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四年级四年级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表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表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表四年级实验名称:发光水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发光的原理以及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发光的水杯。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水杯•手电筒•透明塑料薄膜•荧光墨水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塑料水杯,确保杯子没有破损。

2.用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观察是否有光透过。

3.如果透明塑料水杯没有光透过,可以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在杯底,再次用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观察光透过情况。

4.确保光线可以透过杯子底部后,用荧光墨水填满杯子。

5.用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观察水杯是否可以发光。

6.实验完成后,归还实验材料并清理实验台面。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发现,透明塑料水杯底部经过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后,光线可以透过,水杯底部可以发光。

实验原理水杯能够发光是因为透明塑料材质对光线具有透明的特性。

当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时,光线通过透明塑料杯底后被荧光墨水吸收。

荧光墨水吸收光能量后发出可见光,使杯子底部发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手电筒,避免照射到眼睛。

2.实验结束后要归还实验材料并清理工作台。

3.如果发现杯子破损或者有裂纹,要及时更换杯子。

4.实验时要遵守安全规则,不得乱丢材料,避免造成伤害。

实验拓展在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墨水,观察发光效果有什么不同。

还可以进行更多关于发光原理的拓展研究,例如使用不同光源、材料等进行实验,了解更多发光现象。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并验证了透明塑料水杯可以发光的原理。

这种发光现象利用了杯子底部的透明特性和荧光墨水的吸收发光能力。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探索,我们对发光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注意: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安全规则,并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 学年度第学期)
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 -- 学年度第学期)
( -- 学年度第学期)
(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记录单( -- 学年度第学期)。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记录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并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

实验材料•强酸(盐酸)•强碱(氢氧化钠)•酸碱指示剂(酚酞)•瓶装水•试管•实验台实验步骤1.首先将盐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

2.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到盐酸试管中。

3.逐滴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溶液中,同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盐酸溶液逐渐从红色变为无色。

当溶液完全变为无色时,酸碱中和反应达到平衡。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在化学反应中相互中和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应就是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结束标志是颜色变化,当溶液变为无色时,说明酸碱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实验记录二: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实验材料•水•电磁炉•烧杯•温度计•实验台实验步骤1.首先将水倒入烧杯中,保证水的深度不超过烧杯的3/4。

2.将烧杯放置在电磁炉上,调节电磁炉的功率,使其逐渐加热。

3.同时使用温度计监测水的温度变化。

4.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开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结果随着水的加热,温度逐渐上升。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剧烈地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蒸汽的释放。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水在受热的过程中会发生沸腾现象。

沸腾是由于水中的液体分子受到加热而转化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足够高,能够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气泡并释放蒸汽。

水的沸腾温度是固定的,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快速蒸发而不再沸腾。

实验记录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了解其中的光学原理。

实验材料•粗棱镜•手电筒•白纸•实验台实验步骤1.将白纸固定在实验台上,作为屏幕。

2.将手电筒打开,使其光线照射到白纸上,形成一束光线。

3.将粗棱镜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并观察光线经过粗棱镜后的折射现象。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四年级为了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我们学校在四年级设立了科学实验室,并定期进行科学实验。

今天,我来记录一下我们四年级在科学实验室中进行的一次实验。

本次实验是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

我们每人都拿到了一块芽苗,老师让我们把芽苗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黑暗的地方。

然后,我们每天都要观察并记录一下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第一天,我将每组的芽苗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我来到实验室,发现阳光下的芽苗长出了一些嫩绿色的叶子,而黑暗中的芽苗则没有任何变化。

通过这个观察,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来观察实验室中的芽苗。

我发现阳光下的芽苗每天都有新的叶子长出来,而黑暗中的芽苗则没有任何变化。

这让我更加坚信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我还注意到,阳光下的芽苗看起来更加健康和茂盛,而黑暗中的芽苗则显得苍白无力。

在实验结束时,我将我的观察结果和结论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

我们共同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阳光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因素,没有阳光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同时,阳光还可以使植物变得更加健康和茂盛。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我觉得科学实验室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实验观察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在科学实验室中,我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

