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001]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001]](https://img.taocdn.com/s3/m/6a4469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b.png)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 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 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及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 全面细致, 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 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 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 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 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 先天畸形, 上颌窦癌, 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 脑脊液耳漏), 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 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 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 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及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 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 上达颅底, 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 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 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 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 髁突外侧, 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 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 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 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 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 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 体层摄影, 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 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 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 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 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口腔颌面外科护士周记总结范文

口腔颌面外科护士周记总结范文一、本周工作概述。
这一周在口腔颌面外科那可真是像一场热热闹闹的大戏啊!从周一早上开始,我就像个拧紧了发条的小陀螺,转个不停。
每天一到科室,就看到各种熟悉又忙碌的场景。
二、日常护理工作。
1. 患者护理。
那些口腔颌面有问题的患者可真是各有各的状况。
有个大叔因为颌面部受伤,嘴都张不太开,我给他做口腔护理的时候,那真得像个超级细心的工匠。
我拿着棉球,小心翼翼地伸进他嘴里,一点点清理,还得时刻注意他的表情,生怕弄疼他。
大叔一开始还很紧张,我就跟他唠家常,分散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他就放松多了。
还有个小朋友,拔了智齿后脸肿得像个小馒头。
小朋友嘛,又疼又害怕,老是哭哭啼啼的。
我就给他讲童话故事,说他现在是个勇敢的小骑士,正在打败口腔里的小怪兽,等小怪兽被打败了,脸就不肿啦。
小朋友听了还真就不哭了,乖乖地配合我做冷敷。
2. 协助医生。
在手术台上,我就是医生的得力小助手。
递器械的时候,那得眼疾手快,就像在玩一场超级紧张的接力赛。
有一次,医生正在做一个颌面肿瘤切除手术,我得时刻盯着手术进程,准确地把他需要的器械递到他手里。
那时候感觉整个手术室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不过当手术顺利完成的时候,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就像自己也打了一场大胜仗。
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患者不配合。
有些患者对治疗过程不了解,心里害怕,就不太配合。
像有个大妈,一听说要做口腔颌面的手术,就吓得直摇头,说什么也不肯。
我就耐心地给她解释手术的过程、安全性还有术后的恢复情况,还找了一些之前成功手术的案例给她看。
大妈看了之后,心里踏实了,最后还是顺利地接受了手术。
2. 器械故障。
有一回,我们正在做手术,突然一个器械出了点小故障。
当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不过我还算镇定,马上把备用的器械拿过来,让手术能够继续进行。
手术结束后,我赶紧和设备科的同事联系,把出故障的器械送去维修,还做了详细的记录,以后可得多注意器械的检查啊。
四、工作收获与体会。
口腔颌面外科个人思想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个人思想总结在我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断提高自己的必要性。
在这个专业领域,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获得了很多成就和满足感。
通过总结和思考,我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个人思想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我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并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因此,我注重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和专业交流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专家学者们交流和探讨经验。
我也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其次,我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口腔颌面外科工作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我注重与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和合作,尊重彼此的职责和专长,互相支持和帮助。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我努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团队成员和领导者。
再次,我认识到了患者服务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我的职责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从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
我深知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因此我始终保持敬业和责任感,尽力提供安全、高效和温暖的医疗环境。
我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解释和建议,让他们参与治疗决策的过程。
并且,我也非常注重术后的随访和关怀,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馈,并根据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干预。
最后,我深深地认识到自我修养和素质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深知作为医生,我肩负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幸福,因此我要始终保持医德医风,尊重生命、尊重患者,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职业规范。
口腔颌面外科自我鉴定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自我鉴定总结
在我参与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自我鉴定总结如下:
首先,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我熟练掌握了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手术和术后处理工作。
我对牙槽突裂、牙槽突骨折、颌骨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深入了解,并能运用多种治疗方法解决复杂病例。
其次,我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多学科团队讨论,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我能够妥善处理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和合作问题,并带领团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此外,我在与患者沟通和关怀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我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经常与患者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积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我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可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然后,我的学习和进修态度非常积极。
我常常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定期阅读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跟上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最后,我坚持规范操作,注重风险控制和安全,确保手术过程
的顺利进行。
我积极参与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工作经验,我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将继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颌面外科服务。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出科个人小结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出科个人小结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实习医生,我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我深刻认识到口腔颌面外科对于患者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和使命。
