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表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表四年级实验名称:发光水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发光的原理以及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发光的水杯。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水杯•手电筒•透明塑料薄膜•荧光墨水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塑料水杯,确保杯子没有破损。
2.用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观察是否有光透过。
3.如果透明塑料水杯没有光透过,可以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在杯底,再次用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观察光透过情况。
4.确保光线可以透过杯子底部后,用荧光墨水填满杯子。
5.用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观察水杯是否可以发光。
6.实验完成后,归还实验材料并清理实验台面。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发现,透明塑料水杯底部经过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后,光线可以透过,水杯底部可以发光。
实验原理水杯能够发光是因为透明塑料材质对光线具有透明的特性。
当手电筒照亮杯子底部时,光线通过透明塑料杯底后被荧光墨水吸收。
荧光墨水吸收光能量后发出可见光,使杯子底部发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手电筒,避免照射到眼睛。
2.实验结束后要归还实验材料并清理工作台。
3.如果发现杯子破损或者有裂纹,要及时更换杯子。
4.实验时要遵守安全规则,不得乱丢材料,避免造成伤害。
实验拓展在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墨水,观察发光效果有什么不同。
还可以进行更多关于发光原理的拓展研究,例如使用不同光源、材料等进行实验,了解更多发光现象。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并验证了透明塑料水杯可以发光的原理。
这种发光现象利用了杯子底部的透明特性和荧光墨水的吸收发光能力。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探索,我们对发光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注意: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安全规则,并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记录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并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
实验材料•强酸(盐酸)•强碱(氢氧化钠)•酸碱指示剂(酚酞)•瓶装水•试管•实验台实验步骤1.首先将盐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
2.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到盐酸试管中。
3.逐滴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溶液中,同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盐酸溶液逐渐从红色变为无色。
当溶液完全变为无色时,酸碱中和反应达到平衡。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在化学反应中相互中和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应就是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结束标志是颜色变化,当溶液变为无色时,说明酸碱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实验记录二: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实验材料•水•电磁炉•烧杯•温度计•实验台实验步骤1.首先将水倒入烧杯中,保证水的深度不超过烧杯的3/4。
2.将烧杯放置在电磁炉上,调节电磁炉的功率,使其逐渐加热。
3.同时使用温度计监测水的温度变化。
4.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开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结果随着水的加热,温度逐渐上升。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剧烈地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蒸汽的释放。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水在受热的过程中会发生沸腾现象。
沸腾是由于水中的液体分子受到加热而转化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足够高,能够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气泡并释放蒸汽。
水的沸腾温度是固定的,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快速蒸发而不再沸腾。
实验记录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了解其中的光学原理。
实验材料•粗棱镜•手电筒•白纸•实验台实验步骤1.将白纸固定在实验台上,作为屏幕。
2.将手电筒打开,使其光线照射到白纸上,形成一束光线。
3.将粗棱镜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并观察光线经过粗棱镜后的折射现象。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四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四年级为了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我们学校在四年级设立了科学实验室,并定期进行科学实验。
今天,我来记录一下我们四年级在科学实验室中进行的一次实验。
本次实验是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
我们每人都拿到了一块芽苗,老师让我们把芽苗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黑暗的地方。
然后,我们每天都要观察并记录一下两组植物的生长情况。
第一天,我将每组的芽苗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我来到实验室,发现阳光下的芽苗长出了一些嫩绿色的叶子,而黑暗中的芽苗则没有任何变化。
通过这个观察,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来观察实验室中的芽苗。
我发现阳光下的芽苗每天都有新的叶子长出来,而黑暗中的芽苗则没有任何变化。
这让我更加坚信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我还注意到,阳光下的芽苗看起来更加健康和茂盛,而黑暗中的芽苗则显得苍白无力。
在实验结束时,我将我的观察结果和结论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
我们共同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阳光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因素,没有阳光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同时,阳光还可以使植物变得更加健康和茂盛。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我觉得科学实验室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实验观察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在科学实验室中,我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
每次实验,我们都要和同组的同学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除了植物生长的实验,我们还进行了许多其他有趣的实验,如水的沸腾、电流的传导等。
每个实验都让我们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让我们更加热爱科学。
通过四年级的科学实验室实践活动,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和实验的神奇。
我相信,在科学实验室的帮助下,我们的科学知识将会更上一层楼,并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日期:2024年9月1日实验室使用者:1班学生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点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沸点是什么。
2.探究影响水的沸点的因素。
实验材料:1.水2.烧杯3.温度计4.火源(酒精灯)5.试管架实验步骤:1.将烧杯装满水。
2.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确保水的温度正常显示。
3.点燃酒精灯,将烧杯加热。
