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十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十篇】【篇一】《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几年前,无意间在一个友人的书架上看见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平凡的世界》,好特殊的名字呀,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听友人讲这本书就说了四个字——值得一看。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只没有机会翻开这本书,虽然几个月前,花了自己的零花钱买下了这本书,也因为一些考试什么的,一只没有机会翻开。
一个多月前,终于顺利从学校毕业了,因为一些事情就没有急着找工作,才终于翻开了这本书。
近800页的书,花了我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它。
不愧是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路遥《平凡的世界》10年的内容,让我一个月看完了,在这个个月里,我随着主人公的生活变化,我的心情也在变化。
曾多时,看过了不知道多少本书,也没有让我流下这同情的泪水。
进一个月,看了这《平凡的世界》,让我哭过多少次,我已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为了生活,为了将来,人真的身不由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路遥的这句话说的非常的经典,没有真实的经历,怎么可能创造如此感人的作品。
对了,应该说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和一个人可能有家庭条件的区别,但孩子们本身的差别并不明显。
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点甚至是天壤之别!”这句话说的多么的有道理啊!放眼今天的社会,什么官二代,什么富二代等等,我们和他们,在人生起跑线上已经不同了,他们的道路是平坦的,而我们则是弯曲的,就如那抛物线一样,转了一个好大的弯,才有可能走向正轨。
就拿今天的建筑市场来讲,一切的实习、工作前提,是钱与关系。
会不会不要紧,只要有钱相关系,什么都好说!悲夫!无数千里马埋没在这可怜的世界中,空有日行千里,纵然伯乐不存!当我看到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在最底层的拼搏时,让我同情,让我感叹!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而没有勇气去追求那份幸福,让我伤心,家庭的差别也破坏了那本是幸福的恋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篇1)这个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丰富的,是美好的!但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那些住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他们只是觉得世界也不过如此,这只是个平凡的世界而已!《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住在双水村的一家与村里以及县里的人的生活故事,在那个地方住着一群很穷的人们。
记得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情景,少平在勺窝里最后一点混有雨水的情景是这样描写的:铁勺刮盘底的撕拉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
就一句话表达出少平的饿,那种日子的苦,让人的心一下子就悲凉起来。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
《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
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
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
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篇2)再一次翻阅《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依然被它所描述的年代和故事情感所吸引。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通用35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通用3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通用3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篇1依然还记得当年听长篇评书时的情景——正午小小的长满花草的院落里,葡萄架下,一个少年正静静倾听并憧憬着宽广而斑斓的外部世界。
在李也默有着陕北风情的声音中,怀想着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田润叶们——热爱文学的少年时光,是多么的美妙。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以史诗般的笔触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黄土地上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作品问世立即好评如潮,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重新回想这部书所囊括的时光时,依然会发现从1978—1985年以来的岁月是那么的令人神往。
生活在那时的人们以劫后余生的喜悦憧憬着未来,用感恩的心看待刚刚过去的梦魇……简单、纯粹,一切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
没有咖啡馆,没有浪漫的海滩风景,在那个西北黄土高原小小的城里,在那无名花草盛开的小土坡上,依然能成长起传奇般的爱情,这爱情曾让十几年前的一代人为之动容。
无从知道如今的读者如何理解与认知省委领导的女儿田晓霞与煤矿工人孙少平之间的那段爱情。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如今已然完全没有了此类爱情发生与成长的土壤。
换言之,作家连想象的欲望都不再会有。
煤矿工人与省报女记者之间有着何等的距离?省长女儿怎么会与煤矿工人有情感发生,他们有认识的可能吗?即便是作家能想到,这样的情节读者与观众能否接受?在这样的问号背后,存在的是大众对人与人关系认识角度的变化。
在《平凡的世界》之后,已很少再能了解到煤矿工人的生活境况了。
他们在一度的笑语喧哗之后重又归入黑暗、潮湿的地下生活。
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变得那么寂然无声。
偶尔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看到,也只是与死亡名单、煤矿事故等相连。
想来,这个时代的孙少平们不会再有人关注并敬仰了。
他喜欢谁和会娶哪一个更是无关紧要了。
恐怕还会有人想,只有傻瓜才会把一个煤矿工人当作自己的偶像。
所以,这一次在翻阅《平凡的世界》时,我内心充满着平实的欢喜与复杂的情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14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14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篇1《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书,因为他的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
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
看后让人很受,回味无穷。
是以朴实的语言与真实的感受来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与人生。
