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次作业精品

合集下载

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东北师范⼤学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称为A. 传B. 笺C. 正义D. ⾳义正确答案:2.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属于词义扩⼤现象的⼀项是()A. “领”由“脖⼦”义到“⾐领”义B. “臭”由“⽓味”到“秽⽓”C. “河”由“黄河”义到“河流”义D. “劝”由“⿎励”义到“规劝”义正确答案:3. 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A. 词义内容不同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彩D. 习惯⽤法不同正确答案:4. “适莽苍者,三飡⽽反,腹犹果然”中“果然”的⽂中义是()A. 饱的样⼦B. 的确C. 真的燃烧D. 认为……对正确答案:5. 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A. 在⼀⾸律诗中,前⼀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第⼆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 在⼀⾸律诗中,前⼀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第⼆字的平仄必须相反C. 是指同⼀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D. 是指同⼀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F.G.正确答案:6.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A. 使动⽤法B. 意动⽤法C. 名词⽤作状语D. 名词作动词正确答案:7.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

⼀类是以⿐辅⾳[-m]、[-n]、[-?]收尾的,叫( )A. 阴声韵B. 阳声韵C. ⼊声韵D. 上声韵正确答案:8. 既疏通经⽂⼜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A. 笺B. 注C. 传D. 义疏正确答案:9. “魏王贻我⼤瓠之种,我树之成”中“树”的意思是( )A. 树⽊B. 树⽴C. 种植D. 成长正确答案:10. “是故质的张⽽⼸⽮⾄焉”中“的”的意思是()A. 箭靶B. 盾牌C. 箭靶正中的圆⼼D. 语⽓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XXX】XXX《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1]答案

XXX】XXX《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1]答案

XXX】XXX《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1]答案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的选择是:D13、《庄子》中的“逍遥游”比喻的是()。

A人生的意义B人生的价值C人生的快乐D人生的苦难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的选择是:C14、下列汉字中属于“会意”字的是()。

A日B月C木D禾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的选择是:D15、下列句子中为动词意形容词用法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C青山绿水,皆是中国的美景。

D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的选择是:A16、下列哪个不是《广韵》所分的声母?()。

A清B浊C轻D重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的选择是:C17、下列哪个不是《广韵》所分的韵母?()。

A平B上C去D入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的选择是:D18、下列哪个不是《广韵》所分的声调?()。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的选择是:D19、《论语》中的“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出自于()。

A《学记》B《大学》C《中庸》D《论语》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的选择是:D20、下列哪个不是《广韵》所分的声调变调?()。

A去声变入声B上声变去声C入声变上声D平声变去声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的选择是:D二、简答题(共3题,30分)1、请解释“同音异形”和“同形异音”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同音异形:指不同的汉字发音相同,但字形不同,如“太”、“泰”、“态”。

同形异音:指相同的汉字字形相同,但发音不同,如“行”(háng)和“行”(xíng)。

2、请简述“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三种字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象形:指汉字的字形与所表达的意义有直接的形象联系,如“日”、“月”、“山”等。

《古代汉语2》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古代汉语2》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古代汉语(2)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 霍光传)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 燕策)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 贾谊传)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项羽传)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 秋水)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冯谖客孟尝君)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囯也)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劝学)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论)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19、之二虫又何如?(北冥有鱼)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21、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论积贮疏)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天论)(二)或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论积贮疏)(三)是1、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察今)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3、生之所谓“立言”者,是也。

(答李翊书)(四)非1、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足多也。

18秋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18秋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采用了()表达方式。

A: 互文B: 连文C: 变文D: 省文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

A: 连词“和”B: 介词“和”C: 动词“参与”D: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欤”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根据许慎的“六书”,“武”、“信”属于()。

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所谓就是凭借对字形的分析来判定本字及其本义。

A: 因声求义B: 因形求义C: 据文证义D: 借义推义正确答案:(单选题) 5: 《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字法,按所收字的字形,分为()部。

A: 540B: 500C: 240D: 340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采用了()表达方式。

