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套叠患儿55例的护理
儿童肠套叠的医疗护理教材

目录 什么是儿童肠套叠? 儿童肠套叠的症状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注意事项
什么是儿童肠 套叠?
什么是儿童肠套叠?
定义:儿童肠套叠是指小肠或大肠 的一段被另一段肠道包绕,导致肠 腔的完全或部分梗阻。 病因:肠套叠可能由肠道肿瘤、肠 道息肉、肠道感染、先天性异常或 外伤等引起。
静脉输液:根据儿童的体重和临床情况 ,给予适量的静脉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 水电解质平衡。 疼痛控制:根据儿童的疼痛程度,给予 适当的镇痛药物。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准备手术: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 例,及时与外科医生沟通,做好手 术准备工作。 安全护理:保持儿童的环境安全, 防止意外发生。
儿童肠套叠的 护理注意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家庭指导: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 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儿童 。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注意事项
康复护理:术后恢复期要给予 儿童适当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 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儿童肠套叠的 症状
儿童肠套叠的症状
腹痛:剧烈、阵发性的腹痛,通常出现 在脐周或右下腹。
儿童肠套叠的 护理措施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病情评估:全面了解儿童的病 史、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体 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保持通畅:保持儿童的呼吸道 通畅,及时处理呕吐物,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
儿童肠套叠的护理措施
4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要见 于较肥胖 的健康 婴幼 儿 , 2月 ~4岁 均 可发病 , 4—1 0个
月婴儿是发病高峰 。其 主要 临床 表现为 : 阵发性哭 闹 ; 果酱样 大便 ; 腹胀 、 呕 吐; 腹 部包块。通常结合典型 的临床表现 、 腹部
B超 、 腹部平 片往往 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 而诊 断性空气 灌肠是
充分的相信我们 , 让 患儿得 到及 时恰 当的治疗 。医护 工作 人 员与患儿家属进行必要 的谈话 , 将 手术的必要性 、 存在 的风 险
以及 成功的病例等告知家属 , 使 家属充分了解病 情 , 取得家 长
的配合 , 同时护士 应给 患儿 做好 相应 的饮 食 、 睡眠 等护 理 工 作。( 2 ) 灌肠护理 : 护 士接 待患 儿及家长 应主动 热情 , 耐心做 好 与家长的沟通 , 使家属对病情 和治疗有个认识 , 减轻思想负 担, 使患儿得到及 时诊治 ; 在对需要进行灌肠复位 的患儿应做 好术 前的病情观 察 , 包括 体 温 、 血压、 脉搏 、 呼 吸以及 腹 部情 况, 同时注意有无包块 , 呕吐、 腹胀, 便 血等情 况 ; 灌 肠前 先建
和精 心 的 护 理 , 取得满意疗效 , 现 将 小 儿 急 性 肠 套 叠 的 围 手 术
4 . 并发症治疗 : 住院期间 出现并发症者共 6例 , 其 中并发 肺炎 3例 , 切 口裂开 1 例, 出现感 染性休克 1 例, 肠套 叠复发 1
例 。经及 时 、 积极的观察和对症治疗 , 出现肺 炎及 休克患儿恢 复 良好 ; 切 口裂开及复发患儿行二次手术治疗 , 恢 复 良好。 5 . 预后 : 经 过精 心的治疗 和护理 , 本组病例除 1 例结肠 造 瘘患儿需 3月后行 Ⅱ期手术外 , 均痊愈 出院 。 三、 护 理 措 施 1 . 术前护理 : ( 1 ) 心理护 理 : 人 院后 , 护 士在接 待病 人 及 其家属 、 在 各项工作 中应 当做到态度诚恳 、 温柔 , 动作轻柔 , 给 予患儿及家属足够 的关 心 , 消除疑虑 , 松 弛身心 , 让 患儿家 属
