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开题报告
【报告】变速器开题报告

【关键字】报告变速器开题报告篇一: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专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XX 年12 月17 日学号:篇二:双离合变速器开题报告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院名称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XX-2学生姓名李铭学号XX01040413指导教师李学慧填表时间:XX 年4月12 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很多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很多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篇三:汽车变速器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题目性质:学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学生姓名:XX 年3 月16 日一、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简述本题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1、目的、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掌握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控制技术,针对目前汽车常用的几种变速器进行回顾,介绍其特点以及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分析国内外变速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出适合现代汽车使用的变速器2、研究现状目前世界上常见的变速器主要有四种类型,机械式变速器、液控液力式变速器、电控液力式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
机械式变速器历史悠久、价格低廉,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的优点,所以现在在一些货车及其他车辆上仍使用很多。
而液力式变速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变速器,在美国采用液力变速器的轿车已达90%以上,采用液力式变速器的汽车起步平稳、自动适应行使阻力的变化、减小传动系的动载荷、驾驶操纵简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无级变速,实现了换档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变速器开题报告

变速器开题报告变速器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1 选题背景变速器是一种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部件,用于调节发动机输出转速与车轮转速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实现汽车不同速度下的平稳行驶和动力输出。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变速器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选题意义本次选题旨在研究和改进传统变速器的设计和工艺,在提高汽车驾驶舒适性和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排放,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变速器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研究,可以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减少噪音和振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驾驶稳定性,提升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现有研究综述2.1 变速器的分类和原理变速器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类。
手动变速器通过人工操作离合器和换档杆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而自动变速器通过电控系统实现自动换挡。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组的组合和啮合,改变输入和输出轴的转速比以达到不同车速下的最佳匹配。
2.2 变速器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变速器传动效率低、噪音和振动大、易损件寿命短、制造成本高等。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变速器的研究也面临着挑战,如如何提高电动车变速器的能效、减轻重量、提高转矩传递能力等。
三、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3.1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设计和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传统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减少噪音和振动、延长使用寿命,并对电动车变速器进行性能优化,提高能效和转矩传递能力。
3.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包括:3.2.1 分析现有变速器的问题和瓶颈,确定改进方向。
3.2.2 设计和优化变速器的齿轮组合和啮合方式,提高传动效率和平顺性。
3.2.3 研究和应用新型材料和润滑剂,减少噪音和振动。
3.2.4 优化制造工艺,提高变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3.2.5 针对电动车变速器,研究电磁耦合和转矩调控技术,提高能效和转矩传递能力。
四、研究进展和计划4.1 研究进展目前已完成对现有变速器的设计和工艺分析,确定了改进方向。
NJ1062载货汽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开题报告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牛楠学号080120434 班级08012-4论文题目:NJ1062载货汽车变速器设计一、开题报告内容1、概述随着社会经济展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同时对载货汽车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载货汽车制造商不仅面临着用户对产品性能与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面临着严格的技术法规约束以及降低产品成本等压力。
因此在载货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方法,使设计过程自动化,以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工程设计中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方法,使设计过程自动化、合理化,以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优化设计方法则提供了一条可能高效率的求得最优的设计方案的途径。
传动系是载货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变速器又是传动系的重要部件,因此载货汽车变速器的性能改良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传动系的性能。
