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世界的居民和发展差异

合集下载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清单(湘教版2024)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清单(湘教版2024)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目录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数量:突破80亿(2022年)知识点二: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1)人口增长特点:从总体看,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加的。

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

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2)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知识点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100%出生率=出生人口数平均人口数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平均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自然增加人口数(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100%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平均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数量增长,如中国、印度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0,表示人口数量停止增长,如欧洲的一些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数量减少(负增长),如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知识点四: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

【点拨】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

(如:欧洲、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云县忙怀中学罗恒强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地球与地图(每空1分,共100分)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______说、______说、麦哲伦环球航行、__________;2.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①从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②站得高,看得远;③_____现象;④_______环球航行;⑤人造卫星拍摄的卫星照片;3.地球的真实形状: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_____;4.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千米,表面积:______平方千米,赤道周长_________千米;5.地球运动分为_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6.所有经线长度都_________,经线指示_______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等长,赤道_______,纬线指示_______方向。

7.赤道又称为________,是“南北半球....、南.北纬..”的分界线;在地球仪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是_________。

8.本初子午线又称为__________,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9.23.5°N/S又称为_____________,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66.5°N/S又称为_______________,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10.0°~30°为______纬度,30°~60°为________纬度,60°~90°为________纬度;1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和________;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①经度小于______都在东半球,经度大于_______都在西半球,经度在20°~160°之间,______在东半球,______在西半球。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本章备课说明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本章备课说明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3.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人口要素是认识全球的人文环境的开始。

从区域范围上着眼于全球,课标要求的重点是从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状况;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城镇和乡村为聚落的两大类型。

课标要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特征和聚落变化两方面;景观特征首先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在不同时间尺度中观察并描述;“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内容要求,要初步认识文化的含义,从群族历史、语言文字、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多角度,尤其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理解。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涉及课标“世界地理”中的“居民与文化”,这部分课程内容由人口与人种、聚落、丰富多彩的文化(语言、宗教)3个方面构成,共安排了“世界的人口”“世界的聚落”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三节内容。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7—9年级地理学习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之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形成正确人口观的重要知识基础。

教材在“世界的人口”一节中,以“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和“世界的人口问题”为目标题,通过文字叙述和活动设计,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自然增长如果不能与社会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而适度的人口自然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人口分布的差异包括人口密度的差异和人种分布的差异。

“世界的聚落”一节在让学生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价值。

学生只有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及其差异,才能明白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教案(共4套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教案(共4套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教案(共4套新人教版)人口与人种一、【教材剖析】教学目的知识技艺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2.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3.归结世界人口散布特点,了解影响世界人口散布的要素进程方法1.可以运用资料归结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2.可以运用世界人口散布图,归结世界人口散布的特点情感目的协助先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以及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

2.知道世界人口散布的四大稀疏区和稀疏区,并学会剖析缘由。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设置情形,引导先生思索;自主学习与协作探求法;针对练习稳固。

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进程与组织设计依据与意图教员活动先生活动创设情形〔1分钟〕展现春节时期火车站、五一泰山和十一长城,印度火车挂票图片。

截止2021年10月31日,地球人口到达70亿。

观看图片,感受地球人口之多世界人口的增长〔约20分钟〕【活动1】计算地球上每添加10亿人口所需求的时间【总结】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转机】假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人口数量为纵坐标,绘制一条曲线,会是什么样子的?【读图1】读人口增长曲线图,观察世界人口的增出息程【总结】18世纪以前,人口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二战后,人口迅速增长。

【读图1】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缘由是什么【ppt展现】图片展现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转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用什么来表示【总结】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它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议【活动2】ppt出示各国出生率、死亡率,先生计算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结】欧洲,北美等兴旺国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开展中国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转机】人口增长的快慢只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吗【读图2】比拟各大洲的人口增长率。

【总结】一个地域人口的增长还要遭到人口迁移等其他要素的影响。

【协作学习】从1830年到2021年,地球每添加10亿人口所需求的时间区分为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和12年【自主学习】结合教材70页,第一二段文字,剖析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阶段特点【协作探求】剖析二战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缘由生活条件改善,医疗卫生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等【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学习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如何计算【协作探求】计算各国自然增长率,并剖析增长率大于0,等于0,小雨0区分代表什么。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世界的聚落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城镇与乡村景观,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

通过分析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聚落分布特点、观看现代聚落的分布的视频,讨论得出自然环境影响聚落分布和形态。

通过分析不同特色的民居特色及设计合理的民居建筑,了解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要与环境相适应。

学习目标1.说出聚落的主要形式、形成和发展,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3.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辩论学习法、比较法、问题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

当夜晚来临,家家户户灯光亮起,我们打开地图,发现它是如此美丽!同学们,每个地区的灯光亮度一样吗?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其实,在一个区域内,众人汇集,落地为家,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聚落。

灯光明亮的区创设情境,从灯光亮度与聚落的关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域聚落多而且密集;而灯光暗淡的区域聚落少或没有聚落。

1.聚落的含义、规模、主要形式过渡:出示“聚落”两个字,引导学生推测篆文“聚落”。

先解“聚”字,篆文中的“聚”上半部分是“取”,可以引申为“取得食物”,下半部分为三个“人”,合起来的意思是在古代只有众人聚集到一起生活,才能取得更多的食物。

教师:总结聚落的含义、规模、主要形式。

含义: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规模: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甚至几个人的村庄。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参考课件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参考课件

