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合集下载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作者:方祝元来源:《祝您健康》 2019年第11期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

现在治疗癌症不以切口大小论英雄,松动了“五瘤”生存立场,开始接纳“带瘤”生存理念。

理性对待,才能让癌症患者重获新生。

【小编推荐】作者: 凌志军ISBN: 9787543887374【购书渠道】可去各地新华书店实体购买,或登录淘宝网、当当网等电商平台购买。

【编辑推荐】荣获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2015 中国好书”奖;荣获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荣获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荣获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荣获科技部2016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这本书是中国少见的科学性和可读性结合得很好的科普书籍。

相关文章在网上被誉为“癌症的深度科普”,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者对这类科普文章的渴望和对作者的欣赏。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菠萝不仅写癌症科普写得好,还集结了小伙伴们做了向日葵儿童癌症信息网站公益平台,找了100 多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做了大量的总结和翻译工作,不到半年就上线了,而且有门有脸、有货有料——把“小事儿”折腾成了“大事儿”。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内容简介】《重生手记: 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

2007 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

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

他真切地认识到,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作者简介】凌志军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长在北京。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

“凤凰涅盘”的现实版

“凤凰涅盘”的现实版

“凤凰涅槃”的现实版作者:谭志平来源:《科学养生》2014年第08期好多人都知道“凤凰涅槃”的故事,传说中的火凤凰是埃及神话中的不死鸟,这种生长于沙漠中的美丽而孤独的鸟,每500年自焚为灰烬一次,再从灰烬中浴火重生,被称为“凤凰涅槃”。

而今,一本癌症患者写的《重生手记》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称为现实版的“凤凰涅槃”。

2007年,《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晚期”、“肺癌、脑转移”。

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判定他活不过3个月,建议他做肺癌手术,然后,再做开颅手术。

他接受了肺癌切除手术,但拒绝了开颅手术、化疗等等。

5年以后,新一轮的复查结果显示: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癌抗原指标正常,术后幸存的肺叶生长壮大起来,身体恢复得很好。

医生们都十分惊讶,快慰地对他说,“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于是,他动手写了一本《重生手记》,生动、真实地披露了摆脱恐惧和绝望,叩开康复之门自我重生的秘密。

那么,这奇迹是怎样发生的?首要的一点是,他端正了对癌症的认识。

当医生宣布他的颅脑、肺和肝都有了癌,已到癌症晚期,只能存活3月时,他顿时感到大难临头、死到临头,十分恐惧!但,他还没有绝望、沮丧,自暴自弃。

他立即动手搜集与癌症的相关信息,特别是美国的有关信息使他受到鼓舞。

在中国人看来,癌症是不治之症,是距离死亡很近的绝症;而美国人却认为,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美国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也高,平均存活时间已达11年,和其他慢性病差不多。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癌症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经过治疗可以与癌长期共存。

他平静下来仔细思考,改变了认识,有了希望和信心。

他认识到,癌症并不意味着宣判了死刑;治疗癌症需要坚强、勇敢,更需要聪明——就是选准正确的治疗方向和道路。

许多癌症病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病,而是死于恐惧和错误的治疗。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等也提出,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是吓死的;有三分之一是过度治疗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属于正常治疗范畴之内。

推荐好书《重生手册》

推荐好书《重生手册》

推荐好书《重生手册》向朋友们推荐一本好书《重生手记》凌志军的《重生手记》谈到了癌症患者面临的许多共同的重要问题,很深刻,精辟,很有借鉴意义。

5年前,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肺癌晚期”。

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判定他活不过3个月,建议他做开颅手术。

不久,他接受了肺癌切除手术。

5年后,去年3月,新一轮复查结果: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癌抗原指标正常,术后幸存的肺叶生长壮大起来。

身体恢复得很好。

医生对他说,“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奇迹是怎么出现的?首要的是,他端正了对癌症的认识,选择了治疗癌症的正确道路。

当宣布他的颅脑、肺和肝都有了癌,已到癌症晚期,只能活3月时,他感到死到临头,十分恐惧。

但还没有绝望。

他主动搜集与癌症相关的信息,特别是美国的有关情况使他受到启发。

在中国人看来,癌症是一种离死亡很近的绝症。

美国人却认为,癌症不是绝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美国癌症病人的存活时间平均已达11年,和其他慢性病差不多。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癌症1/3可以预防,1/3可以根治,1/3经过治疗可以与癌长期共存。