在载货汽车制造的多年发展历史中,变速箱的技术进步和水平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成熟,但变速器方面的技术,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是一个运输大国,载货汽车的制造和使用在数量上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如果能够实现载货汽车的优化,相信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本人此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NJ1062载货汽车变速器设计。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的,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变速器设有空挡,,可在启动发动机,汽车滑行或停车时使发动机的动力停止向驱动轮传输。
变速器设有倒挡,使汽车获得倒退行驶能力。
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对变速器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需要是能进行功率输出。
手动变速器开题报告

手动变速器开题报告手动变速器开题报告一、引言手动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汽车传动装置,用于控制发动机输出转矩的大小和转速。
在现代汽车工业中,虽然自动变速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手动变速器仍然是一些车型的标配,甚至有一些汽车爱好者认为手动变速器更具驾驶乐趣。
本报告将对手动变速器的原理、结构和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手动变速器的原理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传动的原理。
它由输入轴、输出轴和多个齿轮组成。
通过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改变车辆的速度和转矩输出。
手动变速器通常配备离合器,驾驶员通过操作离合器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断开。
三、手动变速器的结构手动变速器的结构通常包括齿轮箱、离合器和操纵机构。
齿轮箱是变速器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齿轮组成,每个齿轮都有不同的齿数。
离合器用于连接和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它通常由离合器盘、压盘和释放轴组成。
操纵机构包括变速杆和离合器踏板,驾驶员通过操作这些控制装置来改变变速器的工作状态。
四、手动变速器的优点相比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驾驶乐趣:手动变速器可以让驾驶员更加参与驾驶过程,通过换挡来控制车辆的速度和转矩输出,增加驾驶的乐趣和操控感。
2. 燃油经济性:手动变速器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比自动变速器更加节省燃油,因为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控制发动机的转速,选择更适合当前行驶条件的挡位。
3. 维修成本低:手动变速器的结构相对简单,维修和更换成本相对较低,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车主来说更加经济实惠。
五、手动变速器的缺点尽管手动变速器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 操作复杂:相比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操作相对复杂,对于一些新手驾驶员来说学习曲线较陡。
2. 驾驶疲劳:长时间驾驶手动变速器车辆可能会导致驾驶疲劳,因为需要不断地换挡和踩离合器,对驾驶员的身体和精神消耗较大。
3. 驾驶舒适性差:手动变速器车辆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驾驶时,频繁的换挡和踩离合器会给驾驶员带来不便和疲劳感,降低驾驶的舒适性。
无级变速器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无级变速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103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5 年 3 月日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无级变速器是汽车理想的传动系统, 自汽车诞生以来, 它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无级变速传动(Constant Variable Transmission , 简称CV T)具有普通有级变速传动无法相比的优点, 它可以控制汽车发动机始终运行在最佳目标运行区, 显著提高汽车的经济性, 改善汽车的动力性, 既可减少汽车的换挡冲击, 也可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2.无级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目前, 广泛应用于轿车的自动变速器是将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系统组合使用, 这种组合方式的传动比不连续, 自动变速器只能在若干段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其次, 为增加变速器挡数, 扩大传动比的变化范围, 必须采用多个执行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控制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 造成自动变速器零件数量过多及结构复杂, 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增加, 并给保养和维修带来不便。
除此之外, 由于液力传动效率较低, 不能使自动变速器百分之百发挥效率, 影响汽车的总体工作性能。
为此, 许多汽车制造厂开始研究新的自动变速技术,CV T 就是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
CVT 的突出特点是不使用液力变矩器, 而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带轮与普通齿轮式变速器配合传递动力。
由于它一般不采用行星齿轮系统,因此也称为非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
CVT 变速动力系统输出的动力传到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主动锥轮, 通过V 形金属带将动力传输到从动锥轮, 之后经减速器与差速器传递到车轮。
带传动装置是其核心部分, 主要由主动锥轮、从动锥轮以及V 形金属带组成。
其主、从动轮均为组合结构, 由活动锥轮和固定锥轮组成。
主动锥轮的活动锥轮和固定锥轮形成的V 形槽与V 形金属带啮合, 实现动力传递。
在工作中,当主、从动锥轮的活动锥轮沿轴向移动时, 可改变金属带在主、从动锥轮上的工作半径, 从而改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
轻型货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轻型货车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采用机械CAD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分析、仿真、干涉检查,实现三维设计,大大地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了试验费用,缩短了产品更新周期。
而我们的设计手段仍处于以经验设计为主的二维设计阶段,设计完成后在投产中往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很长,性能质量低等。
为改变我国的车辆零部件的生产和设计手段的落后状况,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开发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及零部件的CAD系统,对已开发的CAD系统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许多国家和部门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随之开发并形成一些成套硬件和软件系统。
