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技术交底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砖砌体工程是指利用砖块进行建筑结构的搭建和装饰,常见于住宅、商业建筑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砖砌体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流程。
二、材料准备1. 砖块: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砖块,常见的有红砖、轻质砖等。
2. 砂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砂浆,常见的有水泥砂浆、石膏砂浆等。
3. 配件:如砖墙用钢筋、墙角保护角等。
三、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砖砌体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
2. 施工工具:包括砖刀、水平仪、量具、拍线器等。
3. 施工设备:如搅拌机、吊篮等。
四、施工流程1. 基础处理:确保基础平整、结实,并进行防水处理。
2. 砖墙布置: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砖墙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标线。
3. 砖砌:根据标线进行砖砌,采用砖砌工艺和规范进行施工。
4. 砂浆配制:按照砂浆的配比准备好砂浆,并注意搅拌均匀。
5. 砂浆涂抹:在砖块上涂抹砂浆,注意砂浆厚度和均匀性。
6. 砖块铺设:将砂浆涂抹的砖块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在墙体上,并注意水平度和垂直度。
7. 砖缝处理:在砖块之间填充砂浆,使砖缝均匀、美观,并注意砂浆的清理。
8. 砖墙保护:在砖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墙角保护、防水处理等。
五、质量控制1. 砖墙垂直度:使用水平仪检测砖墙的垂直度,要求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2. 砖墙水平度:使用水平仪检测砖墙的水平度,要求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3. 砖缝宽度:使用量具检测砖缝的宽度,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4. 砂浆强度:进行砂浆抗压强度测试,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 施工过程中,注意防止砖块和砂浆的坠落,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施工质量验收1. 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砖砌体工程质量。
2. 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包括砖墙垂直度、水平度、砖缝宽度等。
3. 进行砂浆抗压强度测试,确保砂浆质量符合要求。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砖砌体工程是指利用砖块进行建造墙体的搭建和砌筑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砖砌体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材料准备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技术要求1. 砖砌体工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砖砌体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平整度。
3. 砖砌体工程应合理安排砌筑顺序,确保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4. 砖砌体工程应注意砖与砖之间的砌缝,确保砌缝的均匀和密实,避免浮现空鼓、开裂等问题。
5. 砖砌体工程应注意墙体的排水和防潮措施,确保墙体的防水性能。
三、施工工艺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砖块、砂浆、水泥等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
2. 基础处理:对墙体基础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基础平整、坚固。
3. 砌筑墙体: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按照砌筑顺序进行墙体砌筑,注意控制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平整度。
4. 砌缝处理:砌筑完毕后,对砌缝进行处理,确保砌缝的均匀和密实。
5. 防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确保墙体的防水性能。
6. 检验验收:施工完毕后,进行墙体的检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材料准备1. 砖块: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砖块,确保质量稳定,尺寸一致。
2. 砂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砂浆,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确保砂浆的强度和粘结性。
3.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确保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防水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确保墙体的防水性能。
五、质量控制1. 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4.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墙体的检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 如发现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砌体工程技术交底一、任务概述砌体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对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和交底的过程。
本文将环绕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展开,包括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二、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在进行砌体工程之前,首先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包括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清理时要确保基础表面干净,无任何杂物。
2. 材料准备砌体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砖块、砂浆、水泥等。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准备,并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砌筑工艺(1)砌筑顺序: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先进行墙角、门窗洞口等特殊部位的砌筑,然后再进行普通墙体的砌筑。
