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交底记录

合集下载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2.2电动工具:液压钳(电动或手动型)。

2.2.3测试器具:钢卷尺、1000V兆欧表、万用表。

2.2.4其他工具:喷灯、电烙铁。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2.3.2现场应清洁、干燥、明亮。

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有防雨、防尘措施。

2.3.3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4技术准备2.4.1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2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2.3剥切铠层、打卡子3.2.3.1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电缆头制作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头制作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一、特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及以下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工作;2配备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材料准备1 电缆终端头及其所用绝缘材料应是定型产品,各部队衔接处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瓷套不得裂纹、损伤,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并应有试验数据及合格证。

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备齐,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

2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结晶胶应是定型产品,必须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要求,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的试验单及合格证。

3 固定电缆终端头用的金属件均应是镀锌件,配齐相应的螺母、垫圈和弹簧垫。

4 中间头外壳必须密封良好,无杂质和砂眼,内壁光滑整洁,型号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铅套管含纯铅量不少于99。

9%,并能承受25标准大气压力试验。

5 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

6 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接线端子、焊锡、清洁剂、砂布、白布、汽油、焊油、镀锌螺丝、电缆卡子、电缆标牌、10mm多股铜线。

3、主要机具1 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锉刀、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等。

2 安装机具:台钻、电锤、滑车、大绳、板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

3 测试工具:绝缘摇表、钢卷尺、钢板尺、温度计、万用表、试铃及试验仪器等。

4、作业条件1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3 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C°以上。

4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周应搭设防风栅.5 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现场具有足够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6电缆终端头制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施工操作。

低压电缆头制作及安装技术交底

低压电缆头制作及安装技术交底
(2)盘内芯线绑扎统一使用尼龙扎带,芯线绑扎间距70mm,绑扎松紧适当、均匀,且同一盘内绑扎间距一致。扎带的结头放在线束的里侧,同屏内使用同一规格的绑扎材料,多余部分剪除。
(3)电缆铜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插孔为宜。线芯不得有接头,线芯不能有咬痕及损伤现象。箱、柜内布线横平竖直,零线紧贴配电箱后面板排布。
(6)线芯压接后与端口螺栓可靠连接,垫好平垫、弹垫,拧牢固。零排配线时注意力度,以防破坏零排绝缘子。
(7)电缆头安装完成后将全部开关拨至分位,双电源切换箱切换装置拨至手动档,挂好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用黑色尼龙扎带绑在电缆头上方,且长度一致。
(8)柜内配线时注意柜内带电线缆及裸露端子的防护,防止线头乱动导致短路、触电事故发生。
(4)电缆钢铠开剥。铠装钢带切断处端部平滑,不得残留毛刺,钢带的剥口位置需一致。
(5)电缆芯线破束后及时剪除中间的填充物。芯线拉直时会略有伸长,切勿用力过大,以免影响导线截面。
(6)电缆头开剥完成后对电缆线芯主绝缘进行外观检查,不可有破损。如损坏,应重作。
(7)选择对应型号的热缩点电缆附件,热缩完场后应保证整齐美观。
(4)配电箱箱接线口不做偎弯预留,盘柜内需在接线口偎圆弧预留(既有盘柜接线参照盘柜内既有预留方式,与既有接法一致)。
(5)盘柜内电缆接线端子均采用闭口铜镀锌接线端子,16mm2(DT-16)、35mm2(DT-35)、50mm2(DT-50)、70mm2(DT-70)、95mm2(DT-95)。在开剥的线芯上安装铜鼻子时,开剥长度与鼻子深度相同,应将全部的线芯穿入,防止丢股。压接需牢固可靠。压接完成后在线芯与开口鼻子连接处缠好色相带,A、B、C、N、PE分别为黄、绿、红、蓝、黑。缠绕长度芯线上10mm,接线端子上至端子压接套管末端。