浮躁的年代,浑噩的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尽管,但不平静。
遥笔下的人物却是那么个性鲜明,书中的少安、少平,还有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必受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实亲近,栩栩如生。
首先,我很喜欢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
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
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
但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
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
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
战胜困难,摆脱,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
在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
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
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
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以及的骄傲。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篇2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为了去挤压另一件事。
为了,我们必须要放弃些什么。
孙少安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里来来。
为了,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他开始孜孜不倦地干活,成长让他失去了爱情,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那属于自己的未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3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3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篇1《平凡的世界》——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最认真看的一本小说。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
当我费力的捧起它打开第一页时,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吸引住了:“......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
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
在这摘抄了几段,供大家欣赏:......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到抽出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
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坡的枯草间,已经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
同时,还有写别的树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远远近近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沟壑和川道,绿色已经开始渐渐浓重起来。
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大部分的高杆作物都已经长了大半截。
豆类作物在纷纷开花:雪白的黄豆花,金黄的蔓豆花......在绿丛中开得耀眼夺目。
随着岁月的流逝,街头的树叶在秋风中枯黄了。
黄原城周围的山野,也在不知不觉被大片的黄色所覆盖。
古塔山上,有些树叶被秋霜染成深红,如同燃烧起一堆堆大火。
天格外高远而深邃,云彩像新棉一般洁白,黄源河不仅樟赛,而且变得清澈如镜,映照出两岸的山色秋光。
陶醉在这些美丽的描写中,我渐渐进入了人物的角色。
书中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些普通的人在历史转换中所演绎的平凡的故事。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孙家两兄弟。
哥哥孙少安,性情朴实忠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袋灵活开花,是改革的前驱者和先锋者,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历经重重磨难,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终于走向成功;在上学时就受尽苦难的弟弟孙少平,知识丰富,视野开阔,不甘沦落于农村,在艰苦非人的包揽活中炼就了吃苦耐劳的倔强精神,最终在煤炭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掩卷遐思,真心感谢路遥,他用一百万的文字为中国人留下了这笔宝贵的文学财富,整体看这本书,只是讲述了一个村庄中俩兄弟十年间的成长故事,平凡到没有意外,但是认真体会书里的文字,你会被每个人物的精神所感动。
如果认真的读完《平凡的世界》,它绝对是一部能影响很多人终生的经典作品,马云、俞敏洪等人对它的评价非常高。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当经历曲折磨难的时候可以读它,舒适安逸的时候也可以读它,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体会。
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俩用十年间的变化,体现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这个主题。
小说所要传达的,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精神的传承。
于我来说,这部作品还会让我想起少年时代读过的另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那句经典名句: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从某个角度而言,《平凡的世界》就像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读完这本书真的很幸福,精神上收获良多,更加激励着我砥砺前行,谢谢路遥前辈,斯人已逝,但精神不朽!《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活着。
人生就是不休止的奋斗,成为《平凡的世界》的一个重要内核。
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
吃苦耐劳,沉稳。
从当起队长,到办起砖厂,从一个家庭的支撑到带领一个村致富。
他所承受的责任之大,让他离不开农村与那片土地,但这也阻挡不了他的成功,毕竟他是一个奋斗的人,成为农村变革先觉者。
孙少平另一个奋斗者,穷困的农村青年。
有着农村人没有的知识,精神上的高傲,灵魂的脱俗,是的这些不足以让他在那个年代填饱肚子,他更要有奋斗,去工地打工,去下矿,但自始至终无论在哪奋斗他都会带着书籍,带着精神食粮,带着灵魂的脱俗。
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大学生作文

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大学生作文
哎呀呀, 要说起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呀, 那肯定是《平凡的世界》啦, 嘿嘿。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 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嘿呀, 那里面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 特别真实。
