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1.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控制要求及控制指标1.1控制要求根据施工工艺,要求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除了具有自密实混凝土的充填性能外,还需要具有高流动性、良好的包裹性、不离析、不泌水及钢纤维分布均匀的性能。

1.2控制指标1.2.1工作性能设计为CF3O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其工作性能应当满足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要求,自拌合开始2h内坍落度保持180土20mm,扩展时间T300:3〜5s,初凝时■间216h。

1.2.2力学性能设计强度等级为CF30,根据JGJ55-201及JG∕T472-2015,fcu28⅛38.2MPa,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eu,ONfCu,k+1.64511^30.0+1.645×5.0=38.2MPa2原材料选择2.1水泥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

同时,综合就地选材的原则,优选广西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RII42.5。

2.2粉煤灰粉煤灰作为一种掺合料可气待替代部分水泥的作用,其在混凝土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Ca(OH)2+SiO2+mlH2O=xCaO∙SiO2∙nlH2OyCa(OH)2+AI2O3+mlH2O=yCaO∙AI2O3∙nlH2O粉煤灰的加入能有效减少水化热的产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同时,优质粉煤灰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本试验采用广西钦州蓝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F类I级粉煤灰,粉煤灰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2.3粗集料集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其物理强度、颗粒形状、级配、表面特征等对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经过多次对比,项目此次选择平南建峰石场生产公称粒径为5〜26.5mm的合成连续级配碎石进行试验。

其物理指标如下图1:2.4细集料所用的细集料为钟山石灰岩机制砂、中砂,颗粒洁净,质地坚硬,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下图2:2.5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性质:减水率、相溶性、外加剂本身的稳定性、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减少混凝土对的经时坍落度损失等。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手册》——刘长俊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确定钢纤维掺量:选定纤维掺入率P=1.5%,T0=(78.67*P)kg=78.67*1.5=118kg;3,确定水灰比取W/C=0.45 (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0.53);4,确定用水量:取W=215kg(用水量一般控制在180-220kg),施工中采用掺用UNF-2A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减水率达10%,但考虑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且施工中容易结团,故在试配中不考虑其减水效果,在试拌过程中观察其坍落度及施工性能。

5,计算水泥用量:C O=W O/(W/C)=215/0.45=478kg;6,确定砂率:取S P=65%(从强度和稠度方面考虑,砂率在60%-70%之间);7,计算砂石用量:设a=2V S+G=1000L-[(W O/ρw+C O/ρc+T O/ρt+10L*a)]=1000L-[(215/(1/L)+478/(3.1/L)+118/(7.85/L)+10L*2)]=1000L-404L=596Lkg;S O = V S+G * S P * ρs=596 * 0.65 * 2.67 = 1034kg;G O = V S+G * (1-S P)*ρs = 596*0.35*2.67kg/L=557kg;8,初步配合比:C O:S O:G O:T O:W O:W外= 478 : 1034 : 557 : 118 : 215 : 4.78 kg/m3= 1: 2.16 : 1.17 : 0.25: 0.45 : 1%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拌材料用量为: 水泥:砂:碎石:钢纤维:水:减水剂= 11: 23.76: 12.87:2.75:4.95:0.11 kg;拌和后,坍落度为10mm,能符合设计要求。

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摘要:一、c30钢纤维混凝土概述1.c30钢纤维混凝土定义2.c30钢纤维混凝土特点二、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2.配合比设计原则3.配合比设计方法三、c3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与应用1.力学性能2.耐久性能3.应用领域四、c30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2.施工方法3.质量控制五、c30钢纤维混凝土发展前景1.我国发展现状2.市场需求3.发展趋势正文:一、c30钢纤维混凝土概述c30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以钢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普通混凝土为基体材料,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使其具有较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新型混凝土。

钢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

二、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选用优质钢纤维、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

钢纤维的规格、长度、抗拉强度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配合比设计原则:确保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抗冲击性等性能;充分发挥钢纤维的增强效果,降低成本。

3.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设计原则,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合理的钢纤维掺量、钢纤维长度、水泥用量等参数,形成满足性能要求的配合比。

三、c3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与应用1.力学性能:c3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2.耐久性能:通过合适的配合比设计,c3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融性等耐久性能,能有效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3.应用领域:c30钢纤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道路、机场等工程领域,特别是在对抗裂性能、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c30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方法等。

