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合集下载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l—2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钢纤维混凝土虽已在各种工程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尚未建立起合理而成热的设计方法。

国外有关学者,曾介绍过关于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资料,提出一些参考用表和经验配合比。

国内有关单位”,曾提出要以抗折强度为指标进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建立抗折强度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量的关系,有利于配合比的设计。

但多数仍按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只是适当调整砂率、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按此确定配合比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抗折强度,势必使抗压强度也相应提高,这是不必要的。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对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

1-2-11-2-1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和特点一、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将其组成的材料,即钢纤维、水泥、水、粗细骨料及外掺剂等合理的配合,使所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应满足下列要求:1. 满足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建筑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要求对路(道)面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要求。

2.配制成的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

3.经济合理。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合理确定钢纤维和水泥用量,降低钢纤维混凝土的成本。

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特点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主要特点是:1.在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拌合料中掺入钢纤维,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抗拉、抗疲劳的能力和韧性,因此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控制,当有抗压强度要求时,除按抗压强度控制外,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要求,分别按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控制,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以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般以抗压强度控制(道路混凝土以抗折强度控制)来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

C40、C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_pdf

C40、C50钢纤维砼配合比设计_pdf
2. 水 泥 : 选 用 浙 江 虎 溪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的 虎 溪 牌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细骨料:选用长江中砂; 4. 粗骨料:选用最大粒径≯25mm 的连续级配碎石, 以充分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1
监理检测网
5. 外加剂:为了减少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
419:930:930:180:94:3.35
1:1.905:1.905:0.38:0.198:0.008
474:903:903:180:94:3.79
表 6(第二次试配结果)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28d 强度(Mpa)
80


少量
良好
49.2/48.9/48.7
85



良好
59.4/59.3/58.5
水灰比 (水/灰)
0.48
表 2(C4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每 m3 材料用量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钢纤维:外加剂
(Kg)
1:2.630:2.630:0.48:0.258:0.010
365:960:960:175:94:3.65
*0.43
水灰比
坍落度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C50/0.43
90



良好
*C50/0.38
85



良好
C50/0.33
90



良好
28d 强度(Mpa) 49.7/50.3/49.0 58.6/59.1/59.1 63.7/65.3/62.8

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1.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控制要求及控制指标1.1控制要求根据施工工艺,要求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除了具有自密实混凝土的充填性能外,还需要具有高流动性、良好的包裹性、不离析、不泌水及钢纤维分布均匀的性能。

1.2控制指标1.2.1工作性能设计为CF3O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其工作性能应当满足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要求,自拌合开始2h内坍落度保持180土20mm,扩展时间T300:3〜5s,初凝时■间216h。

1.2.2力学性能设计强度等级为CF30,根据JGJ55-201及JG∕T472-2015,fcu28⅛38.2MPa,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eu,ONfCu,k+1.64511^30.0+1.645×5.0=38.2MPa2原材料选择2.1水泥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

同时,综合就地选材的原则,优选广西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RII42.5。

2.2粉煤灰粉煤灰作为一种掺合料可气待替代部分水泥的作用,其在混凝土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Ca(OH)2+SiO2+mlH2O=xCaO∙SiO2∙nlH2OyCa(OH)2+AI2O3+mlH2O=yCaO∙AI2O3∙nlH2O粉煤灰的加入能有效减少水化热的产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同时,优质粉煤灰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本试验采用广西钦州蓝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F类I级粉煤灰,粉煤灰的各项性能指标见表1:2.3粗集料集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其物理强度、颗粒形状、级配、表面特征等对CF30自密实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经过多次对比,项目此次选择平南建峰石场生产公称粒径为5〜26.5mm的合成连续级配碎石进行试验。

其物理指标如下图1:2.4细集料所用的细集料为钟山石灰岩机制砂、中砂,颗粒洁净,质地坚硬,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下图2:2.5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性质:减水率、相溶性、外加剂本身的稳定性、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减少混凝土对的经时坍落度损失等。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手册》——刘长俊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确定钢纤维掺量:选定纤维掺入率P=1.5%,T0=(78.67*P)kg=78.67*1.5=118kg;3,确定水灰比取W/C=0.45 (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0.53);4,确定用水量:取W=215kg(用水量一般控制在180-220kg),施工中采用掺用UNF-2A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减水率达10%,但考虑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且施工中容易结团,故在试配中不考虑其减水效果,在试拌过程中观察其坍落度及施工性能。

