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饱和度油脂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腹脂沉积的影响
aa肉鸡营养标准

aa肉鸡营养标准AA肉鸡营养标准:生长表现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考量在畜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AA肉鸡作为优质肉鸡品种,其生长速度、产量和肉质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为了保持AA肉鸡的竞争优势,需要从营养标准、饲养环境、保健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AA肉鸡的营养标准,包括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最佳饲料配比、水源质量、饲养环境和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合规添加保健和抗应激药物等方面,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全面的营养和饲养指导,以实现经济效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一、AA肉鸡的特点与养殖背景AA肉鸡是一种快大型肉鸡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体型大、肉质优等特点。
在我国,AA肉鸡的养殖规模广泛,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资源。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对AA肉鸡的养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AA肉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育雏阶段:此阶段的营养需求以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主,以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
生长阶段:此阶段需要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需求。
产蛋阶段:此阶段需要增加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要保证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以确保产蛋率和蛋品质。
三、适合AA肉鸡养殖的最佳饲料配比植物蛋白:是AA肉鸡的主要能量来源,要确保其质量和供应量。
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提供AA肉鸡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实践经验和具体数字支持:根据AA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要合理调整植物蛋白和动物性饲料的比例。
例如,生长阶段可适当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而产蛋阶段则应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
同时,要注意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以确保肉质的口感和品质。
四、优质水源对AA肉鸡健康与生产性能的重要性选用优质水源的原则或建议:应选择清洁、无污染、富含矿物质的水源。
如井水、山泉水等。
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的卫生质量。
五、适宜的饲养环境与管理方式对AA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温度:适宜的温度对于AA肉鸡的生长和产蛋至关重要。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1,No.2格卷E 创粕工4CEREAL & FEED INDUSTRYdoi :10. 7633/j. issn. 1003-6202. 2021. 02. 009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李 鑫1,张琳玉1,王 吉2,王湘林1,刘翔燕1,李荣芳2,文利新3(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00; 3.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为研究肉鸡饲料中不同油脂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 爱拔益加(AA)肉鸡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饲料中油脂添加分别为豆油、猪油、豆油与猪油1 : 1调和油(调和油),试验共42 d 。
结果表明,3种油脂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差异(P 〉0. 05),但添加调和油组ADG 略高,豆油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猪油组、调和油组(P<0. 05),饲料添加豆油组肉鸡料肉比(F/G)极显著低于猪油组(P<0. 01);3种油脂对肉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肝脏指 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o 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3组间TP 、AST 、CHE 、AMY 、CK 含量无显著差异(P 〉0. 05),豆油组HDL-C/LDL-C 的比值显著高于猪油组(P<0. 05),且血清TC 含量显著低于猪油组(P<0. 05);调和油HDL-C/LDL-C 、TC 含量与豆油组、猪油组无差异显著性(P>0. 05);猪油组UA.UREA 含量极显著高于豆 油组(P<0. 01) ,Crea 水平极显著高于调和油组(P<0. 01);豆油组«-HBDH 水平显著高于猪油组(P<0. 05),但 与调和油组无显著差异(P>0. 05)。
饲粮不同油脂来源对肉鸡脂类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和胆固醇沉积 IJ 3。饲料 中添加 油脂可提 高 肉鸡
生产 性 能 、 响脂 肪 沉 积 和脂 类 代谢 J 影 。但 不 同 油 脂 来源 在 肉鸡 饲 料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不 同 -0; 1 油 ]
脂 类 型 会 影 响 动 物 脂 类 代 谢 及 脂 肪 酸 合 成 酶 ( AS mR F ) NA 表达 川 。载脂 蛋 白 B( p B) 脂 ao 是
猪油组( 0 0 ) 但脂肪酸合成酶( A ) R A表 达量 2组 间无显著差异 ( 0 0 ) P< . 1 , F Sm N P> . 5 。结果 提示, 豆油在 肉鸡体 内更 易于消化 吸收 , 能够降低 肉鸡胆 固醇合 成及肝脏 ao R A表 达 它 pBm N 量; 而油 脂 来 源对 血 脂 水 平和 脂肪 酸合 成 影 响较 小 。
油脂 包 括 植 物 油 和 动 物 油 2类 , 油 在 植 物 油 中 豆
的 ao pB含 量 可 能会 引起 血 清胆 固醇 升高 ;pB 在 ao 能 量转 运 和 代 谢 过 程 中 也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能 直 可
接 或 间 接 影 响 机 体 腹 脂 沉 积 和 生 长 发 育 J 。
钙 C a
l O0. 0
l 2.5 6 20.7 2 0. 9l 0. 39
1 06 .
