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背诵默写训练总结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语文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理解性默写(一)《泊秦淮》(杜牧)1.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杜牧的《泊秦淮》鞭挞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杜牧的《泊秦淮》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6.杜牧的《泊秦淮》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杜牧《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8.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感慨家国兴亡的主题。
其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引发的历史兴衰之慰,有一种将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的沉重感。
9.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夜笼纱”,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10.杜牧《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这两句诗是: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12.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杜牧《泊秦淮》中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贪图享乐,抒发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4.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现了一幅朦胧而又清凉淡雅的水乡图。
15.《泊秦淮》中,“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将往昔如梦似幻的繁华朦胧在秦淮的水色里,平添几分凄清的气氛。
详细全面初中古诗默写复习总结100题(附答案).doc

7、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8、 乡书何处达?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自将磨洗认前朝。
,隔江犹唱《后庭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胡琴琵琶与羌笛。
曲径通幽处 O (唐 (唐 (唐 (唐 (唐 (唐 (南唐 李煜《相见欢》) 王湾《次北固山下》)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王建《十五夜望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流响出疏桐。
(唐 虞世南《蝉》) 。
(唐王昌龄《采莲曲》) o (唐郑谷《莲叶》) 陆龟蒙《白莲》) 王维《使至塞上》) 崔颗《黄鹤楼》) 杜甫《春望》) 荷叶罗裙一色裁 移舟水溅差差绿, 此花真合在瑶池(唐 _______________ ,都护在燕然。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头搔更,决眦入归鸟。
(唐 ,风烟望五津。
(唐,霜重鼓寒声不起。
(唐 ,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 蓬山此去无多路, (唐 (唐 (唐杜甫《望岳》)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o (唐 ,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赠荷花》) 27、 怀旧空吟闻笛赋,. 28、 乱花渐欲迷人眼,29、 可怜身上衣正单,30、 念天地之悠悠,31、 杨花落尽子规啼, 一、上下句默写。
1、 求之不得,o (《诗经•关雎》)2、 兼葭萋萋,o (《诗经•兼葭》)3、 ,松柏冢累累。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4、 朔气传金柝,。
(南北朝民歌《木兰诗》)5、 ,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联六副》)6、 神龟虽寿,, ,终为土灰。
(三国曹操《龟虽 寿》)。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o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o (唐 白居易《卖炭翁》) o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o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33、 无可奈何花落去,o (北宋 晏殊《浣溪沙》)34、 ,闻说鸡鸣见日升。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语文中考复习素材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第三单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三峡》中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 《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11.郦道元在《三峡》中用“清荣峻茂”一字一景,对三峡春冬景象进行了概括性描绘。
12.《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3.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郦道元《三峡》中以对比的方式表现江水一泻千里之气势的两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郦道元游历三峡,面对茂盛的草木,发出“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的感叹,愉快惬意。
16.郦道元《三峡》中概括春冬之时三峡特点的两句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7.郦道元《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借助“猿啼”营造了凄清伤感的氛围18.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出春冬之时明净轻快、动静有致的三峡美景。
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

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姓名班级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看法,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弟子”刘禹锡:“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的思想一致。
3、在文顶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便再烘烤也不可以还原了,说明事物经过的变化,可改变本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4、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借助描绘“风雨”来抒发感情的的名句。
而《荀子. 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累积的重要性。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累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6、《论语》中孔子说:“,。
”论述了学习和思虑的关系,《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7、“以雕琢为喻,重申学习应该坚持,说明只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8、《劝学》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说了然在实质生活中因为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填补自己的不足,获得更明显的收效。
由此得出结论:,”9、《劝学》中,采纳对照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状况组织在一同,形成鲜亮比较,以加强文字的说服力。
比如,在重申学习一定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照以说理的句子是:,;,。
10.《劝学》中从反面设喻,重申学习重在累积,假如不着重累积,便没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11.《劝学》中重申学习应该专心专一,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便像蚯蚓那样微小,假如专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12.在《逍遥游》中描述鲲鹏体形巨大非常,变化奇特莫测,奋飞时双翼铺天盖地,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便是这样在作者看来也并不是逍遥,因为它依旧有所恃的句子是:,。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汇编01古诗文背诵篇目1.《岳阳楼记》……范仲淹2.《醉翁亭记》……欧阳修3.《湖心亭看雪》……张岱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6.《月夜忆舍弟》……杜甫7.《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9.《商山早行》……温庭筠10.《行路难》……李白11.《咸阳城东楼》……许浑12.《无题》……李商隐13.《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1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02分篇训练《岳阳楼记》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3.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不管身处朝廷还是远离君王,他们都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4.《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写出洞庭湖湖面气势阔大烟波浩渺的句子是:,。
5.《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6.《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眼前的萧瑟景象令他们不禁悲从中来。
7.《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喝酒观景,心绪顿然欣喜。
8.《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胸襟阔大不被外在因素左右心态的句子是:,。
9.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当任巴陵郡太守政绩显著的句子是:,。
10.《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象的句子是:,。
11.《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高远胸襟而被后人传颂的句子是:,。
12.《岳阳楼记》中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具体举措是:,。
13.《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在恶劣天气状况下,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商人和旅客都不能通行。
《醉翁亭记》1.《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2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翁”之号的由来是因为自己:,。
古诗词默写比赛活动总结

