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亚洲

合集下载

亚洲复习知识点总结

亚洲复习知识点总结

亚洲复习知识点总结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拥有丰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在复习亚洲相关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地理特征:- 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西濒印度洋,北界北冰洋。

- 地形多样,包括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及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

-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从北极的极地气候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

2. 人口与种族:-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全球人口的60%。

- 种族和民族极其多元,包括汉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日本人等。

- 语言多样,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印地语、日语、韩语等。

3. 历史与文明:- 亚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中的两个所在地。

-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等。

-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商品的交流。

4. 经济与发展:- 亚洲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发达国家如日本,也有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

- 近年来,亚洲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亚洲面临着人口压力、资源分配不均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5. 政治体系与国际关系:- 亚洲国家政治体系多样,包括民主共和国、君主制国家和一党制国家等。

- 亚洲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中国和日本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等。

在复习亚洲知识点时,学生应该注重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关注亚洲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亚洲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复习,可以更全面地掌握亚洲的相关知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讲东亚__日本课件新人教版

东部沿海
东亚东部,包括中国东部沿海、 朝鲜、韩国和日本
濒临海洋,距海近
地势较低,平原为主,兼有丘陵 或低山,河湖较多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交通方便,城市较多,工农业发 达,是世界上水稻、茶叶、蚕丝 的主要产区,经济发展迅速
西部内陆
东亚西部,包括中国西 部和蒙古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地势较高,多山地和高 原,河湖较少
②东西差异——降水。 a.特点: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冬季日本海沿岸降雪多, 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b.原因分析:日本多山,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夏季太平洋沿岸地处东南季风 迎风坡,降水充足;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 带水汽,在西侧沿岸形成降雪;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铅锌矿
167万吨 (以铅为 主)
石油
60~ 80亿 桶
材料二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平均海拔1 600米。蒙古国 提出“北水南调”计划,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尔附近处筑一道 15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等河水堵截在蒙古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的 湖泊,然后引至扎门乌德(下图)。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人文地理事物的名称。 临海国:①_中__国__,首都为_北__京__; 内陆国:②_蒙__古__,首都为_乌__兰__巴__托__; 半岛国:③_朝__鲜__,首都为_平__壤__; ④_韩__国__,首都为_首__尔__; 岛国:⑤_日__本__,首都为_东__京__。
【解析】(1)选D,(2)选B,(3)选C。第(1)题,读图可知,甲岛屿位于北海道岛附 近,邻近北海道渔场,生物资源丰富;乙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 水较多,晴天较少;根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丙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或针叶 林;根据纬线延伸方向可知,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第(2)题,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均温大于0 ℃。日本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布纬度比我国高,说明日本冬季较为温暖。第(3)题,九州地区位于日本南部,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产业水 平高;九州地区和本州岛西部地区距中国远近相差不大;九州地区地势起伏小。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A.②
B.③
C.④
D.⑤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①国为缅甸,位于东南亚;②国为日本,位于 东亚;③国为伊朗,位于西亚;④国为印度,位于南亚;⑤国为越南,位于东南 亚。其中印度人口最多,超过 10 亿;缅甸、印度、越南与我国接壤。
【答案】 (1)C (2)D (3)C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亚洲的面积与分区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面积:4 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2)地区划分:按地理方位,分为 A__东__亚____、B 东南亚、C___南__亚___、D 西 亚、E__中__亚____、F 北亚 6 个地区。
工具为狗拉雪橇
叶林分布广
住高脚屋
气候炎热多雨,潮湿
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
气候炎热,大多过游牧生活
住房墙厚、窗小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墙厚、 窗小可减少热风、热量进入室内
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
降水丰沛,河网密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2.亚洲的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亚洲人口众多,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很大,对资源 和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以人口与粮食问题为例,分析如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特别提醒】 (1)图解亚洲主要地形区(高原、山地)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一轮复习】专题08亚洲(精讲课件)

【一轮复习】专题08亚洲(精讲课件)

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半岛和岛屿:A 冰岛 、B大不列颠岛、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D 伊比利亚半岛 、E 亚平宁半岛 、F 巴尔干半岛;
2.山脉、河流:G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H 阿尔卑斯山脉 ; J 莱茵河 、K 多瑙河 ;
知识梳理
活动课 认识欧洲
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③与亚洲的不同 非洲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较少;而亚洲气候
类型比较齐全,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均有大面积分布。
知识梳理
三、河流
1.地势与水系 受地势 中部高 、 四周低 的影响,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分 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形成 放射状 水系。
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例: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
莱茵河是世界航运价值较大的河流之一
自然因素: 地形: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气候: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流经地区气候温暖,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 社会经济因素: 流经发达国家,人口城市众多,货物运输量大。
谢谢观看
知识梳理
2.经济
亚洲现有48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属于 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极 不平衡,既有经济高度发达的 日本 ,也有 中国 、 印度 等发展中的大国;既 有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靠石油输出获得高收入的国家,也有老挝、阿 富汗等由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知识梳理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①热带沙漠气候;② 地中海气候 ;③ 极地气候 ;④ 热带季风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
⑥ 热带雨林气候;⑦ 亚热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广);⑨ 高原山地气候;⑩ 亚寒带针叶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第1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⑴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即地域差异。

⑵表现: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⑶成因:不同地域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同。

思考:1、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哪个要素能最直观地看出各地自然环境的的差异?2、陆地自然带⑴概念:同类植被和土壤在地球陆地表面呈条带状分布,即构成自然带。

⑵陆地自然带的形成: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哪些气候类型?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那些自然带?3、南半球缺失的是哪些自然带?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低纬度地区最明显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自然带与纬线平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沿纬线方向延伸自然带与纬线平行1、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2)基带的确定: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致假如该山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则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可以用它判断南北半球吗??)5、同一自然带随山体所在纬度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6、雪线的分布高度: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与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等有关。

