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跟腱断裂的康复》课件

跟腱断裂后应该如何处理?
总结词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是首要任务
详细描述
一旦怀疑跟腱断裂,应立即停止活动 ,用冰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随后应 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如石 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跟腱断裂后能否完全康复?
总结词
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完全康复,但需要时间和正确的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如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 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 软化疤痕和缓解疼痛。
按摩
轻柔的按摩可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但需注意避开 受伤部位。
运动康复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逐步恢复受伤关节的活动 度,防止僵硬和粘。
肌肉力量训练
强化周围肌肉力量,减轻 跟腱负担,防止再次受伤 。
平衡与协调训练
提高身体的平衡与协调性 ,增强脚踝稳定性。
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 重新缝合在一起,促进
愈合。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要固定受伤的 脚,避免活动,以免影
响愈合。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 复训练,逐渐恢复关节
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定期复查
手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 ,了解愈合情况,调整
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减 轻疼痛,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康复
情绪支持
康复教育
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 其树立康复信心。
向患者介绍跟腱断裂的康复知识和技 能,提高其自我管理和预防再次受伤 的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患者对疼痛 和康复的错误认知,减轻焦虑和抑郁 情绪。
04
跟腱断裂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跟腱断裂重建或修补手术护理常规精品PPT课件

跟腱修复术后的康复程序
专科护理
(一)观察患肢
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皮温、颜色、感觉、肿胀、血运、足 趾活动情况及伤口包扎松紧度,检查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剧烈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发 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
(二)局部护理
术后小腿前侧短腿石膏托固定于踝跖屈30°位,以 使腓肠肌及跟腱处于松弛状态,减少术后跟腱粘连 ,并对伤肢起到保护作用,患肢抬高20cm,易促进 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观察踝关节是否跖屈位, 跟腱部位是否松弛,足背部及胫骨前缘皮肤是否被 石膏压伤等,石膏固定的松紧度要适宜。
❖ 常见于体操、武术、篮球和羽毛球等运动。
跟腱损伤的机制
❖ 断裂容易发生于偶尔参 加运动的中年人,所以 也称这类人为“周末运 动员”。
❖ 踝在过伸位突然用力, 断裂多发生在跟腱止点
上方2~6cm。
临床表现
❖ 跟腱部肿胀、疼 痛,足跖屈无力。
❖ 查体:连续性中 断,局部凹陷, 足跖屈力量明显 减弱,提踵试验 阳性。
跟腱的解剖
❖ 跟腱断裂是一 种常见的运动损 伤,如果处理不 当,会发生跟腱 的延长愈合,严 重者会导致不能 提脚后跟,甚至 跛行。
跟腱功能
❖ 跟腱连于小腿三头肌 和跟骨之间,当其收 缩时,跟腱牵拉跟向 近端移动,使我们能 够以脚尖站立、正常 走路及跑、跳、上下 楼梯等等。
跟腱损伤的机制
❖ 内部因素 ❖ 全身
经皮修复
❖ 在跟腱两侧皮肤上各做三对小切口,一对切 口在跟腱断裂正中,另外两对切口分别在距 上、下断端各2~3cm处,行双8字缝合。以后 相继有改良的经皮修复手术方法,术后伤口 外观较好,皮肤坏死率相对较低,但手术易 损伤腓肠神经,缝合效果也不如开放手术。 再断裂的发生率仍较高,因而也不适合于临 床普遍应用。只用于对跟腱强度要求不高, 有美容要求的患者。
《跟腱断裂诊断》课件

04
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石膏固定
通过石膏固定,使跟腱得 到充分休息和愈合。
物理治疗
在恢复过程中,进行适当 的物理治疗,如超声波、 电刺激等,以促进跟腱愈 合。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活血 化瘀药物等,缓解疼痛和 肿胀。
手术治疗
手术缝合
通过手术将断裂的跟腱重新缝合 在一起,促进愈合。
肌腱移植
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可以减少跟腱的负荷和压力,降低断裂的风险。
详细描述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在运动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反应和感觉,如出现疼痛、不适等 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运动,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营养,也有助于预防跟腱断裂的发 生。
THANKS FOR WATCHING
03
跟腱断裂的鉴别诊断
跟腱炎
跟腱炎与跟腱断裂的鉴别
跟腱炎的预防
跟腱炎通常表现为跟腱疼痛、肿胀,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而跟腱断 裂则表现为明显的跟腱断裂声、疼痛 、肿胀和活动受限。