古诗词默写比赛活动总结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于4月19日举行了学生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对本次活动,我校教导处和各班级非常重视,提前拟定方案,做好准备,经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认真准备,“吟诵经典、品味书香”古诗词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天下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一、优点1、全员参与,发动面广。
这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全校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比赛的训练中去,在校园内掀起了古诗词背诵的热潮。
2、精神饱满,声情并茂。
孩子们精神饱满,感情真诚,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的变化充分反映了诗歌的内涵,较好地整体表现了作品的情感。
3、形式新颖,这次比赛使参赛的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教师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问题1、个别班级背诵的古诗数量少,还有个别学生背诵不下来,有滥竽充数的现象。
2、部分学生在舞台上不自信心,表情不自然,缺少锻炼身体,朗诵的自信心尚未充份特待生。
3、古诗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没有表现出来,语速过快,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朗诵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存有个别班级的展现还逗留于齐诵诗文上,形式上颇为单调。
三、思考1、经典古诗文背诵,你能够辨认出什么就是文章之美,什么叫做意境之美,什么叫做经典之美。
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育大家辨认出美、观赏美、展现美、颂扬美。
2、经典诗文读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历史,追溯文化,培养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3、引导学生读诵古代经典诗文更关键的就是期望通过这种形式培育学生长期背诵累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育品德。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复习(新版教材)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默写复习及答案(新版教材) 姓名:学号:班级:(一)1、单车欲问边,。
《使至塞上》王维2、,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情趣盎然的早春图景的两句是:,。
4、,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5、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崔颢6、亭亭山上松,。
《赠从弟》(其二)刘桢7、《黄鹤楼》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
8、庭下如积水空明,,。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9、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10、风声一何盛,。
《赠从弟》(其二)刘桢11、东皋薄暮望,。
《野望》王绩12、神龟虽寿,;,终为土灰。
《龟虽寿》曹操13、,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14、八方各异气,。
《梁甫行》曹植15、《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16、,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17、,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二)1、相顾无相识,。
《野望》王绩2、《黄鹤楼》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
3、,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王维4、,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6、,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牧人驱犊返,。
《野望》王绩8、《钱塘湖春行》中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9、剧哉边海民,。
《梁甫行》曹植10、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1、《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的抱负的名句是:,。
,。
12、,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13、幸甚至哉,。
《龟虽寿》曹操14、故渔者歌曰:“,。
”《三峡》郦道元15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二)刘桢16、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古诗词背诵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七年级上册:一、填空:1.东临碣石,(曹操《观沧海》)2.,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4.,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客路青山外,(王湾《次北固山下》)7.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8.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10.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13.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14.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强欲登高去,。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8.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0.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2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2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23.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4.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5.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6.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27.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二、古诗词理解性填空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古诗文背诵默写训练总结
近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积累一定量的古诗文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背诵和默写来积累古诗文,成了摆在我们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文言文是良金美玉,是现代汉语的根,其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尽管古诗文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背诵难度很大。
但事实上还是有章可循,关键在于方法的掌握。
我总结出几个行之有效的背诵文言文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一通过诵读,形成语感,加强背诵。
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
”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
诵读的形式: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生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
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背诵课文的欲望,为背诵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
文言文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其特点是单音词多,用现代汉语翻译则和我们更加贴近,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并寻找难词难句,通过自己的理解翻译,加深对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用法,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的理解,背诵起来自然轻松。
而大部分同学背诵时常常背到一个地方又会突然卡住,下句怎么也想不起来,此时如果有人提醒下一句的第一个字,就又能接着背下去。
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即把每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
三通过再造想象背诵法
古诗文中有许多意境深远,辞藻优美的诗词曲辞,我们可以用再造想象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在背诵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把诗句“翻译”成”图像”,再储存到大脑里,然后闭着眼睛回忆,把这些“图像”再转化为诗句,边想象,边背诵使自己如临其境,既背得快,又记得牢。
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加强背诵。
这种方法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最好是按照文中的标点符号来确定背诵的内容。
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然后再把前面的内容连起来背诵,以此类推,一篇长文章就很容易背会。
这样,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学生就会有“成就感”,这比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的多。
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五、观察句式,利用整齐相似的句式,加强背诵
文言文中有不少整齐的句子,它们结构相同或相近,用词大同小异(比如对偶句、排比句等),这些句子给人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一气贯通的感觉,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语音、节奏上的优势,专门来记忆它们,记忆的效果要比和其他的内容混在一起好得多。
指导学生背诵要讲究方法,学生的默写也要抓住细节,很多学生认为背得出就能写的对,事实并不是这样。
学生在考试中常因为书写错误而丢分。
因此教师还要在默写的细节上多指导,在引导学生识错----改错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据意辨析同音异义词
古诗文中有许多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需要学生在背诵和默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这样书写就不会有错误。
(二)要辨形关注同音异形词
意思相同字形不同的词在古诗文中数见不鲜,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对学生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很大,教学
时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让学生注意句中词的写法。
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材”易误写作“才”
(三) 要留心语句顺序
古诗文受韵律的限制,跟现代汉语的习惯有所不同,学生受现代汉语的影响,加之学习时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了,出现错误,为此要提醒学生多留心。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登飞来峰》),把“才人”错写为“人才”。
(四) 要强化记忆生僻字
文言文语言优美,学生熟读成诵,但文中的生僻字难写,也是造成写错的一个原因。
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根据字的结构意义上作指导,让学生多写几遍,加强记忆。
总之,背诵和默写是积累文言文的有效途径,但是,背诵和默写的方法不限于上面所说的几种。
古文是千姿百态,文无定法。
因此,当我们要背诵某一篇古文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分析,灵活选用最好的一种方法,或选用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只有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背诵效果。
默写时,要多留心,要多辨析,书写就会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