每次实验,我们都要和同组的同学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除了植物生长的实验,我们还进行了许多其他有趣的实验,如水的沸腾、电流的传导等。

每个实验都让我们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们更加热爱科学。

通过四年级的科学实验室实践活动,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和实验的神奇。

我相信,在科学实验室的帮助下,我们的科学知识将会更上一层楼,并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2、根的吸水性实验时间班级组号材料准备一株生长完好的植物、玻璃杯(或矿泉水瓶)、花生油(或棉花、胶塞、橡皮泥等)、水。

小组名单实验目的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在玻璃杯内。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或用棉花、胶塞等把杯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口水面处做标记。

4、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由于杯口用花生油等已密封,不会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就是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实验名称3、分离叶绿素实验时间班级组号材料准备2个烧杯(一大一小)、新鲜的绿叶、浓度为95%的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小组名单实验目的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这是含有叶绿素的缘故,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把叶绿素分离出来呢?实验步骤1、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小烧杯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会看到小烧杯中的无色酒精完全变成了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茎输到水分-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4、茎输到水分的实验实验时间班级组号材料准备凤仙花、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的水、矿泉水瓶、刀片等。

小组名单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茎是否能输到水分实验步骤1、剪取一支凤仙花纸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将插好凤仙花枝条的矿泉水瓶放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室,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在制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实验结论植物的茎能输到水分研究木头的特点-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研究木头的特点实验时间班级组号材料准备木头、水槽、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打火机小组名单实验目的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木块上的花纹,比较花纹的形状、纹络粗细2、将木头放在火上烧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校的重要设施,它是孩子们开展创意实践活动的良好场所,对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发挥自己实际作用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妥善安排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

下面是我校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第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当每周开放一次,每次最多开放6个小时,至少停止使用4个小时,并应指定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及耗材的使用,必须由教师或老师负责介绍,介绍结束后,才能允许学生使用。

第三,小学生在小学科学实验室开展活动时,严格遵守秩序,严禁大声喧哗,不得有任何危险行为。

第四,小学科学实验室内容品的使用,必须由指定的老师或管理人员操作,并在使用时尤其注意安全性。

第五,小学科学实验室必须保持实验室内物资和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实验室内不得放置任何危险物品和学习用品,否则将受到严格处分。

第六,小学科学实验室只准学校内学生进入,外来人员、记者和摄影师等只准在学校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可进入,必须由校方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的物品消耗,特别是涉及实验仪器、设备等内容物正确记录,装箱,以便于随时查找来源及维修保养等记录,以避免损坏实验室设备等问题。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以上规定,共同维护学校的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近年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科学实验室成为小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以下是我对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的一次记录和总结。

本次实验课的主题是“水蒸气的凝结”。

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将水转化为水蒸气,并观察水蒸气在实验室内的凝结现象。

实验前,我提前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包括饭盒、水瓶、冷凝器以及温度计等。

在实验开始前,我将实验目的和步骤向学生进行了简要的讲解。

首先,我向学生解释了水蒸气和水的不同,并让他们想一想水蒸气在哪些情况下会凝结成水。

然后,我介绍了本次实验的步骤:首先,将水倒入水瓶中,并加热至水开始沸腾;然后,将冷凝器与水瓶连接,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放入饭盒中;最后,观察冷凝器中的水滴。

实验开始后,我引导学生们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将水倒入水瓶中,并用加热器加热。

我鼓励他们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当水开始沸腾时,我提醒他们观察瓶口和冷凝器中的变化。

温度计显示水开始沸腾时,红色的温度计水银柱迅速上升,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冷凝器中开始出现一些水滴。

在冷凝器中的水滴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向学生们解释了凝结的原理。

我告诉他们,当水蒸气接触到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时,由于温度的降低,水蒸气会失去能量并重新变为液体水。

这样,学生们通过实验亲眼见到了水蒸气的凝结过程。

实验结束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实验,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水的凝结现象。

