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水泥行业安全事故——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案例

水泥行业安全事故——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案例

水泥行业安全事故——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案例案例1 某水泥厂“1.7”钢廊架挤压伤害事故一、事故概况2008年1月7日5时左右,维修工凃XX,安排班组成员检修桥架,但检修桥架需将连接窑门和窑口的钢件廊道吊装移开。

钢廊道由两节组成,中间用螺栓(上部2颗,下部7颗)联接。

吊装分两道作业。

第一道:先用汽车吊将钢廊道整体吊到窑头平台后;第二道:拆除钢廊道上的整体桥架,将联接螺栓分成两节,以便吊进窑门。

在第二道作业拆除廊道底部联接螺栓时,先是钻到廊道底部用扳手拆掉下部的6颗联接螺栓(上部2颗未拆),另一颗用扳手无法拆,需用气割拆除。

早上7时左右,临近下班,凃XX就安排几人先到食堂吃早餐,等待白班维修人员过来接班继续检修。

此时(约7:08),检修人员梁XX想把最后的一点工作做完,自己钻入钢制廊道的底部,对底部的最后一颗连接螺栓进行切割。

当梁XX把底部最后一颗螺栓切割完时,钢廊道突然落下,把梁XX重重的压在廊道底下。

凃XX发现后,立即组织人员,撬(顶)起钢廊道把伤者抬出来。

7:40时,伤者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事故造成梁XX的右侧锁骨外侧粉碎性骨折,右胸第一后肋横断性骨折,右肺挫伤气肿,右侧耻骨斜形骨折,颅抵骨裂伤。

事故造成1人重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1在拆除钢廊道的联接螺栓前,没有将悬空部分进行支撑,也没有将吊住钢廊道的手拉葫芦拉紧就进行拆除2.2梁XX在切割时未考虑到钢廊道底部只剩一个连接点,在既没有对钢廊道增加支撑点的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钻入钢廊道底部进行切割作业。

致使钢廊道悬空下坠,压住梁XX,导致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3.1维修人员,特别是伤者梁XX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的安全因素辨识、重视不够,对进入廊道下面作业可能发生的安全状况没有预判4.2现场组织者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5.3部门、工段和班组日常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够,记录不完善案例2 某水泥厂“3.29”管钳打击伤害事故三、事故概况2018年3月29日7:40 夜班机修工将篦冷机1段冷却风机故障处理完毕,试机发现风机叶轮侧端盖漏油。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

物体打击事故1.物体打击事故案例(1)事故时间:1988年12月17日(2)事故类别:物体打击(3)伤亡人员情况:死亡1人(4)直接经济损失:6000元(5)事故简况:1988年12月17日15时42分左右,在四川成都市热电厂扩建工程主厂房工地,担任分包工程的成都市金牛区××乡建筑队架工龚×、张××(都是农建工)两人在搭设主厂房锅炉架25.77mk2一k35轴线安装钢梁的架子时,因钢架管不够,龚×走到k2柱子边时,看见靠钢筋混凝土柱子立着8根钢架管,于是就走去搬动,由于钢管紧靠钢筋混凝土柱子,并被周围支架卡得较紧,龚在搬动时,把靠钢筋混凝土柱子边与钢筋混凝土平台边缘立着的长5.1m的钢架管松动,龚当时未查觉,继续用力搬动其他几根立着的架管。

靠柱子和平台边缘处的长5.lm 的那根钢架管顺着平台边缘凹槽向下滑出,等龚回过头来时,钢管已飞速下坠到k2b19.6m处被两根柱子夹住并支出约lm的钢管碰撞发出声响后,龚才发现有钢管掉下去。

下坠的钢管在19.6m处碰撞支出的架管后,斜飞至锅炉炉架9.97m层钢筋混凝土板底层土地上,一端触地,另一端同时将正在回填土方的民工付××头部左侧太阳穴击中,付当即倒地,安全帽左侧边缘被击碎,安全帽帽壳被弹飞出3.2m处,帽内衬掉至付倒地处45cm的地方。

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6)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交叉施工无安全防护措施。

2)间接原因:锅炉架9.96~25.77m层卷扬机井字架拆除后,没有安全、彻底把所拆除的支架管清除干净;37.l7m层支架虽未拆除,但木工在拆模过程中对拆下的架管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钢管平放或固定,安全水平网不足5m,对拆除架后的空隙带,没有及时加密加宽安全网防护。