50例幼儿急性肠套叠诊诒、护理分析与体会

50例幼儿急性肠套叠诊诒、护理分析与体会孙弘毅(河南省通许县中医院影像科河南通许475400)【摘要】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治及护理。
方法:对50例婴幼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
结果:经非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47例,2例发生穿孔进行手术治疗,1例患儿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手术。
复位成功率为94%。
结论:①肠套叠诊断除临床表现外,首选诊断性空气灌肠。
②根据患儿的病程时间长短及一般情况好坏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③X线下做空气灌肠安全无损伤,复位清晰,直观可见。
关键词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诊治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21)07-0047-01婴幼儿肠套叠是指婴幼儿某一段肠管及系膜套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肠梗阻。
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年龄以4个月~11个月的婴幼儿最为常见,尤其以春季发病率较高。
我院2021年12月~2021年12月共收治了50例婴幼儿肠套叠患者,均在X线下做空气灌肠复位,收到良好的医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病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的3个半月,1岁内患儿占48例,2岁~2.5岁2例。
发病时间45例在24小时内,3例48小时,1例超过了72小时。
症状与体征以阵发哭闹47例,呕吐(46例),血便(40例),腹部肿块(35例)为主要表现。
有腹泻及发热史者(15例),3例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而一般情况较严重者有腹膜刺激征。
1.2诊断。
临床表现: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
由于婴幼儿尚不会诉说,故常表现为一阵阵哭闹不安、屈膝缩腹、双臂乱舞或用手抓按腹部、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持续数分钟后,腹痛缓解,小儿安静入睡,间歇10~20分钟左右,以上症状又反复发作。
可疑病例可作诊断性空气灌肠或B超确诊。
1.3方法。
本组50例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肠坏死征象。
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护理

失, 显示小肠 进入多量气体 , 明肠套叠 已复位 。 说 本组空气灌 肠 18 , 5 例 成功 10例( .%)余 8例转手术治疗 。 5 99 , 4 所有空气灌肠复
位 的患 儿 均 无肠 破 裂 造成 气 腹 现象 发 生 。
2 护理 21 心 理 指 导 . 针 对患 儿均 为婴 幼 儿 , 言 语 表 达 能 力 , 指 导 无 应
灌肠 复位 治 疗 , 得 良好疗 效 , 报 告如 下 。 取 现
1 临床 资料
本 组 患 儿 18 , 9 5 例 男 7例 , 6 例 , 龄 2月 ~ 女 l 年 5岁 , 中 < 其 9
家长 对 该 疾 病形 成 正 确 的 认 识 。 病 变 化快 , 展快 , 尽 早行 保 此 进 应 守或 手 术 治疗 , 以免 延误 病 情 。 22 饮食 . 立 即禁食 , 经 空 气灌 肠 整 复成 功 , 口服 0 . 若 予 . 1 g活 5 0 性炭, 炭末将 于 6- 后 由肛 门排 出 , 于 6 后 灌肠 液 中找到黑 色炭 -h . 8 或 h 末, 可给患 儿易 消化 的少 渣饮 食 , 少肠蠕 动 , 免剧烈 活动 。 以减 并避
要 时 给 予云 南 白药 胃 内保 留 , 血 明显 者 可 给 予雷 尼 替 丁或 奥 美 出
拉唑静脉滴注。 ⑤按医嘱给予维生素 K 和止血敏等止血药。 .
