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生产性能

合集下载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一、肉仔鸡饲养概述1.1 肉仔鸡的定义及分类肉仔鸡,又称肉鸡或肉鸽,是专门用于肉食的家禽。

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和市场需求,肉仔鸡可以分为肉用鸡和肉用鸽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肉用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1.2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肉仔鸡是重要的经济禽类之一。

与其他禽类相比,肉仔鸡具有以下生产特点:•生长速度快:肉仔鸡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在45到60天就可以达到出栏重量。

•饲料转化率高:肉仔鸡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生产效益。

•适应环境广:肉仔鸡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饲养环境。

•商品性好:肉仔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饮食习性特殊:肉仔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

二、肉仔鸡的饲养管理2.1 饲养环境准备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肉仔鸡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养环境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鸡舍准备:选择保温、隔离病原、通风良好的鸡舍,确保肉仔鸡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

2.饲料供应: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并根据肉仔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3.水源及饮水设备: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并配置适宜的饮水设备,保证肉仔鸡充分饮水。

4.疫病防控:定期对肉仔鸡进行疫苗注射和防治常见疾病,确保肉仔鸡的健康生长。

2.2 饲养管理要点为了保证肉仔鸡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是几点重要的饲养管理要点:1.合理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通风条件,合理控制肉仔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饲养温度:根据肉仔鸡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促进肉仔鸡的正常生长。

3.饲料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4.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的防治工作,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肉鸡生理特点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7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1.9-2.1:1左右。

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

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

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

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

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3、肉鸡的抗病能力弱。

(1) 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

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2) 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

3)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4、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肉鸡生产的特点1、生产周期短。

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

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2-3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

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做到科学细心管理。

尽量避免失误,争取百分之百的成功!3、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障。

疾病是造成饲养肉鸡失败的主要原因。

肉鸡抗病能力较弱,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会造成很大损失。

2023年我国肉鸡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方案模板

2023年我国肉鸡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方案模板

产能增长
1.肉鸡产业规模扩大,养殖数量增加
一方面,肉鸡产业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肉鸡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 满足这一需求,养殖场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养殖的数量,从而提高了肉鸡产能。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有效增加肉鸡的供应量, 也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2.肉鸡产业通过提高养殖效率扩大产能
1.2.加强肉鸡产业监管,保障消费者健康
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之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当前,我国肉鸡产业存在着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比如使用激素、抗生素等非法添加物,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为此,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兽药使用管理水平。根 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肉鸡养殖企业应完善养殖管理制度,不得使用非法添加物,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健康与安全
1. 饲料及养殖环境的安全性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饲料和养殖环境的安全性对于肉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据统计,我国肉鸡饲料中存在着不合格添加剂的问题,导致 饲料中含有激素等有害物质。此外,养殖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也会给肉鸡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肉鸡产业需要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和养殖环境卫 生管理,确保肉鸡的健康安全。
养殖效益 肉质品质 环保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发展对策
肉鸡产业技术创新
政策支持
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
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
肉鸡遗传改良 生产性能 肉品质量 消费者
消费需求
1. 肉鸡饲料需求与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提高,对营养丰富的肉食需求不断增加。肉鸡饲料 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包括谷物、豆粕和油料等原料的消费量 也因此不断增加。
1.政府政策对肉鸡产业影响重大,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 对供需格局产生影响
政府的相关政策对肉鸡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政府的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禁止进口的政策等 都会对市场的供需格局产生影响。

农业部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农业部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meat-type chicken2004-08-25发布2004-09-01实施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宽维、王志跃、高玉时、黎寿丰、厉保林、章明。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种鸡、商品肉鸡生产性能测定的程序、项目和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中心)对肉种鸡、商品肉鸡生产性能的测定。

2 测定要求申报测定的品种(配套系)符合良种繁育体系布局要求。

抽样群种鸡健康,来源清楚,饲养管理正常,并达到规定数量。

供测单位种鸡场防疫设施完善,无一类传染病感染,其他健康水平指标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3种蛋取样3.1 抽样地点种蛋取样可以在育种场、祖代场等公司的直属场,也可在公司的客户场进行。