3)主要原因:施工队长徐××于当日上午通知他“因锅炉架多处拆除、拆模,炉底回填土方不安全,暂停回填土方”,后没有认真贯彻通知班组,致使班组继续安排人员回填土方。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物体打击事故是指在工作、生活或其他活动中,由于物体突然受到外力作用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发生在建筑工地、工厂车间、交通运输、家庭日常等场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将介绍几起物体打击事故案例,以警示人们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建筑工地坠落事件。

某市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突然一块混凝土坠落,砸中了他。

经检查,该混凝土块是由于高空吊车操作不当,导致坠落。

工人当场受伤,送医后不治身亡。

案例二,工厂机械事故。

某工厂一台机械设备突然故障,导致机器部件飞出伤及工人。

经调查发现,该机械设备长期未进行维护保养,零部件出现了疲劳断裂。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重伤致残。

案例三,交通运输危险品泄漏。

某运输公司一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品泄漏。

事故发生后,周围居民被疏散,但仍有多人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其中一人不治身亡。

以上案例都是由于物体打击事故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事件,这些事故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防范: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最后,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建筑工地、工厂车间、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督导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通过以上案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介绍,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只有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才能有效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施工现场物体打击案例

施工现场物体打击案例

施工现场物体打击案例话说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建筑工地上,那可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各种机械轰鸣,工人师傅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有个叫老李的工人,他可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建筑工了。

这天呢,他正在一楼的墙边砌砖,手法那叫一个熟练,一块砖接着一块砖,就像变魔术一样,墙在他手下一点点长高。

在二楼呢,有个年轻的小工,叫小王。

这小王啊,干活有点毛手毛脚的。

他在清理楼层边缘的一些建筑垃圾,其中就有几块零散的砖头。

也不知道他是没睡醒呢,还是咋的,在把那些砖头往旁边推的时候,没注意下面有人,其中一块砖头就那么晃晃悠悠地朝着楼下老李的方向掉下去了。

老李正专心致志地砌墙呢,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阵风声。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砰”的一声,那块砖头就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的安全帽上。

这一下可不得了,虽然安全帽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那冲击力还是让老李一阵头晕目眩,直接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周围的工友们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有人赶紧去扶老李,有人就冲着二楼喊:“小王,你咋回事啊,咋乱扔东西呢!”小王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脸都吓白了,慌慌张张地从二楼跑了下来。

大家把老李的安全帽摘下来一看,好家伙,安全帽上都被砸出了一个大坑。

老李呢,缓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只觉得脑袋嗡嗡直响,脖子也有点疼。

工友们赶紧把老李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经过一番检查,还好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就是有点轻微的脑震荡,脖子也有点软组织挫伤。

这事儿啊,可把工地的负责人吓坏了。

这要是出了人命,那可不得了。

后来在工地上专门开了安全大会,把这个事儿当作典型案例来讲,着重强调了在施工现场要注意防止物体打击。

什么东西都得摆放好,在高处作业的时候,更是要小心谨慎,可不能像小王那样马虎大意。

你看,就这么一块小小的砖头,差点就酿成了大祸。

在施工现场啊,真的是一点都不能放松警惕,每一个小细节都关乎着大家的生命安全呢。

在一个大的建筑项目施工现场,有个架子工老张。

老张那可是在架子上如履平地的人,每天在那些钢管架子之间穿梭,搭架子、拆架子都不在话下。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

中石油七起事故案例统计一、中原工程“2.1”物体打击事故2018年2月1日20:53,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70811钻井队承钻的中古15-7X井在处理卡钻故障过程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名员工死亡。

(一)事故经过:2月1日,70811钻井队按照中原塔里木分公司制定的处理卡钻技术方案要求,在1400KN-2100KN之间活动钻具并起出了一个单根。

20:53,当活动起出第二个单根约5米时,钻具自325.96米发生断裂,悬重由2022.4KN 降至87.7KN,悬吊系统发生剧烈摆动,水龙带摆动中撞击右侧气动绞车钢丝绳;钢丝绳突然受力而摆动上行,吊钩端上部U型绳卡挂住站在死绳固定器旁的钟X右下颌,将其掀翻并摔至转盘右侧距井口1.4米处,在送往医院途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井内钻具在上部突然断裂后引发的一系列破坏作用是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风险识别和管控不到位。

