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1所示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并发出“啊”的声音,这是利用了 ()图1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B.“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D.“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4.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禁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5.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过程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得越远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高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名同学在唱歌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定位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预测地震和台风7.如图2所示,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8.关于如图3所示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图3A.图甲: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4所示,用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10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明亮的篝火B.点燃的蜡烛C.电影院的幕布D.耀眼的太阳2.首钢滑雪大跳台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
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现象与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3.关于甲、乙两图表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3题)A.图甲是镜面反射,图乙是漫反射B.图甲和图乙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光污染”的形成与图甲有关D.黑板反光看不清字与图乙有关4.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
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第4题)A.①B.②C.③D.④5.小明去武夷山旅行时观看了《印象大红袍》演出,舞台上的舞者的衣服随着舞台灯光的变换,时而变成绿色,时而变成红色,美轮美奂。
小明立刻判断舞者的衣服在阳光下应该呈()A.红色B.绿色C.白色D.黑色6.如图是一个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的情景。
下列关于人和像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第6题)A.人把扫把拿在身前B.像变瘦了C.像变矮了D.像中扫把杆变长了7.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了硬币。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 C D8.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镜面的直线为轴绕O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垂直,镜面应()(第8题)A.顺时针转动30°B.逆时针转动30°C.顺时针转动15°D.逆时针转动15°9.关于下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9题) A.图甲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路径,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B.图乙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D.图丁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 处,以5 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0题)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保持不变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一幅画中配有“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的诗句,这是因为桃树经水面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岸边人能从各个角度看到岸边的桃树,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声的世界满分100分时间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3=36分)1.小明在球场上踢足球时,听到物理老师在喊他。
他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淮剧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播出。
小明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3.在需要安静的医院、学校和科研部门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4.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5.下列有关声的实验和应用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器材只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乙图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6.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7.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戏小剧优秀作品在人民广场轮番上演,唱“红”了沂蒙时代新旋律。
关于戏剧演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演员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C.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D.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8.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章末练习题

第三章声的世界一、选择题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 声音的反射增强原理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 清晨,小红和爸爸正漫步在南山风景区的林荫小道上,突然小红停下来说:“爸爸,你听,那是百灵鸟在歌唱!”小红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能量3.如图,老师讲解声音的特性时,利用电脑生成两段声音(人耳朵可听范围),播放这两段声音,你觉得主要区别是().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都不同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B.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振动D. 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A. 传播速度B. 音调C. 音色D. 响度6.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7.人在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A. 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B. 小房间里说话时“分贝”数太小C.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秒以上D.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10.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 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 预报海啸、台风11.“禁止喧哗”主要是为了控制声源的()A. 音调B. 振幅C. 频率D. 音色12.扫地机器人工作时会自动躲避障碍物,其避障的工作原理类似蝙蝠,则它对外发射的是()A. 激光B. 超声波C. 次声波D. 三种都有可能二、填空题13.在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__声波获得信息.14.在声音的三大特征中,响度跟声源的________ 有关,发生体振动越快,声音的________ 越高,闻其声,就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 辨别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 测验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测验题第三章《声的世界》测验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声音传播快慢在各介质中都相同。
B。
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C。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
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
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
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4.下列几种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A。
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
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
C。
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D。
波浪拍击海岸发出的轰鸣声。
5.___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6.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A。
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
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7.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校乐队的小提琴手___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
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
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8.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A。
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
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
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
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9.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
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声的世界练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三章声的世界练习题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 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 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 摩托车的消声器3.施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间蛟龙”4.下列对声现象四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铃声减小,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图丙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D. 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时会听到它们发出音调不同5.运动会场上,径赛计时员应该A.听到发令枪声计时B.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看到举枪时计时D.看到运动员起跑时计时6.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7.小明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测得他的成绩为13.1s.那么,小明的实际成绩可能是A. 12.9B. 13.1 s s8.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8.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9.人们凭听觉可判断声源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靠骨传导判断的B.靠声源的音调判断的口靠双耳效应判断的 D.靠声源的响度判断的10 .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11. 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 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A.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 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 舟一号”是静止的D.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12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二、填空题13 .某种昆虫的翅膀在2min 内振动了 600次,它的频率是 Hz,人类(“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14 .在音乐中,中音C 调“1(do )”的频率是262Hz, D 调“1(do )”的频律是 294Hz ,由此可知D 调“1”比C 调“1”的 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15 .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A.响度大B.音调 高C.音色差D.声速快A. 离C. 洞 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 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 B.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D.医院里用“B 超”为病人检查身体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1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产生,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发出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范围,属于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在皖北地区很流行传统儿童游戏“摸瞎”,如图所示,蒙着眼的小朋友根据声音判断是哪位小朋友以及他的位置。
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能根据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判断出其他小朋友与他距离的远近。
4.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也悄然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们听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的。
5.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
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6.在2021年央视春晚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通过云传播的方式为中国观众演唱了歌曲《我的太阳》,其中“男高音”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特性名称)。
7.多普勒效应指出,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
我们日常所说的声音就是一种波。
若火车的鸣笛离我们越来越远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填“高”或“低”)。
8.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这里声音加强的是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2. 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A. 老师讲话声音不够大B. 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 讲台离墙太近,原音和回声混在一起D.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4.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5.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 音色音调B. 音色响度C. 音调响度D. 音色音调响度6.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D. 都是噪音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8.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频率B. 振幅C. 节奏D. 音色9. 如图所示,把相同的几只瓶子灌入高度不同的水,拿筷子用相同的力量敲打它们时,可听到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的响度不同B. 声音的音色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振幅不同10. 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B.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C.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D.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11.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刀小试二----声的世界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
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
D、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
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2012)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6、(2012)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时计时员看烟而不听声,是因为声速远远小于光速B.高原旅行时会感到不适,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比平原要大C.骑车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7、(2012)奥妙无穷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各组的动物行为和人们制造的先进仪器设备中,涉及的物理学原理不相同的是()
A.鱼在水中自由浮沉﹣﹣潜水艇
B.蝙蝠在夜间能正常飞行﹣﹣声呐
C.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飞机
D.鸽子飞行定向﹣﹣GPS导航系统
8.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
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
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
1-C
2-C
3-D
4-B
5-C
6-ACD
7-D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