预防跟腱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跟腱的柔 软性和弹性,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和拉 伸来达到这一目的。
跟腱炎的治疗
跟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冰敷、 压迫、抬高等方法,以减轻炎症和疼 痛,同时可配合使用抗炎药物和物理 治疗。
跟腱撕裂
跟腱撕裂与跟腱断裂的鉴别
跟腱撕裂通常是由反复的微损伤引起的,表现为跟腱内部 的纤维撕裂或断裂,而跟腱断裂则通常是由一次较大的外 力引起的。
跟腱撕裂的治疗
跟腱撕裂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 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压迫、抬高等方法,手术治疗则涉 及到修复撕裂的跟腱。
跟腱撕裂的预防
《跟腱断裂诊断》ppt 课件
《跟腱断裂》课件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跟腱:连接小腿 肌肉和脚跟的肌 腱
断裂:肌腱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 断裂
症状:疼痛、肿 胀、无法行走
原因:运动损伤、 外伤、疾病等
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运动中突然发 力或过度拉伸
外伤:如摔倒、撞击等外力作用
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跟腱,导致跟腱 疲劳和损伤
初期:休息、冰敷、抬高患肢
后期: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提踵、 蹲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行走、 站立等
康复期间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保持跟腱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感染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跟 腱的弹性和力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 够的营养和维生素,以促进伤 口愈合
随访内容:包括康复过程中的 问题、康复进度、康复效果等
跟腱炎:跟腱炎可能导致跟腱断裂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跟腱断 裂风险增加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跟腱断裂风 险增加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肿胀: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跟腱周围的肿胀,肿胀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活动受限: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周围的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断裂,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中期康复:逐渐增 加康复训练的强度 和难度,如跑步、 跳跃等
后期康复:恢复日 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如慢跑、游泳等
长期康复: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运 动习惯,避免再次 受伤
热身的重要性: 提高肌肉温度, 增加关节灵活 性,预防运动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跟腱:连接小腿 肌肉和脚跟的肌 腱
断裂:肌腱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 断裂
症状:疼痛、肿 胀、无法行走
原因:运动损伤、 外伤、疾病等
运动损伤:如篮球、足球等运动中突然发 力或过度拉伸
外伤:如摔倒、撞击等外力作用
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跟腱,导致跟腱 疲劳和损伤
初期:休息、冰敷、抬高患肢
后期: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提踵、 蹲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行走、 站立等
康复期间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保持跟腱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感染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跟 腱的弹性和力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 够的营养和维生素,以促进伤 口愈合
随访内容:包括康复过程中的 问题、康复进度、康复效果等
跟腱炎:跟腱炎可能导致跟腱断裂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跟腱断 裂风险增加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跟腱断裂风 险增加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肿胀: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跟腱周围的肿胀,肿胀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数周。 活动受限: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周围的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跟腱断裂,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中期康复:逐渐增 加康复训练的强度 和难度,如跑步、 跳跃等
后期康复:恢复日 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如慢跑、游泳等