按 照 试 剂 盒 说 明 书 , 肝 脏 组 织 剪 碎 后 每 将
5 0~1 0mg加 入 lmL R Ai ls 剂 ( 连 宝 0 N s Pu 试 o 大
生 物 工程 有 限公 司 ) 取 总 R 提 NA, 用 紫 外 分光 光 采
赖氨酸 L s e yi n 蛋 氨 酸 Me inn h t o ie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一般把熔点低的液态脂肪称为油,熔点高的固体脂肪称为脂。
饲料中应用的油脂大体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以及混合类油脂。
植物油有:豆油、棕榈油、棉油、玉米油、菜籽油等;动物油脂以动物原料炼制而成,如鸡油、鸭油、猪油、鱼油;混合油主要以餐饮回收油或食品工业用后的油为原料,经过精炼(去水、去渣、脱色、脱臭及高温处理)得到的植物与动物油的混合物。
油脂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能量,合理应用油脂能提高日粮能值,对动物的能量代谢、营养生理及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油脂后,代谢能转化为净能(NE)的效率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转化率有所提高,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转化率分别为88%、78%和61%。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油脂因其种类和来源往往能值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其能值高低顺序为:豆油>禽油≈鱼油>猪油。
饲用油脂能值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同种油脂之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饲料品质的差异,从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表1油脂的能值差异注:BY:21日龄一下肉鸡表观代谢能;BO:21日龄以上肉鸡表观代谢能;PY:10~30kg小猪消化能;PO:30~95kg大猪消化能(黄立兰等,2018)研究发现,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猪油、豆油、鸭油,其真代谢能值分别为32.15MJ/kg、33.26MJ/kg、37.24MJ/kg,并在养分利用率上有显著影响,鸭油的饲用营养价值与豆油相当,高于猪油(李珂等,2012)。
在张亚男等(2016)文章中,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鱼油<豆油≈鸡油≈亚麻油,与豆油相比,鸡油可使肉色变差、滴水损失增加;鱼油可改善肉色;亚麻油能可调节血浆脂质代谢,并改善肉色。
通过本试验,对肉鸡而言,亚麻油>豆油>鸡油>鱼油。
陈文等(2011)文章中提到肉鸡在满足其自身营养后,其生长性能、主要的内脏器官组织发育不受油脂类型的影响,但玉米油在减少肉鸡脂肪沉积上优于猪油,而猪油作为能量补充物资尽管不影响生产,但会降低胴体品质。
饲养肉鸡怎样使用油脂饲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卫生状况差
饲养环境卫生状况差会导致饲料污染和鸡只疾病的发生。
解决方法
应保持鸡舍内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污物 ,并做好消毒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4
油脂饲料对肉鸡健康的影响
降低肉鸡死亡率
补充能量
油脂饲料能够提供丰富的 能量,有助于肉鸡维持正 常的体温和活动,降低因 能量不足导致的死亡率。
提高肉质品质Leabharlann 由于药物使用的减少,鸡肉中的药物 残留也会相应降低,有助于提高肉质 品质和口感。
降低药物残留
合理使用油脂饲料可以降低肉鸡对药 物的依赖,从而减少药物在鸡肉中的 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提高肉鸡产蛋率
1 2
提供能量
油脂饲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能量,满足产蛋期肉鸡 对能量的高需求,促进产蛋率的提高。
03
在添加油脂饲料时,应将其与其它饲料充分混合,并确保饲料
温度适中,以利于鸡只消化吸收。
避免饲料变质
氧化
油脂饲料中的脂肪容易氧化变质,产 生异味和有害物质,影响鸡只健康。
解决方法
应选择新鲜优质的油脂饲料,并合理 储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同 时要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如有异常应 及时处理。
保持饲养环境卫生
注意饲料的新鲜度
储存饲料时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发霉变质。 使用前应检查饲料品质,确保无异味、无霉变。
03
油脂饲料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控制饲料温度
温度过高
01
油脂饲料温度过高会导致鸡只采食量减少,影响生长速度和饲
料转化率。
温度过低
02
油脂饲料温度过低会导致鸡只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泻等问题
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及其互作对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及其互作对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的开题报告摘要: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是影响家禽脂肪代谢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及其互作对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油脂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不同,高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会增加肉仔鸡的体重和腹部脂肪积累,而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则会降低肉仔鸡的体重和脂肪积累。