A: 互文B: 连文C: 变文D: 曲指正确答案:(单选题) 7: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D: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根据许慎的“六书”,“日”、“月”属于()。

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孟子章句》的作者是()。

A: 孟子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毛诗诂训传》的作者是()。

A: 毛亨B: 郑玄C: 孔颖达D: 陆德明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 许慎B: 段玉裁C: 毛亨D: 陆德明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中古()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两类。

A: 平声字B: 上声字C: 去声字D: 入声字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对()所作的解说。

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假借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切韵》的作者是()。

东师15秋《古代汉语(一)》第二次在线作业2及满分答案

东师15秋《古代汉语(一)》第二次在线作业2及满分答案

东师15秋《古代汉语(一)》第二次在线作业2及满分答案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30V1. 《战国策》是国别体。

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共多少篇() A. 10,23 B. 11,32 C. 12,33 D. 13,42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2.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

”是() A. 判断句 B. 被动句 C. 省略句D. 主谓倒装句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33.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里“贤”的文中义是() A. 贤能 B. 超过 C. 尊敬 D. 错过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4. “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 A. 词尾 B. 代词 C. 形容词 D. 语气词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35. “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 A. 行走 B. 跑C. 小步快走D. 散步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6.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中“岁”的词义是()A. 年月B. 年龄C. 年成(试卷出镨了,应是”收成”)D. 季节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7. 对“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说法正确的是()A. 含双宾语B. 是兼语句C. 含宾语前置D. 是判断句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38.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是()A. 水牢B. 关牲畜的圈C. 牢固D. 监狱正确答案:B9.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乃”的词性和词义是()A. 连词,就B. 介词,在C. 副词,才D. 助词,表顺承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310.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中“权”与“虏”的用法是()A. 名词使动用法B. 名词的意动用法C. 名词用作动词 D.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3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东师-古代汉语(2)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1

东师-古代汉语(2)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1

东师-古代汉语(2)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1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之一,其使用时间跨越了数千年。

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独特的语法和词汇结构,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1.“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中的“劝”的意思是鼓励。

这句话出自《左传》,意为即使有天子的高位尊荣之赏,也不能劝说他。

2.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一个词的引申义。

在古代汉语中,许多词语的意义都是由本义逐渐发展而来的。

3.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叠音词,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相同的音节组成的词语。

叠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如“叮咚”、“喳喳”等等。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中“之”字的词性是动词。

这句话出自《庄子》,意为何必要走九万里的路去南方。

5.“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扶摇”属于连绵词,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音节组成的词语。

连绵词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如“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等。

6.对于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常用作意动,“辱”带用作使动。

在古代汉语中,“耻”和“辱”都是表示羞耻或受辱的词语,但在用法上有所区别。

7.“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中的“殊”字的文中义是死。

这句话出自《左传》,意为所有的军队都要奋勇杀敌,不能失败。

8.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XXX、郭象、向XXX 等五家,现存的只有XXX的注本十卷,唐代有XXX为此作疏。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古代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注解和研究。

9.古代汉语四声“平、上、去、入”中关于平仄,正确的一组是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音律,指的是诗歌、韵文等文学作品中音节的声调变化。

第一部分:单选题1.古汉语中的复音词中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是选项:偏义复词改写:古汉语中的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

东师-《古代汉语(二)》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辅导资料(答案)2

东师-《古代汉语(二)》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辅导资料(答案)2

古代汉语(二)23秋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中“爱”的文中义是()
[A]选项.喜欢
[B]选项.怜惜
[C]选项.吝啬
[D]选项.疼爱
[本题选择]:C
第二题,“千金,重币也”是什么句式()
[A]选项.省略句
[B]选项.判断句
[C]选项.被动句
[D]选项.倒装句
[本题选择]:B
第三题,“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诸”的词性是()
[A]选项.语气词
[B]选项.代词
[C]选项.兼词
[D]选项.词尾
[本题选择]:C
第四题,“晋侯饮赵盾酒”里“饮”的特殊用法是()
[A]选项.意动用法
[B]选项.使动用法
[C]选项.为动用法
[D]选项.对动用法
[本题选择]:B
第五题,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
[A]选项.意动用法
[B]选项.对动用法
[C]选项.为动用法
[D]选项.使动用法
[本题选择]:A。