3.2取样方法取样由测定站派员进行,抽取与供测品种(配套系)名称一致的当天种蛋,并标注抽样日期,取样后3 d内入孵。

接受的委托测定可由委托单位送样。

3.3测定号的确定多品种(配套系)同时测定时,由测定站和公正部门对测定品种(配套系)进行随机编号,每个种蛋标明测定号。

测定号对应的品种(配套系)名称对测定工作人员保密。

4测定数量及重复数肉鸡生产性能测定的最少数量见表1。

表1 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最少数量5 测定项目5.1生产性能5.1.1种鸡取样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开产日龄、66周龄产蛋量(HH、HD)、产合格种蛋数(HH、HD),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32周龄、44周龄、64周龄平均);0周龄~24周龄存活率、25周龄~66周龄存活率,0周龄~24周龄只耗料量、25周龄~66周龄只周耗料量;24周龄、44周龄、66周龄(公鸡、母鸡)平均体重。

中后期限饲对817肉鸡生长性能、屠体

中后期限饲对817肉鸡生长性能、屠体

4 ·2022.12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0 引言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及营养与环境的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目前,许多肉鸡品种在42 d 可达约2 kg 体重。

在肉鸡的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

自由采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饲料浪费,伴随着肉鸡体重的快速增长其脂肪沉积、疾病及死亡率等负面因素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限饲是改善肉鸡生产中这些不利因素的有效途径之一。

刘燕南[1]发现限饲可以降低Hubbard 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

发现限饲可以提高艾维茵肉仔鸡的免疫能力,降低腹脂率,并提高肉鸡出栏时的屠宰率。

李满雨等[2]研究表明限饲不仅可以节约成本,降低腹水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降低体脂和腹脂率等,进而改善鸡肉品质。

目前,对肉鸡限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

陈芳作者简介:任启红(1973-),女,汉族,安徽濉溪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

中后期限饲对817肉鸡生长性能、屠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任启红1,邱振亮2,张倩玉2,孙士凯3(1.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农业执法大队,安徽 淮北 235100;2.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农业农村局,安徽 淮北 235143;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华川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安徽 淮北 235143)摘要:研究中后期限饲对817肉鸡生长性能、屠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试验选取24日龄体重相近的817公鸡160只,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

所有试验鸡饲养于同一鸡舍,采用笼养的饲养方式。

试验组喂料量是对照组喂料量的90%。

限饲时间为24日龄至47日龄。

结果表明,中后期限饲对817肉鸡47 d 体重、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

但试验组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 >0.05)。

中后期限饲对817肉鸡47 d 胸肌率无显著影响。

但试验组半净膛率及腿肌率要稍高于对照组(P >0.05)。

中后期限饲能显著降低腹脂率(P <0.01)。

AA+肉鸡生产性能标准

AA+肉鸡生产性能标准
946
4
21
26
55-60
23
779
57
96
1042
4
22
26
55-60
23
839
60
102
1144
4
23
26
55-60
23
900
61
105
1249
4
24
26
55-60
23
963
63
110
1359
4
25
25
55-60
23
1027
64
113
1472
4
26
25
55-60
23
1093
66
117
1589
4
27
6
14
29
55-60
23
416
43
61
470
6
15
28
55-60
23
462
46
67
537
4
16
28
55-60
23
510
48
72
609
4
17
28
55-60
23
560
50
77
686
4
18
27
55-60
23
612
52
82
768
4
19
27
55-60
23
666
54
87
855
4
20
27
55-60
23
722
56
91
A.A.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种鸡营养与肉鸡生产性能

种鸡营养与肉鸡生产性能

种鸡的营养对商品代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鸡胚的发育以及新出生雏鸡在其生命开始最初数小时之内的生长和发育,几乎完全依赖于种蛋积蓄的营养。

从而我们推论为,雏鸡出雏时的生理状况必然受到种母鸡营养的极大影响。

种母鸡的营养状态影响着雏鸡的出生活重、健康活力、早期采食行为以及雏鸡的免疫力水平。

大部分的这些影响会伴随着肉鸡的整个一生。

商品代肉鸡本身后天的营养和管理也许能够补偿种鸡先天营养不足或雏鸡出雏时状况不良的现象,然而此种补偿却很少能达到尽善尽美。

雏鸡质量以及日后的性能表现都是评估种鸡营养的重要参考成分。

由于涉及到许多营养成分、许多生理和新陈代谢机理方面,种鸡营养和肉鸡生产性能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显得尤为复杂。