长期康复: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运 动习惯,避免再次 受伤
热身的重要性: 提高肌肉温度, 增加关节灵活 性,预防运动
2024年跟腱断裂诊断与治疗PPT

跟腱断裂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无法站立和行走等。 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建议进行选择。
发病原因
运动损伤:剧烈运动、过度负荷、 不当运动姿势等 外伤:直接撞击、切割、刺伤等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长期疲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基因突变等
跟腱断裂诊断与治 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跟腱断裂概述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01
护理人员:XX医院 -XX科室-XX
02
跟腱断裂概述
跟腱断裂定义
跟腱断裂是指跟腱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现象。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跟的肌腱,是人体中最强壮的肌腱之一。
影像学检查
X光片:可以显示 跟腱断裂的部位和 程度
超声波检查:可以 更清晰地显示跟腱 断裂的情况
磁共振成像 (MRI):可以更 准确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部位和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可以更 清晰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情况
诊断标准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踝关节处 肿胀:跟腱断裂后,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有时还会出现瘀血 功能障碍: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如无法站立、行走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跟腱断裂。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06
发病原因
运动损伤:剧烈运动、过度负荷、 不当运动姿势等 外伤:直接撞击、切割、刺伤等
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长期疲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基因突变等
跟腱断裂诊断与治 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跟腱断裂概述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01
护理人员:XX医院 -XX科室-XX
02
跟腱断裂概述
跟腱断裂定义
跟腱断裂是指跟腱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现象。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跟的肌腱,是人体中最强壮的肌腱之一。
影像学检查
X光片:可以显示 跟腱断裂的部位和 程度
超声波检查:可以 更清晰地显示跟腱 断裂的情况
磁共振成像 (MRI):可以更 准确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部位和程度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可以更 清晰地显示跟腱断 裂的情况
诊断标准
疼痛: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踝关节处 肿胀:跟腱断裂后,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有时还会出现瘀血 功能障碍:跟腱断裂后,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如无法站立、行走等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跟腱断裂。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06
跟腱断裂的诊断与治疗 课件

跟腱长约15cm,起始于小腿下 端,延伸至后脚跟的下方。
跟腱断裂的原因
01
02
03
直接外力
如运动时被人踢中或撞到 锐利物品,导致跟腱断裂 。
间接外力
如突然剧烈运动、起跳落 地时姿势不稳等,使跟腱 承受超过其生理极限的牵 拉力量,导致跟腱断裂。
劳损
长期反复的小损伤累积, 使得跟腱逐渐退化、脆弱 ,最终导致断裂。
跟腱断裂的症状
疼痛
肿胀
压痛
乏力
跟腱断裂处疼痛剧烈, 尤其在活动时加剧。
跟腱断裂后周围组织出 血,导致局部肿胀。
在跟腱断裂处有明显压 痛。
由于跟腱断裂,患者难 以踮脚和行走。
02
CATALOGUE
诊断方法
体检
01
体检是诊断跟腱断裂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病史、症状 和体征,包括疼痛、肿胀、压痛 、瘀斑等。
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摄入。
定期进行体检和运动能力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 康问题。
05
CATALOGUE
病例分析
病例一:非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
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跟腱断裂,可以采用非 手术治疗,如石膏固定、药物治
疗等。
诊断依据
通过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如超声、MRI)进行诊
肌腱移植
当跟腱断裂严重或无法修 复时,可能需要使用其他 部位的肌腱进行移植。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进行石膏固定, 并定期进行复查和康复训 练。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包 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