电缆敷设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电缆敷设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7.2.电缆敷设
7.2.1.施工前必须检查安全带、电工工具等施工用具有无缺陷,必要时进行强度检查。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7.2.2.高处作业随用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中或用绳索拴牢,要有防坠落的可靠措施。设备、材料、工器具、余料等要用绳索传递,严紧抛掷。
7.2.3.应避免上下交叉作业,如有上下交叉作业或多人在一处作业时,应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3)现场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了解电缆的走向,了解整个站的设备安装位置和各线路间隔的顺序,明确施工的方法和标准要求:同时在各设备上标明其名称,以防施工时将间隔弄错;
(4)土毕并经验收合格,具备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2、电缆保护管的制作及敷设
(1)电缆管的制作
7.1.5 在带电区域内工作应办理作业工作票,待试运人员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施工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地点,更不能到其它带电区域逗留,不得随意碰触带电设备。
7.1.6 剥切电缆时要用力均匀,以防止划伤手臂,同时应避免破坏电缆绝缘。电缆穿管时防止戳伤。使用锯弓截断电缆时要扶稳电缆,防止锯条折断划伤手。
(9)穿入电缆管的电缆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10)每敷一根电缆须在图纸上标识清楚,以防与未敷设的电缆混在一起,使工作产生不必要的重复。
5、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
(1)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首先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做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绝缘状况良好,无受潮;塑料电缆内不得进水;
7.1.12 电缆通过孔洞、管子或楼板时,两侧必须设监护人,入口侧应防止电缆被卡或手被带入孔内。出口侧的人员不得在正面接引。
7.1.13 电缆穿入带电盘内时,盘上必须有专人接引,严防电缆触及带电部位。

004-10kv—35kv电缆中间头制作作业指导书

004-10kv—35kv电缆中间头制作作业指导书

编号:Q/HDA2006-GZ004 10kV-35kV电缆线路中间头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年月日
技术审核:年月日
安全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合肥电力安装总公司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合肥电力安装总公司10—35kV电缆线路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工作。

2 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电力线路部分)
DL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 5027 –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GB 50217 –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电缆质量标准
3准备阶段
工器具准备
工器具准备人:工器具回收人: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人:材料回收人: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安全措施
4 作业程序
10kV-35kV电缆中间接头安装流程:
4.1 作业开工
4.2 作业内容步骤及标准
5工作总结
6.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低压电缆头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低压电缆头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及编号:(此处填写工程名称及编号)二、施工地点:(此处填写施工地点)三、施工时间:(此处填写施工时间)四、施工班组:(此处填写施工班组)五、交底人:(此处填写交底人姓名及职务)六、参加交底人员:(此处填写参加交底人员姓名及职务)七、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的相关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

(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检查施工现场,确保现场安全,无安全隐患。

2. 材料及工具准备(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主要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等。

3. 施工操作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绝缘手套等。

(2)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现场整洁,防止材料、工具乱放。

(3)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摇测,确保绝缘电阻在10M以上。

(4)剥电线铠甲时,注意不要损坏电缆绝缘层。

(5)焊接地线时,使用电烙铁不得小于500W,确保焊接牢固。

(6)接线端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与芯线应规格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2道。

(7)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电缆头安装质量,确保安装牢固、接线准确。

4. 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戴安全带,扣好带扣。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二、摇测电缆绝缘: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4、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5、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6、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7、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3.3.4。

图3.3.48、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9、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三、焊接地线:GD230100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1、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

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四、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

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图3.5.2)。

图3.5.2图3.5.3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3.5.3)。

五、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电缆头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电缆头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3. 施工部位:__________4. 施工内容:低压电缆头制作与安装二、施工准备1. 材料要求:-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号电缆以下16mm²,150号以上25mm²,表面应清洁,无断股现象。

2. 主要机具:-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3. 施工条件:-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三、安全技术交底1. 个人防护:- 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 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使用安全绳。

- 严禁酒后作业,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2. 作业环境:- 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避免因通风不良导致的缺氧。

- 作业现场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施工过程中不得吸烟。

3. 电缆头制作与安装:-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标准进行操作。

- 电缆头制作前,应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 电缆剥皮时,应使用专用剥皮工具,避免损伤电缆绝缘层。

- 接线时,应确保接线正确、牢固,避免接触不良。

- 电缆头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安装质量。

4. 防触电措施:- 作业前,应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完好,确认无漏电现象。

- 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 作业结束后,应切断电源,确保作业安全。

5. 应急处理:-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急救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 10月 15日施管表5工程名称节能大厦分部工程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单位中天宝业集团
交底内容 :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
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2.1.3 地线采用裸铜软线或多股铜线,截面120 号电缆以下
22
16mm150号以上 25mm表面应清洁,无
断股现象。