钢纤维混凝土地坪的质量控制

钢纤维混凝土地坪的质量控制

钢纤维混凝土地坪的质量控制摘要:钢纤维混凝土激光整平地坪是一种地坪施工新技术,其具有耐磨、抗冲击、抗疲劳及延性好等优点,所以在工业厂房地面做法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钢纤维混凝土地坪除了以上说的优点外,大面积刚性地面所特有的质量通病同样在钢纤维混凝土地面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较为明显的就是地坪平整度想要达到要求较为困难,以及地面成型后容易产生开裂现象。

接下来会就以上问题提出钢纤维混凝土地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平整度;开裂1.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钢纤维混凝士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它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根据我国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钢纤维混凝士抗压强度与普通的混凝士相差不大,但是其受压韧性却得到明显的提升。

因此根据钢纤维这种特殊性能,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使用这种材料能明显提升混凝士的压缩强度、抗弯强度,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钢纤维混凝士还具有很好的韧性和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能减少混凝士的压缩和变形,当上方运行物体的重量增加时,这种钢纤维材料就会随着负载增加而将负荷传递给钢纤维,此时混凝士就会受到一种约束力,进而能限制混凝士出现新的变形。

(3)钢纤维混凝上还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抗冲击性主要是由于钢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能提升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抗冲击、抗震能力,钢纤维混凝士能达到屈服强度而被拉断。

接下来引用一个工业厂房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该工业厂房采取钢纤维地坪做法的面积为107000㎡,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跳仓法浇筑。

2.钢纤维混凝土地坪地面做法地面做法由下到上分别为:(1)强夯地基(2)300mm厚级配良好的碎石基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7(3)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4)0.5mm厚塑料薄膜防潮层两道(5)200厚混凝土,混凝土内掺钢纤维(佳密克斯钢纤维掺量:20kg/m³),随打随抹光,设分仓缝6mx6m混凝土面层内严禁掺入粉煤灰和石粉等不良添加物。

谈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

谈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

外 ,还需要有一 部分水 泥浆包裹 骨料 和钢纤维 的表面形成 润滑层 ,以 搅拌 运输 车还具 有 搅拌 机 的功能 ,当施 工现 场距离 混凝 土搅拌 减少骨料和钢纤维彼此 间的摩擦 阻力 ,使拌合料有更 好的流动性 。 站很远时,可在混凝土搅拌站将经过称j= 的砂、石、水泥等干料装 l i = 过 1 . 2水泥 。水泥 品种对混 凝土 的可 泵性也 有一定影 响 。一般 宜采 入搅拌筒 ,运输途 中加 水 自行 搅拌 以减少长 途运 输中混凝土坍落度 的
土拌 合料 中 ,如 水泥 浆用 愈多 ,拌 合料 的流 动性 愈好 ,反之 ,较 途 中 ,搅拌 筒 以36/ i的缓 慢 速度 转动 ,不断搅拌混 凝土拌合物 , -r n a r 差 。在钢 纤维混 凝土拌 合料 中,除必 须有足 够 的水 泥浆填 充 的空隙 以防止其产 生离析 。
时 ,其增强效果较差 。
情况 ,可放 慢泵 送速 度 。 当混凝 土供 应不及 时 时 ,宁可 降低泵 送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4粗集料 。粗 集料的级 配、粒径 和形状 对于混 凝上拌合物 的可 度 ,也要保持 连续泵送 速度 ,但 慢速泵送 的时『不 能超过从搅拌到浇 自 J 泵性 影响很大 。级配 良好 的粗 骨料 ,空隙率小 ,对 节约砂浆和增 加混 筑的允许延续 时『 。不得 已停 泵 时 ,料斗 中应保 留足 够多的混凝土 , 自 J 凝土 的密实度起很大作用 。因而泵送混 凝土应用较 多的国家 ,对粗集 作为 间隔推动管路 中的混 凝土之用 。 料 的级 配都 有规定 。
用硅 酸盐水泥、普通硅 酸盐水 泥 以及矿 渣硅 酸盐水 泥、粉煤灰硅 酸盐 经时损失 ,待搅 拌运输车 行驶到 临近施工现场搅拌结束 ,随即进行浇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个 过渡 孔 , 孔 跨 径 6 m。 南北 引桥 均 为 用 而 出 现损 坏 。 风化 严 重 , 每 0 砼 出现 脱 皮 、 开 粉煤 灰指标要求 ; 泵送 剂、 纤维及 拌和 钢 跨 径 3 m 的 预 应 力 钢 筋 混 凝 土 简 支 梁 裂 、 水 等病 害 , 0 渗 逐步 发 展 成 坑槽 、 坑洞 。 用 水 均 送 有 质 资 的 检 测 部 门 进 行 检 验 合 桥 , 中南岸 引桥 8孔, 其 北岸引桥 l , O孔 ( ) 面 结构 设 计 。 次 桥 面铺 装 改 格 。 二 桥 本
中 图分 类 号 :4 79 文 献标 识 码 : F0. A 工 工 期 。用 钢 纤 维 混凝 土 修 筑 桥 面 , 是 就
( )4 钢 纤维砼材料 。水泥产地 : 二 C0
将钢 纤维均匀地分 散于基体混凝土中 ( 与 蚌埠 海螺 、 规格 型号 :.4 。 P0 25级; 石产 碎
要 求 桥面 应 有 足 够 的 抗 压 强度 和 厚 度 。