练等。
中期康复
跟腱断裂的护理PPT课件

运动强度: 根据个人情 况选择合适 的运动强度, 避免过度运 动
运动装备: 选择合适的 运动装备, 如运动鞋、 护具等,减 少运动损伤 风险
运动环境: 选择安全的 运动环境, 避免在湿滑、 不平整的地 面上运动
01
02
03
04
运动后拉伸
运动后进行
1 拉伸,可以 预防跟腱断 裂
拉伸可以增
2 加肌肉弹性, 减少跟腱断 裂的风险
行走
02
体征:跟腱断裂 处有凹陷或凸起
03
影像学检查:X 光片、超声波、
MRI等
04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生化指标
等
05
医生诊断:根据 病史、体征、影 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进行诊断
跟腱断裂的护理
术后护理要点
E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断裂
D
加强锻炼,促进康复
C
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
B
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05
02
外伤:直接撞 击或切割可能 导致跟腱断裂
04
老化:随着年 龄增长,跟腱 逐渐老化,可 能导致断裂
06
遗传因素:某 些家族遗传因 素可能导致跟 腱断裂
跟腱断裂的症状
疼痛:跟腱 断裂时,患 者会感到剧 烈疼痛,尤 其是在脚踝 部位。
肿胀:跟腱 断裂后,脚 踝部位会出 现明显的肿 胀,这是由 于组织损伤 和出血引起 的。
瘀伤:跟腱 断裂后,脚 踝部位可能 出现瘀伤, 这是由于皮 下出血引起 的。
功能障碍: 跟腱断裂后, 患者会出现 行走困难, 无法正常行 走。
畸形:跟腱 断裂后,脚 踝部位可能 出现畸形, 这是由于跟 腱断裂后, 肌肉力量不 平衡引起的。
01
跟腱断裂解剖参考ppt课件.ppt

该肌收缩时使足 跖屈并屈小腿; 在站立时,固定 踝关节,防止身
体前倾
胫神经
浅层
比目鱼肌
一宽扁的肌,位于腓肠肌深 面,起自腓骨头和腓骨上部
、胫骨的内侧缘
该肌除不参加屈 小腿外,其作用
同腓肠肌
胫神经
浅层
跖肌
位于腓肠肌外侧头的深面, 协助小腿三头肌 起自股骨外上髁,肌腹短小 运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用
,腱细长
胫神经
3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跟腱-分型
按术中病理情况
分型
损伤原因
位置
特点
横断型 多系割伤或砍伤(开 放性)
止点上3cm左右
断面整齐,并向近端 回缩3~5cm
撕脱型 跟腱部遭受直接重力 砸伤所致(开放性或 闭合性)
跟腱解剖--肌肉
浅层: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
深层:腘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
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部位 肌肉名称
位置
作用
支配神经
浅层
腓肠肌
两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 踝,两头合并形成一个肌腹
3.9倍,跑步时则可达体重的7.7倍。
5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环锁位置
从上表面环锁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Sci 2005;10:515-520
从侧面环锁
21
结扎点靠近 断端
结扎点远离 断端
从上表面环锁
从侧面环锁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2S2ci 2005;10:515-520
N
从上表面环锁 从侧面环锁 抗 张 强 度 ( )
瓣加固法、单纯跖肌加固、利用腓骨长肌以及人工材料修复、阔 筋膜移植等方法
32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过程
骨科缝合技术基础培训
Basic Training on Orthopedic Suture Technique
1
2
3
讲义提纲
1、发病机制 2、漏诊原因 3、临床表现 4、治疗方法
急性损伤的治疗 亚急性损伤的治疗 陈旧性损伤治疗 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 5、自发性跟腱断裂(激素、喹诺酮)
4
跟腱断裂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Sci 2005;2140:515-520
Kessler缝合法获得最大抗张强度: 环锁位置在侧面 结扎点远离断端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Sci 2005;10:515-520
25
手术&保守 跟腱缝合选择哪种缝合方法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②不能端对端直接缝合 ③ V-Y成形术
30
亚急性损伤----Abraham V-Y缝合
31
陈旧性跟腱断裂
1 跟腱断裂超过3周,近端回缩缺损处为瘢痕连接,跟腱延长无张力, 跟腱短缩往往不能端端缝合。
2 跟腱短缩≥6cm 3 Lindholm法、White Krynick法、Rugg和Bogoe法、翻转腓肠肌腱
26
皮肤 皮下 腱外膜(深筋膜) 腱周组织 跟腱
27
①手术时间:跟腱断裂应在肿胀出现前手术,否则应待肿胀消退、皮肤皱褶出现后 ②跟腱内侧纵切口(外侧、正中) ③应锐性切开至深筋膜(腱外膜),避免钝性剥离造成的皮下营养血管网破坏和脂
肪液化,从而减少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和和粘连; ④保护腱周组织,避免破坏其从腹侧进入跟腱的血管束; ⑤修复后跟腱应有足够强度且张力不可过大,以免阻断断端血供,影响愈合;术后
9
讲义提纲
1、发病机制 2、漏诊原因 3、临床表现 4、治疗方法
急性损伤的治疗 亚急性损伤的治疗 陈旧性损伤治疗 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 5、自发性跟腱断裂(激素、喹诺酮)
10
手术&保守 跟腱缝合选择哪种缝合方法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11
Khan RJ, Fick D, Keogh A, et al. Treatment of acute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The journal of bone &joint surgery. 2005,87(10):2202-2211.
