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关键路径教材与习题
(最新)IT软件项目管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IT软件项目管理概述1.什么是项目?项目的特征有哪些?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要被完成的有限任务。
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
项目的特征主要有:项目的独特性;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的组织性;项目的生命期;项目的资源消耗性;项目的目标冲突性;项目后果的不确定性。
2.什么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有哪些特征?有哪些基本内容?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是以项目作为管理对象,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并在时间、成本、性能、质量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的特征主要有:项目管理对象是项目;系统工程思想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项目管理的体制是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组中协调、控制的关键;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个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使置身于这个环境的人们能在集体中协调工作以完成预定目标;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手段具有先进性。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采购管理九大知识领域。
3.IT软件项目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产无形的产品;过程没有明显的划分;大都是“一次性”的人力消耗型项目。
4.IT软件项目管理包括哪些阶段和活动?软件项目管理分为六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概要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安装及维护阶段。
IT软件项目管理的活动包括:编写项目建议书;项目成本的度量;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项目监控和复审;人员选择和评估;项目报告的准备和发布。
5.典型的IT软件项目管理的组合模式是什么结构?试用图表示,并说明每个成员的主要职责。
IT软件项目管理的组合模式是层次结构。
在一个典型的IT软件项目中,它的组织模式如图所示。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精准版)

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快速跟进是指(A )A.采用并行执行任务,加速项目进展B.用一个任务取代另外的任务C.如有可能,减少任务数量D.减轻项目风险2.赶工一个任务时,你应该关注(C )A.尽可能多的任务B.非关键任务C.加速执行关键路径上的任务D.通过成本最低化加速执行任务3.“软件编码完成之后,我才可以对它进行软件测试”,这句话说明了哪种依赖关系?( A )A.强制性依赖关系B.软逻辑关系C.外部依赖关系D.里程碑4.如果用户提供的环境设备需要5月10日到位,所以环境测试安排在5月10日以后,这种活动安排的依赖依据是:(C)A.强制性依赖关系B.软逻辑关系C.外部依赖关系D.里程碑5.对一个任务进行进度估算时,A是乐观者,估计是6天完成,B是悲观者,估计是24天完成,C是有经验者认为最有可能是12天完成,那么这个任务的历时估算是介于10天到16天的概率是(B )A.50%B.68.3%C.70%D.99.7%6.下面哪项将延长项目的进度?(A)gB.LeadC.赶工D.快速跟进7.关于浮动,下面除了哪个都是不正确的?(D)A.每个任务都有浮动B.只有复杂的项目有浮动C.浮动是在不增加项目成本的条件下,一个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量D.浮动是在不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前提下,一个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量8.资源平衡最好用于(C )活动A.时间很紧的B.按时的C.非关键路径D.关键路径9.下面哪项可以决定进度的灵活性(B )A.PERTB.Total floatC.ADMD.赶工二、根据表3-11和图3-32,采用PERT方法估算,说明项目在20天内完成的概率的近似值?图3-32:项目网络图表3-11: PERT方法估计项目历时均值=(8+24+4*10)/6+(1+9+4*5)/6=17,标准差=(约等于)3所以,17+3=20天完成的概率大概是84.2%。
第四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A)是用系统的功能数量来测量其规模,与实现产品所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没有关系的。
it项目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it项目管理课后习题答案IT项目管理课后习题答案在IT项目管理课程中,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IT项目管理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项目管理基础知识1. 什么是项目管理?答:项目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资源,以达到项目目标的过程。
2. 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答: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阶段。
3. 请解释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