此外,日粮能量与油脂类型的互作也会影响肉仔鸡的脂肪代谢,高能量饲料中添加高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会导致肉仔鸡脂肪积累的增加,而添加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则会减少脂肪积累。
综上所述,选择适宜的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组成对于改善肉仔鸡的脂肪代谢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油脂类型和日粮能量对家禽脂肪代谢的作用机制,为肉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油脂类型;日粮能量;肉仔鸡;脂肪代谢Abstract:Oil type and dietary energy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fat metabolism in poultry.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oil type and dietary energy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fat metabolism in broiler chicken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study foun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oi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fat metabolism. Oil with higher 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will increase the weight and accumulation of abdominal fat in broiler chickens, while oil with higher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will reduce weight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broiler chickens.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etary energy and oil type will also affect fat metabolism in broiler chickens. Adding oil with high saturated fattyacid content to high-energy feed will increase fat accumulation in broiler chickens, while adding oil with high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will reduce fat accumulation.In conclusion,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oil type and dietary energy composi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fat metabolism in broiler chickens. In the futur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oil type and dietary energy on fat metabolism in poultry,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eat poultry industry.Keywords: oil type; dietary energy; broiler chickens; fat metabolism.。
不同油脂饲料对肉鸡脂肪代谢和炎性反应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油脂饲料对肉鸡脂肪代谢和炎性反应的比较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肉鸡的脂肪代谢与其瘦肉率,生长性能及畜产品质量有着密切关系。
饲料中的油脂在肉鸡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肉鸡的生长发育、瘦
肉率、营养水平及畜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不同油脂饲料对
肉鸡的脂肪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尚未被很好地研究和揭示,因此对肉
鸡饲料中的油脂种类及使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代表性的油脂饲料,包括大豆油、深海鱼油、椰子油
以及葵花籽油等常用油脂进行比较。
采用分组设计的方法,将肉鸡分为
不同的处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油脂饲料进行饲养。
饲喂周期为8周,
每周记录肉鸡的重量、饲料摄入量、瘦肉率、脂肪含量等指标。
同时,
通过检测肉鸡血液中的脂质代谢指标、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织炎性
反应的水平等方法,探讨不同油脂饲料对肉鸡脂肪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三、研究预期结果及创新性
本研究预计可以探讨不同油脂饲料对肉鸡脂肪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为制定肉鸡高效饲养的饲料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相应地提高
肉鸡饲料效益和畜产品质量。
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对于扩