在此,我将对我在这段时间里的收获和感悟进行总结。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在门诊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操作等。
通过与导师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学习,我逐渐熟悉了门诊的工作流程和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
我在门诊工作中学到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我学会了倾听患者的需求和痛苦,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积极安抚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体会到了医者的使命和责任,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
通过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我深刻认识到口腔颌面外科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口腔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表达能力和面部外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操作。
通过亲自参与手术,我不仅加深了对手术操作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手术技能。
同时,在手术中我也深刻认识到手术风险的存在,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处理手术中的并发症。
手术操作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和配合,这也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口腔颌面外科的兴趣和热爱更加坚定了。
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服务。
这段时间的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与导师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手术操作技巧。
在未来的医学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出科个人小结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出科个人小结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科,它专注于口腔颌面部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在我即将结束这段时间的实习期后,我想总结一下我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所见所闻以及个人成长和收获。
我要说的是在门诊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和患者。
有些患者来自远方,专程来到我们门诊寻求治疗,他们的信任让我感到责任重大。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疾病和痛苦,他们的微笑和感激是我最大的动力。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了解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困惑和焦虑,我也学会了怎样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我在门诊期间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与医生和其他实习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
通过参与手术和治疗过程,我提高了我的操作技能和临床观察能力。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有机会亲自操作一些简单的手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践和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和提高。
我还学到了如何与团队协作。
在门诊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护士、医生和患者一起工作。
我们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我们都互相支持和帮助。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和解决问题。
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
这些困难让我感到沮丧和无助,但我学会了坚持和寻求帮助。
我向医生请教,参考专业书籍和文献,努力解决问题。
这些困难使我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优秀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决心。
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
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和支持,使我受益匪浅。
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传授了我处理患者和团队合作的经验。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的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实习经历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通过实践和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口腔颌面外科出科个人小结

口腔颌面外科出科个人小结
在口腔颌面外科出科之际,我想对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进行一个个人小结。
首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需要我们具备深厚的医学基础、精湛的手术技能和细致的护理能力。
在学习中,我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培训,逐渐掌握了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口腔颌面外科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精神。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谦虚、严谨、细致的态度,尽最大努力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口腔颌面外科出科是我医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我对过去学习和实践的一个小结。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贡献我的力量。
- 1 -。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 整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相应颊侧软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篇1.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 张口度:是以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为标准。
正常人张口度相当于自身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末节合拢时的宽度,平均约 3.7cm。
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I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如破伤风患者)3. 活组织检查:从病变部位去一块组织制成切片,通过适当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切取活组织检查:适用于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
切除活组织检查:适用于皮肤粘膜完整,位于深部的可切除小型肿瘤或淋巴结。
冰冻活组织检查:需要新鲜标本,送检前不应进行固定。
4.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者非药物使得病人整个机体或者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已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者某些疼痛的治疗。
5. 麻醉学:是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学科。
6. 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或纤维的传导,从而使得该区域的疼痛消失。
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牙髓病的治疗、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等。
7. 利多卡因:又称赛洛卡因,是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亦较长,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故亦可作表面麻醉。
临床上主要以1:100000肾上腺素的1%-2%d的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
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对于心律失常病人常作为首选。
8. 阿替卡因:又称碧蓝麻,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给药后2-3分钟出现麻醉效果,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牙髓麻醉时间60-70分钟,软组织麻醉时间可达3H。
使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
9. 冷冻麻醉:是指应用药物使得局部组织迅速散热,皮肤温度骤然降低,以至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失,从而达到暂时性麻醉的效果。
临床常用氯乙烷。
10. 表面麻醉:是指将麻醉剂涂布或者喷射于手术区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经,使得浅层组织痛觉消失。
本法适用于表浅粘膜下的脓肿切开引流,拔除松动的乳牙或者恒牙,以及行气管插管时前的粘膜表面麻醉。
11. 浸润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于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得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12. 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或者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得被阻断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13.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可逆性的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同时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松弛的一种状态。