钻井队对卡钻故障处理过程中的“断钻具”风险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明显不到位。

事发时,钻台上作业人员多达8人,说明当班人员风险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3人身处危险区域浑然不觉;当班干部及骨干没有采取警告并强制撤离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2)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处理卡钻故障方案安全措施不具体,监督执行不严格。

(3)“三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日常培训不到位,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岗位风险识别能力、操作技能、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

3.下步措施:(1)狠抓“三基”工作。

强化日常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狠反“三违”和“低、老、坏”现象,切实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2)狠抓风险管控。

严格工作安全分析,严格作业许可制度执行。

(3)狠抓专业安全管理。

严格钻具和工具管理,防止不合格钻具和工具入井;严格工艺参数,避免满负荷作业,杜绝超载作业;严格安全措施,任何工程技术措施实施必须充分考虑人身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措施

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
定 义: 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故可以根 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 的分类。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 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事故
分 类: 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措施
典型事故案例
物体打击事故
定 义: 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造成的人身伤害事 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 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事故
类 型: 1、物体(工具、零件、瓦块、木块等); 2、起重作业时,吊物坠落砸伤人; 3、正在运行的设备突然故障,零部件飞出伤人。 4、人为从高处乱扔废物、杂物砸伤他人; 5、用工器具误碰运转设备,工器具反弹伤人。
后由120抢救,但最终因失血过多,符X于12日12时死亡。
物体打击事故
案例二 深圳市某厂“7.11”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2、事故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手动叉车叉运高大重物,与货
叉接触面积小且没有绑扎牢固,在行至上坡(高差约10CM)障 碍处,重物重心失稳倾倒,导致符X反应不及,被压力机压住 双腿,失血过多死亡。
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原因: 3、忽视对作业环境存在不稳定物体的检查; 4、随意抛掷物件; 5、在高处传递物件不系安全绳; 6、捆绑吊物不牢,吊物坠落伤人;
a、捆绑位置不当,容易滑落; b、绳扣捆绑不当,捆绑不牢。
7、违章操作。
如戴手套使用手锤或单手抡大锤。
物体打击事故

安全一刻

安全一刻
安全一刻 事故案例分享
上海金茂HSE部宣 2015/06/02
1、高空坠物(物体打击)
伤亡事故:2014年7月 18日下午4时33分,扬州金 域华府4号楼屋顶一名吊篮 安装工人在转移吊篮再安装 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吊篮 垂臂及支架坠落,一名弱电 施工工友正好被坠落支架砸 中,当场死亡。
2、电梯井坠落(高处坠落)
5、总结
以上几起案例只是众多事故中的冰山一角,要避免安全生产事故, 关键在于安全部门应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并力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强化HSE红线意识,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生的每一起安 全事故,认真调查,让肇事者付出应有代价,由此起到警醒作用。
7
伤亡事故: 2014年4月21日下午1 点40分杭州万科嘉兴金色 梦想项目发生事故,事故 发生原因为水电操作工张 文强在6#楼22层进行垃圾 清理时,擅自拆除电梯门 洞防护门固定装置,将防 护门掀起并用木方支撑, 倾倒垃圾时不慎摔倒,坠 入电梯井道。
7
3、支护(撑)坍塌
伤亡事故: 2014年7月19日上午10 :00点左右,宁波江东府项 目桩基单位对损坏的工程桩 进行处理,11:00点左右下 班。但作业人员擅自在午休 时间施工,且未使用维护套 筒,总包管理人员发现后立 即去制止,在制止过程中( 12:40左右)发生土方坍塌 ,一人被埋。项目部第一时 间组织营救,被埋人员于下 午16:00左右被挖出,送往 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7Leabharlann 4、火灾2014年5月14日,上海翡翠滨江一期7#楼23层南阳台发生一起火灾,初步调查 此次火灾为25层外墙龙骨电焊火花点燃23F南阳台挤塑板引起(地暖保温层用) ,恰逢亚信峰会召开前夕,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10:30 23层南阳台部位起火冒 烟; 10:35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即启 用灭火器灭火,启用施工消防 水管,同时拨打119报警; 10:40 消防到埸; 10:55 火灾消除; 过火面积约42.5平方,无人员 伤亡。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一、违章操作钩头落,将人砸翻酿大祸事故经过:2011年11月9日22:30分左右,钢水3#天车司机给3#机上完钢后,同时落下主付钩开车前去东侧钢包修砌平台处进行翻包,此时钢水50T从3#机吊下空钢包要进行倒渣,天车司机马某便将车开至2#炉出钢口处进行避让,同时将付钩打到了上升档,等50T倒完渣后(约1分钟)在向东开车将钢包放在钢包修砌平台处灌水口沙时,付钩钩头上天,将正在灌沙的作业人员张某砸落在钢包内,造成死亡。

