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题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B ACD B 课时跟踪检测 (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往者不可谏 谏:匡正,挽回 B. 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 趋而辟之 趋:快步走 D. 植其杖而芸植:种植 解析:选D D 项“植”应是“立”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讨伐) 止 子路宿 ( 制止 ) B.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快步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 节操 ) C. 而谁以易之(交换) 往者不可谏. ( 匡正,挽回 ) D. 鄙哉,硁硁乎(偏狭) 果哉!末之难.矣 ( 辩驳 ) 解析:选D A 项,止:留。
B 项,节:礼节。
C 项,易:变革,改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公曰:告夫.三子 ②夫执舆者为谁 B. ①以吾从大夫之后 ②子路行以告 C.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②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D ①何德之 衰 ②之三子告 那;B 项,介词,因为/介词,把;C 项,疑问语气词, 跟,同;D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动词,到。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C 孔子下 ,欲与之言 A 项,唱歌;C 项,下车;D 项,做官。
B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洁。
5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B 今之从政者殆而! A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 欲洁 其身 A 楚狂接舆歌 而过孔子 解析:选A吗/ 介词,均为指示代词, 解析:选 B D 不仕 无义 C D 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D 末之难矣。
C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B ACD B答案:⑴落在后面 (2)通“耘”,除草(3)使……吃 (4)第二天(5)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欲洁其身,。
2,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pì)如木椟(dú)后稷(jì)耻恶(wù)衣恶食者B.孝弟(tì)酒馔(zhuàn)木铎(yí)不得与(yù)于斯文C.怃然(wǔ)食黍(shǔ)击磬(qìng)敝(bì)之而无憾D.沟渎(dú)曲肱(gōng)便佞(nìng)杀鸡为黍而食(shí)之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君子周而不比(2)友便佞,损矣(3)事君数(4)以友辅仁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答:。
(2)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答:。
3.对待朋友的错误行为,孔子认为应采取怎样的做法?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南宋·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爱国词人。
本词是作者离官潭州(今长沙)途中为风雨所阻时作。
1.这首词匠心独运,艺术构思新颖别致。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知其不可而为之()

因为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 曰∶‘告夫三子’者!” 省略句 同意 到 (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孔子曰∶“以 吾从大夫子后,不敢不告也!”
探究: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 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 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 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 何的心情。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急行,快步走 和 同“避” 语气词,表感叹 危险
孔子下,欲与之言,(接舆)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省略句
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 刘 宝 楠 《 论 语 正 义 》 中 引 孔 安 国 的 话
故 曰 衰 。
非 孔 子 周 行 求 合 ,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 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武精神实际上是儒教的 一个核心精神。后世的儒林弟子也认为,“战”就是英雄, “和”与“退”不可 。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 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 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 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 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 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 估。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 做无谓的牺牲。
张 岱 《 四 书 遇 》
知 其 不 可 为 而 为 之 , 圣 人 也 。
知 其 不 可 为 而 不 为 , 贤 人 也 ;
不 知 不 可 为 而 为 之 , 愚 人 也 ;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
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
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
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
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种者乎?”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
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选自《孟子》)1.下列加点字与“辅世长民莫如德”中的“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检测版)