古代汉语2作业1答案

古代汉语2作业1答案

古代汉语( 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3、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4、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5、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6、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7、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表示对象。

介词,表示行为对象介词,表示被动。

动词,变成。

助动词,表示被动。

助动词,表示被动。

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助动词,表示被动。

动词,遭受。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词,这样18、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

19、 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 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 莫: 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

2 、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

(二) 或: 1、无定代词,不同。

2 、无定代词,不同。

(三) 是: 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

2 、指示代词,这,不同。

3 、判断词,正确,对,相同。

(四) 非: 1、动词,非难,不同。

2 、形容词,不正确,相同。

3 、动词,责怪,不同。

4 、副词,表否定,不同。

(五) 以: 1、连词,表关联,不同。

2 、副词,将近,不同。

3 、动词,认为,相同。

4 、介词,凭借,不同。

5 、连词,表原因,不同。

6 、介词,表时间。

三、 说明下面字的意义1、 竟:副词,终于。

2、 少:副词,稍微。

3、 颇:副词,稍微。

4、 特:副词,但,仅仅。

5、稍:副词,逐渐。

6、既:副词,已经。

7、第:程度副词,但,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情况、方式、关系、中心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关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说法正确的是A. 是兼语句B. 含双宾语C. 含宾语前置D. 是判断句满分:3 分2.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中“ 息”字的文中义是A. 气息B. 子C. 休息D. 休养生息满分:3 分3. 在“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中,“丧”可语释为A. 丢官B. 丧事C. 走失D. 逃跑满分:3 分4.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中“高”的特殊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对动用法D. 为动用法满分:3 分5. “子路问:‘ 闻斯行诸?’”里的“诸”字相当于A. 之于B. 于之C. 之乎D. 众满分:3 分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中“ 或”的词性是A. 连词,或者B.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C.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满分:3 分7. 《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它是谁集成的A. 孔子B. 孔子门人C. 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D. 孔子和孔子门人满分:3 分8.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里“ 乃”的词性是A. 连词B. 语气词C. 介词D. 副词满分:3 分9. 在“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里,“乃”的词性和意义是A. 连词,就B. 语气词,表停顿C. 介词,在D. 副词,才满分:3 分10.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的“走” 的意思是A. 行走B. 慢走C. 跑D. 小步急趋满分:3 分11. 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所谓的《礼记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是A. 戴德,刘向B. 杜预,孔颖达C. 何晏,邢昺D. 郑玄,孔颖达满分:3 分12.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的“揭”文中义是A. 翻开B. 起义C. 高举D. 拿着满分:3 分13. “纣以为恶,醢鬼侯。

”中“醢”的意思是A. 烹煮B. 车裂C. 炮烙D. 剁成肉酱满分:3 分14.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中的“埶”与“ 势”的关系是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满分:3 分15.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中的“若”可以语释为A. 如果B. 这样C. 你D. 象满分:3 分16.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中存在的语法现象是A. 宾语前置B. 名词用作动词C. 使动用法D. 意动用法满分:3 分17. 下列句子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满分:3 分18.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中的“胖”的文中义为.A. 肥胖B. 安泰C. 滋润D. 臃肿满分:3 分19. 下列句子中,属兼语句的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C. 人十能之,己千之。

D.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满分:3 分20.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中“ 也”的词性和用法是A. 副词,可译为“也”B. 连词,表承接C. 语气词,表停顿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满分:3 分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面各句中的“ 与”字是语气助词的有A.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 求,无乃而是过与?C.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D.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满分:2 分2. 下列例子中,有名词用作状语情况的有A.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C. 月攘一鸡D.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满分:2 分3. 下面句子中的“者”词性是助词的为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D.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满分:2 分4. 下列各句中,“ 为”字是动词的是A.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B.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C.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D.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满分:2 分5. 下面句子里,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A.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B.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D. 武丁朝诸侯。

