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1、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244SO HSO Hr r r 试加以说明。

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 +<SO 42-<HSO 4-,但SO 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浓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244SO H SO H r r r 。

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 .c 1 mol·L -l NH 3 + c 2 mol·L -lNH 4Cl ;c .c 1 mol·L -l )H 3PO 4 + c 2 mol·L -lHCOOH ;解: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 和弱碱(NH 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 3和H 2O质子条件式为:[ H + ] + [NH 4+] = [Cl -] + [OH -]或[ H + ] + [NH 4+] = c 2 + [OH -]c. 直接取参考水平:H 3PO 4 , HCOOH , H 2O质子条件式:[H +] = [H 2PO 4-] + 2[HPO 42-] + 3[PO 43-] + [HCOO -]+[OH -]16. 解: 已知10.1mol L -⋅一元弱酸HB 的 3.0pH =,问其等浓度的共轭碱NaB 的pH 为多少?(已知:10a w K c K >,且/100a c K >)解:据题意:[]H += 325(10)/10a K c --==910wb aK K K -==10a w K c K >/100a c K >510OH --===14.0 5.09.0pH =-=19. 用10.1mol L -⋅NaOH 滴定10.1mol L -⋅HAc 至8.00pH =。

分析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 思考题与习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E =E ar 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gg r%02.0%1000000.10002.01±=⨯±=E ggg r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解:因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故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根据%100⨯T E =E ar 可得 %1%100202.02±=⨯±=E mL mLmL r%1.0%1002002.020±=⨯±=E mLmL mLr这说明,量取两溶液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较高。

5答::0.36 应以两位有效数字报出。

6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7答::应以四位有效数字报出。

8答::甲的报告合理。

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解:根据方程2NaOH+H 2C 2O 4·H 2O==Na 2C 2O 4+4H 2O 可知,需H 2C 2O 4·H 2O 的质量m 1为:g m 13.007.1262020.01.01=⨯⨯= 相对误差为 %15.0%10013.00002.01=⨯=E ggr则相对误差大于0.1% ,不能用H 2C 2O 4·H 2O 标定0.1mol·L -1的NaOH ,可以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作为基准物来标定。

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3� 3�
0 1 � 3 5 5. 5 � 2 �
3�
0 1 � 6 0 1. 1 1
0 0 1. 0

H Oa N H Oa N
n
c

H Oa N
V n
4O 2 C 2 H
n2 �
H Oa N
H Oa N 2
4
O2C2 H
4O 2 C 2 H 4O 2 C 2 H
5 3 0. 0 9 ) l o m ( 0 1 � 3 5 5. 5 � 0 0 0 1 � 3� 005
V n
�解

7 O 2r C 2 K
c
的�1-lom·g45.132=M�4O3eF 于对及以度浓其求。液溶准标的 1-L·g244.5 7O2rC2K 含 .61
。 �Lm/gm�度定滴
) L m ( 2. 2 2 � ) L ( 2 2 2 0. 0 �
0 0 1. 0
3�
0 1 � 1 2 2. 2
M 1V c � M 1n � 1m
�解
1: 1 �
�克少多取称应又�质物准基做
O 2 H 2 � 4O 2 C 2 H
4
O4 H 8C H K
n:
H Oa N
n
用改果如�克少多)4O4H8CHK(
钾氢酸甲二苯邻剂试准基取称应问。Lm03~52 液溶 HOaNL/lom2.0 耗消时定滴在求要�4
L m 6 1. 2 � 2 V
3�
0 7. 5 3
�5 �
4O n M �
n5 �
O 2 H 7 � 4O Se F
n�
4 �
On M
�2
eF 5
�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

7.1 计算下列重量因数:测定物 称量物(1)FeO Fe 2O 3(2)KCl (→K 2PtCl 6→Pt ) Pt(3)Al 2O 3 Al(C 9H 6ON)3 (4)P 2O 5 (NH 4)3PO 4·12MoO 3答案:232(FeO)271.85(1)0.8999(Fe O )159.69M M ⨯== 2(KCl)274.55(2)0.7643(Pt)195.08M A ⨯== 23963(Al O )101.96(3)0.11102(Al(C H ON))2459.44M M ==⨯ 254343(P O )141.94(4)0.037822((NH )PO 12MoO )21876.3M M ==⨯ 7.2 称取某可溶性盐0.3232g ,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其中含硫量,得BaSO 4沉淀0.2982g ,计算试样含SO 3的质量分数。

答案:3443(SO )(BaSO )(BaSO )(SO )100%0.29820.3430 100%31.65%0.3232s M m M w m =⨯⨯=⨯= 7.3 用重量法测定莫尔盐(NH 4)2SO 4·FeSO 4·6H 2O 的纯度,若天平称量误差为0.2mg ,为了使灼烧后Fe 2O 3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应最少称取样品多少克?答案:323424423234244230.210100%0.1%(Fe O )2(NH )SO FeSO 6H O0.210100%(Fe O )0.1%2((NH )SO FeSO 6H O)0.210 100%1(g)1600.1%2392s s M m M m M M ---⨯⨯≤⋅⋅⨯≥⨯⋅⋅⨯=⨯=⨯⨯ 7.4 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在给定介质中的溶解度(除(1)题外均采用I =0.1时的常数)。