我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
孙少平、孙少安他们的坚韧和努力让我特别佩服, 哎呀, 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真的太了不起啦。
读着读着, 我有时候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哈哈, 因为书中一些有趣的情节;有时候又会忍不住掉下眼泪, 哎呀, 为他们的遭遇感到难过。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活虽然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呀, 要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努力奋斗。
嘿呀, 它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每次想起这本书, 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嘿嘿。
它真的就像一盏明灯, 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哎呀, 让我知道该怎么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我想, 这本书会一直影响着我, 嘿嘿, 陪伴我走过很长很长的路呢。
哈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8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8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篇一“命运总是不尽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路遥的这句话是对《平凡的世界》的最好诠释。
我不是一个书迷,甚至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当我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我方懂得平凡的生活背后有多少个不平凡的故事,值得我们倾尽一生。
每一个还在憧憬明天追求理想的人都应该去品读一下《平凡的世界》,它让会让你懂得:尽管人生多么坎坷,尽管命运那样不公,只要你能够脚踏实地、不屈不挠,最终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它甚至是用残酷的语言在书写现实的无助,但是正是这样,它让我们在无助中看到希望,在孤独中感到温暖,在平凡世界中体味平凡人生的朴实感人。
如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爱情话剧,那么它是一部交织着现实与爱情、挫折与追求、苦难与幸福的感情倾泻,仿佛是一对经历了万千磨难的爱人在跟你诉说他们的曲折与坎坷,压抑的无法喘气,心痛的总想哭泣。
书中的孙少平面对无法尽如己愿的爱情,没有脱离生活的轨迹去自暴自弃,而是默默承受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打击。
很多时候,逆来顺受本非我们所愿,但是只因我们都是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人,没有超人的能力去重新码齐那些错乱的人生格局,唯有怀着一颗隐忍的心,在风雨泥泞的道路上寻找一份归宿。
如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纪实短片,那么它是一部没有华丽的制作、辉煌的成就却到处洋溢着人间温情的朴实镜头,在平凡的生活中流露着对理想的追求,在冷酷的现实中充满温暖的情感,在诉说无奈的时候又表达着对挫折的不屑一顾。
如果你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还在困难面前踌躇,那么去看一看《平凡的世界》吧,它会告诉你,人生不需要命运的怜悯,等待命运的垂青,只会让人在虚度中一无所有。
我们要像书中的孙少平一样,自强却不好高鹫远、自尊而不目空一切、自信又仍不懈努力,即使人生有那么多磨难、现实有那么多不公,也从不抱怨屈服,因为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是默默前行的,蹒蹦不进的永远是怨天尤人的一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巨著。
作者刻画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这本书共3部,近百万字,这么厚,是我大学时看的,常常是手不释卷,为书中人物感动落泪。
我感动地方的有以下几点:
一、书中传达的精神力量让我感动
主人公孙少平是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
他从学生到煤矿工人,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坦然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对苦难劳动充满认同,对劳动者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温总理说过“工作只有工种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正是本书所表达的主旨。
孙少安则是负重前行的跋涉者。
他有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他对全家老少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赞赏。
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的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超出了农民狭隘的门户观念,表现出“博爱”和“宽容”,令人肃然起敬。
二、这部书的艺术特色让我感动
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
他超越生活的本身,能从这种卑微和辛酸中挖掘出人生的哲理和诗意。
我为大家朗诵两段: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
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
我爸是个农民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从来不看书。
偶然的情况下看了这本书,都说这书写得好。
因为路遥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写作,他将对人民和土地的热爱倾注于书中:“哦,家乡,永远叫人依恋和动情的家乡啊!”。
三、写作的背景故事让我感动。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写成的书。
他在绝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写道:“当我写《平凡的世界》才到2/3时,已经病入沉疴,甚至可以说是奄奄一息”。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写下去,随时可能死掉;二是停笔,好好休养。
路遥选择了前者,他形容自己:“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他希望自己能给读者一部完整的作品,他实现了这个承诺。
年仅42岁,路遥就永远地告别了家人、
朋友和他深爱着的读者!
什么是平凡?眼中熟悉了平淡,生活上安于现状,思想上甘于平庸的人,才是平凡。
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应该再重温一遍《平凡的世界》,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理想缺失的时代,我们需要温暖的人心,我们需要永不休止的奋斗,我们需要活得不平凡!只要我们能够胸怀理想、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我相信我们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