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8177 174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
它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8.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的PH 值有关,如下图所示。
从健康与非健康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A.PH 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PH 值在6.8和7.8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 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 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9. 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10.“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
”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11.随着矿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开发是大势所趋,这将决定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地位。
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过汽车企业均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并辅之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我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将会再次落入产业链的低端。
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生活与哲学第8课训练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是①我国50年代末出现的“大跃进”②克隆技术和纳米技术③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④计算机算命⑤包装美观的假冒伪劣商品⑥计算机网络技术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因为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①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地、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②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③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④彻底否定了违背客观规律的旧事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4,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不识字的人”。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可见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新陈代谢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6.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一观点说明: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哲学生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试试题

《哲学生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事物是( )A.变化发展的B.静止的C.联系的D.孤立的2.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3.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的是( )A.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B.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C.力量强大的事物战胜力量弱小的事物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4.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是( )A.苏联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所代替B.中国市场经济的出现C.科技电脑算命D.生物的退化5.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7.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防微杜渐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要以提高质量为主,不要单纯追求数量。
这是因为( )A.只有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B.量变只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C.量变的意义不大D.并非任何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9.李大钊在被北洋军阀杀害前,大义凛然地宣告:“试看明日之环球,将是赤旗的世界。
”可见李大钊( )A.坚信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B.预料到新事物的发展进程是曲折的C.认识到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D.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0.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生活与哲学 第八课发展观练习题

常用观点
【题组导入】
[典例] 的诗句有
即问原因, 为什么 (2013· 福建高考)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
(
)
第一步:审题干 找题眼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沉舟侧畔千帆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满树叶子—低头赶路, 一片叶子—抬头仰望 。 B.①④ 蕴含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 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2、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 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 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3、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 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 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如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点?
(1)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把 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体现了发展的实质。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会很痛,也不能止 步不前。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是解决矛盾,推动发展。 (5)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改革是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
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 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 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 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1) 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2) “醉驾入刑”执行起来能否保持标准统一,是否能够严格 依法执行尚存疑问。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 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 根据“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 基本内容,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界起促进作用
C.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7.下列诗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学道理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
易为春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1.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无 法做到全面正确的认识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 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④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能够随意揭示 世界上任何事物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文艺创造者要进行文艺创作,应该( ) ①完全依靠自身的灵感和聪明才智 ②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 基本需求 ③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 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④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矛盾是普遍
的、客观的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任何事物之
间都存在联系
20.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 。30
多年过去了,两岸从隔绝到交往,从交往到商谈,从商谈到共同和平 发展,克服了许多干扰和杂音,不断迈出向前发展的坚实的步伐。这 表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
8.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
质是( )
①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是同一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④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
哲学生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精心整理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72分)新华网2010年8月6日报道,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文艺创作存在中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等不良风气的管理,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善于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
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主要表明()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②人们对一个事物无法做到全面正确的认识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④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随意揭示世界上任何事物A.①③B.2.A.①②③3.A.C.4.A.①②B.5A.C.6.2010一要务,“深A.C.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7.下列诗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④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①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④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相互转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通信方式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写信到打电话,再到现在的手机与网络等多种方式交流。
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A.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坚持用绝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改变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10、.对于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一定是质变②质变一定是发展③发展不一定是质变④质变不一定是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359.4AC12AC13、.( ) AC14、AC15ACD16AC17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18.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B.防微杜渐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分课练习 新人教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一、基础填空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性,我们要用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和,是___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___的灭亡。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一。
这一原理要求:①我们要对未来充满,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做好充分的,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___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__,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__。
②质变又为开辟道路,使事物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由到,又在的基础上开始_________,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为实现事物的创造条件;②在已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进,实现事物的飞跃和二、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
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A.①③ B.②③C.①②D.①④2、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同国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他说,“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
对于发展,正确的说法有( )①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②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③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④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3、“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限时训练题及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限时训练一.单项选择1.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
历经20多年,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网络大国。
这主要说明A.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北宋王安石在《元日》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为人们耳熟能详。
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一》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元好问《论诗》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阮元《吴兴杂诗》3.下列与右面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
为此毛泽东撰文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之所以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中国革命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认识要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C.中国革命的发展只有在经历曲折之后才有光明的前途D.中国革命符合社会进步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5.作为新事物的电动汽车,其绿色环保且使用成本低,但仍然未受消费者喜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虑”。
只要续航里程低于50公里,驾驶者就有“赶紧充电”的焦虑,而这样的里程焦虑几乎是每个电动汽车使用者的心态。
从材料可以看出①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②电动汽车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之处③电动汽车市场的质变有待量的积累④电动汽车的推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公共自行车固定车位的束缚,使用十分方便,广受市民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或诗句中包含事物的发展这一哲理的有()
①我国社会养老2009年起试点,十年后农民由国家养老②2009年6月27日,上海一幢13层在建楼房发生倒覆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④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清代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该诗启示我们()
A.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相比较而言,后出现的事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D.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杜诗篇没有欣赏价值了
3.2009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上海举行“餐饮服务许可证”启用发放仪式,7家通过审核的餐饮企业获得首批“餐饮服务许可证”。
依据2009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证取代沿用了几十年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扩展②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③新事物是占主导地位的事物④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6月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盖特纳时说,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把握大局,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两国各级别对话与磋商,扩大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取得新的进展。
这体现了()
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在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联合国环境署选出了一批在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气候英雄”。
联合国环境署表示,该活动旨在号召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人人争做“气候英雄”,通过共同努力来改变世界。
该活动体现了() A.量变和质变不可分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6.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样唱道:“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嘻阿嘻哈哈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你呀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这首歌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主观想象比客观事实更重要
C.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D.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7.由于观念上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往往更多地关注房屋的套型和室内装潢,而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关注不多,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
这告诉我们()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B.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8.下列诗句中与“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③
9.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10.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千精神”提醒我们()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B.要看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要做好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
D.要认识到意识对改造世界的决定作用
11.“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
为了达到前进的目标,必须经过迂回曲折。
”在战争中有这种现象,在经济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
这告诉() A.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12.“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事情越是到了最后越是关键,为了成功,千万不能松懈。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量变和质变都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状态,人在质变面前无所作为
B.接近质变的量的积累是最重要的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D.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句话体现了朴素的量变质变观点。
下列包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成语是( )
A. 集腋成裘
B. 风起云涌
C. 祸福相倚
D. 千虑一失
14.(2011·浙江文综,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
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2011·江苏单科)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
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
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
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1上海综合,4)右图是新华社发布的一张漫画,它反映的是汽车从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到反而成为累赘的过程。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质变是事物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指事物成分排列结构的变化
D.量变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17.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风池。
”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
它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
“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
①有了量变就有质变②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0.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第八课练习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CAAAB 6-10 ADBCC 11-15 CDAAD 16-20 DADBC
20、【答案】(1)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体现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并不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3)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