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观察》人教版ppt1
课件《地貌的观察》优秀课件完整版_人教版1

六 坡度大小的判别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
(tanα) 实际水平距离
α
六 坡度大小的判别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
最陡的应是 B
。
A
等高线
等高线: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 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特点: 1.同线等高 2. 同图等距(等高距) 3. 闭合 (但图幅内不一定展示完整) 4. 可重合(陡崖),但不会相交
三 常见等高线地形比较 山顶
盆地、洼地
等高线中间疏、四周密,与平原或山地相交的边缘十分密集。
山地面积广大,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高原:一般 海拔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 较小。等高线 中间疏、四周 密,与平原或 山地相交的边 缘十分密集。
南非高原
盆地面 积广大,地 形封闭,周 边被高山高 原丘陵环绕, 相对长时期 沉降地区。
盆地:等 高线闭合,四 周等高线密集, 底部稀疏,四 周的数值一般 大于500米。
四川盆地
山地面 积广大,起 伏很大,坡 度陡峻,沟 谷幽深,一 般多呈脉状 分布。
地貌的观察
一 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甲
地面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直距 离为绝对高度, 即海拔
1000米
1500米
乙
500米
海平面
地面某点到另 一点的垂直距 离为相对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二 等高线含义特点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地貌的观察》-完美课件PPTPPT人教版ppt

(1)能够看到“千沟万壑”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在观察哪一景观时可能
体会到的意境
()
A.①
B.②C.③Dຫໍສະໝຸດ ④(3)可能位于同一地区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地 貌 的 观 察》-优 质课P PT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 地 貌 的 观 察》-优 质课P PT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A.由大到小
B.先远后近
C.由实到虚
D.由海到岛
《 地 貌 的 观 察》-优 质课P PT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 地 貌 的 观 察》-优 质课P PT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由此推断,该地最可能存在的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信息提取 信息1 ①是我国的桂林山水
信息2 ②是我国黄土高原
信息3
③是沙丘
信息4
④是风蚀蘑菇
答案:(1)B (2)A (3)C
推断结论 应采用“舟行碧波”的方 式欣赏两岸风景 典型侵蚀地貌,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常见于西北沙漠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受风力侵蚀 作用形成的地貌
(3)观察地貌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 、从面到点 的顺序。 ①一般顺序。
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如 山地、平原 等
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如 山岭、河谷 等
描述 河岸、陡崖 等 更小的地貌特征
②辅助手段: 地形图 、遥感影像等。
2.读教材图4.21,掌握正确的地貌观察方式。 (1)观测者观察方式有三种:①平视;② 仰视 ;③俯视。 (2)有两种情况会遮挡观察者视线,影响观察效果: ① 山体 阻挡;②凹坡的影响。
人教版(2019) 高一 地理 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共29张PPT)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4.2地貌的观察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貌”三等九级“分类体系结构
基本形态纲-宏观形态类型亚纲 第一级
• 依据地表高度的起伏变化
宏观形态类型亚纲
代码
(采用切割深度或起伏高度
平原(切割深度<30m)
1
指标),地貌形态应划分为
台地(切割深度>30m)
2
平原、台地、丘陵、小起伏
丘陵(起伏高度<200m)
3
山地、中起伏山地、大起伏 山地和极大起伏山地7种宏
说明
第四纪代 码为Q
新近纪代 码为N
古近纪代 码为E
形态型-组合形态亚型 第五级
• 在地貌形态类的基础上,应依据所对应的地貌实体单元的 形态特征,划分组合形态亚型。
• 不同的主营力类型亚类及主营力作用方式亚类对应不同的 组合形态亚型,其中每一主营力类型亚类列出了一种主营 力作用方式亚类的组合形态亚型。
主营力类型亚 类代码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0 80
主营力类型亚 类名称 现代河口 滨岸 大陆架 大陆坡 边缘海盆 岛弧 海沟 中央海岭 深海盆地 海底其他
成因类-主营力作用方式亚类 第四级
• 陆地地貌主营力作用方式应分为抬升/侵蚀、下降/堆积 两种,不同的主营力类型亚类包含不同的营力作用方式亚 类。
熔积、侵蚀剥蚀 重力作用
拉张抬升作用 改造作用 生物作用 其他作用
海底地貌的主营力作用方式亚类与主营力类型亚 类的对应关系
主营力类型亚类 现代河口 滨岸 大陆架 大陆坡 边缘海盆 岛弧 海沟 中央海岭 深海盆地 海底其他
主营力作用方式亚类 堆积、侵蚀
堆积、侵蚀堆积、侵蚀 堆积、侵蚀堆积、侵蚀、构造 堆积、侵蚀堆积、侵蚀、构造 堆积、侵蚀、构造、火山作用 堆积、侵蚀堆积、侵蚀、构造、火山作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2地貌的观察课件(39张)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 H 的范围是( A )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4)分别站在山顶 A 和山顶 B 上,能看到河流上 D 处小船的是
____B____山顶。
较两侧低
两侧等高线闭合, 且数值相等
若干条等高线重叠 在一起
(2)地形图中的地貌判断 ①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②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小于 200 米,等高 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③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200 米,等高线较 密集。 ④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 顶部明显稀疏。 ⑤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四 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 ⑥海岸线: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指有海岸线的地 区。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图中崖顶的绝对 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400 米≤H 顶<500 米。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H 底≤H 小。图中崖底的绝对 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0 米<H 底≤100 米。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 有 n 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 d 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 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