(2)砌筑方法:采用砌筑工具(如砖刀、泥刀等)将砂浆均匀涂抹在砖块上,然后将砖块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基础上,用锤子轻轻敲击使其稳固。
(3)砌筑垂直度: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使用水平仪进行检测,确保墙体垂直度符合要求。
4. 砂浆配制砂浆是砌体工程中常用的粘结材料,其配制要求如下:(1)砂浆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砂浆,通常为水泥、砂子和适量的外加剂。
(2)搅拌方法:将水泥、砂子和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直至砂浆具有一定的粘稠度。
三、质量要求1. 砌体墙体的垂直度要求:墙体的垂直度是指墙体与垂直线的偏差程度。
在砌体工程中,墙体的垂直度要求通常为每米不大于5mm。
2. 砌体墙体的水平度要求:墙体的水平度是指墙体与水平线的偏差程度。
在砌体工程中,墙体的水平度要求通常为每米不大于5mm。
3. 砌体墙体的强度要求:墙体的强度是指墙体反抗外力的能力。
在砌体工程中,墙体的强度要求通常为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严禁穿拖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如“高处作业注意”、“危(wei)险区域禁止挨近”等。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含详细内容)

砖砌体工程技术交底(含详细内容)的开启方向,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③砌筑方法:先在墙角、门窗洞口、墙体变形缝处砌出垂直墙体,然后在垂直墙体两侧逐层砌砖,每层砌筑前应先在砖上涂抹砂浆,使其与前一层砖完全贴合,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应保持一致,不得有大的空鼓、裂缝等缺陷。
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使用水平尺、皮数杆等工具检查墙体的平整度、垂直度和墙体的强度等指标。
④砌筑质量要求:砌体应符合设计要求,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应均匀,不得出现大的空鼓、裂缝等缺陷,墙体应平整、垂直,强度符合要求。
在砌筑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清理墙体上的浮灰、砂浆等杂物,保持墙体的清洁整洁。
三、安全防护在进行砖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品,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验收标准砖砌体工程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应均匀,不得出现大的空鼓、裂缝等缺陷,墙体应平整、垂直,强度符合要求。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为了确保砖砌体工程的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洞口的高度,预埋木砖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木砖需要提前进行防腐处理。
其次,钢门窗安装的预留孔、硬架支模、暖卫管道等也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预留,以免事后剔凿。
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也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留置,不得错放、漏放。
在安装过梁、梁垫时,需要确保其标高、位置和型号准确无误,并且坐灰饱满。
如果坐灰厚度超过2厘米,需要使用豆石混凝土铺垫。
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对于构造柱,需要在砌砖前根据设计图纸将位置进行弹线,并将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需要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厘米。
拉结筋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如果没有要求,一般沿墙高50厘米设置2根φ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米。
砌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砌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进行如下安全技术交底: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砌体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
同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1)砌体材料:砖、砌块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其强度、规格、质量应符合规定。
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材料受损、受潮。
(2)砌筑砂浆: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砂浆的配合比,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所用的水泥、砂等原材料应质量合格。
3、施工机具准备准备好搅拌机、运输车辆、砌筑工具(如砖刀、瓦刀、铁锹等)、检测工具(如靠尺、水平尺、线坠等)等施工机具,并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4、作业条件准备(1)基础工程已完成,并验收合格。
(2)弹出墙体轴线、控制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
(3)在墙柱上设置好皮数杆,标明砖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高度等。
(4)砌筑部位的灰渣、杂物已清理干净。
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颌带。
(2)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3)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2、脚手架与操作平台(1)使用的脚手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搭设牢固。
(2)脚手架上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3)严禁在脚手架上堆放过多的材料和工具,防止超载。
(4)操作平台应平稳牢固,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
3、垂直运输(1)使用塔吊、井架等垂直运输设备吊运材料时,应绑扎牢固,严禁超载。
(2)吊运过程中,下方严禁站人。
(3)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信号明确。
4、砌筑施工(1)砌砖时应面向墙面,不准站在墙上砌筑、划线、检查大角垂直和清扫墙面等工作。
(2)不准在墙顶或架子上整修石材,以免振动墙体影响质量或石片掉下伤人。
(3)不准勉强在超过胸部以上的墙体上进行砌筑,以免将墙体碰撞倒塌或上砖时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
