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7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7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7篇)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当老师这么多年,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
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
”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
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篇2捧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如春风扑面,又觉如醍醐灌顶。
李老师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教育图景。
读来平实而亲切,如友人促膝谈心,细嚼则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6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6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1教育家李希贵提出“自由呼吸的教育”深深吸引着我,一连串的问题冒出来“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素养教育”“什么是自由呼吸的教育”。
就这样,我怀揣着奇怪心和求知欲读完了这本著作。
每读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就犹如给我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仿佛我在与大教育家促膝长谈一般,使我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更新完善。
我是一名怀揣着幻想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我的教学阅历虽然尚浅,但我却拥有着无限大的激情。
学校领导信任我,任命我为四班级的班主任。
但或许是我低估了四班级的教学难度,没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及心理预备,有时真的觉得,自己就犹如一台工作机器,要面对处理不完的工作和突如其来的“纠纷”。
面对41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我竟然开头有些束手无策了。
无奈之下,我学着“假装”自己,戴上“严峻”的面具。
孩子们每一个微小的小动作,都会立即尽收我的眼底,哪怕只是动动铅笔,诸如此类的“小详情”我都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我慢慢发觉自己的方法有些顾此失彼,我忽视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如今的他们,好动、好玩儿、都是他们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我若硬是要求他们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他们自然无法到达我的要求,这不仅会让孩子们对学习失去爱好和信念,也会使我和同学之间产生冲突和隔阂,百害而无一利!而李希贵老师所说的“有点落叶怕什么”却使我茅塞顿开。
是呀,树叶,随风而落,会飘到屋顶、会飘去湖边、哪有捡完的道理!试想一下,一名年轻的老师怎么还能拿着老一套的教育理念来育人呢?太落后了!再试想一下,有点落叶怕什么,那么孩子们在课堂上有点不违纪的小动作又怕什么呢?素养教育,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可开发可制造的地方。
我们班的同学是多才多艺的,但我把优秀的标准单纯定为学习,导致许多孩子只能是偷着画画、折纸。
李希贵老师再次为我带来了一方清泉: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
我们班有一名男孩,特殊淘气,甚至有些多动,我疲于对他错误的订正,对他特长的开发很疏忽,但有一点,这个孩子画画特别棒,在班里数一数二。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它的作者李陶泽是一位国内著名的教育家。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责任。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教育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
李陶泽先生通过自己的教育心得和实践经验,分享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他强调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知识的积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生过于注重分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努力学习,而忽视了兴趣和个性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往往变得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机械地重复和模仿。
这样的教育制度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和领导能力的人才,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深以为然地接受了李陶泽先生对教育的观点。
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此外,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孩子们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教育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总之,李陶泽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我们应该以孩子的成长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篇(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下面是我的读书心得。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教育的自由和呼吸。
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四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四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1捧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如春风扑面,又觉如醍醐灌顶。
李老师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教育图景。
读来平实而亲切,如友人促膝谈心,细嚼则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全书共分四个篇章,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认真思考。
第一条主线是教学线,主要介绍了他进行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
第二条主线是教育线,主要写了李老师的学生观的变化。
第三条主线是管理线,讲述了他自己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到教育家的成长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管理理念的变化与实践。
每章每节的标题和内容无不折射出一个改革的实践家、一个创新的教育家崭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捧读此书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关于他的语文教改观的思考李老师指出,“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便不可能提高”。
他认为:“不好‘读书’,而好‘甚解’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
”于是,在教学中,他从履行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做起,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为依托,开始了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动人的语文教学蓝图。
他在语文教改中最注重的就是阅读,在他看来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源泉,读书,能给人智慧和力量,能开阔人的视野和博大的襟怀,也能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哪里有教育,就应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他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十分钟:首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可阅读的材料,归类整理,加上阅读提示,打印后,每天定时发到学生手中。
材料的内容多样,获取材料的'方法多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选择材料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通用12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心得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1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我被其中的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深深吸引了。
使我受益匪浅。
读完这本书,我想用前言中的一段话来表达我读后的.感想,“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事业,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教育是造福于他人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幸福的伟大事业。