他平静下来仔细思考,改变了认识,有了希望和信心。

他认识到,确诊癌症决不是意味着宣判了死刑;治疗癌症需要坚强、勇敢,更需要聪明—选准正确的治疗方向和道路。

许多癌症病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病,而是死于恐惧和错误的治疗。

他相信,只要不恐惧,不急躁,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就有机会远离死神,即使到了中晚期,也可长期与癌共存。

5年来,他只接受了切除肺癌手术,他拒绝了切除脑瘤的开颅手术,拒绝了化疗、放疗,拒绝了多种“癌症特效药”,他相信最好的武器是自己的身体,他采用一些自然的方法来恢复体能,而不是急于用药物围剿自己体内的癌细胞。

他采取的是充分发挥身体自愈力的自然疗法。

1,他树立了正确的治疗理念,克服了恐惧、急躁,笑对癌症,理智对待癌症,满怀信心地对待癌症,以惊人的的勇气和毅力对待癌症。

2,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忙碌、紧张、焦虑,变得悠闲、宁静、放松,无欲无求。

负离子的作用——文字之外的抗癌养生力量

 负离子的作用——文字之外的抗癌养生力量

负离子的作用——文字之外的抗癌养生力量关键词:负离子的作用摘要: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不可否认的是,一本励志好书确实可以对一个跌入低谷的人产生极大的影响,文字的魅力、精神的力量便体现于此。

而负离子的作用让我们在文字之外,对抗癌养生又产生新期待。

中国肿瘤专家说,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

的确,境由心生,病由心生,心理疗养对于癌症包括所有重大疾病患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心态摆正了,不仅可以提高带癌生活的质量,而且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往深处说,快乐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滚蛋吧肿瘤君》“穿刺很疼,从胸口勾出两条肉丝,像两条痛苦的虫子,也可能是外星人,会不会培植出好多好多的我呢?想想就好玩。

”不管你是不是患了癌症,有没有受到巨大的精神打击,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励志好书。

肿瘤治疗期间的种种痛苦和不堪,被熊顿用幽默搞笑的语言和轻松调皮的漫画呈现出来,无厘头的描述,让人看着笑了,又忍不住哭了。

“正能量姐”熊顿虽然没有走过生命的而立之年,却用微笑为无数肿瘤患者赶走阴霾,坚强得令人心疼。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著名作家凌志军的这本书用亲身经历告诉癌症患者如何走上重生之路,堪称一部叩开康复之门的生命智慧结晶。

被医生定义为“癌症晚期”“活不过三个月”的他,硬是用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与生命握手言和。

著名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对此书大加推崇:“凌志军先生的这本书,读来惊心动魄。

他以自己死里逃生的人生劫难,为所有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生命体验。

你不但能得到关于疾病与痛楚的翔实资料,更能够从苦海沧桑挣扎奋斗中,看到人的精神力量英勇不屈,看到危难中的清醒与智慧,看到骨肉情谊与赤诚爱情,是如何荟集起来共同创造了奇迹。

”文字之外的抗癌养生力量癌症患者多读一些励志好书确实对疾病的治疗大有裨益,精神力量的无量魔力深不可测,然而光有精神是不够的,正确的治疗方法才是王道,负离子的作用,让我们在心理疗养之外看到了一股癌症康复的新曙光。

癌症后的康复分享心路历程

癌症后的康复分享心路历程

癌症后的康复分享心路历程癌症是一种让人心生恐惧的疾病,不仅仅只是对身体的折磨,更是对心灵的考验。

经历了癌症治疗的人们既有身体上的伤痛,又有心理上的阴影。

然而,康复并不仅仅只是身体的修复,更是需要心灵的疗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癌症康复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给同样经历过癌症的人们一些勇气和希望。

第一阶段:癌症的冲击当医生告诉我患上了癌症的消息时,我感到一切都变得灰暗了起来。

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焦虑。

我开始对未来感到恐惧,不知道治疗过程会带给我怎样的痛苦和副作用。

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可怕的现实。

第二阶段:治疗的痛苦经过初步的检查后,我开始接受癌症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每一项治疗都带给我难以忍受的身体痛苦。