展油脂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浆甘油三酯( TG)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含 1 材料与方法
量[5] ,但也有研究表明,鱼油( fish oil,FO) 和豆油 1.1 试验材料
不影响鸡血浆的 和 (soybean oil,SO)
TG LDL-C
购 CO: 自华都肉鸡公司;SO、LO和 FO:均由
加 组屠宰后 亮度 值显著增加 组 和屠宰后 (P<0.05);CO
45 min
( L4*5 min )
( P<0.05) , FO
L* 45 min
亮度 值显著降低 和 组屠宰后 红度 值显著增加 24 h
( L2*4 h )
( P<0.05) ;LO FO
45 min
( a4*5 min )
( P<
变得松软、易氧化[3] ,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饱和度
亚麻油 和 对肉仔鸡的生 CO、
( linseed oil,LO) FO
的油脂构成的饲粮,对肉鸡的肌肉韧度,咀嚼性和 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浆脂质代谢的影
风味均无显著影响[4]。 饲粮添加 可 PUFA 降低血 响,以期为油脂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支撑。
动物营养学报 2016,28(1):142-150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6.01.019
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 肉品质的影响
张亚男 齐 博 张海军* 王 晶 武书庚* 齐广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组屠宰后 红度 值显著降低 和 组屠宰后 黄度 0.05),C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饱和度油脂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腹脂沉积的影
响
油脂常用于肉鸡饲料中,用来增加日粮的能量水平。
目前在饲料中添加油脂的
种类有动物油、植物油以及混合型油脂。
植物油与动物油相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
肪酸,以往研究发现,肉鸡采食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比饱和脂肪酸的日粮,其腹脂
沉积要少,体脂沉积也相应减少。
国内外在饲料中使用的油脂有明显差别,国外使用较多的有橄榄油,葵花籽油,
亚麻籽油等,我国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油脂主要有玉米油、大豆油,猪油,牛油,鱼
油等。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牛油、鱼油、花生油和豆油等在相同条件下,
对动物脂肪沉积的比较研究报道较少,结果也不尽一致。
特别是在肉仔鸡上,尚未
见到相关研究报道。
因此,本试验选取上述5种油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对
AA肉鸡生长性能和腹脂沉积的影响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油脂及日粮
试验用油脂均为市场购买,4种油脂的酸值,过氧化物值见表1。
各组饲料配
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1 4种油脂的酸值,过氧化物值
油脂酸价(mgKOH/g) 过氧化物值(mmol/kg)
牛油0.14 2.26
花生油0.91 4.24
鱼油0.4 7.84
豆油 1.64 5.87
饲料组成牛油组花生油鱼油大豆油
0~3 4~6 0~3 4~6 0~3 4~6 0~3 4~6
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玉米(%) 57.6 62.7 56.6 60 56.6 60.7 56.6 60.9 豆粕(%) 34 26.9 36 32 36 30.7 36 30.5 油脂(%) 3 3.5 3 3.5 3 3.5 3 3.5 酪蛋白(%) 1 2.4 0 0 0 0.6 0 0.7 磷酸氢钙(%) 1.8 1.9 1.8 1.9 1.8 1.9 1.8 1.9 石粉(%)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食盐(%)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预混料(%) 1 1 1 1 1 1 1 1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营养水平牛油组花生油鱼油大豆油
0~3 4~6 0~3 4~6 0~3 4~6 0~3 4~6
周周周周周周周周
12.38 12.64 12.38 12.64 12.38 12.64 12.38 12.64 代谢能
(MJ/Kg)
粗蛋白(%) 20.80 19.30 20.80 19.30 20.80 19.30 20.80 19.30 钙(%) 1.04 1.05 0.98 0.96 0.98 1.05 0.98 1.05 总磷(%) 0.65 0.65 0.68 0.62 0.68 0.65 0.68 0.65 有效磷(%) 0.45 0.46 0.49 0.43 0.49 0.46 0.49 0.46 蛋氨酸(%) 0.3 0.27 0.47 0.42 0.47 0.28 0.47 0.28 蛋+胱(%) 0.62 0.56 0.78 0.72 0.78 0.58 0.78 0.58
480只公母各半,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牛油组、花生油组,鱼油组和豆油组。
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分笼饲养。
1.3 饲养管理
试验各组在同1栋鸡舍进行常规饲养。
7日龄进行新城疫弱毒苗首免,14日龄进行法氏囊苗饮水免疫,21日龄新城疫弱毒苗加强免疫,试验期6周。
第1周鸡舍温度32~35℃,第2周为30~32℃,以后每周下降2℃,4周后为自然温度条件下饲养,24h光照。
1.4 屠宰与取样
在试验期的第3周和第6周,鸡群禁食12h后进行全群空腹称重,计算各阶段的体重,日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
