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母绕口令练习
声母辨正(绕口令)

石小四和史肖石
石小四,史肖石,一同来到阅览室。 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年十四 的石小四爱看诗词,年四十的史肖石爱 看报纸。年四十的史肖石发现了好诗词, 忙递给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 四见了好报纸,忙递给年四十的史肖石。
数狮子
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 大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
(七)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1、韵母不是i、u、ü ,也不是以i、u、 ü 鹅过河 n声母,如天津话的 起头的,有些方言加 2、韵母是u,或以u起头的,有些方言读 “爱”;有些方言加 ng声母,如西安话、 成了 v(唇齿浊擦音)声母或以 v代u,如 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 广州话的“额”。这只要把该读零声母 宁夏话的“文”,桂林话的“武”。这只 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 的字读熟,去掉前面的n或ng就行了。 要在发音时注意把双唇拢圆,不要让下唇 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 和上齿接触,就可以改正。此外,有些方 言把普通话这类零声母读成了m声母,如 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 广州话、玉林话的“文”,那就要熟记这 类零声母的字,不要读成 还是河渡鹅。 m声母的。
(六)把浊音改为清音
普通话塞音、擦音、塞擦音声母中只有r一个 两老 个排 扁担和板凳 白 八 浊擦音,其他都是清声母。但是有些方言,如 白石塔 多 少 罐一个半罐是半罐,两个半罐 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 汤烫塔 白老八门前栽了八颗白果树,从北边 营房里出来两个排,直奔正北菜园来,一 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 是一罐;三个半罐是一罐半,四个半 猫鼻子 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 兜装豆 话为代表)却有一套和清声母 b、d、g、j、zh、 飞来了八个白八哥儿不知在哪住。白老 白石塔,白石塔, 排浇菠菜,二排砍白菜。剩下八百八十八棵 z、罐是两罐;五个半罐是两罐半,六个 s相配的浊声母,读音“培”、“被”; 老唐端蛋汤,踏凳登宝塔, 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 兜里装豆,豆装满兜, 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八拿了八个巴达棍儿要打八个白八哥儿, 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 大白菜没有掰。一排浇完了菠菜,又把八百 “台”和“代”;“其”和“技”;“床”和 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 八个八哥儿飞上了八颗白果树,不知道 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黑鼻子 只因凳太滑,汤洒汤烫塔。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半罐是三满罐;七个、八个、九个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壮”;“词”和“字”不分。 八十八棵大白菜掰下来;二排砍完白菜,把 白老八拿这八个巴达棍儿打着了八个白 好兜,又装豆, 白猫的黑鼻子破了剥了秕谷壳儿补鼻子; 罐,请你算算是多少罐。 一排掰下来的八百八十八棵大白菜背回来。 八哥儿,还是打着了八颗白果树。 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装满兜,不漏豆。 黑猫的白鼻子不破不剥秕谷壳儿补鼻子。
分类绕口令练习

分类绕口令练习一、声母练习b、d:1、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石塔白又大2、上刺儿山,砍刺儿树,刺儿树扯破我皮裤。
皮裤破,补皮裤,皮裤不破不补裤。
3、一出门儿走七步,拾了个麂皮补皮裤。
是麂皮补皮裤,不是麂皮不必补皮裤。
b、p: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b、h:鼓上画只虎,破了拿布补。
不知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h、k:颗颗豆子进石磨,磨成豆腐送哥哥,哥哥说我生产小,我说小小生产贡献多。
f、h:对门儿有堵白粉墙,白粉墙是画凤凰。
先画一只粉黄粉黄的黄凤凰,后画一只绯红绯红的红凤凰。
黄凤凰看红凤凰,红凤凰看黄凤凰,黄凤凰,红凤凰,两只都象活凤凰。
f、hu:老方扛着个黄幌子,老黄扛着个方幌子。
老方要拿老黄的方幌子。
老黄要拿老方的方幌子。
老黄老方不相让,方幌子碰破了黄幌子,黄幌子碰破了方幌子。
b、h、m、l:有一个喇嘛,手里提着蛤蟆;有一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手里提着蛤蟆的喇嘛,要拿蛤蟆换哑巴腰里别着的喇叭;腰里别着喇叭的哑巴,不肯拿喇叭换喇嘛手里提着的蛤蟆。
手里提着蛤蟆的喇嘛打了腰里别着喇叭的哑巴一蛤蟆,腰里别着喇叭的哑巴也打了手里提着蛤蟆的喇嘛一喇叭。
n、l:1、新脑筋,老脑筋,老脑筋可以学成新脑筋,新脑筋不学习就变成老脑筋。
2、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
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3、牛郎年年念刘娘,刘娘连连恋牛郎,牛郎刘娘连年恋,刘娘牛郎念连年。
4、牛拉碾子碾牛料,碾了牛料留牛料。
r:新针纫新线,新线纫新针,针纫钱,线纫针。
平翘舌练习:1、战士史有志,喜欢看报纸。
一看中央批示,二看国际时事,三看国内新闻,四看小说新诗。
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重要的内容就抄笔记。
绕口令大全

