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PPT课件

一条路总长12米 每隔 米栽一棵树 米栽一棵树, 一条路总长 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可以怎 么栽?栽几棵? 么栽?栽几棵?
1、能根据三种植树情况的特点,给它们取个名称吗? 能根据三种植树情况的特点,给它们取个名称吗? 2、每种植树情况,棵数和段数有什么关系? 每种植树情况,棵数和段数有什么关系?
一条路总长12米 每隔 米栽一棵树 米栽一棵树, 一条路总长 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可以怎 么栽?栽几棵? 么栽?栽几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
弾前中心小学 刘刻鑫
一根绳总长12米 每段长 米 可剪几段? 一根绳总长 米,每段长4米,可剪几段? 要剪几次? 要剪几次?
一根绳总长12米,每段长4米,可剪几段?
一条路总长12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可以怎 一条路总长 米 每隔 米栽一棵树, 米栽一棵树 么栽?栽几棵? 么栽?栽几棵?
……………… 5米-
8
(段) 段 (棵) 棵
1 = 7
答:共可以种7棵。
2米
舞台上有8个演员在谢幕,每相邻的两个演员间的间距 8 约2米,那么 第一个演员和最后一个演员相距多远? 求段数(两头站) 两头站) 求总长 8 7
×
1 = 7 2 =
(段) 段
14
(米) 米
答:第一个演员和最后一个演员相距14米。
教室宽6米,前后墙壁各挂一条彩灯,每 两个彩灯相距5分米,一共要准备几个彩 灯呢?
两头都栽 两头不栽
棵数比段数少1 棵数比段数多1
只栽一头
棵数和段数同样多
小新把贝壳放在桌上,每5厘米放一颗,到20厘米处,可以放 几颗?
5厘米
20厘米
求段数
20 ÷ 5 =
+
4

能被2和5整除的数_的特征

能被2和5整除的数_的特征

我应
该站
在哪
0
儿?


77
501
6003


124 52
0


501
6003
7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主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思考:
这些数 的个位 数有什 么特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小学数学第八册
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
复习导入 能被2整除的数 能被5整除的数 能被2、5整除的数 练习
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判断出下 面这些数能不能被2或5整除?
26 19 35 40
返回
请你用 红彩笔 圈出能 被 2整 除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亞太地區(中國,澳大利亞,日本)
貿易
➢看百分比用饼状图
数量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棋盘中的数学》

《棋盘中的数学》

棋盘中的数学————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清水塘小学江滨校区张凌云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P120例3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棵数(点数)与间隔数(段数)之间的关系2.教材编写特点:植树问题是“奥数”中的经典问题,新教材将其编入《数学广角》单元,目的让学生是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本单元共有3个例题,例1、例2教学了一条线段中的植树问题(在线段的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或只栽一端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例3是借助围棋盘来探讨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

3.教学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一对应”是本课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围棋盘中的数学问题,展示方法的多样化;并引导学生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点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提问、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同时能将这种规律应用到解决类似的问题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猜谜:黑白两对手,不在格中走。

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

(打一棋类名称)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下过围棋吗?围棋是一项培养思维能力的活动,围棋的棋盘里还蕴含了有趣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围棋棋盘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棋盘中的数学)二、复习铺垫1、出示围棋棋盘图:围棋盘最外边是正方形,棋子下在两条线交叉的地方(动画演示两颗棋子)问:棋盘最外层的边长为54厘米,每相邻两颗棋子间的距离3厘米,一条边可以摆多少颗棋子?生:54÷3+1﹦19(个)段数师:为什么要加1?生:这就是一个植树问题,是属于两端都要栽的情况。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八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八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校本作业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填空(34分)1、根据实际情况给下面的数点上小数点。

(3分)一头大象重456吨。

一台冰箱167000元。

小丽身高142米。

2、 0.873是由( )个0.1、( )个0.01和( )个( )组成。

3、3个百分之一和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

4、把3.05扩大1000倍,小数点应向( )移动( )位。

5、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 )倍。

6、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

(5分)103=( ) 10029=( ) 100031=( ) 1000179千米=( )千米 1001千克=( )千克7、化简下面各数。

(4分)0.020=( ) 600.30=( ) 105.090=( )54.0220=( ) 8、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4分)0.8=( ) 104.05=( ) 50=( ) 32.4=( ) 9、在○里填上“>”、“<”或“=”。

(6分)1.206○1.26 7.025○7.502 3吨○3.00吨 8.999○9.0002.45米○2米50厘米 2吨500千克○2.5吨二、给下列各数排排队。

(从小到大)(6分)0.022 2.020 2.002 0.202 22.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0分)1、0.26 262、306÷ 3.63、15.30.153 4、0.001 ( )5、4.35 43.5 四、按要求改写。