① 对开放性损伤只认为是皮肤软组织裂伤,不做详 细检查;
② 跟腱断裂后,足跖屈活动不完全消失 ③ 跟腱断裂后,部分患者仍能站立跛行。
7
临床表现
①跟腱部肿胀、疼痛,足跖屈无力。 ②查体:连续性中断及凹陷,趾屈力量明显减弱,提踵试验阳性,
Thopmson征阳性。 ③MRI
T2
T1
8
病理变化
伤后1周内, 最多不超过10天
12
Meta分析总结随机、对照实验 文献追踪了EMBASE CINAHL MEDLINE等3个数据库,关
键词包括:跟腱、断裂、腱损伤,并联系作者 。3位学 者分析数据、使用10项标准独立评估实验价值。 包括12项研究,设计800名患者
13
3.5%
12.6%
Incidence of rerupture
14
34.1% 2.7%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4.0%
0%
Incidence of infection
15
跟腱再断裂的风险:保守治疗高于手术治疗 伤口感染风险:手术治疗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老年人 年轻人
16
手术&保守 跟腱缝合选择哪种缝合方法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17
急性损伤
改良Kellssler缝合法、细丝线间断缝合腱束简单、 有效、实用,是跟腱修复最佳方法 。
18
急性损伤---缝合方法19来自急性损伤---缝合方法
不同的缝合方法缝合后的张力强度逐渐增高, 到42天时达最高水平。Tsuge缝合和改良Kessler 缝合所产生的张力最高
Wan Shengxiang et al.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25(5):561-564
间距(mm)
侧面环锁比从上表面环锁缝合抗张强度大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2S3ci 2005;10:515-520
250
张 力 200 强 度 150 (
100
) 50
0
结扎点靠近断端
结扎点远离断端
上面环锁
侧面环锁
N
结扎点远离断端比结扎点靠近断端所产生的张力强度更大
石膏托固定于屈膝、跖屈位减轻吻合处张力。 ⑥线结包埋于断端,腱外膜间断缝合使线结位于皮下组织中,可减少线结刺激。
28
4%
2.4%
再断裂
26%
8% 感染
经皮微创手术不增加跟腱再断裂的风险,还可以明显降 低伤口感染的风险
29
亚急性损伤的治疗
①伤后10-20天腱周组织肿胀,跟腱纤维组织脆弱,对 缝线把持力弱,缝合的牢固程度底
伤后10~20天
伤后20天以后
跟腱纤维呈亮白色,韧性好,无水肿或水肿程度很 轻,缝合组织对缝线的把持力好;
腱周组织肿胀,肉芽瘢痕脆性大,跟腱纤维组织变 脆,缝线把持力弱,缝合的牢固程度降低;
跟腱纤维肿胀消退,瘢痕略有老化,对缝线的把持 力强。
跟腱损伤伤后10天为急性损伤;10~20天为亚急性损伤;20天 后为陈旧性损伤。
踝在过伸位突然用力,断裂多发生在
跟腱止点上方2~6cm
5
发病机制
① 跟腱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跟骨结节上方2~6cm最窄。 ② 跟腱营养动脉造影显示,下段区域血供相对较少。 ③ 跟腱中的血管数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④ 跟腱长期慢性牵拉劳损,产生跟腱炎、腱周炎,跟腱
组织变脆,影响跟腱血供。
6
漏诊原因
环锁位置
从上表面环锁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Sci 2005;10:515-520
从侧面环锁
21
结扎点靠近 断端
结扎点远离 断端
从上表面环锁
从侧面环锁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2S2ci 2005;10:515-520
N
从上表面环锁 从侧面环锁 抗 张 强 度 ( )
瓣加固法、单纯跖肌加固、利用腓骨长肌以及人工材料修复、阔 筋膜移植等方法
32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过程
骨科缝合技术基础培训
Basic Training on Orthopedic Suture Technique
1
2
3
讲义提纲
1、发病机制 2、漏诊原因 3、临床表现 4、治疗方法
急性损伤的治疗 亚急性损伤的治疗 陈旧性损伤治疗 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 5、自发性跟腱断裂(激素、喹诺酮)
4
跟腱断裂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Sci 2005;2140:515-520
Kessler缝合法获得最大抗张强度: 环锁位置在侧面 结扎点远离断端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Sci 2005;10:515-520
25
手术&保守 跟腱缝合选择哪种缝合方法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②不能端对端直接缝合 ③ V-Y成形术
30
亚急性损伤----Abraham V-Y缝合
31
陈旧性跟腱断裂
1 跟腱断裂超过3周,近端回缩缺损处为瘢痕连接,跟腱延长无张力, 跟腱短缩往往不能端端缝合。
2 跟腱短缩≥6cm 3 Lindholm法、White Krynick法、Rugg和Bogoe法、翻转腓肠肌腱
26
皮肤 皮下 腱外膜(深筋膜) 腱周组织 跟腱
27
①手术时间:跟腱断裂应在肿胀出现前手术,否则应待肿胀消退、皮肤皱褶出现后 ②跟腱内侧纵切口(外侧、正中) ③应锐性切开至深筋膜(腱外膜),避免钝性剥离造成的皮下营养血管网破坏和脂
肪液化,从而减少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和和粘连; ④保护腱周组织,避免破坏其从腹侧进入跟腱的血管束; ⑤修复后跟腱应有足够强度且张力不可过大,以免阻断断端血供,影响愈合;术后
9
讲义提纲
1、发病机制 2、漏诊原因 3、临床表现 4、治疗方法
急性损伤的治疗 亚急性损伤的治疗 陈旧性损伤治疗 跟腱断裂合并皮肤缺损 5、自发性跟腱断裂(激素、喹诺酮)
10
手术&保守 跟腱缝合选择哪种缝合方法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11
Khan RJ, Fick D, Keogh A, et al. Treatment of acute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The journal of bone &joint surgery. 2005,87(10):2202-2211.