(一)声母练习1、b、p八百标兵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2、b巴老爷芭蕉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
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
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芭蕉树边哭。
3、b、p、m白猫黑猫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
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白猫的黑鼻子碰破了,剥个秕谷壳儿补鼻子;黑猫的白鼻子没破,就不剥秕谷壳儿补鼻子。
4、b、m白庙和白猫白庙外蹲一只白猫,白庙里有一顶白帽。
白庙外的白猫看见了白帽,叼着白庙里的白帽跑出了白庙。
5、b、p、f一座棚一座棚傍峭壁旁,峰边喷泻瀑布长,不怕暴雨瓢泼冰雹落,不怕寒风扑面雪飘扬,并排分班翻山攀坡把宝找,聚宝盆里松柏飘香百宝藏,背宝奔跑报矿炮劈山,篇篇捷报飞伴金凤凰。
6、b、d长扁担和短扁担长扁担,短扁担,长扁担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短扁担比长扁担短半扁担。
长扁担绑在短板凳上,短扁担绑在长板凳上长板凳不能绑在比短扁担长半扁担的长扁担上;短板凳也不能绑在比长扁担短半扁担的短扁担上。
7、n、l女小吕这天天下雨,体育运动委员会穿绿雨衣的女小吕,去找计划生育委员会不穿绿运动衣的女老李。
体育运动委员会穿绿雨衣的女小吕,没找着计划生育委员会不穿绿运动衣的女老李,计划生育委员会不穿绿运动衣的女老李,也没见着体育运动委员会穿绿雨衣的女小吕。
8、n、l牛郎恋刘娘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
9f、h画凤凰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10、g、k哥挎瓜筐过宽沟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11、z、c、s-zh、ch、sh石狮子咬死涩柿子树山前有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不知是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棵死涩柿子树。
绕口令(声韵调等)

普通话绕口令练习一、声母绕口令练习:1.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b p)2.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
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b p m)3.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
(b p)4.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
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
5.铺/皮褥子,不如不铺/皮褥子。
(bp)6.白猫(b p m)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
黑猫的白鼻子,碰破了白猫的黑鼻子。
白猫的黑鼻子破了,剥了秕谷皮儿补鼻子,黑猫的白鼻子不破,不必剥秕谷皮儿补鼻子。
7.一条裤子七道缝,斜缝竖缝和横缝,缝了斜缝缝竖缝,缝了竖缝缝横缝。
8.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
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
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
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
(nl)9.颠倒歌(d,t,l)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腊月苦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姐在房中手梳头,门外口袋把驴驮。
10.新脑筋,老脑筋。
老脑筋可以改造成新脑筋,新脑筋不学习就会变成老脑筋。
(n l)11.南边来了两队篮球运动员,男运动员穿了兰球衣,女运动员穿了绿球衣。
不怕累,不怕难,男女运动员努力练投篮。
(n l)12.练一练,念一念,n 、l要分辨。
l是舌边音,n是鼻音要靠前。
你来练,我来念,不怕累,不怕难,齐努力,攻难关。
13.有个面铺面朝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面朝南;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面朝南。
普通话口才训练(3篇)

普通话口才训练(3篇)普通话口才训练(精选3篇)普通话口才训练篇1(一) 声母练习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3、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
4、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十不能说成四,四也不能说成十,假使说错了,就右能误事。
5、石狮寺前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寺前树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只石狮子不吃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涩柿子更不会吃四十四只石狮子。
成都口才培训学校(二)韵母练习1、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石塔白又大。
2、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猪进猪圈,猪拱大猪槽;毛驴驮草,草压毛驴腰。
3、姓陈不能说成程,姓程不能说成陈。
禾木是程,耳东是陈。
如果陈程不分,就会认错人。
4、陈阵,沈沉二人去淘金,陈、沈同出门,同行不同心,陈阵想独吞,沈沉早有心。
岂不知淘金需同心,分心难淘金。
陈阵、沈沉两手空空回家门。
(三)声调练习1、时时注意,形势时事,事事报导,绝不失实,重大史实,写成史诗,右贵之处,实事求是。
2、石勇,施庸,研究时钟。
刻苦十冬,终于成功。
试用,非常实用,狮勇进钟,都爱使用。
成都口才培训学校3、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捞酪;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轰牛,牛拧,妞妞拧牛。
4、小石与小史,俩人来争执。
小石说正直应该读政治,小史说整治应该念整技。
俩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没读准正直、整治、政治和整技。
普通话口才训练篇2常听多练,反复练习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
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
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
加以改进。
多动口,说是重点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
绕口令绕口令