满分:2 分6. 下列各句中“ 夫”字是指示代词的是A.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满分:2 分7. 下列各句中的“ 朝” 字用作使动用法的是A.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B. 武丁朝诸侯。

C.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D. 盛服将朝。

满分:2 分8. 下面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有A. 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 百乘,显使也。

C. 愿受一廛而为氓。

D.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满分:2 分9. 下列各句中,有介词“ 以”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 吾道一以贯之。

D. 纣以为恶,醢鬼侯。

满分:2 分10. 关于“权,然后知轻重。

”中的“权”字,说法正确的是A. 权,秤锤,这里用如动词B. “权”的文中义为权衡利弊C. “权”的文中义为称东西D. 权,黄华木,这里用如动词满分:2 分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汉初所传的《论语》齐论、古论、鲁论之分。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 鲁人欲勿殇童汪踦。

”中“殇”本指未成年而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的文中义是“成就”。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中的“踵”字的用法是名词做状语。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中的“胖”的文中义“肥胖。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中有意动用法。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中的“者”是代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的文中义是A. 羊圈B. 市场C. 学校D. 宗庙满分:3 分2.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属于什么句式A. 判断举B. 被动句C. 省略句D. 兼语句满分:3 分3. “或谓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

’”中“或”字的词性是A. 选择连词B. 肯定性无定代词C. 否定性无定代词D. 副词满分:3 分4. 下列句子中,没有名词做状语现象的是A.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 月攘一鸡。

C. 曰:“日饮食得无衰乎?”D.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满分:3 分5. “武丁朝诸侯。

”里“朝”字的特殊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对动用法D. 为动用法满分:3 分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中的“彫”与“凋”的关系是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满分:3 分7.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千”的用法是A. 形容词用作名词B. 量词用作形容词C. 名词用作动词D. 数词用作动词满分:3 分8. “或百步而后止”中“或”的词性是A. 选择连词B. 肯定性无定代词C. 否定性无定代词D. 副词满分:3 分9.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中“彫”与“ 凋”的关系是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满分:3 分10. “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A. 耕作B. 站起C. 写作D. 起义满分:3 分11. “纣以为恶,醢鬼侯。

”中的“ 醢”字的意思为A. 烹煮B. 车裂C. 炮烙D. 剁成肉酱满分:3 分12.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中“ 是”的词性和意义是A. 系词,是B. 形容词,正确C. 代词,这些D. 词尾,……样子满分:3 分13. “赵太后曰:‘ 诺,恣君之所使之。

’”中“恣”的文中义是A. 恣意B. 听从C. 任凭D. 吸取满分:3 分1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中的“雕”与“凋”的关系是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满分:3 分15. “子路问:‘ 闻斯行诸?’” 中的“ 诸”字词性为兼词,它相当于A. 之于B. 于之C. 于是D. 之乎满分:3 分16.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中的“ 若”可语释为A. 如果B. 这样C. 你D. 象满分:3 分17. “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里“ 而”字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A.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C. 介词,表示方式D. 代词,你满分:3 分18. 下列各句中的“ 以”的词义为“认为”的是A.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满分:3 分19. “俯噣白粒,仰棲茂树。

”中“噣”的文中义是A. 啄B. 啃噬C. 拾取D. 鸟嘴满分:3 分20. 下列句子中,“然”字不属于指示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关于“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个“恶”和第一个“好”都是动词B. 第二个“恶”和第二个“好”都是形容词C. 第二个“好”是美好的意思D. “色”指容貌。

满分:2 分2. 关于“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理解正确的是A. “爱”是吝啬的意思。

B. 以……为,可译作“把……看作是”。

C. “爱”是喜爱的意思。

D. “皆”是副词,都的意思。

满分:2 分3. 下面各句中的“ 与”字是语气助词的有A.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 求,无乃而是过与?C.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D.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满分:2 分4. 下列句子中的“ 乎”字是介词的有.A. 飞翔乎天地之间。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