当然,最重要的是,现代肉鸡品系中实际上尚有许多因素还未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在这一领域不太可能提供出简单的“投入-产出”的关系。

经济效果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中的哪些改进才能使我们为种鸡增加额外的饲料成本?一只母鸡整个一生(0-64周龄,包括种公鸡的饲料配给量)大约耗料59公斤,产雏142只。

我们计算出,每只商品代肉鸡一出生平均就占母鸡料量415克。

这一料量的费用大约占英国每只商品代肉鸡总的饲养成本的43%(英国国家农协会数据),若包括投资成本,就占35%。

表一说明:在英国典型的成本条件下,孵化率和种鸡性能需要多大的改进才能抵销种鸡饲料成本的提高。

表1:特性改进入孵种蛋出雏+4.7%42日龄活重+240g42日龄料肉比-31g/kg (-3%)在上表的计算中,种鸡饲料成本增长幅度较大,+20%。

这些计算假定某项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会单独出现。

而现实中,这些性能却以十分有利的趋势共同发展,使评估其中某一生产特性更为困难。

上述计算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确定种鸡饲料成分和成本时,需要认真仔细考虑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两者的生产性能。

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中只要有很小的改进就可以支付种鸡饲料中额外的费用。

在此考虑的20%饲料成本的增长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长。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823—2004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于2004年8月25日发布,2004年9月1日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鸭、鹅等家禽的生产性能的规范名词和度量统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禽的生产、育种和科学研究。

2生产阶段的划分2.1肉用禽生产2.1.1速生型肉禽以生长速度快、体形大为特征。

育雏期:鸡(0~4)周龄,鸭(0~3)周龄,鹅(0~3)周龄。

育肥期:鸡5周龄至上市,鸭4周龄至上市,4周龄至上市。

2.1.2优质型肉禽体型、毛色、肤色等符合市场要求;肉质佳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等特征。

育雏期:(0~5)周龄。

育成期:6周龄至上市。

2.2种禽及蛋用禽生产2.2.1育雏期 brooding period雏鸡(蛋鸡、肉鸡):(0~6)周龄。

鸭、鹅:(0~4)周龄。

2.2.2育成期 rearing period蛋鸡:(7~18)周龄。

肉用鸡:(7~24)周龄。

蛋鸭:(5~16)周龄。

肉种鸭:(5~24)周龄。

中、小型鹅:(5~28)周龄。

大型鹅:(5~30)周龄。

2.2.3产蛋期 laying period蛋鸡:(19~72)周龄。

肉种鸡:(25~66)周龄。

蛋鸭:(17~72)周龄。

肉种鸭:(25~64)周龄。

中、小型鹅:(29~66)周龄。

大型鹅:(31~64)周龄。

3孵化3.1种蛋合格率 percentage of setting eggs3.2 受精率 fertility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