答: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定义和控制项目工作的内容和范围,确保项目交付符合预期。
4. 请列举项目沟通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素。
答:项目沟通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沟通渠道、沟通内容、沟通方式和沟通频率。
二、项目计划与控制1. 请解释甘特图的作用。
答:甘特图是一种图表工具,用于展示项目的时间计划和进度安排,帮助项目团队了解任务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要求。
2. 请解释风险管理的概念。
答: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规划和控制项目风险的过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项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3. 什么是关键路径?答:关键路径是指在项目网络图中,连接项目起点和终点的路径,其上的活动不能延迟,否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4. 请解释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
答:项目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质量标准、执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以确保项目交付符合质量要求。
三、团队管理与沟通1. 团队建设的目的是什么?答:团队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以实现项目目标。
2. 请列举几种团队冲突解决方法。
答:团队冲突解决方法包括合作解决、妥协解决、强制解决和回避解决等。
3. 请解释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答:有效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
4. 如何有效管理远程团队?答:管理远程团队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团队成员理解项目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四、项目风险管理1. 请解释风险评估的概念。
软件项目课后练习题答案

课后练习题答案序-—练习题一、回答问题:1.项目集成管理(Project Integration Management)是什么?➢集成项目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它贯穿了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从初始、计划、执行、管理到结束等过程。
项目集成管理在项目的整个生存期内协调项目管理其他各管理知识域,保证项目总目标的是实现.2.项目管理九大知识域是什么?➢项目管理九大知识域是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集成管理。
3.项目成本管理(Project Cost management)包括哪些过程?➢项目成本管理(Project Cost management)包括成本估算(Cost estimating),成本预算(Cost budgeting),成本控制(Cost control)等过程。
4.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是什么?➢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是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控制过程组、收尾过程组。
5.下面活动是项目:●野餐活动●集体婚礼●开发微软的操作系统●神州飞船计划二、判断题:6.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资源。
(×)7.项目具有暂时的特征。
(√)8.项目管理核心的三角形是范围、进度、风险.()9.过程管理与项目管理在软件组织中是两项最为重要的管理,项目管理用于保证项目的成功,而过程管理用于管理最佳实践.(√)10.运作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是从宏观上帮助企业明确和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项目章程➢项目章程(project charter)是指项目执行组织高层批准的一份以书面签署的确认项目存在的文件,包括对项目的确认、对项目经理的授权和项目目标的概述等。
2.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指在项目初期为竞标或签署合同而提交的文档,它是在甲乙双方对相应问题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清晰地说明项目的目的以及操作方式,可以决定项目有无足够吸引力或可行不可行。
关键路径法考试技巧

关键路径法考试技巧一、关键路径法基础概念题1. 关键路径法中的关键路径是指什么?2. 关键路径法主要用于哪些场景呢?3. 说说关键路径法里最早开始时间的概念。
4. 关键路径法中的最迟开始时间该怎么理解?5. 关键路径法里的活动时间估计有哪些方法?6. 在关键路径法中,松弛时间是怎么计算的?7. 关键路径法的图通常是怎样的结构?8. 关键路径法里总浮动时间有什么意义?9. 什么是关键路径法中的紧前活动?10. 解释一下关键路径法中的关键活动。
11. 关键路径法中最早完成时间怎么确定?12. 关键路径法里最迟完成时间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与解析:1. 关键路径是项目中最长的路径,它决定了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
2. 主要用于项目管理,如工程建设、软件开发等场景,用来安排任务顺序和控制进度。
3. 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不违反紧前活动的逻辑关系和资源限制的前提下,活动可以开始的最早时刻。
4. 最迟开始时间是在不影响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活动必须开始的最晚时刻。
5. 有类比估算、参数估算等方法。
类比估算根据以往类似项目估算,参数估算利用统计关系和其他变量估算。