˟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
100% =
总人口数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速度 “三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自然 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表示人口保持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减少越快。
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不同。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课堂活动
1. 1650年至1800年,世界人口 增长有何特点?1800年至今,世 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
原因:生产力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
。 生产力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
②有人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口大爆 合理。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多,人口
炸’的时代。”你认为这句话合理吗?说 增长速度快,因此 被称为“人口大
XJ 新 教 材 地 理 · 七 年 级 上 册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
1
了解世界的人口的数量和增长的特点。
掌握世界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归纳影响人口分布 的主要因素。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空间分布。
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口
80亿
50亿
60亿
70亿
1987年
的高原人口稀疏
第三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的雨林人口稀疏
世界人口的分布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人种是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 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世界的人口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解析统计图表,来感受人口数量的变化。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原因,主要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后面学,解读气候特征)、世界人种分布图等地图分析归纳。

三大人种的特征,采用表格对比的方法学习。

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运用漫画,对比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增长慢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培养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综合思维)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综合思维)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

3.世界的人口问题。

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绘图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亡率决定的。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补充: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长,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图中ab、bc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人口零增长,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新增的人口少于死亡的人口,即人口负增长,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图中cd、de段)。

(3)认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师:出示教材第64页图4-2“2021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读图获取信息,总结不同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的差异。

学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必背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1.人口增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这一数据为特定时间点,但展示了人口增长的显著趋势)。

人口的增长速度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较高。

2.人口分布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面积总数(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3.人种与分布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北部。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南亚、北非、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中部,以及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二、语言和宗教1.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三、聚落与民居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聚落是人们居住、生产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

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聚落的分布与形态聚落多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如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口和沿海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3.民居特色与差异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 联合国( UN )是规模最大和最有影 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年底, 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到 1999 年底, 个成员国。 已有 188 个成员国。联合国的总部设在 美国纽约。在联合国的六大机构中, 美国纽约。在联合国的六大机构中,安 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是安理会的 5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美中英法俄)。 )。秘书处设秘书长 (美中英法俄)。秘书处设秘书长 1 人, 任期 5 年。秘书长是联合国的主要行政 负责人。 负责人。
俄 加 中 美 巴 澳 !
世界人种分布
读图回答:印度人、阿拉伯人、印第安人、 读图回答:印度人、阿拉伯人、印第安人、因纽特 人分别属于什么人种? 人分别属于什么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 分布: 黄种人: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黄种人: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 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亚洲 西部(简记:西亚和北非) 西部(简记:西亚和北非) 黑种人:非洲中南部及美洲 澳大利亚、 及美洲、 黑种人:非洲中南部及美洲、澳大利亚、南亚部分 地区 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 人种, 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 分布范围最小的是 人种。 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 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 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 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地区 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的北部。
2 亚 非 3
1
赤 道
拉 美
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南半球 和北半球的 南 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工 业 高新技术产品 的 比 较 大规模机械化 初级产品
半机械化或手工
农业的比较
南 南 作
与发展
南 北 话
发展与合作 对 合
联合国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 国际奥委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 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 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总 部设在瑞士洛桑 瑞士洛桑。 部设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管辖奥林匹克 运动会。奥林匹克的精神 精神是 运动会。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 而是参与” 奥林匹克的理想 理想是 和平、 利,而是参与”。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 友谊、进步” 友谊、进步”。
世界语言的分布
读图回答: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回答: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世界三大宗教
※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 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 尖顶—基督教 圆顶—伊斯兰教 塔顶----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尖顶 基督教、圆顶 伊斯兰教、塔顶 佛教
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 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地跨两洲的国家
人口数(亿) 人口数(
14 12 10 8 6 4 2 0 中国 13
世界人口1亿上的国家(2003年 世界人口1亿上的国家(2003年)
10.87
2.94 2.19 1.79 1.59 1.44 1.41 1.37 1.28
印度
美国
印尼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孟加拉 尼日利亚
日本
讨论:有人说,面积大的国家人口就多。 讨论:有人说,面积大的国家人口就多。你同 意这一观点吗? 意这一观点吗?
五环五种颜色从左到右分别是: 标志:五环五种颜色从左到右分别是:上方三个
蓝、黑、红,下方黄和绿。 奥运五环代表五大
洲。黄色是亚洲,黑色是非洲,蓝色是欧洲,红 黄色是亚洲,黑色是非洲,蓝色是欧洲, 色是美洲,绿色是大洋洲。五环环环相扣, 色是美洲,绿色是大洋洲。五环环环相扣,象征 着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共振奥运精神! 着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共振奥运精神!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WTO )是重要的全球性 经济贸易组织。 经济贸易组织。它的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 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总部 设在瑞士日内瓦 瑞士日内瓦。 设在瑞士日内瓦。部长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 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的代表参加。 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的代表参加。 秘书处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 秘书处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主 要负责人称总干事。 要负责人称总干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 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 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 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组织。
国家 埃及 土耳其 俄罗斯 美国 印度尼西亚 所跨的大洲
地跨亚 地跨亚洲、非洲的非洲国家 洲的非 地跨亚洲、欧洲的亚洲国家 地跨亚 洲的亚 地跨亚 地跨亚洲、欧洲的欧洲国家 洲的欧 地跨北美洲 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 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 北美 洲的北美 地跨亚 地跨亚洲、大洋洲的亚洲国家 大洋洲的亚 洲的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主要分布于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主要分布于: 近海的平原地带 主要分布于: 亚洲东部和南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 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 ①平原面积广阔 平原面积广阔 原因 ②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温暖湿润 ③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不断发展 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不断发展
第四单元
世界的居民和地区发展差异
现阶段)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现阶段)
发达率=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分布之四大稠密区
B G D A A F C
东南西东
人口密度=人 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F
E
人口稠密区及其形成原因 人口稠密区及其形成原因 稠密区及其形成
其它国际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