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2024.0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

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

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于是产生语义空缺。

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

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

如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

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

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了语义上的空缺。

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

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

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

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

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

涵义空缺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

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o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dragon”。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

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

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

所谓“厚积”“博观”,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

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

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

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

“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

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

苏轼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

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且接着又抄《汉书》。

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

“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阿房宫赋》中,作者指出秦王朝如果爱惜六国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2. 按要求选择。

(1)有评论家指出:《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

以下不能表现其含蓄风格的一项是()A.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B. 《红楼梦》原来的书名为《石头记》。

C. 贾宝玉、甄士隐、四春姐妹等人名皆有隐喻。

D. 湘云喝醉酒后,沉酣于芍药花丛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要发现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

B.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都是优秀的论辩文,前者峻切坚定,后者循循善劝。

C. 《阿房宫赋》《六国论》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

D. 只有多采用铺陈、夸张的写作手法,才能达到理足气盛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70分)(一)(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谈滥了,一则也因为我看这个问题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样重要。

在这最后一封信里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滥题来讨论,并不是要说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过把我自己平时几种对于人生的态度随便拿来做一次谈料。

②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③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测试卷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今天,人们对氧气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

如果把时钟拨回到几十亿年前,回到生命刚刚在地球上立足的时代,我们会发现那时的地球上根本没有氧气,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虽然地球上没有氧气,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氧元素。

在衰老恒星的演化过程中,恒星核心通过核聚变合成了氧,所以宇宙中氧的含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仅次于氢和氦。

不过,因为氧特别容易和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绝大部分的氧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这类化合物被称为氧化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水。

②与仅存于海底火山口的化学能相比,太阳能是地球上更为普遍的能源来源。

现在,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依赖太阳能生存和繁衍。

例如,植物可以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这一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要想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就要设法还原二氧化碳,给二氧化碳提供电子。

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可被视作一个“泵站”,它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类似于抽水泵利用电作为能量),从某个电子供体中抽取电子提供给二氧化碳。

③在距今约30亿年前,蓝细菌(也称蓝藻)“发明”了利用水作为电子供体支持光合作用的“技术”。

也就是说,蓝细菌利用太阳能将水的氧原子的电子夺走,再将之传递给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水被不断地裂解并释放出氧气。

所以,随着蓝细菌的繁殖,氧气会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安庆一中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

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

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

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

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

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

”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

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

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赣州市 2023~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24年1月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并且广泛分布于诸多领域,造就不同的分支。

从诗词格律的形成到叙事文学的兴盛,从白话文的倡导到“先锋派”名噪一时,尽管雅俗之辩的导火索时常由文学或者艺术充当,但是,分歧往往会迅速扩展到亚文化乃至文化整体。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

双方互为“他者”分庭抗礼,这种对立至少可以追溯至孔子。

《论语》中的《卫灵公》与《阳货》分别记载两段著名的表述:“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子推崇庄重肃穆的雅乐而贬抑放浪浮靡的曲调,这种审美趣味可以在他的诗学观念之中得到证实,譬如“思无邪”或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因此,雅俗之辩的意义远远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匡时济世的意识形态。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并且与阶级、阶层等举足轻重的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

各种新型历史主题的巨大动能,使得雅俗与这些概念形成各种程度的结合,制造声势浩大的文化交锋。

因此,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一些古代诗话词话曾经围绕“俗字”的运用展开小规模的争论,譬如杜甫诗歌之中的“个”字与“吃”字。

不少批评家的分析表明,巧妙的“俗字”运用仍然可能形成佳句,重要的是祛除“俗意”。

单字作为一个要素,进入句子结构,其性质即为诗句所同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漪.(yī)沦百舸.(gě)罗绮.(qí)约车百乘.(chéng)B.饿莩.(piǎo)沟壑.(hè)冠.(guàn)者鸡豚狗彘.(zhì)C.昳.(yì)丽倾圮.(yí)强.(qiǎng)谏接踵.(zhǒng)而泣D.饥馑.(jǐn)铿.(kōng)尔缒.(zhuì)城恃.(shì)辇而行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崎岖窠臼废墟暄响B.骄美宁谧魅惑怨诉C.隐秘雾霭斑斓攀缘D.悲泣憩息贵冠振惊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而自谢.曰(道歉)一年一度秋风劲.(刚劲有力)B.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游泳)C.肆.其西封(扩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D.时时而间.进(间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浊扬清)4.下列作家、国籍(或朝代)、作品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郭沫若——现代——《女神》舒婷——当代——《致橡树》B.闻一多——现代——《红烛》普希金——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C.狄金森——美国——《篱笆那边》裴多菲——匈牙利——《我愿意是急流》D.左丘明——战国——《左传》孟子——春秋——《论语》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