(1) ZnS 在纯水中(p K 0sp (ZnS)=23.8,H 2S 的p K a1=7.1,p K a2=12.9);(2) CaF 2在0.01mol ·L -1 HCl 溶液中(忽略沉淀溶解所消耗的酸);(3) AgBr 在0.01mol ·L -1 NH 3溶液中;(4)BaSO4在pH7.0,EDTA浓度为0.01mol·L-1的溶液中;(5)AgCl在0. 10 mol·L-1的HCl溶液中。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4-11.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最主要不同点是什么?答:(1)定义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而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是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

(2)使用范围不同。

电离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也不能解释有的物质(如NH3)虽不含OH-,但具有碱性的事实,而质子理论却能对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问题统一加以考虑。

(3)对于酸碱反应的本质认识不同。

质子理论认为各种酸碱反应过程都是质子的转移过程,而电离理论则将酸碱反应分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离解反应及盐的水解反应。

2.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上述酸的共轭碱分别为:HPO42-,NH3,PO43-,CO32-,OH-,C6H5O-。

3.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上述碱的共轭酸分别为: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

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HOAc,NH4+,F-,(CH2)6N4H+,H2PO4-,CN-,OAc -,HCO3-,H3PO4,(CH2)6N4,NH3,HCN,HF,CO32-答:由酸碱质子理论可知,上述为共轭酸碱对的分别是:HOAc-OAc-,NH4+-NH3,HF-F-,(CH2)6N4H+-(CH2)6N4,H3PO4-H2PO4-,HCN-CN-,HCO3-- CO32-。

5.上题的各种共轭酸和共轭碱中,哪个是最强的酸?哪个是最强的碱?试按强弱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

答:4题中的各种共轭酸碱中,最强的酸是H3PO4,最强的碱是CO32-。

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3PO4、HF、HOAc、(CH2)6N4H+、HCN、NH4+、HCO3-。

(完整版)分析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 论1. 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g mL 1)分别为 0.36,0。

38,0.35,0。

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

38 g 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7.0539.037.035.038.036.0=++++=x g mL 1标准偏差122222120158.01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mL g n x x s ni i μ 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00158.0%100=⨯=⨯=x s s r(2)相对误差 %63.2%10038.038.037.0%100-=⨯-=⨯-=μμx E r 。

3. 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B (单位mg L 1)分别为0.5,1。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小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一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D )。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解:(1)34102.54106.1615.144.102.52-⨯=⨯⨯⨯ (2)6102.900.00011205.1021.143.01⨯=⨯⨯(3)4.020.0020342.512104.0351.04=⨯⨯⨯- (4)53.01.050102.128.10.03242=⨯⨯⨯(5)3.193.5462107.501.89405.422.512.28563=⨯⨯-+⨯- (6)pH=2.10,求[H +]=?。

[H +]=10-2.10=7.9×10-3。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解:(1)34102.54106.1615.144.102.52-⨯=⨯⨯⨯ (2)6102.900.00011205.1021.143.01⨯=⨯⨯(3)4.020.0020342.512104.0351.04=⨯⨯⨯- (4)53.01.050102.128.10.03242=⨯⨯⨯(5)3.193.5462107.501.89405.422.512.28563=⨯⨯-+⨯- (6)pH=2.10,求[H +]=?。

[H +]=10-2.10=7.9×10-3。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③0.00038==ns s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ns tx u14、解:(本题不作要求),存在显著性差异。

得查表8,05.08,05.021R 2121 306.2 22824649.346460008.04602.04620.00008.00008.0%08.0 4602.0%02.46 4620.0%20.46t t t f t S S S S S x x >=-=-+==+⨯-===========15、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 1.60%。

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

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1.51%=x 0.053%S 13.0==S1.7t =μ-=sx 计<t 5,0.05=2.571,无明显差别。

16.、解:HPLC 数据 :97.2%,98.1%,99.9%,99.3%,97.2%,98.1% %1.1 %3.98==S x ,化学法数据:97.8%,97.7%,98.1%,96.7%97.3% %54.0 %6.97==S x ,①用F 检验两种方法结果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别没有显著性差别说明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时,,,查表计 26.64,542,15.4%54.0%1.14,4,05.02122F F F f f F <===-== 用t 检验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别9,05.02221222211R 2121R2128.15656%90.0%6.97%3.98%90.0256%54.0)15(%1.1)16(2)1()1(t t n n S n S n S n n n n S x x t <=+⨯-==-+-+-=-+-+-=+⨯-=说明两种方法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别。

②在该项分析中,HPLC 法可以代替化学法。

17、解:92.074.2656.0032.474.2032.4%9959.074.2656.0571.274.2571.2%955,01.05,05.0±=⨯±===±=⨯±===±=u t P u t P nS tx u 时,时,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7、解:不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NaOH ,化学性质不稳定 HCl ,不是固体,难得到纯净物 H 2SO 4,不是固体 KMnO 4,难制得纯度高的纯净物 Na 2S 2O 3,难制得纯净物,化学性质不稳定8、用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的草酸晶体标定氢氧化钠溶液,NaOHNaOH 2V M m c 草酸晶体草酸晶体=,相当于实际的摩尔质量变小了,称量出更多的基准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测定值小于真实值,分析结果偏低。