5,计算水泥用量:C O=W O/(W/C)=215/0.45=478kg;6,确定砂率:取S P=65%(从强度和稠度方面考虑,砂率在60%-70%之间);7,计算砂石用量:设a=2V S+G=1000L-[(W O/ρw+C O/ρc+T O/ρt+10L*a)]=1000L-[(215/(1/L)+478/(3.1/L)+118/(7.85/L)+10L*2)]=1000L-404L=596Lkg;S O = V S+G * S P * ρs=596 * 0.65 * 2.67 = 1034kg;G O = V S+G * (1-S P)*ρs = 596*0.35*2.67kg/L=557kg;8,初步配合比:C O:S O:G O:T O:W O:W外= 478 : 1034 : 557 : 118 : 215 : 4.78 kg/m3= 1: 2.16 : 1.17 : 0.25: 0.45 : 1%9、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拌材料用量为: 水泥:砂:碎石:钢纤维:水:减水剂= 11: 23.76: 12.87:2.75:4.95:0.11 kg;拌和后,坍落度为10mm,能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标准一、前言随着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钢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增强材料,其添加量、形态、尺寸、材质等均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具体的标准规定。

本文将从钢纤维的添加量、形态、尺寸、材质、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件制备、混凝土试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标准规定,以期为混凝土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添加量1. 一般情况下,钢纤维的添加量应在混凝土总质量的1%~3%之间,具体添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2. 钢纤维的最大添加量不应超过混凝土总质量的5%。

3. 钢纤维的添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和耐久性要求进行具体的调整。

三、形态1. 钢纤维的形态应为直线型或弯曲型。

2. 直线型钢纤维的截面形状应为圆形、扁圆形或六边形。

3. 弯曲型钢纤维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钢纤维直径的3倍。

四、尺寸1. 直线型钢纤维的直径应在0.2mm~2.0mm之间。

2. 钢纤维的长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等级进行调整,一般长度应在30mm~60mm之间。

3. 弯曲型钢纤维的长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和弯曲半径进行调整,一般长度应在30mm~80mm之间。

五、材质1. 钢纤维的材质应为普通碳素钢、合金钢或不锈钢。

2. 钢纤维的拉伸强度应不小于1000MPa。

3. 钢纤维的弹性模量应不小于200GPa。

六、混凝土配合比1.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2. 钢纤维的添加量应考虑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七、混凝土试件制备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试样制作方法》(GB/T 50080-2016)进行操作。

2.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根据钢纤维的长度和直径进行调整,一般尺寸应为150mm×150mm×150mm或100mm×100mm×100mm。

3. 混凝土试件的振实密度应保证在95%以上,以保证试件的强度和性能。

C50钢纤维砼

C50钢纤维砼

C50钢纤维砼配合比一、设计情况:砼抗压强度等级为C50,使用部位:伸缩缝等。

二、原材料情况:1.水泥所用水泥,采用宾西水泥厂生产的虎鼎牌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工地试验室检验合格。

2.碎石:产地为新华石场,规格5mm-31.5mm,表观密度2.737g/cm3,松装密度为1555kg/m3,空隙率43.2%,针片状含量12.6%,压碎值8.2%,含泥量0.6%。

3.砂:产地为佳木斯港务局,表观密度 2.609g/m3,松装密度1580kg/m3,含泥量1.7%,孔隙率39.4%,细度模数MX=2.74,为Ⅱ区中砂。

三、水泥砼配合比计算按照国家标准JGJ55-2000«普通砼配合设计规程»要求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同时参照JTJ041-2000«桥涵施工技术规程»有关技术要求进行C50砼配合比计算.(一)初步配合比计算:1.配制强度f cuf cu=f cu,k+T.δ=50+1.645×6.0=59.9MPa式中 f cu砼施工中配制强度 MPa.T 置信度界限,P=95%时T=1.645.δ砼强度标准差,当强度等级为C40以上时,δ取6.02.计算水灰比(W/C)根据经验和试配确定水灰比为0.323.确定单位用水量(Mw)。