碎 石采用连续级配 , 技术等 级不应低 强影响很大 , 主要表 现在振实后 , 集料能 够逐级密实填充, 形成高弯拉强度所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修 复桥面缺 陷是 脆性大 、 易开裂 、 抗温 性 作用 ,显 著提 高 了混 凝 土 原 有 的抗 拉 、 抗 于 I级 ,由于集料 级配对 混凝土的弯拉 I
的 车 辆 荷 载及 密 度 越 来 越 大 , 驶 速 度 越 扩 展 , 高 整 个 复合 材 料 的 抗裂 性 。 行 提 同时 , F — 级 ; 加 剂产 地 : AI 外 南京 、 规格 型 号 :
来越快 ,致使路面 的损坏也 日趋 严重起 由于混凝 土与钢纤维接触界面 之间有很 U —I C I 高效泵送 剂 ; 纤维产 地 : 兴市 钢 宜 来 。 特 别 是对 损 坏 的桥 面 而 言 , 不 仅 翻 大 的 界 面粘 结 力 , 它 规 波 M一 2 水 饮 因而 可 将 外 力 传 到抗 拉 军 威 、 格 型 号 : 纹 型 D 0 ; : 用 修投资大 , 且施 工周期较长 , 严重影 响交 强 度 大 、 伸 率 高 的 纤 维 上 面 , 钢 纤 维 水。( 1 延 使 表 ) 通畅通及行车安全。 如用 普通水泥混凝土 混凝土作为~个均匀 的整体抵抗外 力的 差, 板块容 易受弯折 而产 生断裂 , 以就 弯强度和断裂延伸率。 所

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标准一、前言随着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钢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增强材料,其添加量、形态、尺寸、材质等均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具体的标准规定。

本文将从钢纤维的添加量、形态、尺寸、材质、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制备、混凝土试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标准规定,以期为混凝土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添加量1. 一般情况下,钢纤维的添加量应在混凝土总质量的1%~3%之间,具体添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2. 钢纤维的最大添加量不应超过混凝土总质量的5%。

3. 钢纤维的添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和耐久性要求进行具体的调整。

三、形态1. 钢纤维的形态应为直线型或弯曲型。

2. 直线型钢纤维的截面形状应为圆形、扁圆形或六边形。

3. 弯曲型钢纤维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钢纤维直径的3倍。

四、尺寸1. 直线型钢纤维的直径应在0.2mm~2.0mm之间。

2. 钢纤维的长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等级进行调整,一般长度应在30mm~60mm之间。

3. 弯曲型钢纤维的长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和弯曲半径进行调整,一般长度应在30mm~80mm之间。

五、材质1. 钢纤维的材质应为普通碳素钢、合金钢或不锈钢。

2. 钢纤维的拉伸强度应不小于1000MPa。

3. 钢纤维的弹性模量应不小于200GPa。

六、混凝土配合比1.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2. 钢纤维的添加量应考虑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七、混凝土试件制备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试样制作方法》(GB/T 50080-2016)进行操作。

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根据钢纤维的长度和直径进行调整,一般尺寸应为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

