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概念区别
地基破坏类型及承载力的概念

3
c
cot
1 2
1
3
sin
将 1,3 代入上式得:
z
p 0d π
sin 0 sin
0
c
t an
0
d
(塑性区边界方程)
根据上式可绘出塑性区边界线如右图。
塑性区最大深度zmax可由dz/d 0=0求得:
0
π 2
将其代入上式得:
zmax
p 0d
co t
2
c
t an
0
d
当 zmax 0 时,表示地基中刚要出现但尚未出现 塑性区,相应的荷载即为临塑荷载 pcr :
2.基础埋深较浅时会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较深时会发生局部或冲剪破坏。
(三)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p 临塑荷载: cr
容许承载力: pa pu / K
p-s曲线
pu ——极限承载力;K ——安全系数(2~3);
1. 地基的临塑荷载
(1)基本假定
1)地基受条形均布荷载。
2)各向的自重应力相等。
地基基础
(一)剪切破坏型式
1.整体剪切破坏
破坏时形成了延续至地面的连续滑动面,破坏曲 线三阶段明显,如曲线A。
整体剪切破坏
2.局部剪切破坏
形成局部滑动面,压力与沉降关系一开始就呈显
非线性关系,如曲线B。
3.冲剪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
基础近乎竖直刺如土中,如
曲线C。
p-s曲线
冲剪破坏
(二)破坏型式判断
1.密砂、硬粘土地基一般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松砂、软粘土地 基发生局部或冲剪破坏。
pcr
π 0d c cot
基础工程地基承载力课件

旁压试验
总结词
旁压试验是一种通过向预置在土体中的旁压器内充水加压,使旁压器扩张对土体施加压 力,同时记录压力与旁压器径向变形的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旁压试验通常采用预置在土体内的旁压器作为压力传感器,通过向旁压器内充水加压, 使旁压器扩张对土体施加压力。在加压过程中,记录压力与旁压器径向变形的关系。根 据试验结果,可以计算出土体的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和变形模量等参数。旁压试验适用
振密挤密法
总结词
通过振动或挤密的方法,使软 土地基密实,提高承载力的方
法
详细描述
振密挤密法是通过振动或挤密 机械对软土地基进行振动或挤 压,使土体密实,从而提高地 基承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
优点
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 小沉降量,同时还可以防止地
震液化等现象的发生。
,需要进行特殊的地基处理。
解决方案
03
采用深层搅拌、高压喷射等技术,改善地基土的性质,提高地
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厂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于各种类型的土体,具有加压均匀、连续和准确等优点。
04
地基处理技术
换土垫层法
总结词
通过置换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的处理,如浅层软土、杂填土等。
详细描述
换土垫层法是通过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 ,然后换填其他材料,如砂石、灰土等,分层夯实,形成 垫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地区经验法
参考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实测数据,通过类比和统计分析得出适用于本 工程的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
数值分析法
有限元法
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强度的概念

本章学习要点: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地荷载,这是土力学地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地基土地复杂性,要准确地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也是比较复杂地问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本章学习地基在外荷裁作用下地破坏形式,地基地临塑荷载、临界荷载与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地理论公式、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确定和影响地基承载力地因素,要求掌握地基承载力地确定与计算,并从这些计算公式中了解影响地基承载力地因素.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一节概述地基随建筑物荷载地作用后,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过大地沉降量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造成建筑物沉降;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地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土所能承受荷载地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强度——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变形——变形量(沉降量)——容许沉降量一、几个名词、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地能力.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地强度和稳定问题.、容许承载力:指同时兼顾地基强度、稳定性和变形要求这两个条件时地承载力.它是一个变量,是和筑物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地承载力值.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地值.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地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地值). 通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地承载力.二、地基承载力确定地途径目前确定方法有:.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每种试验都有一定地适用条件..根据地基承载力地理论公式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地土在某种条件下地容许承载力,查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二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三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三、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地因素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地性质,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地制约..基础形状地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地,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地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荷载倾斜与偏心地影响:在用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均是按中心受荷考虑地,但荷载地倾斜荷偏心对地基承载力是有影响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覆盖层抗剪强度地影响:基底以上覆盖层抗剪强度越高,地基承载力显然越高,因而基坑开挖地大小和施工回填质量地好坏对地基承载力有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下水地影响:地下水水位上升会降低土地承载力..下卧层地影响:确定地基持力层地承载力设计值,应对下卧层地影响作具体地分析和验算. .此外还有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地影响:地基土压缩性和试验底板与实际基础尺寸比例地影响.相邻基础地影响,加荷速率地影响和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地影响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根据建筑物地重要性及结构特点,对上述影响因素作具体分析.第二节地基地变形和失稳临塑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现场荷载试验表明:地基从开始发生变形到失去稳定地发展过程,典型地-曲线可以分成顺序发生地三个阶段,即压密变形阶段()、局部剪损阶段()和整体剪切破坏阶段(以后)见图-(见教材),三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两个界限荷载.第一个界限荷载(临塑荷载):就是指基础下地地基中,塑性区地发展深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地基础底面压力.当>标志压密阶段进入局部剪损阶段.第二个界限荷载(极限承载力):当地基土中由于塑性地不断扩大,而形成一个连续地滑动面时,使得基础连同地基一起滑动,这时相应地基础底面压力称为极限承载力.当>标志着地基土从局部剪损破坏阶段进入整体破坏阶段,地基丧失稳定.二.竖直荷载下地基地破坏形式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由于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地破坏,通常是由于基础下持力层土地剪切破坏所造成地,而这种剪切破坏地形成一般又可分为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和冲剪三种..整体剪切破坏地特征:当基础上地荷载较小时,基础压力与沉降地关系近乎直线变化,此时属弹性变形阶段,如图中段. 随着荷载地增大,并达到某一数值时,首先在基础边缘处地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如图中点.随着荷载地增大,剪切破坏地区也相应地扩大,此时压力与沉降关系呈曲线形状,属弹性塑性变形阶段,如图段.若荷载继续增大,越过点,则处于塑性破坏阶段..局部剪切破坏地特征:局部剪切破坏地过程与整体剪切破坏相似,破坏也从基础边缘下开始,随着荷载增大,剪切破坏地区也相应地扩大.区别:局部剪切破坏时,其压力与沉降地关系,从一开始就呈现非线性地变化,并且当达到破坏时,均无明显地出现转折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常取压力与沉降曲线上坡度发生显著变化地点所对应地压力,作为相应地地基承载力..冲剪破坏地特征:它不是在基础下出现明显地连续滑动面,而是随着荷载地增加,基础将随着土地压缩近乎垂直向下移动.当荷载继续增加并达到某数值时,基础随着土地压缩连续刺入,最后因基础侧面附近土地垂直剪切而破坏.冲剪破坏地压力与沉降关系曲线类似局部剪切破坏地情况,也不出现明显地转折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