1、阳坡高于阴坡2、迎风坡低于背风坡3、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4、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西坡降水多于东坡)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南北向山脉阻挡,多降水2、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7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地区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7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地区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1)据图示信息,推测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A.为淡水湖泊,水量大,冬季降温慢 B.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C.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 D.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下水补给为主
返回导航
(C)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欧洲西部
返回导航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平山原地::ab_____西_阿___欧_尔____卑__平_斯_原__、山波脉德、平斯原堪的纳维亚山脉 ②典型地貌:__冰__川____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中部沿海和平原为_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__气候 (最典型);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__地__中__海____气候等。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自然特征 ①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__刚__果___盆__地___、东非 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②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__赤__道____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 布 , 依 次 为 A___热__带__雨__林___ 气 候 、 B___热__带__草__原___ 气 候 、 C 热 带 沙 漠 气 候、D地中海气候。 ③四大河流:a___尼__罗__河___(世界最长)、b___尼__日__尔__河___(西非最大)、 c刚果河(两次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 流、水能丰富)。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和俄罗斯(第2课时含视频)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和俄罗斯(第2课时含视频)
莫斯科不仅仅是一座城市
Moscow is more than a city
区域地理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
人文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P259) 1.人口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总理梅德韦杰夫[2020年]▐
• 俄罗斯人,以白种人为主,民族为俄罗斯族 • 总人口1.4亿,人口负增长严重,男女比例失调
(女多男少)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人文地理特征 (P259) 2.农业
俄罗斯北部气温低
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 但降水较少,水热配合欠佳
大部分地区是高原
人文地理特征 (P259)
3.工业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轻重失调” 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核工业、宇航工业。 工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在欧洲部分,逐渐向东部发展。
乌拉尔工业区 优:有色金属、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二
巴库和秋明的石油 产业: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有色金属冶炼中心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优: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 富(库兹巴斯的煤) 产业:重工业、军事工业,亚洲 部分最重要的工业区
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发展条件 08
圣彼得 堡工业区
石油化学、造船、电子、航空航天工业发 达,俄第二大工业区
• 南部矿产资源丰富; • 南部气候相对温暖,北部气候寒
冷,冻土层厚; • 南部工业、人口、城市比北部多; • 南部邻国多,便于对外联系
人文地理特征
4.交通【探究】
为什么分析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
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而非水运?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温低, 河流结冰期长且有凌汛现象。
人文地理特征 (P259)

地理亚洲高考知识点

地理亚洲高考知识点

地理亚洲高考知识点亚洲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众多的大洲。

在地理学中,亚洲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下面将介绍亚洲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地理坐标范围为北纬10°-82°,东经60°-174°。

亚洲东临太平洋,与欧洲之间有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低矮的乌兰恰达深渊相隔。

南邻印度洋和大洋洲。

西南面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与非洲相隔。

北接北冰洋,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和巴枯宁海峡。

二、地形和地貌特征亚洲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地貌特征。

亚洲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包含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亚洲东南部有大片的平原,例如华北平原、吉林平原等。

西部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世界第二大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亚洲的河流众多,包括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黄河、恒河等。

亚洲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三、气候和气象特征亚洲气候多样,涵盖了所有的气候类型。

由于亚洲地域广阔,纬度跨度大,所以其气候差异明显。

北方是寒带和温带气候,南方则是季风气候和热带气候。

亚洲的季风气候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和人口分布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印度,孟加拉国和中国的南部地区,都受到了南亚季风的调节。

另外,西伯利亚盛行寒冷的冬季,而沙漠地区则常年热干。

四、人口和城市分布亚洲是世界上最人口密集的大洲,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人口也很多。

亚洲的城市发展迅速,包括东京、首尔、北京、上海、伊斯坦布尔等世界著名城市。

五、经济和资源特点亚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大洲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分布集中在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

农业资源丰富,包括粮食、棉花、茶叶等农产品。

亚洲还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制造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
西亚—北非

3.西亚与北非的地理特征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 “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五海”: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 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①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石油输出路线
(1)降水特征:降水较多,以降雪为主。 原因:冬季西风较强,降水较多。位于中纬度内陆,冬半年降温快,气温 较低;流域内多山地高原,海拔高,冬半年气温低,降水以降雪为主。 (2)流量变小;含沙量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3)气候干旱,蒸发大;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抬升;地势低平,地 下水位高;地下水通过土壤空隙被大量蒸发,盐分滞留地表,地表盐分不 断累积。 (4)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紫花苜蓿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 紫花苜蓿归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沙侵蚀, 防止土地荒漠化等。
LOGO
亚洲
地理位置
自然特征 人文特征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 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 四周低。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 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 发战争。 (4)农业发展: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5)文化差异: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 教,宗教圣城是耶路撒冷。
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 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55亚洲中戊区域形成 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 250米)和丙地(海拔2 000米)自然带类型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 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 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 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 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55亚 洲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 (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 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 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
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 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考向 亚洲内部区域差异比较
1.东亚与中亚的地理特征
材料一 上左图为中亚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左 图中阿姆河上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55亚洲游 流域平均降水量年内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等高线示意图。
费尔干纳盆地葡萄种植业发达,当地农民经 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 取得了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该盆地灌溉 农业发达,盆地中部广布盐滩,原苏联时期 在该盆地内修建了大量的灌渠等灌溉设施,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灌溉系统。 (1)简述阿姆河上游流域冬半年降水特征并 分析原因。 (2)指出大量修建灌渠对锡尔河水文特征的 影响。 (3)分析费尔干纳盆地中部土地盐碱化的过 程。 (4)从气候和土壤角度,说明葡萄园种植紫 花苜蓿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