当代 护 士 ・00 7 中旬 刊 ( 术 版 ) 21年 月 学
・3 5・
X 线 下 空气 灌 肠 治 疗 小 儿 急性 肠 套 叠 的 护理
陈 华娣
关键 词 : 小儿 ; 套 叠 ; 气灌 肠 ; 肠 空 护理
中图 分 类 号 : 4 37 R 7. 2 文 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6 1 (0 00 — 05 0 10 — 4 苏省 常州市儿童 医院 23 0
21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护理体会

357会产生孤独无助感和强烈的恐惧心理,对此,应由术前擐为信任的心理护理人员陪伴。
如果是全麻患者,最理想的是陪到拿麻生效再离开。
同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适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必要时触摸和轻握患者的手,使其感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与关怀,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可能给患者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比如与患者做简短的语言交流等,对于过分紧张的患者,可用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必要时调动家属方面的支持系统。
总之,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患者感到安心,让他意识到他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一个积极温暖的团队在支持他,使他能勇敢地迎接手术的到来。
4体会心理护理适用于广泛的患者群体,有着广阔的辐射空间,是很多的药物和医疗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如果适时的发现和疏导心理压力,甚至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为此,也给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所以整体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是护理工作的艰巨任务。
21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护刘桂梅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357-03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自从我院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以来,在早期肠套叠的整复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复治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手术率。
但对于复杂型和晚期肠套叠的病例,使用空气灌肠,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往往发生危险,且仍需手术治疗。
我院自2007年3月~2008年3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21例,使用空气灌肠整复,治愈率达76%。
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l例肠套叠患者,男13例,女8例;4~11个月10例,l~2岁10例,3岁l例;病程在24h之内者10例,24~48h以内者11例。
病程最短者10h,最长者4天。
套入肝曲结肠以下者15例,脾曲结肠以下者6例,复套者4例,手术手法整复者5例,死亡1例。
2l例中14例有血便,占67%,果酱样便3例,占14%,腹部包块者4例,占19%。
1.2临床表现肠套叠临床上主要有4大症状:(1)阵发性啼哭;(2)呕吐;(3)血便;“)腹部包块。
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65例的护理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资料 .
6 5例 均为 本 院 收 治 及 外 院 转 治 的急 性 肠 套 叠 患 儿 。男 4 例 , 1 7 女 8例 ; 龄 3个 月 ~4岁 , 中 年 其
6 4个 月 患儿 5 ~2 4例 , 8 ; 病 最短 2h 最 长 占 3 发 ,
1 2 术前 准 备 .
息 ~1 n 再 重 复 上述 灌 肠 2 3次 , 压 力不 宜 0mi , ~ 但 超 过 1 P E 。随着 注水 量 增 加 和压 力 逐 渐增 大 , 2k a2 ] 可见 “ 同心 圆” 内液 性 暗 区逐 渐 扩 大 , 入 部致 密 逐 套
渐变淡 、 退及 消失 , 肠 进 水 , 时 注 水 阻力 感 消 后 小 此 失 , 位 即成 功 。 复
1 4 护 理 .
1 4 1 术前 护 理 ..
术 前充 分 准 备 , 细 了解 病史 、 病 病 程 , 意 详 发 注 患儿 有无 失水 、 碱 失衡 、 克 等症 状 , 一 般 情 况 酸 休 若 良好 , 生命 体 征平稳 , 全身精 神 症状 、 明显腹胀 , 无 无 即可对 患儿做 水压 灌肠 准备 。向患儿 家属讲 解病 情 特点 、 复位过 程 、 后 效 果 、 绍 诊 疗 技术 的优 点 及 术 介 可能 发生 的意 外 , 别 是肠穿 孔 的危 险 , 特 帮助 患儿 家
先 对 患儿 进行 全腹 探查 , 后重 点扫 查右 侧上 、 然
下 腹部 及剑 突 下 , 现肠 套叠 特 征 。对 其 纵横 扫查 , 发
以进一 步 明确 诊 断及 了解 肿 块 的大 小 、 态 。同 时 形 观 察肿 块周 围有无 渗液 、 下有 无游 离气 体 、 腔有 隔 腹 无 游离 积液 以排 除肠 穿孔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观察与护理

[ ] 田静 . 带绕 颈分娩期 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 ] 实用临床 医药 7 脐 J.
杂 志 : 版 ,0 73 4 :4—6 . 护理 20 ,( ) 6 5
( 文编 辑 本
刘璐 )
[ 文章 编 号 ]10 -2 0 2 1 )20 9 - 002 0 (0 1 0 -170 2
f
蚌 埠 医学 院 学报 2 1 0 1年 2月 第 3 6卷 第 2期
[ ] 乐 杰. 产科 学 [ . 2 妇 M] 7版. 北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8 人 20 :
2 3 —21 1 4.
1 7 9
单秀玲. 产前护理干预在 自然分娩 中的应用 [ ] 齐鲁护理杂 J.