2.2 主要机具:
2.2.1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2.2.2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2.3 施工条件:
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2.3.2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3.3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2.3.4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3.2 摇测电缆绝缘: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交底人接收人
2008年 10月 15日 施管表 5
工程名称
节能大厦
分部工程
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 施工单位 中天宝业集团
交底内容 :
3.2.1 选用 1000V 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
10M Ω以上。

3.2.2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3 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3.3.1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
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表
3.3.1 和图 3.3.1 。

图 3.3.1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
表 3.3.1

规格尺寸
适用范围
VV20,V1V20
号 型号
1(mm )
D (mm )
2
VV ,V1V 四芯( mm )
2
四芯( mm ) 1 VDT-1 86 20 10~16 10~ 16 2 VDT-2 101 25 25~35 25~ 35 3 VDT-3 122 32 50~70 50~ 70 4 VDT-4 138 40 95~120 95~120 5
VDT-5 150 44 150 150 6
VDT-6
158
48
185
185
3.3.2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3.3.3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3.3.4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 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 必须打两道, 防止钢带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2008 年10 月15 日施管表5工程名称节能大厦分部工程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单位中天宝业集团
交底内容 :
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 3.3.4 。

图 3.3.4
3.3.5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 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 ,
不得锯透。

3.3.6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
毛刺,使其光滑。

3.4 焊接地线:
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

必须焊
在两层钢带上。

3.5 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3.5.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3.5.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

塑料带
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图 3.5.2 )。

图 3.5.2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交底人接收人
2008年 10月 15日施管表5工程名称节能大厦分部工程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单位中天宝业集团
交底内容 :
图 3.5.3
3.5.3 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 3.5.3 )。

3.6 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
3.6.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3.6.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6.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
位。

3.6.4将作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预先做法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

3.6.5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
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热应安装齐全。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高压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必须按本规范第 3.1.8 条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4.1.2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Q。

4.1.3铠装电力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截面积不应小于表 4.1.3 的规定。

表 4.1.3 电缆芯线和接地线截面积
2 (mm)
电缆芯线截面积接地线截面积
120 及以下16
150 及以下25
2
注:电缆芯线截面积 16mm及以下,接地线截面积与电缆芯线截面积相等。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交底人接收人
2008年 10月 15日施管表5工程名称节能大厦分部工程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单位中天宝业集团
交底内容 :
4.1.4电线、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

4.2 一般项目
4.2.1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2
1 截面积在 1Omm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2 截面积在 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 截面积大于 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各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
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4多股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5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 根电线。

4.2.2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 连接管和端子) ,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
子。

4.2.3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5、成品保护
5.1 加强保卫措施,防止电缆丢失或损坏。

5.2 电缆头制作完毕以后,应立即与设备联接好,不得乱放,以防损伤成品
5.3 在电缆头附近用火时,应注意将电缆头保护好,防止将电缆头烧坏或烤伤。

5.4 电缆头系塑料制品,应注意不受机械损伤。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防止地线焊接不牢
解决方法是将钢带一定要锉出新茬,焊接时使用电烙铁不得小于500W,否则焊接不牢。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交底人接收人
2008年 10月 15日施管表5工程名称节能大厦分部工程建筑电气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单位中天宝业集团
交底内容 :
6.2防止电缆芯线与线鼻子压接不紧固。

线鼻子与芯线截面必须配套,压接时模具规格与芯线规格
一致,压接数量不得小于二道。

6.3 防止电缆芯线伤损:用电缆刀或电工刀剥皮时,不宜用力过大,最好电缆绝缘外皮不完全切透,
里层电缆皮应撕下,防止损伤芯线。

6.3 防止电缆芯线伤损:用电缆刀或电工刀剥皮时,不宜用力过大,最好电缆绝缘外皮不完全切透,
里层电缆皮应撕下,防止损伤芯线。

6.4 电缆头卡固不正,电缆芯线过长或过短。

电缆芯线锯断前要量好尺寸,以芯线能调换相序为宜,
不宜过长或过短;电缆头卡固时,应注意找直,找正,不得歪斜。

7、质量记录
7.1 自互检记录。

7.2 设计变更记录。

7.3 电缆绝缘摇测记录。

7.4 产品合格证。

交底单位接收单位
交底人接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