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中,利用CAD技术解决众多繁琐的设计和分析计算。
形成了以图形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以工具系统为支撑和以分析计算为应用的集成化系统。
美国的CAD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完善的CAD/CAM集成系统。
美国汽车工业最早应用了CAD系统。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都已广泛应用CAD技术。
他们将结构、强度、刚度等计算、三维实体造型应用于汽车的设计开发中,将CAD、CAPP、CAM、CAE集成,使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市场响应速度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他们应用的CAD软件主要有PRO/E、UG、CATIA、IGES等。
国外的这些汽车公司已有CAD程序,但涉及各公司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及试验都很保密。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汽车工业在CAD方面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慢。
目前一些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已开始进行CAD的研究,在产品的改进设计、设计后的计算机绘图及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已陆续取得一些效果。
但总的来讲国内工厂多数是依赖传统的设计方法—经验类比法,对引进产品主要是测绘仿制,难以满足现代汽车工业的客观要求。
变速器开题报告

变速器开题报告正文:引言: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性能和行驶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速器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开题报告将对变速器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⒈问题陈述本研究将以汽车变速器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⑴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及工作原理是什么?⑵变速器的设计参数有哪些?对汽车性能有什么影响?⑶变速器的制造工艺及制造材料选择有什么要求?⑷如何进行变速器的性能测试及评估?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⑴深入掌握汽车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及工作原理。
⑵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优化设计方案。
⑶研究不同制造工艺及制造材料对变速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并进行评估。
⑷建立变速器性能测试方法,并对不同变速器进行性能测试。
⒊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⑴文献综述:对变速器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制造工艺、性能测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合和分析。
⑵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对变速器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不同材料和工艺进行模拟分析。
⑶实验测试:利用实验设备对变速器进行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⑷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和研究结果。
⒋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⑴对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有更深入的理解。
⑵给出变速器设计的优化方案,提高汽车性能。
⑶确定最佳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提高变速器的性能和寿命。
⑷建立变速器性能测试和评估的方法,为变速器的选型和应用提供参考。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⒈相关文献清单⒉数值模拟结果图表⒊实验测试的原始数据⒋评估报告和结论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汽车传动系统:指汽车发动机将动力传递给车轮的系统,包括变速器在内。
⒉变速器:用于改变汽车发动机输出转速和扭矩的机械装置。
⒊工艺:制造产品所采用的一系列加工方法和工作过程。
⒋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材料。
变速器开题报告

变速器开题报告一、开题报告背景介绍⑴项目背景这是针对某公司正在开展的变速器项目进行的开题报告,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汽车变速器,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⑵选题意义传统的汽车变速器在燃油效率和性能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此,研发一种新型变速器,对于提升汽车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驾驶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⑴研究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设计和开发一种具有较高效率和可靠性的汽车变速器,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需求。
⑵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现有变速器技术进行调研分析●设计新型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制造和测试样品变速器●对样品变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价三、研究方法和步骤⑴调研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对现有的汽车变速器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其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⑵设计与开发基于调研的结果,设计新型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仿真和优化,以确保其性能和可行性。
⑶制造和测试根据设计方案,制造样品变速器,并进行实验测试,包括负载测试、耐久性测试和温度测试等。
⑷性能评价对样品变速器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价,与传统变速器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新型变速器的可靠性和效率。
四、预期成果和效益⑴预期成果预计本项目将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变速器,并实现其在实际汽车上的应用。
⑵预期效益●提升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汽车使用成本●改善汽车的性能和驾驶舒适性,提升消费者体验●推动汽车变速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五、进度计划与安排⑴进度计划●第一阶段:调研分析,完成时间:年x月●第二阶段:设计与开发,完成时间:年x月●第三阶段:制造与测试,完成时间:年x月●第四阶段:性能评价,完成时间:年x月⑵安排●每个阶段将确定具体的任务和里程碑,并安排相应的时间和资源。