志 ,0 8 1 1 ):2—8 . 2 0 ,4( 6 8 3
[ ] 苟文丽. 3 吴连方. 分娩学[ . M]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335. 20 : 1 5
[ ] Jf r Fh S n i D. h uh l oda ih w a d 4 e odE, ayK,u dn T en ca r tbr : h t o c t m d ie ikadd? [ ] Miwf yT dyIt d i ,0 9 iwvst n n o J . d ir oa wf 2 0 h e n Mi e
d c l rto at r s d r g l b r dfe ewe n a iu mb h a e e ea in p ten u i a o i r b t e v ro s u i c l n
cr bom lis []JPf a e ,0 9 3 ( ) 26— 8 . odanr at ? J . e nt d 2 0 ,7 3 :7 2 0 ie i M
急性肠套叠患儿50例的护理

升高 , 应考 虑胆漏 。
总之 , 周密 、 细致 的围手术期护理是 减少术后 并发症 、 提
高手术成功率 、 促进患者早 日康 复的重 要保 证。
参 考 文 献
[ ] 龚启慧 , 1 孙琳. 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围手术 期 的护理 . 西部 医学 ,
20 1 ( ) 747 5 07,9 4 :1 _1 .
[ ] 贺红英 . 2 腹腔 镜胆 囊切 除术 围 手术 期 的护理 . 中国误 诊学 杂
志 ,0 8,( )4 74 8 20 8 2 :0 _0 .
[ ] 王梅 , 国华 , 霞. 3 尹 张 腹腔 镜胆囊 切除 术 10例 围手术 期 的护 7 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0 8,( 6 :4 363 . 2 0 8 2 )6 3 4 4
对 疑 有 胆 漏 患 者 , 天 测 定 胆 红 素 的 量 , 逐 日上 升 或 明 显 每 如
浴 。由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住 院时 间极短 , 以特 别要 叮嘱 所 患者返家后 , 每天要 注 意切 口有无 红、 、 、 , 肿 热 痛 渗血 、 液 渗 等现象发生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本 组 患 儿 均有 阵发 性 哭 闹 、 痛 , 有 呕 吐 3 腹 伴 8例 , 胀 3 腹 5例 , 血 3 便 O例 , 及 腹 触
部肿块 2 。4 6例 8h内经灌肠 复位成功 3 7例 , 行手术治疗 1 3例 。经治疗 及精心护理后 均痊愈 出院。结 论 及时 、 有效 的护理对 于尽 早发 现肠套 叠 、 高疗效 和 治愈率 、 提 减少 并发 症 和死 亡率 都具 有 重要 的
组患儿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 出院。
2 护 理 方 法
脉搏完全平稳 为止。床旁备好吸痰装 置 以备必 要时使用 , 给 予氧气 吸入 0 5—1L m n 保 持吸 氧管通 畅 , 时观察 血 氧 . / i, 及 饱和度 。小儿病情 变 化快 , 能 自述病情 , 时刻 注意 生命 不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肠套叠患儿55例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肠套叠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总结分析55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结果5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48 h内经灌肠复位成功41例,行手术治疗14例。
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做好临床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对于尽早发现肠套叠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肠套叠;护理
急性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进入肠腔内的一种急性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2岁以下,尤其是4-10个月的孩子最多见,春天多发,腹泻、高烧、饮食突然改变,可促发肠套叠。
临床表现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脚乱动,表情痛苦,10分钟左右哭闹一阵,哭闹后玩耍正常;呕吐,先是呕出奶块,后吐黄绿色水样或带臭味的物质;6-12小时以后,排出稀薄、带有粘液的果酱样或果冻样便;在右上腹部可摸到象腊肠一样的东西,不太硬,有弹性,可稍微活动,并且有压痛;腹部x线检查可确诊。
急性肠套叠的发病率居婴幼儿肠梗阻的首位,发病急、变化快、疾病晚期并发症多且重。
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55例急性肠套叠,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
55例急性肠套叠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8.6月;均有阵发性哭闹、腹痛,伴有呕吐41例,便血28例,触及腹部肿块24例。
48 h内经灌肠复位成功41例,对发病超过48 h的14例行手术治疗。
本组患儿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 病情观察
2.1 腹痛与呕吐观察腹痛是肠套叠最早出现症状之一,观察腹痛主要观察患儿啼哭,根据哭啼时伴随的临床表现,可以判断病情程度。
若患儿突然阵发性哭闹,哭声大,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四肢乱动,双手握拳或卷曲双腿,间隔期间可玩或入睡,可确诊疾病早期;若患儿反复哭闹,少数低声呻吟面色苍白,提示有休克的可能,可确诊疾病中期;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偶尔啼哭,哭声响亮,面色转红润,患儿安静,自然入睡。