① 对开放性损伤只认为是皮肤软组织裂伤,不做详 细检查;
② 跟腱断裂后,足跖屈活动不完全消失 ③ 跟腱断裂后,部分患者仍能站立跛行。
7
临床表现
①跟腱部肿胀、疼痛,足跖屈无力。 ②查体:连续性中断及凹陷,趾屈力量明显减弱,提踵试验阳性,
Thopmson征阳性。 ③MRI
T2
T1
8
病理变化
伤后1周内, 最多不超过10天
12
Meta分析总结随机、对照实验 文献追踪了EMBASE CINAHL MEDLINE等3个数据库,关
键词包括:跟腱、断裂、腱损伤,并联系作者 。3位学 者分析数据、使用10项标准独立评估实验价值。 包括12项研究,设计800名患者
13
3.5%
12.6%
Incidence of rerupture
14
34.1% 2.7%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4.0%
0%
Incidence of infection
15
跟腱再断裂的风险:保守治疗高于手术治疗 伤口感染风险:手术治疗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老年人 年轻人
16
手术&保守 跟腱缝合选择哪种缝合方法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17
急性损伤
改良Kellssler缝合法、细丝线间断缝合腱束简单、 有效、实用,是跟腱修复最佳方法 。
18
急性损伤---缝合方法19来自急性损伤---缝合方法
不同的缝合方法缝合后的张力强度逐渐增高, 到42天时达最高水平。Tsuge缝合和改良Kessler 缝合所产生的张力最高
Wan Shengxiang et al.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25(5):561-564
间距(mm)
侧面环锁比从上表面环锁缝合抗张强度大
Yotsumoto T et al. J orthop 2S3ci 2005;10:515-520
250
张 力 200 强 度 150 (
100
) 50
0
结扎点靠近断端
结扎点远离断端
上面环锁
侧面环锁
N
结扎点远离断端比结扎点靠近断端所产生的张力强度更大
石膏托固定于屈膝、跖屈位减轻吻合处张力。 ⑥线结包埋于断端,腱外膜间断缝合使线结位于皮下组织中,可减少线结刺激。
28
4%
2.4%
再断裂
26%
8% 感染
经皮微创手术不增加跟腱再断裂的风险,还可以明显降 低伤口感染的风险
29
亚急性损伤的治疗
①伤后10-20天腱周组织肿胀,跟腱纤维组织脆弱,对 缝线把持力弱,缝合的牢固程度底
伤后10~20天
伤后20天以后
跟腱纤维呈亮白色,韧性好,无水肿或水肿程度很 轻,缝合组织对缝线的把持力好;
腱周组织肿胀,肉芽瘢痕脆性大,跟腱纤维组织变 脆,缝线把持力弱,缝合的牢固程度降低;
跟腱纤维肿胀消退,瘢痕略有老化,对缝线的把持 力强。
跟腱损伤伤后10天为急性损伤;10~20天为亚急性损伤;20天 后为陈旧性损伤。
踝在过伸位突然用力,断裂多发生在
跟腱止点上方2~6cm
5
发病机制
① 跟腱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跟骨结节上方2~6cm最窄。 ② 跟腱营养动脉造影显示,下段区域血供相对较少。 ③ 跟腱中的血管数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④ 跟腱长期慢性牵拉劳损,产生跟腱炎、腱周炎,跟腱
组织变脆,影响跟腱血供。
6
漏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