(3)地形图中坡度的判断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 分布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知识拓展] 地形图中关于高度的相关计算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39张PPT)

-18-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关键能力 1.地貌观察的内容 内容
高度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坡度
主要作用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 要依据 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影响生产和生 活
坡
阴坡和阳坡
坡
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
-17-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当堂检测
提示:(1)先观察视野内黄土高原的整体地貌状况,再观察和描述黄 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黄土沟谷等更小的 地貌。最终得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结论。 (2)b坡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应实行封坡育林育草;c坡等高线稀疏,坡 度小,可修筑梯田加以利用。 (3)主要观察三地的高度、坡度和坡向。从图中可知,与甲处相比, 乙、丙两处位于阳坡,采光条件好;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防风条 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丙处海拔较高,不易积水。所以,丙处适合 建窑洞。
1.判断正误 (1)在一个区域中地貌类型往往差别不大,没有层次之分。( ) (2)在考察时由于实际情况的需要,先观察较小的地貌特征,然后总 结出本地地貌综合特征。( ) (3)地表的各种形态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 ) (4)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可以减轻水土流失。( ) (5)一般情况下,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小,可以判断为高原。
3.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
(1)宏观地貌的观察。
地貌 等高线特征
平原 海拔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4..2.地貌的观察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对农业
>15°易水土流失
梯田可保持水土
对交通:铁路线不超过3%
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当堂训练
下图为某野外实习报告中的一个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次实习报告的名称最可能是( C )
A.“某地褶皱山实习”
B.“某地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C.“某地河谷地形实习”
D.“某地断块山实习”
实例观察:塔里木河冲积扇
宏观
面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如山地、平原等
实质是所观察地貌面积从大到小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
岭、河谷等
点
微观
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
更小的地貌特征
二、地貌观察的顺序
3.观察地貌时,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山西省地形图
晋中市卫星影像图
三、地貌观察的内容
阅读教材P77内容,思考地貌观察的内容
人教版(2019)
第四章 地 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
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 结合图文,说明地貌观察的顺序。(综合思维)
2. 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宏观地貌和微观地貌。(地理实践力)
3.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结合地貌观察的内容,描述地
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人”字形线路,通过延长路程,
从而降低线路的坡度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图
图4.20 “人”字形 线路示意
三、地貌观察的内容
3.坡向
光照: 阳坡和阴坡(阳坡光照强,阴坡光照弱;同一海拔阳坡比
阴坡温度高,蒸发量大)
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43张ppt)

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4.2地貌的观察课件(共43张ppt)(共43张PPT)地貌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地貌观察的内容有哪些?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标解读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及主要内容。
2.掌握地貌观察方法,理解地貌对人类活动影响。
1、概念: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
2、地貌、地形、地势地貌多偏向于整体形态(可以从形态、形成动力和形成原因等来分类);地势指的是走向和起伏大小;地形偏向于局部结构。
3、分类(从形态上划分):(1)大规模的地貌类型: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2)微小规模的地貌类型:山岭、山谷、山丘、洼地、山峰、河岸、陡崖等。