本设计中的C50砼为纤维砼,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施工时要求坍落度为5-7cm,使用的细集料为中砂,故初选用单位用水量:185kg/m3。

由于掺入减水剂后,可以减水18%。

实际用水量为Mw=185×(1-0.18)=152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水泥量,由于已经计算出水灰比,并选出单位用水量,所以计算单位水泥用量按下式进行Mc=Mw×C/W=152/0.32=475kg/m3经对比可知该水泥单位用量满足最小水泥用量,所以取Mc=475 kg/m3。

5.选定砂率(βs)按JG55-2000表4.0.2,水灰比及碎石最大粒径,选砂率为34%。

c25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25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25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25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通常用于需要抗拉强度和耐久性的工程项目中。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骨料和钢纤维的配比比例。

一般来说,C25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调整,但是一般的建议配合比如下:
水灰比,C25钢纤维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一般C25钢纤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控制在350kg/m³左右。

砂,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一般C25钢纤维混凝土中砂的用量控制在730kg/m³左右。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粗骨料,一般C25钢纤维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控制在1180kg/m³左右。

钢纤维,钢纤维是用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一般
C25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用量控制在30-50kg/m³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合比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材料的特性、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合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C50金牛水泥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0mm)

C50金牛水泥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0mm)

新疆北新四方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顺邵高速公路路面B1项目经理部工地试验室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要求1.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502.要求砼和易性好,坍落度140±20mm。

二、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 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6.设计图纸要求。

三、使用部位伸缩缝等。

四、选用材料1.金牛水泥P.O 52.5,批号:S185014,试验报告编号:C-2018-009。

2.粗集料:碎石5-20mm连续级配(4.75~13.2mm掺量30%,13.2-19mm掺量70%),西芹镇文笔山石料场,试验报告编号:G-2018-004。

3.细集料:中砂,细度模数2.67,将乐第一砂场,试验报告编号:S-2018-004。

4.外加剂:SMS聚羧酸减水剂,山西桑穆斯建材化工有限公司,试验报告编号:FWCCJ17030。

5.饮用水:试验报告编号:SZ170423001。

6.钢纤维:武汉市中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钢丝端钩形。

五、设计步骤1.试配强度:(查表σ值取6.0)f cu,o=f cu,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基准水胶比W/B=αa f b/(f cu,o+αa·αb·f b)=0.53*52.5/(59.9+0.53*0.20*52.5)=0.43根据经验选基准水胶比为0.33。

3.用水量确定,查表计算,因设计配合比坍落度为120-160mm,最大粒径为20mm碎石,故用水量W=230kg/m3,掺SMS聚羧酸减水剂1.2%,减水率为26%,则W0=230×(1-26%)=170kg/m3依据经验调整用水量W0为159 kg/m34.计算水泥用量:m b0=159/0.33=482kg/m35.按设计要求,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率宜为 1.0%, 7800*0.01=78Kg,确定钢纤维为78 kg/m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2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钢纤维混凝土虽已在各种工程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尚未建立起合理而成热的设计方法。

国外有关学者,曾介绍过关于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资料,提出一些参考用表和经验配合比。

国内有关单位”,曾提出要以抗折强度为指标进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建立抗折强度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量的关系,有利于配合比的设计。

但多数仍按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只是适当调整砂率、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按此确定配合比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抗折强度,势必使抗压强度也相应提高,这是不必要的。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对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

1-2-11-2-1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和特点一、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将其组成的材料,即钢纤维、水泥、水、粗细骨料及外掺剂等合理的配合,使所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应满足下列要求:1. 满足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建筑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要求对路(道)面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要求。

2.配制成的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

3.经济合理。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合理确定钢纤维和水泥用量,降低钢纤维混凝土的成本。

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特点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主要特点是:1.在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拌合料中掺入钢纤维,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抗拉、抗疲劳的能力和韧性,因此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控制,当有抗压强度要求时,除按抗压强度控制外,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要求,分别按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控制,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以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般以抗压强度控制(道路混凝土以抗折强度控制)来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