如果用该氢氧化钠溶液测有机酸的摩尔质量,由于氢氧化钠浓度小于真实值,NaOHNaOH )( )(cV m M M m cV 有机酸有机酸有机酸有机酸=,=,摩尔质量测定值大于真实值,结果偏高。

用吸潮带水分的碳酸钠标定盐酸,碳酸钠碳酸钠M m c 2HCl =,相当于实际的摩尔质量变大了,测定值大于真实值,分析结果偏高。

如果用该盐酸溶液钠溶液测有机碱的摩尔质量,由于盐酸浓度大于真实值,HClHCl )( )(cV m M M m cV 有机碱有机碱有机碱有机碱=,=,摩尔质量测定值小于真实值,结果偏低。

9、(1)读数偏大,结果(HCl)浓度偏低。

(2)0.1248 > 0.1238,结果偏高。

(3)HCl 浓度比真实浓度低,需要消耗更多的HCl ,结果偏低。

(4)杂质碳酸氢钠消耗的盐酸比同质量的碳酸钠少,所以分析结果偏高。

*注:测定值>真实值,称分析结果偏高。

否则偏低。

10、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解:(1)NH 4H 2PO 4:[H +]+[H 3PO 4]=[OH -]+[HPO 42-]+2[PO 43-] (2)H 2SO 4(C 1)+HCOOH(C 2):[H +]=[OH -]+[HSO 4-]+2[SO 42-]+[HCOO -] (3)NaOH(C 1)+NH 3(C 2):[H +]+C 1+[NH 4+]=[OH -] (4)HAc(C 1)+NaAc(C 2):[H +]=[OH -]+[Ac -]-C 2(5)HCN(C 1)+NaOH(C 2):[H +]+C 2=[OH -]+[CN -]11、写出①H 3AsO 4②MgBr 2水溶液的电荷平衡式。

解:① [OH -]+[H 2AsO 4-]+2[HAsO 42-]=[]② 2[Mg 2+]=[OH -]+[Br -]12、写出c mol/L Zn 2[Fe(CN)6]水溶液的质量平衡式。

解:c Zn 2+=2c Zn 2[Fe(CN)6]=2c[Fe(CN)64-]+[Fe(CN)53-]+[Fe(CN)42-]+[Fe(CN)3-]+[Fe(CN)2]+[Fe(CN)+]+[Fe 2+]=c 6[Fe(CN)64-]+5[Fe(CN)53-]+4[Fe(CN)42-]+3[Fe(CN)3-]+2[Fe(CN)2]+[Fe(CN)+]+[CN -]+[HCN]=6c15、欲使滴定时消耗0.1mol/LHCl 溶液20~25mL ,问应取基准试剂Na 2CO 3多少克?此时称量误差能否小于0.1%? 解:Na 2CO 3+2HCl==2NaCl+H 2CO 32)(3232CO Na HCl CO Na M cV m ⋅=V =20mL 时:0.11g 21060.1010203CO Na 32=⨯⨯⨯=-mV =25mL 时:0.13g 21060.1010253CO Na 32=⨯⨯⨯=-m差减称量法两次称量,误差为±0.2mg 。

∴称量误差不能小于0.1%。

16、已知1mL 某HCl 标准溶液中含氯化氢0.004374g/mL ,试计算:①该HCl 溶液对NaOH 的滴定度②该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解:HCl+NaOH==NaCl+H 2O2HCl+CaO==CaCl 2+H 2OmL 0.004793g/0.00437436.540HCl/NaOH =⨯=T mL 0.003355g/0.004374236.556HCl/CaO =⨯⨯=T18、二元弱酸H 2A ,已知pH=1.92时,δH2A =δHA-;pH=6.22时,δHA-=δA2-。

计算:①H 2A 的p K a1和p K a2②HA -溶液的pH 。

解:①p K a1=1.92,p K a2=6.22② 4.07)p (p 21pH a2a1=+=K K19、解:)mol/L (100.43865.04109.34)2( ][F ][Ca 3865.0103.610103.6]H [][F 2]HF [][F HFH F 2 2F Ca CaF 4321132F sp sp 2F sp 22400.34a a FF F F 22---+---+--+--+⨯=⨯⨯===⋅==⨯+⨯=+====+∴⇔++⇔------δδδδK s K s s K K K c s c s s 溶解后: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下列各酸,哪些能用NaOH溶液直接滴定或分步滴定?哪些不能?如能直接滴定,各应采用什么指示剂?(1) 甲酸(HCOOH) K a=1.8×10-4答:cK a>10-8,可以直接滴定。

可以采用酚酞指示剂(2) 硼酸(H3BO3) K a1=5.4×10-10答:cK a1<10-8,不可以直接滴定。

(3) 琥珀酸(H2C4H4O4) K a1=6.9×10-5,K a2=2.5×10-6答:cK a1>10-8,cK a2>10-8,但K a1/K a2<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