危险的患者在床尾粘贴“防跌倒”标识等。
各专科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结合警示录也有特殊的温馨提示卡,如手术室在器械台侧面粘贴“请仔细清点用物,确保无误”标识等。
1.2.2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应用警示录前)和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应用警示录后)的以下数据并进行比较。
①护理差错、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对护理差错的判断标准对护理部登记的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的数据进行统计。
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对30个临床科室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护患沟通、责任意识、用药指导、健康指导6个方面,患者选择满意、不满意作答。
每科室发放调查问卷10份,应用警示录前后各发放问卷1200份,均有效收回。
1.2.3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l3.0,采用统计描述和Y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应用警示录前后护理差错、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
3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使护理管理者预见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可提高管理效率。
基于此,我院制定了警示录并应用于临床。
结果显示,应用警示录后,护理差错、护患纠纷的发生例次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着提高,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说明警示录来源于实践工作,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
警示录的制定凝结了所有护理人员的智慧,大家集思广益,将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危
险环节一一列出,再由科护士长和护理部人员总结、提炼和归纳,最终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警示录,条目清晰、容易识记。
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和学习后得到了认可,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应用以前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在处理医嘱、进行操作、使用药品时总是担心出错,认为处处是危险却又无法处处防范,因此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有了警示录的帮助,护士在工作中容易抓住重点环节、关键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各项护理工作,使工作更加轻松自如。
另外,各科室处处有温馨提示,在护士疲惫或放松时适时提醒,使危险时间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下降,防范了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也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