(20分)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及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及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及各单元测试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各单元测试题第八册单元备课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八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八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78×99用简便方法计算是()A.78×100+78×1B.78×100-78C.78×100+1D.78×100-1【答案】B【分析】计算78×99,可以把99看作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解答】78×99=78×(100-1)=78×100-78=7800-78=7722.故选B.2.【答题】计算207×4时,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A.7×4+2×4B.7×4+20×4C.7×4+200×4【答案】C【分析】把207写成200+7,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解答】207×4=(200+7)×4=200×4+7×4=800+28=828.故选C.3.【答题】c(a+b)=ca+b.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c(a+b)=ca+cb.故错误.4.【答题】13×a+9×a=(13+9)×a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所以13×a+9×a=(13+9)×a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故正确.5.【答题】47×99=47×(100-1)= 4700-47=4653.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解答】两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先将其转化成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具体计算如下:故正确.6.【答题】25×(40+2)=25×40+2. (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所以25×(40+2)=25×40+25×2.故错误.7.【答题】(a+b)×c=a×c+b×c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A选项,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B选项,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C选项,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故选C.8.【答题】(a+b)×c=a×()+b×c.A.aB.bC.c【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故选C.9.【答题】简算47×99+47时,应用().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简算47×99+47时,具体计算如下: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故选C.10.【答题】要使102×35运算简便,应当运用().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要使102×35运算简便,可以进行如下计算:简化运算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故选C.11.【答题】x+x×99=x×(1+99)这是根据()进行简便计算的.A.乘法分配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所以x+x×99=x×(1+99)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故选A.12.【答题】101×25=100×25+,里应填().A.100B.125C.101D.25【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运算律简算.【解答】计算101×25,可以把101看成100+1,利用乘法分配律,列式计算为:101×25=100×25+1×25=100×25+25.故选D.13.【答题】99×27=()A.100×27-1B.100-1×27C.100×27-1×27【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推广.【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推广乘法分配律,具体计算如下:故选C.14.【答题】计算12×101时,小东想到了这样的方法:12×100+12×1,这是依据().A.乘法结合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列式计算如下:利用了乘法分配律.故选C.15.【答题】198×75+75×2=75×______=______.【答案】200或(198+2) 150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运用乘法分配律或或故答案为200或(198+2)、15000.16.【答题】79×99+79=______×(99+______).【答案】79 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解答】乘法分配律的逆用:a×b+b×c=(a+b)×c,所以79×99+79=79×(99+1).故答案为79、1.17.【答题】13×27+27×87=27×(13+______).【答案】8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所以13×27+27×87=27×(13+87).故答案为87.18.【答题】67×34+33×34=(______+33)×34.【答案】6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表示为:a×c+b×c =(a+b)×c,所以67×34+33×34=(67+33)×34.故答案为67.19.【答题】批发市场苹果45元/箱,香蕉55元/箱.某单位买苹果和香蕉各7箱,一共花了______元.【答案】7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苹果45元/箱,香蕉55元/箱,某单位买苹果和香蕉各7箱,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可列式计算:答:一共花了700元.20.【答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正好修完,甲队一共比乙队少修了______米.【答案】16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解答】甲队每天修70米,11天修了:70×11=7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修了:85×11=935(米),甲队一共比乙队少修了:935-770=165(米).列综合算式为:答:甲队一共比乙队少修了165米.。

小学数学第八册八单元书面测试题(综合(6)

小学数学第八册八单元书面测试题(综合(6)

二00八年小学数学第八册综合书面测试题(六)(90分钟完卷)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

(27分)1、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类,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2、0.615的6在( )位上,表示6个( );5在( )位上,表示5个( )。

3、0.008里面有( )个 ;0.4里面有( ) ;0.306是由3个 和( )个 组成的。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48=15 468÷( )=3624×( )=144 39.962≈( )(保留整数) 519000000=( )亿≈( )亿(保留一位小数)5、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把( )对齐。

6、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46°,每个底角为( )。

7、等边三角形一边长为2.4cm ,周长为( )。

8、冬冬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是:语文93分,数学98分,英语100语,他三科的平均成绩是( )。

9、48.32的“8”的计数单位是( ),“3”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10、看图,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小数。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0分)1、一个等腰三角形里,不可能有一个直角。

( )2、100-100×100÷100,最后一步是求商。

( ) 100011011 ( )10001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扩大了10倍。

( )4、右图中∠1=30°,那么∠2=60° ( )5、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面这些数中,每个零都要读出来的数是( )。

A 、0.0050B 、805007C 、20020002、去掉0.007的小数点以后,这个数比原数( )。

A 、扩大7倍B 、扩大3倍C 、扩大1000倍D 、缩小3倍3、下面四组线段中,( )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植树问题)一、列式计算。

1.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

一共要放多少盆花?2...在一条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

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芙蓉树,栽芙蓉树多少棵?3...把一根木料锯成30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0分钟。

已知锯下一段要花1分钟,这根木料有多长?4...一座宿舍的走廊长15米,插有6面彩旗。

照这样计算,办公大楼走廊长27米,要插多少面彩旗?5...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

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7段需要花多少分钟?6...要在正方形的喷水池边上摆上花盆,每一边摆放7盆花(四个角上都要有一盆花),一共要摆多少盆花?二、解决问题。

1.为了保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决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

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多少根木桩?2...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加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

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3...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

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4...李大爷以相同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电话线杆的小路上散步。

他从第1根电话线杆走到第12根电话线杆用了22分钟。

他如果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话线杆?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周围种树。

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安排?请你画出示意图。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说实在的,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植树问题)
一、列式计算。

1.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

一共要放多少盆花?2...在一条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

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芙蓉树,栽芙蓉树多少棵?
3...把一根木料锯成30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0分钟。

已知锯下一段要花1分钟,这根木料有多长?
4...一座宿舍的走廊长15米,插有6面彩旗。

照这样计算,办公大楼走廊长27米,要插多少面彩旗?
5...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

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7段需要花多少分钟?
6...要在正方形的喷水池边上摆上花盆,每一边摆放7盆花(四个角上都要有一盆花),一共要摆多少盆花?
二、解决问题。

1.为了保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决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

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多少根木桩?
——
2...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加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

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3...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

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
4...李大爷以相同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电话线杆的小路上散步。

他从第1根电话线杆走到第12根电话线杆用了22分钟。

他如果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话线杆?
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周围种树。

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安排?请你画出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