呕吐为喷射性,初为奶块,以后可黄绿色水样,晚期则呕吐带臭味液体。
可确诊疾病晚期。
2.2 腹部肿块观察根据腹部腹胀、肿块情况来判断病情发展程度,如发病早期腹部柔软不胀,可在右上腹部可摸到象腊肠一样的东西,不太硬,有弹性,可稍微活动,并且有压痛。
如中晚期患儿腹胀明显,常见肿块不易查出。
如经空气灌肠的患儿如果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腹突胀、脉搏快、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应警惕胃肠穿孔,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腹腔穿刺和紧急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并观察患儿大便次数、排便颜色是否代有血便。
对于无典型果酱样血便进行肛诊。
3 护理措施
3.1 一般护理入院后立即给患儿禁食,禁食期间维持水电平衡,应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体重、出入量、生化检验结果调节补液的质、量和速度,预防输液过量或不足。
控制各种交叉感染,做好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护理,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对症处理。
3.2 非手治疗的护理如患儿发病不超过48小时,一般状况良好,可以用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对于怀疑有肠套叠的患儿用空气灌肠作x线检查可确诊。
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护理要点:要密切观察患儿24-48小时,观察患儿是否很快入睡、面色好转。
口服碳末后6-8小时是否由肛门排出黑色便,如排出,说明梗阻已经解除。
如果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排便是果酱样大便或血便,腹部出现腊肠样包块,说明再次发生肠套叠。
需行再次空气灌肠术或根据病情行手术治疗。
梗阻解除后,喂奶要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不要添加以前未吃过的东西,以防再度发生肠套叠。
3.3 手术治疗的护理
3.3.1 手术前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给予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为了手术后机体恢复,给患儿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同时选择适当型号的胃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并检查插管是否固定牢固,必要时给予输血、吸氧等辅助治疗。
3.3.2 手术后护理
3.3.2.1 呼吸道护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
采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出现窒息。
为了保持呼吸通畅,合理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病情严重时用面罩吸氧法,鼻导管一般氧流量为0.5-1l/min,面罩给氧流量3-5l/min并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气浓度和氧流量,尽量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以防氧中毒。
3.3.2.2 切口的护理切口裂开一般发生在术后7天左右,为防止切口裂开,手术刀口沙袋加压,必要时腹带加压包扎以减低切口张力;同时避免患儿剧烈哭闹,咳嗽、腹胀对切口有影响,及时给予处理。
并保持刀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刀口感染。
3.3.2.3 胃肠减压的护理为了避免加大切口张力,减少手术后腹胀和防止吻合口瘘,所以行有效的胃肠减压。
先用f6-10号硅胶胃管经鼻腔插入,每2h抽吸1次,直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后停用,观察抽出物的颜色、性状,准确记录抽出的液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肠蠕动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排便后,可将拔除胃管。
3.3.2.4 饮食护理当天每隔1-2小时给予少量温开水,第二天可每日5-6次喂服米汤、面汤,第三日可多次进食流质,第四天可增加稀粥,一周后可每日5-6 餐改半流,2 周后可吃软饭。
忌牛奶、豆浆、甜食、生硬、油炸食物。
对哺乳期患儿提倡母乳喂养。
指导患儿早期离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4 小结
小儿急性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发病可能与饮食习惯改变、食物刺激、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功能紊乱、肠痉挛和病毒感染有关。
由此可见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该病的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指导家属在婴儿期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单一到多种的原则,注意饮食结构,忌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避免腹部受凉、饭后剧烈运动,这样可以减少该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宋红军.中外医疗,2011,08.
[2] 莫小眉,现代临床护理,2009,06.
[3] 焦旸.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