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健康的公母鸡各1只,每个处理组共选6只公鸡,6只母鸡,称活重,屠宰,颈静脉取血,离心取血清,-20℃保存备用。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采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在HEλIOS-α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
取腹脂(包括肌胃周围脂肪),称重,计算腹脂率。
平均日增重(ADG)=试验阶段体重增量/相应阶段天数。
饲料转化率(FCR)=饲料消耗量/体重增加量。
腹脂率=腹脂重/活重×100%。
1.5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AS8.0软件包中的ANOVA程序进行分析,DUNCAN进行多重比较。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见表3,表4和表5。
不同油脂之间比较,其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第3周和第6周鱼油组母鸡的体重和日增重都显著低于豆油组(P<0.05)。
第6周牛油组公鸡的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花生油组和鱼油组(P<0.05),而豆油组母鸡的体重
公母公母
牛油0.74±0.04a0.68±0.04abc 1.92±0.06a 1.68±0.10ab
花生油0.73±0.05a0.66±0.06bc 1.70±0.20b 1.59±0.14b
鱼油0.73±0.01a0.65±0.04c 1.69±0.11b 1.63±0.12b
组别第3周体重第6周体重
公母公母牛油41.15±2.04a37.49±2.22abc110.26±3.42a96.86±5.70ab 花生油40.54±2.44a36.70±2.9bc97.57±11.69b91.64±7.95b 鱼油40.51±0.68a35.96±1.83c96.98±6.26b93.62±6.82b 豆油42.44±1.18a39.65±1.14a105.28±3.74ab105.09±2.38a
组别第3周体重第6周体重
公母公母牛油 1.51±0.03a 1.55±0.15a 1.39±0.07a 1.40±0.17b 花生油 1.51±0.03a 1.56±0.09a 1.53±0.38a 1.67±0.34a 鱼油 1.50±0.01a 1.55±0.11a 1.54±0.11a 1.44±0.13b 豆油 1.03±0.26b0.89±0.02b 1.38±0.08a 1.36±0.07a
第3周豆油组的饲料转化率要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这与以往多数研究
结果一致。
有研究认为,豆油之所以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是由于其中富含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代谢能和消化率。
鱼油中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往在蛋鸡的研究中报道表明,日粮中添加5%鱼油,豆油和棕
榈油,鱼油组饲料转化率最高,但与其它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在本试验中未发现
鱼油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效果。
2.2 不同油脂对肉鸡腹脂沉积的影响
结果见表6。
牛油组,花生油组,鱼油组以及豆油组的AA肉鸡腹脂沉积结果
均无显著差异,Pinchasov等研究认为ω-3与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肉鸡腹脂沉
积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本试验结果与其报道一致。
但更多的研究报道认为多不饱和
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相比可减少腹脂沉积。
表6 不同油脂对AA肉鸡腹脂率的影响
组别第3周体重第6周体重
公母公母
牛油 1.17±0.23a 1.01±0.25a 1.31±0.48a 1.47±0.34a 花生油0.94±0.16b0.95±0.09a0.84±0.31a 1.07±0.42a 鱼油0.92±0.19b 1.04±0.29a0.99±0.16a 1.41±0.55a
的影响结果可能受日粮本身能量水平所限制,当日粮能量水平处于某个水平以下时,不同油脂间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
2.3 不同油脂对肉鸡血脂浓度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7。
各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差异均不显著。
这一结果与夏中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7 不同油脂对AA肉鸡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的影响mmol/L 组别第6周体重
公母牛油0.67±0.420.94±0.45
花生油0.86±0.300.58±0.42
鱼油0.74±0.300.80±0.46
豆油0.83±0.320.65±0.23
3 结论
在3周前后分别在饲料中添加3%和3.5%的牛油,花生油,鱼油和豆油,在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肉仔鸡的腹脂率和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均无显著差异。
就生产性能来讲,不同油脂间的饲喂效果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肉仔鸡对不同油脂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从第6周的体重结果分析,对于雄性肉仔鸡来讲,各种油脂间的优劣顺序为:牛油﹥豆油﹥花生油﹥鱼油,而对于雌性肉仔鸡来讲,各种油脂间的优劣顺序为:豆油﹥牛油﹥鱼油﹥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