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对话、习作、朗读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能,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单元的难点在于如何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和个体情感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表达,需要引导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我说我说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问答、描述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1.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会对口语交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小组内进行简单的讨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第二课:书信好朋友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书写和阅读信件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增加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学生写一封给好朋友的信。
2.学生交换信件进行阅读。
3.学生就信件内容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写一封给好朋友的信,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口语习作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口语习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在实践中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进行口语演讲。
2.学生互相评价,并进行改进。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互相评价和改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课:故事讲述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一个故事。
2.学生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3.学生就故事内容进行讨论。
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讨论和反馈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要点,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识字、读写、口语和听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掌握字、词及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和作用。
2.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教学内容1.学习《语文园地》这篇课文,了解其主题和内容。
2.进行读课文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词的组成和句子的基本要素。
3.学习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的作用和美。
2.教师进行“看图说话”的活动,让学生猜测词语,并根据剪贴图片判断图片描述是否准确。
3.在引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单词和句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练习课文,让每个学生轮流读一段,并提问每段的重点。
5.通过单词和句式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第二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运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诗歌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朗诵诗歌。
3.进行实际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诗歌作品。
第三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并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通过读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传授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2.组织小组阅读小说或故事书,讲述学习故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跟读并深入理解。
3.通过写作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活动和方法1.让学生动手、多参与、多交流。
2.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喜欢创作。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语文要素】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掌握含近义词且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并举一反三。
3.通过朗读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重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重点)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教师指名说阅读体会。
4.师小结:阅读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
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字词句运用1.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学生自由读成语。
(指名读成语,教师相机正音)(2)学生开火车读成语。
2.观察画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画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近义词)师小结: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每个词语中画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
第一排的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近义词,第二排的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练习题,进行词语巩固练习。
三、朗读有方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包括故事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以下内容:1.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2.教具:黑板、教师课件、学生课本、课堂练习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你喜欢听故事吗?”“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故事教师逐段地给学生讲述故事《小马过河》,并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3. 故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基本结构,包括故事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教师可以用黑板或者课件展示故事的结构图,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4. 阅读理解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或者在课件上展示相关题目,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并回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当调整难度和数量。
5. 学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
可以进行小组或者全班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提问。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故事的基本结构和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讲故事的好习惯。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自己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写下故事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故事和阅读理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适当增加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故事和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设计)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1.读一读,找规律。
(1)提出问题: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2)出示范例,交流指导。
①课件出示:②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③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④小组交流:小朋友,观察这里出现的兴趣小组标牌,说说有什么特点?(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①这里出现的都是一些兴趣小组的标志,上面的名字能体现出活动的特点,一些名字中还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如“侠、巧手、鲲鹏、弈秋”等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板书 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包括兴趣小组内容 体现兴趣小组的个性)②同时标识牌上还有能体现其特色的图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这种活动的特点。
2. 练一练,学运用: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阅读兴趣小组:书香伴我行、琴子共读苑、书香心语 ②书法兴趣小组:书法乐园、书法天地、墨海弄潮、墨香堂 ③钢琴兴趣小组,朗朗钢琴社、天籁音乐团 ……3. 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兴趣班的名字吗?(我还知道一些兴趣小组响亮的名字:创意气球、艺术天堂、特色功夫扇、捕捉瞬间、七彩画廊。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 (( ( (板书设计:交流平台:有新鲜感的语句第一、三个字的意思相近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词语第二、四个字的意思相近一边读一边想象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读好句子关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包括兴趣小组内容设计兴趣小组的名字体现兴趣小组的个性日积月累:所见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在“交流平台”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内句子作为例子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想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了运用动作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了分类积累成语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兴趣小组取名字,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像这样的句子读起来为什么颇有新鲜感呢?经过这 样一比较我们就发现了,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 的感受自然就很不一样了。有运用拟人、排比的,有发挥想象 的。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 本上,积累下来。
日积月累
词语解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震荡;回荡。说明牧童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
诗歌大意: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 声在林中回荡。忽然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 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积累优美语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第二节
交流平台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这句话表达的是孙中山背书时的感受,所以“一点儿”这个部分要强调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 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句话表现了孙中山不怕挨打、敢于提问的精神,要用 坚定的语气来读,强调“不懂就要问”“就是”“值得”等词句 。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 二 章
词 句 段 应 用
新课导入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朗读成语
摇头晃脑
chì
2024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说说自己积累的类似的句子。
3、给兴趣组取名字。
(1)课件出示兴趣小组的名字。
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
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
(2)板书:兴趣小组
(3)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课件:“黑白棋社”肯定是围棋小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都可以语音输入啊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交流平台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句子。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教师评议并小结: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
1、课件出示古诗,配图,学习生字。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
齐读
生抄写积累。
交流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1、指名读
2、齐读
3、男女比赛读
4、小组交流
5、小组代表发言
6、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积累的类似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师生评议。4、分小组比赛读。
总课时( )
课 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
要素组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学习积累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有感情的朗读等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精彩句子,练习给兴趣小组起个有创意的名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词语。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对比句子,发现“新鲜感”。
(1)对比句子。
课件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说说哪一句写得更有意思。
课件出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窗外十分安静,同学们在读课文。
(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鼓励学生从修辞、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
(3)感受句子。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二个句子。
课件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①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课件相机补充资料:这个句子出自泰戈尔的《职业》,出示相关文本。
)课件出示:清晨的钟敲了十下,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我每天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他没有什么急事要做,没有哪条街道非去不可,也没有什么时间非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整日在街上混日子,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下午四点,我放学回家。
我从一家门口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土。
他用他的锄子,想怎么挖,便怎么挖,他的衣服落上了尘土,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被雨淋湿了,没有人会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土,没有人来阻止我。
天一黑,妈妈就送我上床睡觉。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更夫摇着他的灯笼,他的影子随之一起移动,他一生从没有上床歇息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②想一想:这样的表达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③说一说: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有哪些?它们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4)重温“新鲜感”:本单元要求我们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也知道了有新鲜感的词句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词句段运用,学习积累带有人体部位名称的成语,有感情朗读本单元的精彩句子,练习给兴趣小组起个有创意的名字。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和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板书:句子)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读出感情?
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
(三)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课件出示5)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黑白棋社
1.读一读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板书:兴趣小组)
2.说说你对这些兴趣小组名字的理解。
如“黑白棋社”肯定是下围棋小组,围棋有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
3.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你也试试取个名字。
比如,书法兴趣小组,取名为“小小书法家组”;钢琴兴趣小组,取名为“朗朗钢琴社”……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6)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新鲜、有趣的句子
成语句子兴趣小组
《所见》五言绝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摇()晃()披()散()张()舞()提()吊()()红()赤()忙()乱()疾()快()干()燥
2.默写古诗《所见》。
参考答案
1.头脑头发牙爪心胆面耳手脚眼手口舌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由于大部分都是本单元的重点词句,所以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先读读这些词句,再互相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然后有感情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
学习古诗时,本着“以学定教”“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借助拼音,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小组合作交流诗意,教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这种方式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生的负担。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感情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袁枚的古诗《所见》,充满儿童情趣,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词有哪些?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每日课外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