4.注意观察温度计上的水温变化。
5.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记录到了水的沸点温度。
我们发现,水在100摄氏度时开始沸腾。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影响水的沸点的因素,如海拔高度的不同、水的纯度、加热方式等都会影响水的沸点。
日期:2024年9月5日实验室使用者:2班学生实验名称:探索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1.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2.观察材料对声音的传播的影响。
实验材料:1.两个空硬纸筒2.铃铛实验步骤:1.将一个纸筒对准同学的耳朵,让同学听到铃铛的声音。
2.让同学将另一个纸筒对准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声音。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发现当同学将纸筒对准耳朵时,能够更清楚地听到铃铛的声音。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空气中的颗粒越少,声音传播得越远。
我们也发现,使用纸筒可以使声音更加集中,听起来更清晰。
日期:2024年9月10日实验室使用者:3班学生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2.观察光合作用对植物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1.绿色植物(小白菜或者绿豆等)2.透明塑料袋3.水4.太阳光实验步骤:1.将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2.将透明塑料袋封闭,确保不漏气。
3.将封闭好的透明塑料袋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等待数天后,观察植物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养分。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下册介绍小学科学实验室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而设立的场所。
本文档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的下册,记录了本学年内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以及进行的实验项目。
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总结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情况,提供参考和改进实验室管理的依据。
实验室使用情况1.日期:2021年9月1日实验项目:水的循环使用班级:三年级一班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中水的循环现象,让学生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实验结果:学生们通过实验观察到水的蒸发、凝结和降落的过程,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并能做出相关解释。
2.日期:2021年9月10日实验项目:物体和磁使用班级:四年级二班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物体与磁性材料的相互作用,认识磁性材料的性质。
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中使用磁铁吸引不同物体,了解了物体对磁性材料的吸引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3.日期:2021年10月5日实验项目:电路实验使用班级:五年级三班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实验结果:学生们在实验中制作了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观察到电流的流动和灯泡的亮暗变化,初步掌握了电路的基本原理。
4.日期:2021年10月20日实验项目: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用班级:六年级四班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认识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性。
实验结果:学生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浮游植物的变化,理解了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能对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简单的阐述。
实验室管理情况1.实验室设备维护情况实验室设备按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本学年未发生设备故障情况,设备运行良好。
2.实验室用品管理情况实验室用品按班级统一分发和管理,各班级负责珍惜使用,并及时补充不足的实验用品。
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情况及时进行修复或报废。
3.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得到重视,每次实验前进行安全操作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室安全环境。
实验室内设置了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合理使用和保管。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校的重要设施,它是孩子们开展创意实践活动的良好场所,对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发挥自己实际作用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妥善安排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
下面是我校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第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当每周开放一次,每次最多开放6个小时,至少停止使用4个小时,并应指定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及耗材的使用,必须由教师或老师负责介绍,介绍结束后,才能允许学生使用。
第三,小学生在小学科学实验室开展活动时,严格遵守秩序,严禁大声喧哗,不得有任何危险行为。
第四,小学科学实验室内容品的使用,必须由指定的老师或管理人员操作,并在使用时尤其注意安全性。
第五,小学科学实验室必须保持实验室内物资和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实验室内不得放置任何危险物品和学习用品,否则将受到严格处分。
第六,小学科学实验室只准学校内学生进入,外来人员、记者和摄影师等只准在学校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可进入,必须由校方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的物品消耗,特别是涉及实验仪器、设备等内容物正确记录,装箱,以便于随时查找来源及维修保养等记录,以避免损坏实验室设备等问题。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以上规定,共同维护学校的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近年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科学实验室成为小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以下是我对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的一次记录和总结。
本次实验课的主题是“水蒸气的凝结”。
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将水转化为水蒸气,并观察水蒸气在实验室内的凝结现象。
实验前,我提前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包括饭盒、水瓶、冷凝器以及温度计等。
在实验开始前,我将实验目的和步骤向学生进行了简要的讲解。
首先,我向学生解释了水蒸气和水的不同,并让他们想一想水蒸气在哪些情况下会凝结成水。
然后,我介绍了本次实验的步骤:首先,将水倒入水瓶中,并加热至水开始沸腾;然后,将冷凝器与水瓶连接,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放入饭盒中;最后,观察冷凝器中的水滴。
实验开始后,我引导学生们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将水倒入水瓶中,并用加热器加热。
我鼓励他们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当水开始沸腾时,我提醒他们观察瓶口和冷凝器中的变化。
温度计显示水开始沸腾时,红色的温度计水银柱迅速上升,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冷凝器中开始出现一些水滴。
在冷凝器中的水滴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向学生们解释了凝结的原理。
我告诉他们,当水蒸气接触到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时,由于温度的降低,水蒸气会失去能量并重新变为液体水。
这样,学生们通过实验亲眼见到了水蒸气的凝结过程。