3. 混凝土试件的振实密度应保证在95%以上,以保证试件的强度和性能。

钢纤维混凝土质量控制

钢纤维混凝土质量控制

钢纤维混凝土质量控制摘要:钢纤维混凝土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已经广泛应用在桥梁、市政、建筑等等结构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上。

其优越性能的充分发挥不仅需要设计上的保证,同时更需要施工方面的保证。

枣庄沃丰水泥有限公司骨料生产线成品储库库壁采用c40钢纤维混凝土,使用期间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明显优于普通砼库壁,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质量控制1项目概况某工业项目,四个直径二十米成品储库采用C40钢纤维混凝土,用量约2000m3,库壁厚度300mm,钢纤维长度35mm材质为碳钢,等效直径0.6mm,纤维强度600mpa,添加量35kg/m3。

由于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体积率达到1%~3%,使得混凝土黏稠度增大,造成混凝土搅拌、泵送、浇筑、振捣等困难;同时,由于钢纤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使得混凝土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2钢纤维混凝土(1)力学增强性。

体积掺量为1%~3%时,抗拉强度提高40%~80%;抗弯强度提高60%~120%;抗压强度提高10~25%;(2)塑性。

体积掺量为1%~3%时,抗压韧性提高2~7倍;抗弯韧性提高50~100倍;抗冲击韧性提高2~4倍。

(3)抗疲劳性提高1~5倍;收缩降低7%~9%。

(4)物理耐久性,特别是耐冻融性、耐热性都优于普通混凝土;化学耐久性高于普通混凝土。

S钢纤维混凝土也有一些固有的缺点,如施工时流动性差,搅拌和振捣时纤维易成团和折断,凝结时间太短等。

3.原材料的选择3.1钢纤维的选择钢纤维能有效抑制干缩的发展。

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乱向分布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抑制混凝土干缩。

钢纤维力学性能要求不低于以及碳素钢的要求;钢纤维长度、直径、表面形状和长径比等也影响到钢纤维的抗拔力,太长,影响质量,太短,起不到增强作用;直径太细,在拌合过程中易被折弯,太粗,则同体积含量时其增强效果差。

根据经验,结合设计要求,经过多次试验,该储库库壁所采用的钢纤维为上海某厂生产的铣削型钢纤维,纤维长35mm,等效直径0.6mm,弯拉强度大于600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
[摘要]钢纤维混凝土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脆性等缺点,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弯、抗剪、阻裂、耐疲劳、高韧性等性能,通过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总结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为钢纤维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关健词]钢纤维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
钢纤维混凝土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为基体,以金属纤维增强材料组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它是将短而细的,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极限延伸率、高抗碱性等良好性能的金属纤维均匀分散在混凝土基体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桥面铺装层作为桥梁的非主体结构,通常被设计和施工所忽视,长期车辆荷载的作用,是造成桥面开裂、损坏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质量,降低使用寿命,在桥面铺装层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将会有效地解决桥面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一、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将组成材料,即钢纤维、水泥、水、粗细集料及外掺剂合理配合,使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和工程使用要求。

(1)满足公路桥梁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求,提高桥面的耐久性能;
(2)使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方便和满足施工要求;
(3)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的特点,合理确定钢纤维及水泥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二、原材料质量要求
钢纤维:表面应洁净无锈无油,无粘结成团现象,保证钢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尺寸和抗拉强度符合技术要求;单根钢纤维丝的最低抗拉强度800N/㎜ 2,掺加量不超过70㎏/M 3。

水泥: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表面粗糙,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

细集料:宜采用天然中粗砂或机制砂。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含量的百分比表示,机制砂以砂当量或亚甲蓝值表示,其质量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

水:无污染的自然水或自来水。

外加剂:宜选用优质减水剂,对抗冻性有明确要求的钢纤维混凝土宜选用引气型减水剂。

三、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样,一般采用计算法。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强度标准值或设计值及施工配置强度提高系数确定试配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2)按试配抗压强度计算水灰比,一般应控制在0.45-0.50之间。

可按普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水泥标号、水灰比的关系式求得。

(3)根据试验抗折强度,按规定计算钢纤维体积率。

一般体积率选1.0~1.5%。

(4)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单位体积用水量(掺用外加剂时应考虑外加剂的影响)。

(5)根据试验确定合理砂率(现场应根据材料品种,钢纤维纤维体积率,水灰比等适当调整),一般应控制在1.1-1.6%之间.
(6)按体积法计算材料用量确定试验配合比。