吹倒了六十六间楼,
翻倒了六十六篓油,
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砸死了六十六牛,
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25声母q墙头高墙头低☆☆☆
墙头高,墙头低,墙旮旯有对蛐蛐,在那儿吹大气。
大蛐蛐说:“昨儿个我吃了两只花不愣登的大老虎。”
小蛐蛐说:“今儿个我吃了两只灰不溜秋的大毛驴。”
大蛐蛐说:“我在南山爪子一抬,踢倒了十棵大柳树。”
新针新线心情新
27声母x七巷漆匠和西巷锡匠☆
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
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
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
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
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头梳手,门外口袋把驴驮。
16声母l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盖了六十六间楼,
买了六十六篓油,
养了六十六头牛,
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六十六篓油,
堆在六十六间楼;
六十六头牛,
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
并排分班翻山攀坡把宝找,
聚宝盆里松柏飘香百宝藏
背宝奔跑报矿炮劈火,
篇篇捷报飞伴金凤凰
10声母d☆☆
你会炖我的炖冻豆腐
你会炖炖冻豆腐,
你来炖我的炖冻豆腐;
你不会炖炖冻豆腐,
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11声母d调到敌岛打特盗☆
调到敌岛打特盗,
特盗太叼投短刀。
挡推顶打短刀掉,
踏盗得刀盗打倒。
12声母t谭老汉买蛋和炭☆☆
有人说杆尖比塔尖尖。
有人说塔尖比杆尖尖。
2.3声母训练材料2绕口令

2.3声母训练材料2绕口令在声母训练的旅途中,我们常常需要一些趣味横生的材料来激发学习的兴趣。
以下是一段绕口令,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声母的发音,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字的韵律与魅力。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四句看似简单的诗句,却巧妙地融入了多个声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绕口令,让这些声母在口中翩翩起舞。
“白鹅过桥,桥下有条河。
河里有一朵荷花,荷花开得真美丽。
小白鹅想要采荷花,可是一跳三尺高,一跳二尺低,一跳一尺高,一跳一尺低,一跳一尺高,一跳一尺低,一跳跳到了荷花的身边。
”这段绕口令中,我们运用了声母“b”、“p”、“m”、“h”、“y”、“z”、“j”、“q”、“x”,以及“一”、“二”、“三”等数字,让学习者在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练习发音。
“风吹麦浪,麦浪滚滚来。
麦田里,麦苗青,麦穗黄。
麦田里的麦苗儿,青得可爱,麦穗儿黄得诱人。
麦田旁,有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嗡嗡。
小蜜蜂飞过麦田,飞过麦浪,飞过麦苗,飞过麦穗。
”在这段绕口令中,我们运用了声母“f”、“l”、“m”、“n”、“h”、“k”、“g”、“j”、“q”、“x”,以及“一”、“二”、“三”等数字,让学习者感受声母的多样性。
“小小船儿摇啊摇,摇到江南好地方。
江南水乡风景好,水面上,荷花笑。
荷花笑啊笑,笑得真美妙。
小船儿摇啊摇,摇到荷花旁。
”这段绕口令中,我们运用了声母“x”、“y”、“z”、“c”、“s”、“h”,以及“一”、“二”、“三”等数字,让学习者在一个美丽的画面中,练习声母的发音。
“小猫钓鱼,鱼儿跳。
小猫追鱼,鱼儿逃。
鱼儿跳上小船,小猫笑哈哈。
小猫钓鱼,鱼儿跳,跳到小猫的身边。
”在这段绕口令中,我们运用了声母“x”、“y”、“z”、“c”、“s”、“h”、“q”、“j”,以及“一”、“二”、“三”等数字,让学习者在一个生动的故事中,掌握声母的发音。
声,母,n,和,l,的,训,练