他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我鼓励他们多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醒他们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实验,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我相信,在科学实验教学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培养出科学探索的兴趣,并且学会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1. 实验室仪器名称:显微镜1.1 日期:2022年10月20日•仪器使用者:小明•使用时间:14:00-15:00•实验目的:观察蚕丝纤维的细节结构使用过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

2.将待观察的蚕丝纤维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小心地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蚕丝纤维的细节结构。

5.通过聚焦旋钮调节样本的清晰度,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取出,并将显微镜关闭。

1.2 日期:2022年10月22日•仪器使用者:小红•使用时间:10:00-11:00•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使用过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

2.将待观察的酵母菌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小心地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5.通过聚焦旋钮调节样本的清晰度,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取出,并将显微镜关闭。

2. 实验室仪器名称:热水浴2.1 日期:2022年10月25日•仪器使用者:小明•使用时间:14:00-15:00•实验目的:加热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使用过程1.将热水浴仪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并插入电源,待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2.将待加热的溶液倒入热水浴槽中,并确保液面高度不超过热水浴槽的容量限制。

3.调节热水浴仪的温度设定,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

4.将试管或烧杯等含有待反应物质的容器放入热水浴中。

5.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根据需要调节热水浴仪的温度。

6.反应结束后,先关闭热水浴仪的电源,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再取出容器。

2.2 日期:2022年10月28日•仪器使用者:小红•使用时间:10:00-11:00•实验目的:加热溶解固体样品使用过程1.将热水浴仪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并插入电源,待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厘米长的线四段、手帕、金属夹子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四)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空气的性质
压缩空气力量
烧杯、气球、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
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
四(2)
梁作山
热空气的流动
蜡烛、火柴、纸蛇
四(2)
梁作山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细木棍、大小相同的纸杯两个、细线、火柴、蜡烛
铅笔、夹子、硬币、绳子
四(2)
梁作山
学习使用弹簧秤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四(3)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3)
梁作山
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
硬币(三枚)、海绵、弹簧
四(1)
梁作山
旋转水桶使水不滴出来
尺子、水桶、绳子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 (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梁作山
理解摩擦力
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理解阻力
研究如何减小物体的阻力
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
四(2)
梁作山
理解摩擦力
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理解阻力
研究如何减小物体的阻力
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
四(3)
梁作山
制作降落伞
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尺子、弹簧秤、纸盒、细绳、铅笔、重物
铅笔、夹子、硬币、绳子
四()
梁作山
学习使用弹簧秤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四(2)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2)
梁作山
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
硬币(三枚)、海绵、弹簧
50厘米长的线四段、手帕、金属夹子
四(1)
梁作山
探究在哪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粉碎
两张纸漏斗、乒乓球粉笔、纸、塑料袋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 (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压缩空气力量
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
四(2)
梁作山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细木棍、大小相同的纸杯两个、细线、火柴、蜡烛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学习使用弹簧秤
铅笔、夹子、硬币、绳子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四(2)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1)
梁作山
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
硬币(三枚)、海绵、弹簧
四(1)
梁作山
旋转水桶使水不滴出来
尺子、水桶、绳子
四(2)
四(3)
梁作山
冷热空气对流
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火柴
四(3)
梁作山
自制热气球
大塑料袋、双面胶带、细金属丝、酒精灯、火柴
五(2)
梁作山
空气成分
三只相同的蜡烛、两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火柴、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去底的饮料瓶、水槽、红色水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深色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盐、水杯、玻璃片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做(1)
梁作山
运动的方式(理解物体运
动的路线)
拍球、荡秋千、滑滑梯、青蛙跳等
四(2)
梁作山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四)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做手臂活动模型或膝关节活动模型
人体关节模型
四(2)
梁作山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尺子、弹簧秤、纸盒、细绳、铅笔、重物
四(3)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3)
梁作山
探究降落伞的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3)
梁作山
冷热空气对流
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火柴
四(3)
梁作山
自制热气球
大塑料袋、双面胶带、细金属丝、酒精灯、火柴
四(1)
梁作山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纸盒、金属片、纸板
四(1)
梁作山
雨的形成
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盘子
四(2)
梁作山
冰霜雾的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