2.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掺人拌合料中的钢纤维能分散均匀,并使钢纤维的表面包满砂浆,以保证钢纤维混凝土的质量。

3.在拌合料中加入钢纤维后,其和易性有所降低。

为了获得适宜的和易性,有必要适当增加单位用水量和单位水泥用量。

1-2-2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与方法。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钢纤维混疑土拌合料的特性及其硬化后的强度基础上的。

其主要目的是根据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拌合料的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单位用水量和砂率等四个基本参数,由此,即可计算出各组成材料的用量。

在确定基本参数时,既要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又要符合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要求,以及和易性、经济性要求。

试验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与水泥标号;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砂率、用水量等因素有关,其中水灰比和水泥标号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即钢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水泥标号却对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砂率和用水量对和易性影响较大。

因此,采用以抗压强度与水灰比,水泥标号的关系来确定水灰比,然后用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确定体积率。

由此确定的配合比,既能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要求,在初步确定水灰比和体积率后,再根据和易性要求确定砂率和用水量。

由此可初步确定计算配合比。

由于配制钢纤维混凝土原材料品种、类型的差异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其配合比的设计,一般是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调整确定。

一、一、水灰比的确定由于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骨科间的粘结力。

水泥的强度及其与骨料间的粘结力又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的大小,而钢纤维的体积率和长径比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仅可提高抗压强度的5%~10%)。

因此,钢纤维混凝土的水灰比,可按普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泥标号、水灰比的关系式(1-3)求得。

ƒfcu=AR C(C/W-B)(1-3)式中ƒfcu―――钢纤维混凝土试配拉压强度(Mpa);R C―――水泥实测28d的抗压强度(Mpa),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例抗压强度资料时,可按水泥标号乘以水泥富余系数1.13计算;C/W―――钢纤维混凝土所要求的灰水比;A、A、B―――经验系数。

当粗骨料为碎石时,A=0.46,B=0.52;为砾石时,A=0.48,B=0.61。

钢纤维混凝土的试配抗压强度,可按式(1-4)确定;ƒfcu=ƒfcu + Zσ 1 (1-4)式中ƒfcu―――钢纤维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Mpa);Z―――保证率系数σ1―――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

保证率系数的大小,应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按保证率的要求,可根据表1-4确定。

强度标准差,可由施工单位统计资料确定。

若无统计资料时,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F25-30时,σ1=5.0(Mpa); CF35-CF60时,σ1=6.0Mpa。

比。

通常,满足抗压强度要求时,其耐久性也能满足。

但对于严寒冰冻地区,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等应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在最后确定水灰比时,应将强度或耐久性要求的水灰比作比较,选定较小者为设计水灰比。

钢纤维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为0.45-0.50,对于有耐久性要求时,一般不大于0.50。

二、二、钢纤维体积率的确定1. 1.对于有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求时,钢纤维体积率的确定(1)(1)度和和由抗压强度确定的水灰比及水泥抗折强度确定钢纤维体积率经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等单位的145组试验数据综合回归分析,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长径比及水泥的抗折强度有如下关系:ƒfcu=R tm(0.12C/W + 0.31 + βtmρfιτ/d f )(1-5)式中ƒfcu―――钢纤维混凝土试配抗折强度(Mpa);R tm―――实测28d的水泥抗折强度(Mpa),可由水泥厂提供的水泥试验报告单查得。

当无实测数据时,可按水泥的抗折标号乘以富裕系数1.13计;C/W―――钢纤维混凝土所要求的灰水比;βtm―――不同品种钢纤维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系数。

根据试验回归分析结果,βtm值列于表1-5。

βtm值表公式(1-5)适用于水泥标号为425和525号水泥,水灰比0.4-0.6,中秒,砂率为40%-60%,碎石粒径为5-20mm,钢纤维体积率0.5-2.5%,长径比为40-100。

钢纤维混凝土试配抗折强度可按式(1-6)计算:ƒfcu=ƒfcu + Zσ 2 (1-6)式中ƒfcu―――钢纤维混凝土设计抗折强度(Mpa);Z―――保证率系数;σ2―――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标准差。

试配抗强度也可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由设计抗折强度乘以提高系数1.10-1.15计算。