6. 松弛时间 = 最迟开始时间 - 最早开始时间。
7. 通常是有节点和箭头组成的网络图结构。
8. 总浮动时间表示活动在不影响项目总工期的情况下可以延迟的时间。
9. 紧前活动是指在逻辑上必须先于当前活动完成的活动。
10. 关键活动是位于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任何关键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项目总工期的延迟。
11. 最早完成时间 = 最早开始时间 + 活动持续时间。
12. 最迟完成时间有助于确定活动最晚什么时候必须完成,以保证项目总工期。
每个题的分数占比为1/12。
咱说说这关键路径法考试啊,这可不像想象中那么难。
就拿最早开始时间这概念来说,其实就是看前面的活动啥时候完事儿咱这个就能开始,就好比接力赛,前面的人把棒递给你,他到你这儿的时间就是最早开始时间啦。
松弛时间也挺有趣的,就像你有个小缓冲,只要在这个时间内,活动晚点开始也不耽误整个项目。
软件项目管理习题题目

第一章绪论1.列举你在执行 IT 相关任务时曾经碰到的问题。
试把这些问题按频率和影响大小分别排序。
对每一个问题,考虑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法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2.软件工程的三个目标是什么,以什么衡量是否达到目标?3.软件工程活动包括哪些?那些活动需要有最终用户的参预?每一个过程需要有怎样的文档产出?4.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具体任务,干系人有什么区别?5.软件工程的原则有哪些?6.你能说出哪些软件工程模型,他们各自有什么有缺点,合用于怎样的系统?7.有人说“线性模型已经过时了,有着诸多缺点,不需要再了解它。
”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线性模型和其他模型的关系是怎样的?8.在下列哪一个阶段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的范围、质量、时间和成本有最大的影响力,为什么?9.项目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请给出三个是项目的例子,并给出三个不是项目的例子。
10.软件项目与普通的项目的区别在什么地方11.判断以下活动中哪些是项目,哪些不是项目,并请说明理由。
(1)升级某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2)打字员打印文件(3)报考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4)购买家用轿车(5)每天骑车上班12.项目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哪个阶段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各个阶段的活动主要有哪些?13.项目管理的六要素有哪些?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TQC 又指什么?14.怎样衡量项目是否成功?15.项目管理分哪几大知识体系,它们之间什么关系?16.在选择职员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17.管理者是否应该和小组中更多的普通员工交朋友,并和他们打成一片?18.如果项目快结束时,忽然有一个很重要的,但非常耗时的变更,你作为项目经历应该怎么做19.为什么说时间和人员不能交换?试说明其原因。
20.你能列出那些人际关系的矛盾?试阐述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二章需求管理1.软件需求的定义是什么,分别从用户角度,开辟者角度,相关文档角度给以阐述2.描述软件需求要做的五项主要事情指什么。
天津大学软件项目管理课件每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下列哪些活动不是项目?(1)探索火星生命迹象(2)向部门经理进行月工作汇报(3)开发新版本的操作系统(4)每天的卫生保洁(5)去网吧玩网络游戏(6)超级女声决赛(7)一次集体婚礼答:(2)、(4)、(5)不是项目第二章1、阐述配置库的检入检出机制及其作用。
答:配置库的检入检出机制如图所示,当开发人员要使用配置库中的一个文件时,将文件检出到自己的工作目录里,此时该文件在配置库中被自动锁定,开发人员处理完该文件后,再将文件检入到配置库中(需有修改权限),一个新的版本号自动与文件相关联,文件解锁。
配置库的检入检出和版本控制机制的作用:解决了软件开发中的两个重要问题(1)访问控制:保证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修改配置项。
(2)并行控制:保证不同人员同时对某配置项进行的修改不会互相覆盖。
2、简述变更管理流程。
图1 变革管理流程答:变更管理流程如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1)变更请求:向管理小组提出书面的变更请求(2)变更评估:分别从软件变更分类、技术影响分析、接口影响分析、进度影响分析、预算影响分析等方面对变更进行评估(3)变更批准/拒绝:根据评估结果对变更作出决策:1)直接实现变更;2)挂起或延迟变更;3)拒绝变更图2 变更实现流程(4)变更实现:如图2所示,从配置库中检出基线,然后对基线进行变更,变更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最后向配置库中检入基线。
第三章1、作为项目经理,你需要给一个软件项目做进度计划,经过任务分解后得到任务A,B,C,D,E,F,G,假设各个任务之间没有滞后和超前,下图是这个项目的PDM网络图。
通过历时估计已经估算出每个任务的工期,现已标识在PDM网络图上。
假设项目的最早开工日期是第0天,请计算每个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晚完成时间,同时确定关键路径,并计算关键路径的长度,计算任务F的自由浮动和总浮动。