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1. 地基。
-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地基承受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 根据地基是否经过人工处理,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在基础建造时未经加固处理就能满足要求的地基;人工地基则是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形成的地基。
2. 基础。
-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常用于柱下,当柱子的荷载较大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时适用;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能将墙的荷载较均匀地传给地基;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它就像一个“筏子”一样把建筑物“托”起来;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整体空间刚度大,适用于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桩基础是通过桩将荷载传递到深层较坚硬的土层或岩石上,当浅层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采用。
二、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1.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 土的三相组成:土由固相(颗粒)、液相(水)和气相(空气)组成。
-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密度ρ:单位体积土的质量,ρ = (m)/(V)(m为土的质量,V为土的体积)。
- 土粒比重G_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G_s=(m_s)/(V_s)ρ_w(m_s为土粒质量,V_s为土粒体积,ρ_w为水的密度)。
- 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w=(m_w)/(m_s)×100%(m_w为土中水的质量)。
- 其他物理性质指标:如孔隙比e、孔隙率n、饱和度S_r等,它们可以通过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计算得出,并且这些指标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土的力学性质。
- 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地基承载力PPT课件

载 Ⅲ2 c 的
ⅡⅡ b
c
Ⅱ区:普朗特尔区, 边界是对数螺线
计 算
将无限长,底面光滑的荷载板至于无质
量的土(=0)的表面上,荷载板下土体处
于塑性平衡状态时,塑性区分成五个区
Ⅲ区:被动朗肯区,
1水平向,破裂面与 水平面成45o- / 2
2. 地基的极限承载力pu可以表示为:
pu qNq cNc
基础两侧 均布荷载所 产生的抗力
其中承载力系数:
滑裂面上 粘聚力所 产生抗力
二、极限承载力的一般计算公式 索科洛夫斯基把地基土当成如下两 种介质的总和:
1. 理想散粒体,即
c0 0 0
2. 无重的纯粘性体,即
c0 0 0
三、用极限平衡理论求地基极限承载 力方法讨论
(一)影响极限承载力的因素
基础两侧 滑裂面上 滑裂土体自重 均布荷载所 粘聚力所 所产生的抗力 产生的抗力 产生抗力
解:1.判断地基的破坏形式
土
刚性指标
Ir
E
2(1 )(c qtg)
58.8
力
临界刚性
指标
I r (cr)
1 2
exp[(3.30 0.45
B )ctg(45o L
)]
2
80.5
学
∵ Ir< Ir(cr)∴地基将发生局部剪切破坏
2.用太沙基公式求地基极限承载力
pu
B
2
Nr
2c 3
Nc
qNq
学
N
(1) 3
3
ctg
2
2
q D
三、按地基规范承载力表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土 力
❖承载力基本值(f0):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定 的基础宽度和埋深条件下的地基承载能力,按有关规 范查表确定。 ❖承载力标准值(fk):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 方法试验并经统计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
基坑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基坑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1. 基坑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在咱们的建筑工程中,基坑可谓是“地基之王”。
就像你在沙滩上挖一个沙坑,沙子的承重能力跟土壤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基坑的地基承载力,简单来说,就是地基能承受的重量。
它就像一位大力士,能把重重的房子托起来,但要是承载力不够,那就有点危险了。
想想看,要是地基在施工过程中“打了个盹”,房子可就要“躺枪”了!因此,检测基坑的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
2. 检测方法2.1 传统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几种传统的检测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老把戏”,但绝对有效!比如说“静载试验”。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玩捉迷藏,你把一堆重物慢慢放到基坑上,看看它的反应。
一般来说,基坑会“抗住”,不过得耐心等待,观察它的沉降情况,测测它的“韧性”。
再来就是“动载试验”,这个就有点像给基坑做个按摩。
通过震动的方式,模拟各种施工或使用时的情况。
这样可以测试基坑的稳定性,看看它能不能“扛住”这些外力。
有人说,这种方法就像是给基坑“打个预防针”,能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2.2 新兴的检测方法说到新兴的检测方法,咱们就不能不提“原位检测技术”。
这种方法有点“高大上”,就是在现场用一些先进的仪器,像是地质雷达、超声波等,实时监测地基的状态。
就好比你在医院里做个全身检查,医生能一眼看出你的身体状况。
还有“数值模拟分析”,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基坑在不同载荷下的表现。
用这种方法,就像是给基坑装上了个“眼睛”,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真是“未雨绸缪”!3. 检测的注意事项3.1 检测时机在检测基坑的承载力时,时机很关键。
别急,首先得确保基坑周围的环境相对稳定,毕竟一阵风吹来,可能就会影响检测结果。
比如,刚下完大雨,基坑湿润,土壤松软,这时候检测可就不靠谱了。
得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才能进行检测。
3.2 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再者,咱们得找专业的人来进行检测。
就像请厨师做饭,谁也不想吃到“黑暗料理”。
检测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他们就像是基坑的“守护神”,能通过各种细节判断基坑的健康状况。
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