地貌的概念和分类目录二一一、地貌观察的顺序常见地貌观察顺序地貌规模五种基本地形ABCDE按高度和起伏形态,陆地大体分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此外,还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海拔200m以下地势平坦开阔东南丘陵喜马拉雅山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小海拔500m以上顶部起伏很大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青藏高原海拔500m以上顶部平缓边缘陡峭塔里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常见地貌类型广西桂林地貌美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地貌河流新疆魔鬼城地貌风沙澳大利亚十二门徒岩地貌海岸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例如在高原上,可能既有连绵的山脉和低缓的丘陵,也有宽广的盆地;山脉可能既有陡峭的山峰,也有深切的河谷。
山脉高原丘陵高原盆地高原河谷ABCD基本地形部位鞍部山谷山脊山峰山峰陡崖观察点选址:选择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宏观微观面点地形类型地貌类型地形部位一、地貌观察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光线沿直线传播,因此观察地貌要选择一个相对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障碍物比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
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
四 常见等高线地貌比较
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 海洋的地区,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平原:等高线
非常稀疏或几乎 没有,无闭合区 或闭合区极少, 值小。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
洞庭湖平原
丘陵起伏 不大,坡度 较缓,地面 崎岖不平丘 陵一般没有 明显的脉络, 顶部浑圆。
等高线 顶部平 直稀疏。
墹
峁
塬
梁
图中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土梁 和黄土墹,中部为黄土塬。东北部黄土峁。
墹
六 坡度大小的判别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
(tanα) 实际水平距离
α
六 坡度大小的判别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丘陵:类似 山地,一般 海拔在200 米以上, 500米以下, 起伏小。
江南丘陵
高原 面积广大, 地形开阔, 周边以明 显的陡坡 陡崖为界。
高原:一般 海拔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 较小。等高线 中间疏、四周 密,与平原或 山地相交的边 缘十分密集。
南非高原
盆地面 积广大,地 形封闭,周 边被高山高 原丘陵环绕, 相对长时期 沉降地区。
洼地
峰林
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呈圆锥形,四周陡峭, 峰体中有山间洼地。
喀斯特等高线图
洼地
峰林
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线多以圆形或椭圆 形封闭,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高线表示。
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图
沙丘的平面 形如新月,丘体 两侧有顺风向延 伸的两个翼,迎 风坡凸等高线稀 疏 ,背风坡凹 等高线密集。
火山喷发物 堆积形成为火 山锥。火山口 位于火山的顶 端,是一个圆 形洼地,常积 水成湖。
盆地:等 高线闭合,四 周等高线密集, 底部稀疏,四 周的数值一般 大于500米。
四川盆地
山地面 积广大,起 伏很大,坡 度陡峻,沟 谷幽深,一 般多呈脉状 分布。
山地:海拔一 般500米以上, 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等高 线弯曲,比较 密集。
神农顶
梯田: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 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
下列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各沿两个不同方 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M、N、E、F四点所在的地 形依次是 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
B.山谷、山脊、盆地、鞍部 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 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
下列图是分别过M、N、E、F四点各沿两个不同方 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判断M、N、E、F四点所在的地 形依次是 A.山脊、鞍部、山谷、盆地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
最陡的应是 B
。
A
B
C
D
0 2千 米 1: 100000 0 5千 米 1: 500000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D。
200 220
A
200 240
三 常见等高线地形比较 山顶
盆地、洼地
山峰
盆地
要领1: 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等高线 凸向低 值为山 脊
山山 脊谷
等高线 凸向高 值为山 谷
要领2: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分水岭
集水线
鞍部
陡崖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B
200 260
C
200 280
D
2 通视问题
❖凹形坡:从山顶 向四周,等高线 先密后疏
❖凸形坡:从山顶 向四周,等高线 先疏后密
❖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梯田等高线图
梯田等高线 图表现为梯田田 埂处等高线较密, 田面平坦等高线 稀疏。等高线平 行,稀疏分组明 显,海拔较低, 等高距较小。
五 典型地貌等高线比较(地图册P159)
洪积扇由山口向山前倾斜,扇顶部坡度 大,冲积扇边缘地区坡度小。
洪积扇等高线图
扇缘
扇顶
洪积扇等高线多呈圆弧形,扇顶密扇缘 疏。在冲积扇有河流流经,等高线通过干河 床时多为V字形,向上游凸出。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火山锥等高线图
等高线为近似 的圆形, 自里往 外,数值先增大后 减小。示坡线画在 等高线内外两侧。
黄土地貌等高线图
黄土塬: 桌状高地, 等高线稀 疏平缓, 黄土墹: 沟谷等高 线密集狭 窄。
黄土峁: 顶部浑圆, 坡面向四 周倾斜, 状如馒头, 等高线稀 疏圆润。
黄土梁: 长条状 的黄土 丘陵
地貌的观察
一 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甲
地面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直距 离为绝对高度, 即海拔
1000米
1500米
乙
500米
海平面
地面某点到另 一点的垂直距 离为相对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等高线含义特点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形成原理:横向的剖面的叠加。
等高线
等高线特点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