砖砌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砖砌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5篇)第一篇:砖砌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砖砌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内容:一、安全要求1、分项工程作业前班组长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施工。
2、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作业期间不得脱帽,临边、登高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及搭设操作架。
3、作业人员严禁使用童工及残疾人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严禁登高作业,不准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人员不准酒后作业;不准违章操作;不准冒险作业;不准在作业时戏闹;不准在临边或洞口处休息。
5、当日作业前班组长必须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检查施工机具运转是否正常,接地是否良好;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
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mA。
6、施工机具用电线路不准拖地,机具必须设单机开关箱,开关箱与用电设备距离不得大于3米,机具不用时应切断开关箱内闸刀断电。
7、砌筑高度大于1.2米时应搭设脚手架,临边砌筑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内侧,否则应在外侧搭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8、在脚手架上砌筑墙体时砖块不准堆放过高,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墙面垂直度等工作。
9、砍砖时应面向内打,防止碎砖跳出伤人。
10、作业人员严禁乘做吊篮上下。
11、人员上下班时必须走安全防护楼梯及安全通道,不得翻越防护架或其它安全出口。
二、文明施工1、作业人员施工时严禁在楼层内喊叫、游戏、赌博等。
严禁在楼层内随地大小便。
2、当日作业完毕后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建筑垃圾集中堆放,严禁从楼层内向下抛掷垃圾。
3、当日下班前应对作业面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并切断所有用电设备电源,锁好闸刀箱方可离开。
内墙粉刷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内容:1、分项工程作业前班组长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施工。
2、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作业期间不得脱帽,临边、登高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及搭设操作架。
3、作业人员严禁使用童工及残疾人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严禁登高作业。
砖砌体技术交底

九、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入场工人进场前必须经过三级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要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得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严禁工人带病作业,严禁酒后作业,严禁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文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施工方法:
(1)砌筑前用笤帚小锤清理掉墙角得浮浆与灰尘,保证灰缝垂直匀称。
(2)砌筑前,按墙段实量尺寸与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块得可锯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得1/3。砂浆采用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砌块墙得丁字交接处,应同时砌筑。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用C20混凝土找平,砌块与结构梁应留30~50MM缝隙待砌块养护七天以后方可用C20细石砼堪填密实;留置缝隙大小一致;缝隙堪填时应作两次堪填。
5、工作过程中避免说笑打闹,粉煤灰砖搬运过重中严禁投掷,避免意外伤人。夜间施工,照明应充足,不准在阴影或背光处施工。
6、脚手架应经检查后方能使用。砌筑时不准随意拆改与移动脚手架,楼层屋盖上得盖板或防护栏杆不得随意挪动拆除。7、切锯加气混凝土砌块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或瓦刀随意砍劈。
8、不同干密度(容重)与强度等级得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混砌。一般也不得与其她砖、砌块混砌,。
交底人
接 收 人
2、砌筑时,需使用铁凳子时,铁凳子必须安放稳定,凳子铺至少两块脚手架,并绑扎牢固。
3、粉煤灰砖、及加气砼块在吊运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吊车避免急升急降,吊臂下严禁站人。当整块粉煤灰砖不合适需要砖块时,用灰铲敲碎,敲砖时避免对准她人与自己。
4、临边作业时,当心坠落,上、下层有人施工时,应及时提醒,互相保护。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名称],位于[工程地址],工程总建筑面积为[总面积],砌体工程主要包括墙体砌筑、构造柱浇筑、门窗过梁设置等。
为确保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现将有关技术要求交底如下:二、材料及机具准备1. 材料:- 砌块: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为[具体规格]。
- 砂浆:采用M7.5混合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灰膏=1:2:0.5。
- 水泥:选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中砂,过筛孔径为5mm。
- 拉结钢筋:直径[具体直径],长度[具体长度]。
- 预埋件: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2. 机具:- 搅拌机、翻斗车、磅秤、吊斗、砖笼、手推车、胶皮管、筛子、铁锹、灰桶、喷水壶、托线板、线坠、水平尺、小白线、砖夹子、大铲、瓦刀、刨锛、工具袋等。
三、施工工艺及要求1. 施工顺序:- 按照轴线、水平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等弹出控制线。
- 立皮数杆,标明门窗洞口、拉结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
- 砌筑墙体,先砌外墙,后砌内墙。
- 砌筑构造柱,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并设马牙槎。
- 设置门窗过梁,确保搁置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2. 砌体要求:- 砌体应采用一顺一丁砌筑法,灰缝饱满、厚度均匀一致。
- 墙体转角处及长度超过10m的墙体两端应设立皮数杆。
- 砌块与拉结筋连接,拉结筋伸入砌体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 墙高超过4m时,应在墙体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圈梁)。
- 砌体完成后,进行墙面清理,确保墙面清洁。
3.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防止高空坠落。