A. 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温婉靓丽的姑娘。

B. 迈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C. 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D. 迈过一个丁香一样的温婉靓丽的姑娘。

6.找出下列诗句中表达有问题的句子:A.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B.那座滑梯的栏杆太低了/常常跌下家长的心。

C.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D.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亮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部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曲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探案》之类的东西。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仅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支撑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能见到它的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氏乐府本事》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

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他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

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氏乐府本事》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或者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

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

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

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的“趣味”。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7.本文作者希望青年喜欢读诗的原因是:A.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B.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C.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D.能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8.本文中所谓的“趣味”指的是什么,找出解释不准确的项()A.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精深、完美之处的了解和喜爱B.对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和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的了解和喜欢C.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这一点必须引起作者和读者的重视D.对故事后面的情趣及表现它的艺术本领的了解和喜好9.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和崔颢的《长干行》这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诗里的故事,而是隐藏在故事后面的“情趣”。

对两首诗中“情趣”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两首诗都不着一色,白描无华,但人物、景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B.贾诗中有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C.崔诗中女主角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表现了她境遇和内心的孤寂D.贾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

诗人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B.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的原因是他在欣赏时仅停留在满足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这一层面C.第一流小说家是不大会讲故事,但所讲故事中又有诗的人D.“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其中的诗即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精深、完美之处三、(12分,每小题3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瑟而作舍:放下B.冠者..五六人冠者:戴着帽子的C.夫子喟然..叹曰喟然:长叹的样子 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治理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六七人..既咸 B.童子C.为国....以礼 D.其言不让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的一组是:A.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B. 是故哂之.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因之.以饥馑C. 浴乎.沂D. 子路率尔而.对曰风乎.舞雩舍瑟而.作14.下列赏析文字有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对曾皙出场时的细节描写,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他放达、洒脱、自得的性格B.孔子“哂子路”以及对冉有、公西华述志的评论,都是以礼让为准则的C.曾皙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D.孔子以礼治国即“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只是在对四人述志后的评论中正面直接表达出来第II卷四、(13分)1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三片叶子梅绍静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条绿茎,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让人们永远憧憬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1981年(1)诗的第一节中“骄傲”的含义是:(2)第二节中的“呼喊”表达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上名或下句(只选做两小题)(2分)(1) ,,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葱葱郁郁,苍苍翠翠,风拂雨洒,满眼只有绿在波动。

如流水碧涛,如翡翠铺天。

这便是夏中的树——充满着生命的动感与青春的蓬勃。

然而,如果你稍用一点心,便会发现棵棵浓绿之下片片残缺的枯黄——那是夏中落叶。

可是,有谁留意过这夏中落叶?即使它在你身边轻曳盘旋,划着孤寂的弧线跌落,你大概也会毫不在意地把它当作一只金色的蝴蝶在嬉戏或者是向日葵的花瓣随风飘舞——因为,夏季中似乎只有生命的存在呀!云白天蓝,在所有年轻的岁月中,美好的日子就如同满树的绿叶,数也数不清,茂盛得让孩子们羡慕,葱郁得让少年自豪,年轻得让老人感叹。

于是,那些在无意与随意中抛洒的日了亦同夏中落叶一般不会珍惜,甚至连点缀青春的地位也没有。

再于是,日子一天一天随风落去,直至到了落黄遍地的季节,昂然与葱郁渐逝,生命的色彩被阳光晒得发黄变枯。

蓦然回首,在荒芜的来路只有“秋风舞黄叶”的惨淡。

有太多人叹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太多人吟着“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太多人暗羡“枯木逢春犹可发”,而黯然于“人无两度少年时”。

日子走过也就不会再回头,岁月逝去便没有重来的机会,明年的绿叶再也没有今年绿叶的丰韵,所以,为何不在你拥有葱郁时就把生命的绿叶珍藏好呢?18.文中提到的“夏中落叶”,其蕴意是(不超过13个字)(2分)□□□□□□□□□□□□□19.从第4段结尾处“而黯然于‘人无两度少年时’”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是(不超过8个字)(2分)□□□□□□□□20.作者认为人们不曾留意这“夏日落叶”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5个字)(2分)□□□□□□□□□□□□□□□□□□□□□□□□□□□□□□□□□□□21.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4分)A.此文的标题为《落叶》B.不必在意夏中浓绿之下的片片枯黄C.夏中落叶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给大地带来缤纷的色彩D.时光易逝,切莫随意抛洒E.拥有葱郁时,当把生命的绿叶珍藏好六、22.仿照下面的诗句,选择新的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