我在医院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与其他患者分享他们的故事,并互相给予鼓励。

虽然每一次治疗都让我筋疲力尽,但我相信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战胜癌症。

第三阶段:身体的反应和调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我开始逐渐恢复身体的力量。

然而,我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失去了头发,我的皮肤变得苍白无力,我体重骤减。

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没有自信。

但是,我决定拿起自己的勇气,重新适应这个新的身体。

我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并逐渐恢复了一些体力。

虽然进展缓慢,但每一步都鼓舞了我前行的勇气。

第四阶段:心理调适和康复癌症的康复不仅仅是身体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康复。

我意识到需要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我开始寻求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的帮助。

与其他患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听取他们的鼓励和建议,成为我恢复信心的重要途径。

我逐渐学会接受自己的身体和外貌的改变,并且学会关心和爱护自己。

第五阶段:重建新的生活在度过了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后,我终于迎来了癌症的离去。

我现在拥有了新的生命,新的机会。

我决定把过去的痛苦和阴影抛在身后,积极地面对未来。

我开始重新规划我的生活,注重健康的饮食和锻炼,寻找新的兴趣爱好,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我战胜了癌症: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笔记

《我战胜了癌症: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笔记

《我战胜了癌症: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作者背景介绍 (2)1.2 书籍主旨与目的 (3)二、癌症的认知与接受 (4)2.1 癌症的确诊过程 (5)2.2 对癌症的初步认识 (5)2.3 接受癌症的现实 (6)三、康复之路的开始 (7)3.1 康复的整体规划 (8)3.2 心理调适与心态建设 (9)3.3 生活方式的调整 (10)四、抗癌治疗的探索与实践 (11)4.1 化疗与放疗的经历 (12)4.2 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 (13)4.3 健康饮食与锻炼的重要性 (14)五、康复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15)5.1 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16)5.2 应对挑战的方法与策略 (17)5.3 社会支持的力量 (18)六、康复的成果与感悟 (20)6.1 身体健康的变化 (20)6.2 心理状态的转变 (21)6.3 对生活的重新认识与珍惜 (22)七、结语 (24)7.1 康复之路的总结 (25)7.2 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26)一、内容概要记录了主人公发现癌症并接受确诊的过程,在发现身体不适之后,主人公及时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认了癌症的病情。

这段内容不仅详细描述了确诊过程的各种细节,也描绘了主人公从恐惧到接受现实的内心变化。

书中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接受治疗和面对挑战的艰难过程,无论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还是手术的风险,主人公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这一部分也涉及到主人公与家人、朋友、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展示了他们共同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书中还详细记录了主人公在康复过程中的生活调整和心理调适。

如何在身心受到重创后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如何在艰难的恢复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这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

本书强调了主人公战胜癌症后的新生活和感悟,面对曾经的困境和挑战,主人公如何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如何在康复过程中找到新的生活价值和目标。

本书也分享了一些对癌症预防和康复的见解和建议,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新癌症病人的心情随笔

最新癌症病人的心情随笔

癌症病人的心情随笔患癌症晚期的心情随笔【第一篇】:妻子写给丈夫的情书气渐渐冷起来了,空气里夹带着一股清冷的寒气,叶子也散落了一地,是冬天要来了。

这大半年里一直跑医院,车窗外的景色从樱花开一直到枫叶红,很快就要变成冬雪飘了吧。

月初结束了今年第八次化疗,我的脑袋也终于掉毛掉成了个削皮土豆。

头发是早就掉光了,现在连眉毛和睫毛也掉得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根。

看看镜子,我连自夸“就算光头也还是眉清目秀呢”都不能了。

眉清目秀起码要有眉吧?起来,你还记得十年前我还眉清目秀的那个冬天吗?那是我们班第一次班级活动,你和我分在了同一个小组。

面对慢热不擅言辞的我,你硬是从东北三宝扯到了你高中校园里的花鼠。

其实那天你到底具体都说了些什么我现在已然全记不清,只记得那天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山间的路上,山上的每一棵树都在阳光下变成金灿灿的模样。

“如果将来和眼前这个男生谈恋爱……”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连我都会偷偷在心里笑自己傻。

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可是,你就真的没有这样的念头闪过吗?若是真没有,我们又哪里来的后来的故事?六月的考试季,你每天找我自习。