-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确保砌体工程质量。
四、质量控制1. 砌块尺寸、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砂浆配合比准确,稠度适中。
3. 砌体灰缝饱满、厚度均匀一致。
4. 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5. 构造柱浇筑密实,拉结筋锚固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为了保证砌体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工程任务,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为建造一个满意的工程产品,特进行技术交底。
一、砌体施工前准备一般规定:1、砌体前,熟悉图纸、了解门窗洞口的位置以及相关尺寸,构造柱、圈梁、节点处钢筋构造及各部位做法;楼层应弹好墙体边线,门窗洞口线.2、根据现场使用材料,由试验室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3、植筋要求:植筋应满足植入深度入粘结牢固,拉墙筋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其间距结合砖砌模数按500㎜留设,圆钢作90º弯钩,冷轨带肋不弯。
对剪力墙位置植筋时应弹好竖向控制线保证位置准确,;4、龄期不足28天及潮湿的页岩砖不得进行砌筑,须清除页岩砖表面污物;5、砖砌体进场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分类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有防潮湿防雨雪措施和堆放砌体场地要有排水措施.6、楼层清洁必须清理干净,墙体线放完后应检查合格。
7、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杂物等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二、砖砌体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砂浆拌制→砖墙砌筑→砌筑,同时按设计要求设置、绑扎钢筋→构造柱混凝土浇灌→拆模养护→质量验收三砖砌操作要点及要求1立皮数杆:在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及高处立好皮数杆.皮数杆要进行抄平,使杆上所示楼层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一致.2砖浇水湿润,基层表面清理,湿润:砖砌体砌筑前,楼层砌筑基层表面要清理干净,洒水湿润.砖提前1-2d浇水湿润,不得随浇随砌,对结普通烧砖含水率宜为10%-15%,现场检验含水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3挂线: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其中第一皮应以弹的墙体边线为准;墙体要双面挂线.4砂浆拌制:砂浆拌制应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物→水,总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5砌筑:⑴砌筑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度,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⑵注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的砖块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隔皮砌通,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⑶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接,页岩砖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且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块.四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1、砌筑前在剪力墙上弹出+500mm楼层标高控制线,根据+500mm楼层标高控制门窗洞口高度,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的标高,拉线检查楼面表面标高是否合适,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浆处理.2、立皮数杆:楼层弹的+500mm与皮数杆保持一致时,在楼层转角处,交接处立好楼层砖砌体皮数杆, 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3、门窗过梁:砌筑墙体时,在预留门窗洞口上部安装预制过梁,过梁和墙体的搭接长度不少于250mm。
宽度超过300mm应设置过梁,(一般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并加以覆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如果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
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4、砌体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砂浆和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养护。
5、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时: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凡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不得少于3min;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砂浆应随拌随用,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ºc,应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6、常温条件下,砖墙每天砌筑高以不超过1.8m为宜或一步脚手架的高度内.7、砌体的水平灰缝应满足平直度的要求,灰缝厚度一般为8~12mm,竖向灰缝必须垂直对齐。
8、砌体灰缝要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9、砌砖时严禁干砖上墙。
10、砖砌体错缝搭接,不准出现通缝,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11、接槎可靠,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砌成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小于墙高2/3,如留斜槎困难必须留成阳槎,并加设拉结钢筋。
每120mm墙厚放置两根Φ6的钢筋,其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接槎处的表面应清理干净。
浇水湿润。