14. 镇静:通过药物作用使病人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得到改善或消除,达到精神放松,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配合诊疗的方法。
15. 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常见8及上3.16. 修复前外科:是指使得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有效地行使咀嚼功能的外科技术。
17. 感染是指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与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组织的疾患18. 智牙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佃.眶下间隙:20. 颊间隙:21. 颞间隙:22. 颞下间隙:23. 咬肌间隙:24. 翼下颌间隙:25. 舌下间隙:26. 咽旁间隙:27. 下颌下间隙:28. 、颏下间隙:29. 颌骨骨髓炎:30.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31.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32.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33.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34. 疥: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者35. 痈:邻多个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的化脓性炎症者36.基本理论篇(一)下颌第三磨牙临床分类: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第I类:在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可以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第∏类: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不能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近远中径。
第川类:阻生第三磨牙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下颌支内。
根据牙在颌骨内的深度高位(A),中位(B),低位(C)阻生根据阻生智齿牙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垂直,水平,近中,远中,颊向,舌向,倒置阻生根据在牙列中的位置:颊侧移位,舌侧移位,正中位(二)拔牙创的愈合1)拔牙创出血及血凝块形成:15~30 min出血停止,血凝块形成,具有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2)血块机化:24 h后血块开始机化,7 d被肉芽组织替代,3-4 d肉芽组织始被更成熟的结缔组织替代,至约20 d完成。
3)骨组织的修复:5-8 d开始形成新骨,3 min后完全形成骨组织4)上皮覆盖拔牙创:3-4 d开始上皮自牙龈向血凝块表面生长,24-35 d甚至更长时间完成(三)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牙的存在并发生牙体及牙周围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
“危险三角”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导致颅内感染,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四)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病原菌(五)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六)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断(七)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手术治疗1.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1)局部疼痛加重,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肿胀明显,皮肤表面紧张、发红、光亮;触诊时有压痛点、波动感、凹陷性水肿;深部脓肿穿刺有脓液2)经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3)儿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4)结核性淋巴结炎,寒性脓肿2. 切开引流的要求1)切口应在脓肿低位,使引流道短、通畅、容易维持。
2)切口应尽力选择在愈合后瘢痕隐蔽的位置,切口长度以能保证引流通畅为准则;应首选口内引流。
颜面切口应顺皮纹切开,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面神经、血管和唾液腺导管等。
3)切开至粘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再钝分离扩大引流口。
避免在不同组织层次中形成多处腔隙或通道,以减少感染扩散,保证引流通畅。
4)操作轻柔;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以防感染向颅内扩散。
3. 切开引流目的:①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以达消炎解毒的目的;②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如舌根部、口底间隙脓肿)③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④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液循环发生海绵窦血栓、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A)急性智牙冠周炎临床表现与治疗局部:初期,病人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肿胀不适,咀嚼、吞咽时加重;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若炎症侵及咀嚼肌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全身: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全身不适、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治疗原则:急性期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慢性期尽早拔出措施:局部冲洗;选择抗菌药物及全身支持疗法;切开引流术;冠周龈瓣切除术;下颌智齿拔除术(九)智牙冠周炎扩散1)向外:向磨牙后区扩散,形成骨膜下脓肿,向外穿破,在咬肌与颊肌后缘间的薄弱处发生皮下脓肿,穿破皮肤后形成经久不愈的面颊痿。
2)向前:沿下颌骨外斜线向前,在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粘膜转折处形成脓肿或破溃成篓3)向后:炎症沿下颌支外侧或内侧向后扩散,可分别引起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感染,亦可导致颊间隙、下颌下间隙、口底间隙、咽旁间隙的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生(十)眶下间隙:(十一)颊间隙:(十二)颞间隙:(十三)颞下间隙:(十四)咬肌间隙:(十五)翼下颌间隙:(十六)舌下间隙:(十七)咽旁间隙:(十八)下颌下间隙:(十九)颏下间隙:(二十)口底多间隙感染:(二^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比较(患侧下唇麻木)中央性颌骨骨髓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以龋病、牙周膜炎、根尖感染为主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感染途径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皮质;先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蜂窝及累及再形成骨膜下脓肿或蜂窝织炎。
织炎。
主要破坏密质骨,病变可累及骨松质与骨皮质很少破坏松质骨临床表现可以是局限的,但以弥散型较多多为局限型,弥散型较少骨髓炎累及牙松动,牙周有明显的炎症牙及牙周组织无明显的炎症牙及牙周病变部位多在下颌体,也可波及下颌支多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很少波及下颌体慢性期X线病变明显,可有大块死骨形成,系皮质骨脱钙或骨质增生硬化,周围骨质分界清楚或伴有或有小块死骨,与周围骨质病理性骨折无明显分界(二十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并发症篇章(一)局麻的并发症1. 晕厥: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以及体位不良等因素引起的中枢性一时性缺血所致的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
临床表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和呼困难——未经处理-----心率减慢、血压急剧下降,短暂的意识丧失。
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及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时进行手术。
处理: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注射,迅速放平座椅,置病人头低位,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芳香胺乙醇或者氨水刺激呼吸,刺激人中穴,氧气吸入和静脉补液。
2. 过敏反应:可发生于注射于酯类麻药后,可分为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
延迟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过敏性紫癜、哮喘。
即刻反应:立即发生极其严重的类似中毒的症状,突然惊觉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处理:轻症---给予脱敏药物,如钙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机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吸氧;——重症: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给氧;——搐或惊厥,迅速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mg,/ 分次静脉注射2.5%硫喷妥纳,每次3-5ml,直到惊厥停止;------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抢救。
3•中毒4. 注射区疼痛5. 血肿6. 感染7. 注射针折断8. 暂时性面瘫:麻醉了面神经9. 暂时性牙关紧闭:麻醉了翼内肌或咬肌10.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未回抽,推注的麻药逆行,经脑膜中动脉、眼动脉、或者其主要分支入眶,引起眼肌、视神经麻醉(二)牙拔除术术中并发症1. 晕厥2. 牙根折断3. 软组织损伤:牙龈损伤:多为撕裂伤邻近软组织损伤:4. 骨组织损伤:牙槽突损伤:上8 ,挺出方向不当,向远中施力过大,造成上颌结节骨折;下8 ,劈开和挺出时,造成舌侧骨板骨折下颌骨骨折:暴力5. 邻牙和对牙合牙损伤6. 神经损伤7. TMJ损伤8. 断根移位9. 口腔上颌窦交通(三)拔牙术后反应及并发症1. 反应性疼痛:术后当日即出现,拔牙创多正常,即使牙槽窝空虚也无腐臭,疼痛不严重2. 肿胀反应:肿胀松软而又弹性,手指可捏起皮肤,开始于术后12h-24h,3-5 天内逐渐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