给我补习线性代数,最后考试却败给我。

这么些年来,你一直爱说我笨说我傻说我呆,却在背后跟别人说我聪明,这件事一直是你的有力佐证。

只是,那时的我心思却不在这里,我一直等啊等啊,等你亲口说一句,喜欢你。

终于在那个初夏的夜晚,我迂回地问你,以前有喜欢的人吗?你说,有。

“那现在呢?”你沉默了一会儿,牵住我的手说:“现在,喜欢你。

”那时的我还梳着骄傲的马尾,那时的你还没有长出那么多皱纹,那时的我们还是两个天真的冒着傻气的孩子,会为了一块水果硬糖就欢天喜地。

和你晚饭后散步,对着树上的鸟儿说话,杨树叶在路灯暖橘色的光里,在温柔的看不见的夜风里翻飞着,像一群金色的蝴蝶。

路过学校里的丝瓜架,正是开花的时节。

你说好香,跳起来摘一朵给我。

到如今它还躺在我最爱的小说里,你送我的第一朵花儿。

你背着吉他,拖着我躲到学校礼堂的背面。

叙事病历的范文

叙事病历的范文

聆听颅底组:魏鹏虎患者姓名:王海珍病历号:231365王一方教授的讲座让我颇有感触。

在此,我想同大家分享本月我管理的一个病人。

患者是一个女性,47岁,贵州大学的教师,右侧鼻咽部腺样囊性癌,已经侵及前颅底。

从我见她的第一眼,就觉得虽然她表现得很坚强,谈吐之间也显得很平静、很坦然,但是眼里却流露出一种忧郁,让人产生恻隐之心。

患者是因为右侧视力下降,独自一人看病时偶然发现这个病的。

当时的医生非常傲慢非常轻浮的向她宣布了这一诊断。

从此以后,她和她的家庭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有一天,有个好心的亲戚告诉她“只有宣武医院才能切这个瘤子”,夫妻两人满怀着希望就来到了咱们这。

还记得第一次我去询问她家属她的病情,她却抢着答道:“我得了鼻咽癌”。

那一刹那,她的眼神震撼了我。

有一天,干完活已经到了夜里,她还没有休息。

我把她和她的爱人叫出了病房,然后就是长时间的聆听。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她很详细的诉说了很多她得病、看病过程中的感受。

她们有一个十三岁的女儿,作为父母,都一直尝试着把这件事悄悄的隐瞒,直到小女孩的母亲安然离去的那一天,才准备告诉孩子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

而小女孩活泼开朗,成绩优异。

每天都会缠着父母听自己弹奏古筝,会在睡前缠着妈妈讲故事。

可是有一天,小女孩回家以后不说话了,也不弹古筝了。

作为母亲,患者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就问道:“乖女儿,今天妈妈还没有听你谈古筝呢!”这时候,小女孩飞身扑向了母亲的怀里,边哭边说道:“妈妈,你就别瞒我了,我都知道了!”一家人哭成了一团。

那天晚上,一家人躺在同一张床上,小女孩安心的躺在妈妈的怀里安然的睡着了,和睦,安详。

听到这一幕,我深深的触动了。

每名患者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作为医生,我们到底知道多少呢?她说了很多诸如使命啊、有限的生命要如何如何的话。

我打住了她,跟她说国外3个癌症治疗的30%以及国内的3个癌症30%,我告诉她癌症是一个慢性病,手术的完成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而不是终止,出院以后少不了寻医问药,但一定要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作者:凌志军
来源:《祝您健康》2019年第11期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

现在治疗癌症不以切口大小论英雄,松动了“五瘤”生存立场,开始接纳“带瘤”生存理念。

理性对待,才能让癌症患者重获新生。

【小编推荐】
作者:凌志军
ISBN: 9787543887374
【购书渠道】
可去各地新华书店实体购买,或登录淘宝网、当当网等电商平台购买。

【编辑推荐】
荣获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2015中国好书”奖;荣获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荣获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荣获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荣获科技部2016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这本书是中国少见的科学性和可读性结合得很好的科普书籍。

相关文章在网上被誉为“癌症的深度科普”,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者对这类科普文章的渴望和对作者的欣赏。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益新
菠萝不仅写癌症科普写得好,还集结了小伙伴们做了向日葵儿童癌症信息网站公益平台,找了100多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做了大量的总结和翻译工作,不到半年就上线了,而且有门有脸、有货有料——把“小事儿”折腾成了“大事儿”。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李一诺
【内容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