关键路径:A→E→C→D→G关键路径长度:4+8+7+5+3=27任务F的自由浮动:FF=ES(G)-EF(F)-lag=24-20=4任务F的总浮动:TF=LS(F)-ES(F)=16-12=42、小张是某公司的技术总监,最近接到公司总裁的指令,负责开发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IT项目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IT项目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赶工一个任务时,你应该关注(C)A.尽可能多的任务B.非关键任务C.加速执行关键路径上的任务D.通过成本最低化加速执行任务(2)下列哪个不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C)A.里程碑图示B.进度C.数据库设计D.风险清单(3)对一个任务进行进度估算时,A是乐观者,估计是6天完成,B是悲观者,估计是24天完成,C是有经验者认为最有可能是12天完成,那么这个任务的历时估算是介于10天到16天的概率是(B)E1=(O+4M+P)/6δ1=(P-O)/6A.50%B.68.3%C.70%D.99.7%(4)关于浮动,下面除了哪个之外都是不正确的?(D)A.每个任务都有浮动B.只有复杂的项目有浮动C.浮动是在不增加项目成本的条件下,一个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量D.浮动是在不影响项目完成时间的前提下,一个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量(5)关于网络图,下面哪个是不正确的?(C)A.网络图可用于安排计划B.网络图展示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C.网络图可用于跟踪项目D.网络图可用于详细的时间管理(6)需求分析是回答系统必须(A)的问题A.做什么B.怎么做C.何时做D.为谁做(7)为了有效地管理项目,应该将工作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能说明任务应该分解到什么程度?(A)A.可以在80小时内完成B.不能再进一步进行逻辑细分了C.可由一个人完成D.可以进行实际估算(8)下面哪个不是需求管理的过程(A)A.需求设计B.需求获取D.需求变更(9)(A)是用系统的功能数量来测量其规模,与实现产品所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没有关系的。
A.功能点B.对象点C.代码行D.用例点(10)如果你是某项目的项目经理,你已经估算出每个单元的成本是¥129。
这个项目一共有1200单元,你采用什么估算方法?(B)A.自下而上估算法B.类比估算法C.专家估算法D.参数估算法(11)风险的三个属性是(C)A.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负责人B.风险事件、时间、影响C.风险事件、概率、影响D.风险数量、风险影响程度、概率(12)“质量成本”是一个项目管理概念,它说明了下列哪项成本(A)A.额外需求的成本B.需求变更的成本C.确保符合需求的成本D.固定成本(13)在风险分析过程中,确定已经识别的一个风险事件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能减轻的,也不能投保,这是一个关键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项目的失败,项目经理最佳的选择是(C)A.降低风险的级别,项目团队将找到一个克服故障的方法B.特别关注,加强管理该风险事件和所有的相关事件C.让风险评估小组继续分析该风险事件,直到降低预期影响D.忽略风险评估,因为不管赋予什么值,都只是一个估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ethod,CPM)
• 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由雷明顿-兰德公 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 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 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 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
题二 A、21 B、22 C、23 D、24
• 2)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 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
• 3)关键路径是相对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关键路 径有可能变为非关键路径,而非关键路径也有可 能变为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法
•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 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 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 (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 称为关键活动。
• 关键路径法是制定进度计划中使用的一种进度网 络分析技术
关键路径
•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只有项目网络中最长 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完成之后,项目才能 结束,这条最长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 (Critical Path),组成关键路径的活动 称为关键活动。
关键路径特点
• 1)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 期。
题一:
• 下图为某项目的单代号网络图(PDM/AON).工期以工作日 为单位。
顺推、逆推
055 A
005
5 8 13 B
12 7 20
5 15 20 C
5 0 20
20 15 35 D
20 0 45
关键路径有0或负数总时差
055 A
005
5 8 13 B
12 7 20
5 15 20 C
5 0 20
20 15 35 D
20 0 35
35 10 45 E
35 0 45
自由时差=后续活动最早开始时间-当前活动最早完成时间 B=20-13=7 c=20-20=0
1、总时差=最晚完成/开始时间-最早完成/开始时间 2、工作的总时差=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其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 B=20-13=7 c=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