(7)按配合比进行拌和物性能检测,调整确定施工配合比。

四、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和
(1)必须使用滚动式混凝土拌和设备。

当钢纤维体积率较高,拌和物稠度较大时,应对拌和量进行控制,一般应不超过设备拌和量的60%。

(2)注意拌和料的投放顺序,一般按水泥、钢纤维、细集料、粗集料、水的顺序进行,先进行干拌后再加水湿拌,同时,钢纤维应分2-3次投放,保证钢纤维在拌和机内不结团,不弯曲或拆断。

(3)应根据拌和物的粘聚性、均匀性及强度稳定性要求通过试拌确定合理的拌和时间。

先干拌后湿拌,一般按干拌时间不少于80秒,湿拌时间不少于100秒(总拌和时间必须控制在300秒以内)。

五、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
(1)清除垃圾,清洁桥面,洒水湿润,浇洒水泥浆(水泥浆可按重量比水:水泥=1∶1配制)。

(2)检查桥面铺装钢筋网片摆放位置的正确性及钢筋网片的搭接情况。

(3)钢纤维混凝土卸料后应用人工摊铺找平,振捣密实,振平板粗平(不宜使用振动梁拉动找平),振平板每次重叠1/2。

(4)用钢管提浆滚滚动碾压数遍,使用提浆滚滚平提浆,避免钢纤维外露。

(5)使用3米长铝合金方尺从钢模板一侧向外刮平(精平),每次刮平时方尺应交叉1/3以上。

(6)钢纤维初凝后人工拉毛处理,使桥面粗糙。

(7)混凝土完成初期可喷洒养生剂,喷洒均匀,表面无色差,初凝后使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保持土工布湿润。

土工布覆盖养生7天,洒水养生14天。

(8)如果桥面铺装钢纤维混凝土为C60时,因混凝土标号较高,水泥凝固快,应集中设备、人员突击施工,力争使钢纤维混凝土从拌和到精平完成的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

六、钢纤维混凝土质量控制
(1)钢纤维的质量检验
一是钢纤维的长度偏差不应超过标准长度的10%,每批次至少随机抽查10根以上;
二是钢纤维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合格率不得低于90%,可采取重量法检验,每批次抽检100根,用天平称量,卡尺测其长度,要求得到的等效平均值满足规定;
三是钢纤维的抗拉强度检验,要求其抗拉强度不低于380MPA;
四是钢纤维的抗弯拆性能,钢纤维应能经受直径3㎜钢
棒弯拆90°不断,每批次检验不少于10根;
五是杂质含量,钢纤维表面不得有油污,不得镀有有害物质或影响钢纤维与混凝土粘接的杂质。

(2)原材料的检验
必须满足上述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应按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

(3)钢纤维混凝土的检验
应重点检验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塌落度和水灰比等,同时必须现场目检钢纤维在混凝土的分布情况,发现有钢纤维结团现象应延长拌和时间。

七、注意事项
(1)由于钢纤维混凝土拌和时对水灰比的控制有严格要求,不宜在阴雨天气或风力较大的条件下进行施工。

应选择
晴好天气时进行,遇雨必须停止施工,并及时使用土工布覆盖尚未硬化的混凝土桥面,必要时可搭建临时施工防雨棚,在防雨棚下尽快完成剩余作业。

(2)根据气温、风力大小及时调整钢纤维混凝土拌和用水量,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建议施工时间应安排在气温不高于22℃时进行。

(3)气温较高或大风条件下应及时调整养生剂的喷洒量,喷洒养生剂后应及时覆盖土工布,混凝土初凝后立即在土工布上洒水湿润,防止桥面混凝土发生收缩开裂。

(4)在通行条件下桥梁加宽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时,除做好现场施工保通外,由于旧桥车辆通行振动对桥面钢纤维混凝土的开裂有很影响,建议将新旧桥桥面间保留30㎝宽暂时不做铺装,待新格面铺装完全成型后补做。

八、结束语
钢纤维混凝土可以较好地解决普通混凝土难以解决的裂
缝、耐久性等问题,对提高桥面的使用质量,延长桥面的使用寿命十分有利。

在公路旧桥加固改造、桥面修补、桥梁缺陷修复等方面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与施工规程.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标准.
[2]张中海.钢纤维混凝土及其质量检验.
[3]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