《知其不可而为之》(检测版)一、选择题:24分1、下列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击磬.(qīn)弑.简公(shì) 楚狂接舆.(yú) 趋而辟.之(bì)B、鄙.哉(bǐ) 硁.硁乎(kēng) 长沮.桀溺(jū) 为黍而食.之(sì)C、荷蒉..(kuì) 末之难.(nàn) 夫子怃.然(fǔ) 从政者殆.而(dài)D、荷蓧..(hé) 耦.而耕(ǒu) 耰.而不辍(yōu) 往者不可谏.(jiàn)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是鲁孔丘之徒与?B、岂若从辟世之士哉?C、鸟兽不可与同群D、植其杖而芸E、使子路反见之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其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沐浴....后,遇丈人..而朝,告于哀公曰B、子路从而C、明日..,子路行以告D、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E、道之不行..,已知之矣!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杀鸡为黍而食.之B、欲洁.其身,而乱大伦C、见.其二子焉D、子路从而后.,遇丈人5、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②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B、①是鲁孔丘之徒.与?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C、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②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D、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追:及,补救B、果哉!末之难.矣!难:困难C、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D、鄙.哉,硁硁乎!鄙:偏狭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②道之不行,已知之矣!B、①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②子路行,以告C、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D、①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②且焉置土石。
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漫步绿草如茵,繁花锦簇的公园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园林工人正修剪花木,平整的草坪,球状的冬青,疏朗的月季,参差的桃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自然生长的白杨,婆娑的垂杨,挺拔的青竹,墨绿的雪松……我们既看到了修剪的美,也看到了自然的美。
修剪的是美,自由舒展的同样是美。
在人生与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同样会遇到“修剪”与“自由”的问题。
你对此有何看法,有何联想,有何触动?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两项全都错误的一项是()A.上巳(sì)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bá)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亦有春游踏青的习俗。
B.他用敏感的诗人之心,炽(zhì)热的歌者之声,深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缥缈与追求的无助。
他的歌声背后,是对永恒宁静的追求,对迷失的心灵故土的皈(guī)依。
C.曹玺.曹寅.曹额.曹顺任织造,品级并不高。
雍正十年五月上谕(y ù)内阁曾严厉斥责:“织造本非大员,而在外体统任意僭(jiàn)越……妄诞已极……”D.传说唐人街里真的有黑社会,真的有暗地里伤天害理的邪恶勾(gōu)当,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真实的曼谷唐人街和我们生活的巷(hàng)里弄堂没什么不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时候,把自己合盘托出,让别人透彻地了解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
B.在很长时间里,造纸术都是独门秘技,所有造纸的工匠一直对造纸术保密。
C.虽然三聚氰氨一夜之间变得妇儒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
D.今日大盘在金融股继续暴跌的带动下加速探底,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继续曼延。
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课课练之一

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课课练之一.【《<论语>选读》预习作业】04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五、解释下列词语六、名句背诵检测。
⑴往者不可谏,。
⑵四体不勤,。
⑶君子之仕也,。
⑷欲洁其身,之;君臣幼⑸长之节,?义,【重点难点突破】一、掌握下列二十个熟语(成语)的意思二、辨析语病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
C.作为人民公仆的成克杰,从他的办公室里竟搜出上百万的钱物。
这就是腐败分子的“腐败”。
D.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本书记载了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决不宽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
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题

?<论语>选读?课课练04知其不可而为之〔局部答案版〕一、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三、写出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四、写出以下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五、根底知识稳固性训练1.选出以下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一样的一项〔〕A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D.何德之衰岂假设从辟世之士哉2.选出以下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BA.往者不可谏〔奉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顿〕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以下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B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以下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D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5.选出对以下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D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对以下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C①至,那么行矣②深那么厉,浅那么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7.选出以下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CA.陈恒弑其君B.植其杖而芸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选出以下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D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9.选出以下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课课练
04知其不可而为之(部分答案版)
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
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
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B
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
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B
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D
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D
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C
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C
A.陈恒弑其君B.植其杖而芸
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D
例句:子路从而后
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
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告发(他)。
】B.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从政的人岌岌可危了!】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
】
D.吾已矣夫!【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
10.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C
A.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自己停止了吧。
】
C.果哉!末之难矣。
【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路走不通,早就知道了。
】
六、重点段落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B.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而谁以易之易:交换D.耰而不辍赋:停止
11.C【易:改变,改革】
12.选出下列加黑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①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②趋而辟之
B.①是鲁孔丘与②丘不与易也
C.①何德之衰②不得与之言
D.①而谁以易之②子路行以告
12.A【A均表表修饰,可译为“着”;B①通“欤”,吗,②跟,同;C①这样,
②他;D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
13.下面对这段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3.B【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答:。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答:。
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答:。
14.①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②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③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处又能跟谁呢?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18题。
子路从(夫子)而后,遇丈人①,以杖②荷蓧③。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④。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15.你能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吗?
(1)植其杖而芸()(2)使子路反见之
()
1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1)植其杖而芸()(2)止子路宿()(3)欲洁其身()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答:。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答:。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答:。
18.文中的“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孔子对他又持什么态度?
答:。
15.(1)芸—耘(2)反—返
16.(1)插(2)留(3)使……高洁
17.(1)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
(2)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做他应该做的事。
18.隐居不仕的高人。
对孔子等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表示不满和讽刺。
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洁其身,而乱大伦”的处世态度,给予严厉的批评。
七、名句背诵检测
⑴往者不可谏,。
⑵四体不勤,。
⑶君子之仕也,。
⑷欲洁其身,。
⑸长幼之节,;君臣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