”李希贵老师用他二十多年教育实践向我们诠释了怎样使孩子获得有幸福感的教育和教师怎样从辛勤劳动中体验工作的快乐。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孩子也是如此。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全体学生,让课堂响着不同的声音。
让孩子敢于打破权威,具有批判精神,是尊重生命,发展个性的价值取向。
新的学生观、育人观逐步形成。
老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协商促进发展,用“比值”衡量成绩……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成为李希贵坚定的教育理念。
只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像朋友一样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唤醒、张扬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正如李希贵老师所说:“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2今天王校长在学校群里发了由李可诵读的李希贵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听后不由的陷入深思。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2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3)精选2篇(一)《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教育书籍。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教育的思考,书中传达了教育应该是自由、开放、关爱和个性化的理念。
首先,书籍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自由的。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在传统教育系统中的困惑和束缚,以及他如何通过追求自由的教育方式来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自由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人兴趣和才能,不受传统课程和考试的限制。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书中强调教育应该是开放的。
传统教育系统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开放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参与决策和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探究、探索和实践。
这种教育方式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之上,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此外,书中还强调教育应该是关爱的。
作者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被理解、被关注和被爱。
教育者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书中呼吁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需求和才能。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帮助他们发展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读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后,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潜能。
我将会努力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爱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自由、开放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希望能够以自由呼吸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自由而有思想的未来人才。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3)精选2篇(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念和观点,并提出了一种自由呼吸的教育方法。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三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三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在这本书里,作者回忆往昔的工作,没有自诩和矫情的夸夸其谈;探索历程的评价,没有文过饰非的不实之辞;体验感悟的归纳,没有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
有的只是平实的叙述,客观的评判和真诚的自勉自励,从而使任何一个翻阅此书的人,都会有一种恬淡幽远的儒雅之风扑面而来的感觉;掩卷沉思之后,又都会被书中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涌动出的一股股挚爱事业的真诚、改革创新的勇气、遇挫弥坚的恒心和憧憬未来的豪情,所深深地打动和激荡,从而生发出只争朝夕、献身事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冲动和欲望,也许这正是此书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吧。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应证。
他在文中写道:“像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搜寻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著,急切地、贪婪地阅读,我恍若置身另一个世界,时而犹豫,时而彷徨,时而沉思,时而激昂……这种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阅读,为我的精神世界储蓄了一笔丰厚的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不断生息、增值,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心灵,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为我的生命打上了浓厚的底色。
毫无疑问,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幸福地享用这笔财富的‘利息’。
” 他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
2024年《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

2024年《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让我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以鲜活的言语和真实的事例,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以培养其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从中受到了启发和鼓舞。
首先,书中强调的“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什么意思呢?在教育中,自由并不仅仅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自如和言论自由,更是指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拥有的生活自由、思考自由和选择自由。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兴趣,成为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个体。
书中作者的经历和感悟让我深受触动。
他回忆起自己在学生时代时的困扰和压抑,揭示了传统教育模式给学生造成的困境。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许多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厌学、失去对知识的热爱,甚至因此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在书中呼吁,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反思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
我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传统的教育往往强调的是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而为了提供一个自由呼吸的教育,我们应该将个体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为了自由呼吸的教
育》读书心得
在阅读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时,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希贵,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
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一)阅读丰富自我
李老师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
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
无法弥补的缺憾。
”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初的《经营人生的智慧》;从约翰•基西克的《理解艺术》,到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拿破仑的《成功的策略》……从教育理论专著到其它各类书籍,李老师从不同种类的书中挖掘出教育的思想,将其用于教学、教育、管理。
也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李老师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有了“每天十分钟”、“朝阳读书计划”、“百万人家尽读书”、“亲子共成长”等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读书活动。
李老师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