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数;散黄蛋按未受精蛋计数,按式(2)计算:3.3 孵化率(出雏率) 3.3.1受精蛋孵化率hatchability of fertile eggs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按式(3)计算:3.3.2 入孵蛋孵化率 hatchability of setting eggs3.4 健雏率 指健康雏禽数占出雏数的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标准的差异 天数 料肉比(点数) 4.5 26.3 1.7 -1.2 6.5 18.8 3.9 16.3 3.1 13.1 8.5 31.9 6.5 28.8 1.5 26.9 0.7 16.3 +0.7 -1.2 2.8 15.1 6 21.3 3.6 21.3 1.6 未计算 3.7 26.3 +3.4 +6.2 +3.4 +6.2 +6.3 +6.2 1.5 12.3 +0.5 +8.7 0.5 4.3 1.3 11.6 -0.5 +4.4
4
5 6 7 8 9 10
韩国
马来西亚 巴西 伊朗 澳大利亚 美国 美国
35
40 42 47 42 42 49
1468
2592 2000 2298 2240 2995
1.90
1.76 2.10 1.726 1.749 1.781
2.058
1.637 2.125 1.677 1.714 1.557罗斯/公母 Nhomakorabea28
35 42
1316
1882 2474
76
84 84
45.50
52.57 57.90
135
166 190
1921
2992 4248
1.460
1.590 1.721
罗斯308公鸡生产性能指标
日龄 活体重 (天) (g) 0 7 14 21 28 42 170 443 861 1401 日增重 ( g) 28 48 68 83 18.29 28.64 39.00 48.54 65 108 143 150 483 1112 2017 0.880 1.090 1.292 1.440 平均日增重 ( g) 日均采食量 ( g) 累计采食量 (g) 料肉比
同批孵化 罗斯/公母 同批孵化 科宝/公鸡 公鸡 科宝/公鸡
2028~2198 1.64~1.88 1.648~1.855
活体重与2.1千克每相差100克就折算为2.5个点
表4:不同国家/公司的肉鸡生产性能水平
国家 日龄 (天)
42 50 50 45 36~41 36~41 38 36~39 36~38 38 38~39 42~45 42~45 35~36 33~35 30.5 33 30 39 37 38 42 40
活体重 (kg)
2.1 3 2.6 2.4 1.60~1.85 1.40~1.55 1.60 1.95~2.00 1.95~2.05 2.1~2.3 1.90~2.00 2.00~2.20 2.20~2.40 1.8 1.40~1.60 1.8 2 2 2.1 2.1 2.1 2.35 2.35
料肉比
重庆正大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部 彭晓 2004年10月
罗斯308生产性能指标(同批孵化)
日龄 (天) 7 14 21 活体重 ( g) 167 429 820 日增重 ( g) 27 46 63 平均日增重 ( g) 17.86 27.64 37.05 日均采食量 ( g) 21 63 102 累计采食量 (g) 147 471 1069 0.880 1.098 1.304 料肉比
结果一般 公司A ,公鸡 公司A,母鸡 公司B 公司A ,Luzon 公司A ,VisMin 公司B ,Luzon 公司A 公司B 公司C 公司D 公司A 公司B 公司C 结果一般 一般,折算为1.8kg 结果一般 最佳群体 公司A ,一般 公司A ,最佳群体 公司B,Qland 公司C, 一般 公司C,最佳群体
1.85~1.95 1.85 1.95 1.875 1.85~2.00 1.7~1.9 1.8 1.75~2.00 1.75~1.80 1.6~1.7 1.7~1.8 1.80~1.90 1.80~2.00 未计算 1.70~1.80 1.50 1.55 1.55 1.76 1.55 1.68 1.81~1.83 1.655
35
42
2022
2676
92
93
56.57
62.71
174
200
3150
4485
1.558
1.676
表3:已发表试验中的生产性能水平
试验 国 家 日 龄 (天 ) 1 2 3 新西兰 加拿大 泰国 35 35 49 活体重 (g) 2110 2046 2390 1.509 1.652 2.02 1.509 1.662 1.948 罗斯/公鸡 罗斯/公母 罗斯/公母 料肉比 折算后料肉比 品种/性别
21 、、 带标 +准 的为 指3 标7 表. 示5 好日 于龄 标的 准活 。体 重 2 . 1 k g , 料 肉 比 1 。 6 3 7
黄红 色色 为为 开封 放闭 式式 和鸡 封舍 闭 式 鸡 舍 的 综 合 结 果
表5;活体重折算成2.1kg时的肉鸡生产性能
国家 泰国1 泰国2 泰国3 泰国4 菲律宾1 菲律宾2 菲律宾3 台湾1 台湾2 台湾3 台湾4 马来西亚1 马来西亚2 马来西亚3 印度尼西亚 新西兰1 新西兰2 新西兰3 澳大利亚1 澳大利亚2 澳大利亚3 澳大利亚4 澳大利亚5 天数 42 39.2 44 41.4 40.6 46 44 39 38.2 36.8 40.3 43.5 41.1 39.1 41.2 34.1 34.2 31.2 39 37 38 38.8 37 料肉比 1.90 1.625 1.825 1.8 1.768 1.956 1.925 1.906 1.80 1.625 1.788 1.85 1.85 未计算 1.90 1.575 1.575 1.575 1.76 1.55 1.68 1.753 1.593
死亡率 %
未计算 3.2 2.7 3 3~5 3~5 5 4~5 3~5 4~5 6 3~5 2.5 未计算 3~5 3 3 3 4 3 3 6 3
备注
泰国1 泰国2 泰国3 泰国4 菲律宾1 菲律宾2 菲律宾3 台湾1 台湾2 台湾3 台湾4 马来西亚1 马来西亚2 马来西亚3 印度尼西亚 新西兰1 新西兰2 新西兰3 澳大利亚1 澳大利亚2 澳大利亚3 澳大利亚4 澳大利亚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