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是土壤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1.基底应力(Base Stress):基底应力是指土壤在其下方受到的垂直荷载的结果。
当建筑
物或结构施加在土壤上时,土壤会承受来自建筑物或结构的荷载作用,并传递到土壤的下方。
基底应力表示了这种荷载在垂直方向上对土壤产生的应力分布情况,通常以单位面积的力量(例如千帕、兆帕等)来表示。
2.地基承载力(Bearing Capacity):地基承载力是指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即土壤能
够支撑或承受的最大压力。
地基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设计和评估建筑物、桩基和其他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承载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的强度特性、水分含量、土壤层厚度等。
正确评估和掌握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它们的合理计算和分析可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在土壤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地基沉降、变形或其他不稳定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土壤力学分析和土木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地基承载力

地基勘探
锥状探头
穿心锤 锤垫 触探杆
尖锤头
轻型动力触探 10kg 中型动力触探 28kg 重型动力触探 63.5kg
地基勘探
(2) 静力触探Static Cone Penetration
• 单桥探头 端部Ps=Q/A 比贯入阻力 双桥探头 端部和侧壁 • 土的密实度 • 压缩性 电缆 传感器 • 强度 传感器 传感器 • 桩和地基的承载力
四、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
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 根据载荷试验的p-s曲线来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2. 根据设计规范确定(新规范已取消); 3. 根据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
主要内容 -本课程重点
地基勘探 Site investigation 地基承载力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Soil
局部剪切破坏p-s曲线转折点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直线 段,其破坏的特征为: 随着荷载的增加,基础下也产生压密区I及塑性区II,但 塑性区仅仅发展到地基某一范围内,土中滑动面并不延伸 到地面,基础两侧地面微微隆起,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 其p-s曲线如图中曲线b所示。 p-s曲线在转折点后, 其沉降量增长率虽较前一 阶段为大,但不象整体剪 切破坏那样急剧增加,在 转折点之后,p-s曲线还是 呈线性关系。 局部剪切破坏常发生 于中等密实砂土中。 于中等密实砂土中。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极限承载力(p 极限承载力 u): 地基不致失稳时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地基容许承载力(p 地基容许承载力 a): 考虑一定安全储备后的地基承载力。
二、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0 pcr a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的确定分析
(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3)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按标准方法试验,未经数理统计处理的数据。
可由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查规范得出的承载力。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
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5)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6)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的地基承载力。
即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地基所允许采用抗力的设计值。
它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也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各行业使用《规范》不同,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使用含义上相当地基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对基础及上部结构荷载的承受能力,其大小取决于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两个方面。
有关承载力的几个基本概念: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实际即为地基承载力的允许值。
在工程实践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法、公式计算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原位测试法是指在现场用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来实际直接或间接测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b.极限承载力: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失去整体稳定时的基础底面最小压力,亦即地基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强度。
c.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设计时采用的考虑了土性指标变异影响后的相应于标准基础宽度和埋深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代表值。
d.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根据土的室内试验或原位测试物理力学指标的平均值,按经验公式计算或查经验表格得到的相应于标准基础宽度和埋深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值,承载力基本值乘以据以计算或查表的物理力学指标回归修正系数,可
得到承载力标准值。
e.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以及直接用地基强度指标按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值。
承载力设计值实在地基设计计算时采用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