实验结束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实验,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水的凝结现象。
他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我鼓励他们多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醒他们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实验,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我相信,在科学实验教学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培养出科学探索的兴趣,并且学会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1. 实验室仪器名称:显微镜1.1 日期:2022年10月20日•仪器使用者:小明•使用时间:14:00-15:00•实验目的:观察蚕丝纤维的细节结构使用过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
2.将待观察的蚕丝纤维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小心地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蚕丝纤维的细节结构。
5.通过聚焦旋钮调节样本的清晰度,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取出,并将显微镜关闭。
1.2 日期:2022年10月22日•仪器使用者:小红•使用时间:10:00-11:00•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使用过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
2.将待观察的酵母菌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小心地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5.通过聚焦旋钮调节样本的清晰度,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取出,并将显微镜关闭。
2. 实验室仪器名称:热水浴2.1 日期:2022年10月25日•仪器使用者:小明•使用时间:14:00-15:00•实验目的:加热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使用过程1.将热水浴仪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并插入电源,待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2.将待加热的溶液倒入热水浴槽中,并确保液面高度不超过热水浴槽的容量限制。
3.调节热水浴仪的温度设定,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
4.将试管或烧杯等含有待反应物质的容器放入热水浴中。
5.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根据需要调节热水浴仪的温度。
6.反应结束后,先关闭热水浴仪的电源,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再取出容器。
2.2 日期:2022年10月28日•仪器使用者:小红•使用时间:10:00-11:00•实验目的:加热溶解固体样品使用过程1.将热水浴仪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并插入电源,待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摩擦力
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理解阻力
研究如何减小物体的阻力
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
四(2)
梁作山
理解摩擦力
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理解阻力
研究如何减小物体的阻力
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
四(3)
梁作山
制作降落伞
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铅笔、夹子、硬币、绳子
四(2)
梁作山
学习使用弹簧秤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四(3)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3)
梁作山
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
硬币(三枚)、海绵、弹簧
四(1)
梁作山
旋转水桶使水不滴出来
尺子、水桶、绳子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 (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四(3)
梁作山
冷热空气对流
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火柴
四(3)
梁作山
自制热气球
大塑料袋、双面胶带、细金属丝、酒精灯、火柴
四(1)
梁作山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纸盒、金属片、纸板
四(1)
梁作山
雨的形成
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盘子
四(2)
梁作山
冰霜雾的成因
四(3)
梁作山
冷热空气对流
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火柴
四(3)
梁作山
自制热气球
大塑料袋、双面胶带、细金属丝、酒精灯、火柴
五(2)
梁作山
空气成分
三只相同的蜡烛、两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火柴、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去底的饮料瓶、水槽、红色水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学习使用弹簧秤
铅笔、夹子、硬币、绳子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四(2)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1)
梁作山
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
硬币(三枚)、海绵、弹簧
四(1)
梁作山
旋转水桶使水不滴出来
尺子、水桶、绳子
四(2)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尺子、弹簧秤、纸盒、细绳、铅笔、重物
铅笔、夹子、硬币、绳子
四()
梁作山
学习使用弹簧秤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四(2)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2)
梁作山
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
硬币(三枚)、海绵、弹簧
深色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盐、水杯、玻璃片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做手臂活动模型或膝关节活动模型
人体关节模型
四(1)
梁作山
运动的方式(理解物体运
动的路线)
拍球、荡秋千、滑滑梯、青蛙跳等
四(2)
梁作山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50厘米长的线四段、手帕、金属夹子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四)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空气的性质
压缩空气力量
烧杯、气球、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
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
四(2)
梁作山
热空气的流动
蜡烛、火柴、纸蛇
四(2)
梁作山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细木棍、大小相同的纸杯两个、细线、火柴、蜡烛
50厘米长的线四段、手帕、金属夹子
四(1)
梁作山
探究在哪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粉碎
两张纸漏斗、乒乓球粉笔、纸、塑料袋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压缩空气力量
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
四(2)
梁作山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细木棍、大小相同的纸杯两个、细线、火柴、蜡烛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 四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四(1)
梁作山
做手臂活动模型或膝关节活动模型
人体关节模型
四(2)
梁作山
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尺子、弹簧秤、纸盒、细绳、铅笔、重物
四(3)
梁作山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弹簧、钩码
四(3)
梁作山
探究降落伞的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