由式(1-5)可知,当已知钢纤维混凝土的试配抗折强度、水灰比、水泥抗折强度及钢纤维的品种后,即可求得钢纤维的体积率。

确定体积率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必须考虑经济性和便于施工,尽量减少钢纤维的用量,必要时可适当调整水灰比,以求得合适的体积率。

(2)根据抗折强度和由抗压强度确定的水灰比及水泥抗压强度,也可按式(1-7)确定剪切钢纤维的体积率。

根据东南大学试验结果,剪切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水泥比,体积率、长径比以及水泥抗压强度有如下关系:ƒfcu=R c(0.0802C/W + 0.08ρfιτ/d f –0.0801) (1-7)式中ƒfcu―――钢纤维混凝土试配抗折强度(Mpa);R c―――实测28d的水泥抗压强度(Mpa);C/W―――钢纤维混凝土所要求的灰水比;若已知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水灰比、水泥抗压强度及钢纤维长径比,按式(1-7)即可求得剪切钢纤维的体积率。

2.对有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要求时,钢纤维体积率的确定根据文献,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与其基体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纤维体积率、长径比有下列关系:ƒft=ƒt(1 + αtρfιf/d f ) (1-8)式中ƒft―――钢纤维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Mpa);ƒt―――根据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现行有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定的设计抗拉强度(Mpa);αt―――钢纤维对抗拉强度的影响系数。

当无试验资料时,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F20-CF40,圆直型和熔抽型(ιf<35m=钢纤维,αt为0.36,剪切型和熔抽型(ιf>35mm)钢纤维,αt为0.47。

式(1-8)中,如果已知ƒft、ƒt和钢纤维的品种,即可求得体积率ρf。

若式中ƒt为未知时,则可按式(1-9)求得ƒt:ƒt=0.17ƒfcu2/3(1-1.645δ)(1-9)式中ƒfcu―――钢纤维混凝土的试配抗压强度(Mpa);δ―――离散系数钢纤维的体积率一般为0.5-2.0%。

三、三、钢纤维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的确定在水灰比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单位体积用水量和钢纤维体积率是控制拌合料和易性的主要因素,用水量的确定应使拌合料达到要求的和易性、便于施工为准。

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按维勃稠度控制,一般以15-30s为宜。

由于影响单位体积用水量的因素较多,选用的原材料差异,因而用水量也有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试验或根据已有经验确定。

也可根据材料品种规格、钢纤维体积率、水灰比和稠度参照表1-6和表1-7选用。

半干硬性钢纤维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选用表粗骨料为卵石时,则单位体积用水量可相应减少10kg;当钢纤维体积率每增减0.5%,单位体积用水量相应增减8kg。

单位体积用水量选用表塑性钢纤维混凝土表1-7中,坍落度变化范围为10-50mm时,每增减10mm,单位体积用水量相应增减7kg;钢纤维体积率每增减0.5%,单位体积用水量可增减8kg;当钢纤维长径比每增减10,则单位体积用水量相应增减10kg。

当拌合料中掺入外加剂或掺合料时,其掺量和单位体积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在确定水灰比W/C和单位体积用水量W0以后,即可按式(1-10)求得单位体积水泥用量C0C0=W0 x C/W (1-10)钢纤维混凝土中,由于包裹钢纤维和粗细骨料表面的水泥浆用量普通混凝土多,因而单位体积水泥用量较大。

钢纤维混凝土单位体积水泥用量为360-450kg,根据强度和钢纤维体积率而定,当体积率较大时,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适当也增加,但一般不应大于500kg。

四、四、钢纤维混凝土砂率的确定砂率是砂重占砂石总重量的百分率。

由于砂的粒径比石料小,砂率的变化,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有较大的变化,对拌合料的和易性和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选好砂率。

影响砂率的主要因素(1)(1)骨料的品种和最大粒径,碎石比卵石需要砂率大些,石料最大粒径小,则全部石料的空隙率就大,砂率需要大。

(2)(2)钢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大,则钢纤维的表面积大,需要砂率也是大些。

(3)(3)砂的细度模数较小时,因砂中细颗粒较多,拌合料的粘聚性容易得到保证,故砂率采用较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