原因分析:1.司机马某麻痹大意,未将付钩控制器拉回零位(误认为已在零位),造成钩头上天。

2.对天车的车况及性能不熟悉,操作技能差。

3.点检不到位,重锤限位短接,涡轮限位失灵。

4.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无点检记录。

5.管理松懈,制度落实不到位。

预防措施: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天车司机的操作技能和责任心。

2.强化点、巡检制度,对所有天车的重点部位(钩头、限位、钢丝绳、抱闸、索吊具、盆罐包耳轴)进行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3.强化管理,强化制度落实。

二、动力厂“9·11”李××物体打击工亡事故【事故经过】:1997年9月11日22时,四制氧中班班长卢××在给脱水器放水时(例行操作,二小时一次),发现排水管阀门堵塞。

23时10分左右,卢××和副班长李××共同去处理,李××站在脱水器排水管南侧偏东,卢××站在李××西侧用手电为其照明。

当李××弯着腰打开阀门后,发现脱水器排水管堵塞,于是李××用扳手轻轻敲击第一道球阀与第二道球阀之间短管进行疏通,突然,第一道球阀与管道连接丝扣脱扣,击中李××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①这套脱水器装置是94年初投入使用的,是俄罗斯产的15000立方米制氧机配套设备,按规定这套15000立方米的制扭送机设备七至八年大修一次,而在每年局部计划检修中没有能够把此次发生设备事故的部位当做重要检修内容进行综合考虑,致使管道与球阀连接丝扣经长时间腐蚀,在气流冲击下发生脱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
篇一:案例-物体打击事故
案例
“11.11”物体打击事故
事故类别:物体打击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事故经过:
1998年11月11日,在某单位承建施工的成都市树德巷楼房施工中,因使用扒杆起吊的砖
斗车与四楼缷货平台碰撞造成运砖斗车倾翻,砖从斗车落下,砸伤正从扒杆下行走未戴安全帽的1名工人,造成当场死亡。

直接原因:
1、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违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规则,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的
规定。

2、违反卷扬机、吊笼下方作业过程中不得有人操作和通过的规定。

间接原因:
使用扒杆作业,没派专人指挥,拉缆绳的人员在所吊重物没到位时,又擅自松绳,系违章
作业。

因此,这是一起因个人违章作业和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完善造成的责任事故。

事故责任认定:
1、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违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规则,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未按要求戴好安全帽,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应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

2、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未按要求报监,应对此事故负主要管理责任。

篇二:物体打击事故案例
[
物体打击事故案例(二)
一、事故概况:
2002年8月24日上午,在上海某建筑公司总包、某建筑有限公司分包的某高层工地,分
包单位外墙粉刷班为图操作方便,经班长同意后,拆除机房东侧外脚手架顶排朝下第四步围
档密目网,搭设了操作小平台。

在10时50分左右,粉刷工张某在取用粉刷材料时,觉得小
平台上料口空档过大,就拿来了一块180×20×5公分的木板,准备放置在小平台空档上。

在放置时,因木板后段绑着一根20#铁丝钩住了脚手架密目网,张某想用力甩掉铁丝的钩扎,不料用力太大而失手,木板从100米高度坠落,正好击中运送建筑垃圾至工地东北角建筑垃
圾堆场途中的普工杨某脑部。

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将杨某送往医院抢救,终因杨某伤势过重,经医院全力救治无效于8月29日7时3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粉刷工在小平台上放置180×20×5公分木板时,因用力过大失手,导致木板从100米高度坠落,击中底层推车的清扫普工杨某,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分包单位管理人员未按施工实际情况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导致作业班组擅自搭设不
符规范的操作平台。

(2)缺乏对作业人员的遵章守纪教育和现场管理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