声母n和l的词语训练:
无赖lài-无奈nài 水牛niú -水流liú
男nán裤-蓝lán裤旅lǚ客-女nǚ客
脑nǎo子-老lǎo子连lián夜-年nián夜留念niàn-留恋liàn 浓nóng重-隆lóng重南nán部-蓝lán布烂泥ní-烂梨lí
牛niú黄-硫liú磺大娘niáng-大梁liáng 声母n和l的绕口令练习:
牛郎恋刘娘,
刘娘念牛郎,
牛郎年年恋刘娘,
刘娘连连念牛郎,
郎恋娘来娘念郎
声母n和l的发音技巧:n 为鼻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气流全部从鼻腔通过,但l 为边音,发音时气流不从鼻腔通过。
我们可先捏着鼻子,鼻腔振动而发不出音,再把手指松开,便是发出了 n。
然后再用手捏着鼻子,鼻腔没有振动,发的便是 l。
要多重复几次,多作感受机会,区别出 n 和 l
两个声母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练习材料
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的声音叫语音。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普通话语音特点
简单易学,富有音乐性
普通话声母21个,韵母9个,声母和韵母相拼形成400多个音节,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双音节词占优势,且具有约定俗成的优势
1声母绕口令练习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吐字时的着力点就不一样,比如“b、P、m”,发音时着力点在双唇,“d、t”的着力点在舌尖,靠舌尖的弹力。
因此发声母时不要拖长,要咬住、弹开。
我们在每段绕绕口令题旁都标有“b、p、m”、“d、t”、“n、l”、“g、k”、“s、sh”等声母字样来说明此段绕口令是专门训练所标声母的绕口令。
怎样发好韵母音:
(1)按发音要领发好每一个韵母音
(2)要进行拼合练习
(3)要进行单音节、多音节对比辨正练习
(4)用绕口令作速发对比辨正练习
绕口令的特点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语,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为休闲逗趣的语言游戏。
例如:《八百标兵》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b、p”的声母,就说明“b、p”字母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双唇有力集中。
又如:《短刀》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d、t”的声母,就说明“d、t”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训练舌尖的弹力等等。
八百标兵(b、p)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炮兵和步兵(b、p、m)
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
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一平盆面(b、p)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
颠倒歌(d,t,l)
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
腊月苦热直流汗,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手梳头,门外口袋把驴驮
白石塔(b,d,t)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哥挎瓜筐过宽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哥哥捉鸽(g、k、h)
哥哥过河捉个鸽,回家割鸽来请客,客人吃鸽称鸽肉,哥哥请客乐呵呵。
2 韵母绕口令练习
普通话韵母是音节的主要成分,它的发音非常重要。
单韵母只有一个音素比较简单,而复韵母和鼻韵母却有两个或三个音素,并且很多都有韵尾,要特别注意归音问题,发韵母时,要求韵腹要拉开立起,韵尾要归音到家。
我们在每段绕口令题旁标有“a”、“ao”、“ang”、“ing”等韵母字样来说明此段绕口令是专门训练所标韵母的绕口令。
例如《胖娃娃和蛤蟆》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a”的韵母,又如《老老道小老道》一段绕口令题旁标有“ao”的韵母,就说明“a”、“ao”在练习过程中是重点训练的内容。
老老道小老道(ao)
高高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两老道,一个年纪老,一个年纪少。
庙前长着许多草,有时候老老道煎药,小老道采药;有时候小老道煎药,老老道采药。
同乡不同行(ang)
辛厂长,申厂长,同乡不同行。
辛厂长声声讲生产,申厂长常常闹思想。
辛厂长一心只想革新厂,申厂长满口只讲加薪饷。
砸缸(ang)
小光和小刚,抬着水桶上岗。
上山岗,歇歇凉,拿起竹竿玩打仗。
乒乒乒,乓乓乓,打来打去砸了缸。
小光怪小刚,小刚怪小光,小光小刚都怪丿竿和水缸。
黄花黄(ang)
黄花花黄黄花黄,花黄黄花朵朵黄,朵朵黄花黄又香,黄花花香向太阳。
望月空满天星(ing)
望月空,满天星,光闪闪,亮晶晶,好象那,小银灯,仔细看,看分明,大大小小,密密麻麻,闪闪烁烁,数也数不清。
蜻蜓青萍分不清(ing)
蜻蜓青,青浮萍,青萍上面停蜻蜓,蜻蜓青萍分不清。
别把蜻蜓当青萍,别把青萍当蜻蜓。
化肥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肥发黑不发灰,灰化肥发灰不发黑。
南边来个老爷子,手里拿碟子,碟子里装茄子,一下碰上了橛子。
打了碟子,洒了茄子,摔坏了老爷子。
3 课文朗读《白杨礼赞》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