12、合理安排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连接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的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当不能留斜槎的要留凸槎,且应设拉结筋,拉结钢筋应符合如下规定:①每120mm墙厚放置1¢6拉结钢筋(120mm厚墙应放置2¢6拉结钢筋).②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距离偏差不应超过100mm,③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mm,④末端应有90º弯钩.13、应在墙的转角、端部和孔洞的两侧配置竖向连续的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14、砌体填充墙的墙段长度大于5m时,应设置构造柱将墙长分隔成3-4米,墙长超过8米或层高2倍时,应在填充墙长度中部位置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4米,墙高超过4米(120mm墙高超过3m,) 应在墙体半高处应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圏梁,当砌体洞口大于2100mm时,洞口两侧各设置一个构造柱.15、女儿墙直段长度超过5米和转角处,应设构造柱.16、砌体填充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17、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20mm厚墙;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18、脚手眼补砌时应清除脚手眼内掉落的砂浆,灰尘,脚手眼处砖及填塞用砖应湿润,并应填实砂浆,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19、在厨房,卫生间等处砌筑墙体前,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图纸有要求,按图纸施工)20、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侧边必须留置凸槎,按500mm间距设置拉墙筋,压入墙内不少于700mm。
21、墙体砌至接近至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并应至少间隔7d,再将其补砌挤紧.先清理完要砌筑部位的砂灰和灰尘,用水冲洗干净,再进行砌筑,砌筑时砂浆一定要饱满.22、在门窗洞口:应门窗安装需要,在门窗洞口两侧填充墙上,中,下部可采用混凝土块局部嵌砌.表一 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五 构造柱施工工艺流程构造柱钢筋绑扎――构造柱支模――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拆模养护 六构造柱钢筋绑扎准备工作 1 构造柱钢筋仔细核对,按照设计图纸钢筋的型号 尺寸 数量 钢号进行下料、绑扎. 2 构造柱钢筋绑扎:竖向钢筋绑扎必须做除绣 调直处理.构造柱竖向钢筋需接长时,可绑扎接头,其搭接长度一般为35位钢筋直径,在绑扎接头区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构造柱应沿整个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严禁层与层之间构造柱相互错位.3 在砌筑马牙槎时应先退后进,以保证构造柱脚为大断面.每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4 构造柱支模:在每层砖墙及马牙槎砌好和办理构造柱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清理完砂浆残块,砖渣等杂物.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固,防止模板缝漏浆.在逐层安装模板前,必须根据构造柱轴线校正竖向钢筋位置和垂直度.箍筋间距应准确,并分别与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和圈梁的纵筋相互垂直,绑扎牢靠.构造柱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20mm,并不得少于15mm,支模时应注意在构造柱的底部应留出2皮砖高的孔洞,以便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清后封闭.5 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马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构造柱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50-70mm 为宜,以保证浇筑密实,混凝土应随拌随用,,拌合好的混凝土应在1.5h内浇灌完.构造柱的混凝土可以分段进行,第段高度不宜大于2m,构造柱浇筑筑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动器棒,分层捣实,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钢筋和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通,以免砖墙鼓肚和灰缝开裂.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湿润,再铺10-20mm 厚的水泥砂浆,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七成品保护1预制好的构造柱钢筋骨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堆放,堆放要整齐,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不允许有油渍,泥土或其他杂物污染钢筋2装卸页岩砖时,严禁倾卸丢掷,交应堆放整齐,3砌筑过程中或砌筑完毕,墙体的拉结钢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各专业预埋套管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除,弯折,或损坏.4散落在楼面的落地灰要及时清理干净5在进料口周围,应用塑料布或木板等遮盖,以保持墙面清洁八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措施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
砌筑脚手架必须牢固平稳,不允许用砖搭设脚手架,门窗洞口砌筑时做好安全防护。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厉杜绝野蛮施工,人走场地清。
必须遵守安全文明施工道德规范2工人上班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护靴,在外架上放砂浆人员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施工用的脚手架应检查后方能使用;楼层上覆盖的盖板或者防护栏杆不得随意拆除和挪动。
1 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3严禁使用砖及砌块做脚手架的支撑;脚手架搭设后应经检查方可使用,施工用的脚手板不得少于两块,其端头必须伸出架的支承横杆约200mm,但也不许伸过太长做成探头板;砌筑时不准随意拆改和移动脚手架,楼层屋盖上的盖板或防护栏杆不得随意挪动拆除。
4 脚手架站脚的高度,应低于已砌砖的高度;每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得超过两人;堆放砖块不得超过单行3皮;采用砖笼吊砖时,砖在架子上或楼板上要均匀分布,不应集中堆放;灰桶、灰斗应放置有序。
5 在架子上砍砖时,操作人员应面向里把碎砖打在脚手板上,严禁把砖头打向架外;挂线用的坠砖,应绑扎牢固,以免坠落伤人。
禁止用手向上抛砖运送,人工传递时,应稳递稳接,两人位置避免在同一垂直线上作业。
6 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需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7 砖运输车辆两车前后距离平道上不小于2m,坡道上不小于10m;装砖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垛倒砸人。
8砂浆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耙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砂浆时,要停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