六、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⑴风险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技术风险:新型变速器技术的可行性和性能未能符合预期●时间风险:项目进展受到不可控因素影响,无法按计划完成●资源风险:项目所需资源不足,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⑵控制措施●技术风险:加强研发团队的技术能力和沟通协作,进行详细的仿真和测试,确保技术可行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器开题报告
篇一: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
XX 年 12 月 17 日
学号:
篇二:双离合变速器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学院名称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车辆工程XX-2
学生姓名李铭
学号 XX01040413
指导教师李学慧
填表时间: XX 年 4月 12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
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篇三:汽车变速器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题目性质:
学院(系):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
XX 年 3 月 16 日
一、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简述本题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目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掌握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控制技术,针对目前汽车常用的几种变速器进行回顾,介绍其特点以及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分析国内外变速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出适合现代汽车使用的变速器
2、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变速器主要有四种类型,机械式变速器、液控液力式变速器、电控液力式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
机械式变速器历史悠久、价格低廉,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的优点,所以现在在一些货车及其他车辆上仍使用很多。
而液力式变速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变速器,在美国采用液力变速器的轿车已达90%以上,采用液力式变速器的汽车起步平稳、自动适应行使阻力的变化、减小传动系的动载荷、驾驶操纵简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无级变速,实现了换档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装载无级变速器的汽车目前较少,但会成为将来变速器的发展方向。
3、发展趋势
目前,广泛使用的液力变速器技术成熟、性能可靠。
但也应看到,经过不断地完善,功能与潜力的开发已接近了极限,其长期存在的不足如:起动速度慢、工作效率低、油耗大等,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改进。
而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商品化的时间虽不长,目前在汽车变速器中的占有率虽不高,但从目前的产品性能看其发展前景却十分看好。
从传动效率、加速性能和节油方面综合比较,装备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比装备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有明显的优势,从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看,目前生产的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可达到与汽车同寿命,工作也很可靠,从制造成本看,金属带无
级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成本一般不会高于液力自动变速器,同时做新产品的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可改进的空间很大,因此更具发展的潜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机械式变速器
普通的机械式变速器也叫定轴式变速器,它由一个外壳、轴线固定的几根轴和若干齿轮组成,可实现变速、变扭和改变旋转方向。
按工作轴的数量可分为三轴式变速器和二轴式变速器,控制方式为人通过变速杆操纵拨叉,拨叉操纵接合套,使接合套和待啮合的齿轮啮合,实现变速换档。
2、液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
液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变速器,它主要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等组成。
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变扭器降速增扭,输送到行星齿轮机构二次增扭,此时,由节气门油压和速控油压共同控制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换档阀,使换档阀适时动作,改变油路,使相应档位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工作,实现变速
器换档。
3、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ECT)
ECT与液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机构类同,换档操纵系统由电控代替了液控。
换档阀两端一端作用着弹簧,另一端为电磁阀控制油压。
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
将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装置(ECU),经过判断与分析,ECU 直接控制电磁阀开闭油路,实现换档。
4、电子控制机械式变速器(AMT)
AMT不仅保留了手动变速器机械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实现了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功能和优点。
由于AMT是完全在平行轴式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加装自动操纵机构实现自动换档的,因此它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价廉、易于制造等优点,而且还具有AT由于实现了起步、换档自动操纵所带来的全部优点。
5、无级变速器
CVT的控制是靠两个带轮的轴向夹紧力实现的,一个带轮的夹紧力保证了传递的力矩容量,而另一个带轮位置则决定了所需的传动比,即被动轮夹紧力保证力矩容量,而由主动轮的夹紧力决定的位置,实现所期望的速比。
6、几种变速器的对比分析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Q94
机械式变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工作可靠,但实现变速换档时劳动强度大,驾驶员易疲劳。
液力式变速器是采用液力传动装置,使传动系的动载荷减小,能自动适应行使阻力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无级变速,操纵简单。
通过采用液压控制换档阀的自动操纵机构,取代原来由驾驶员人工完成的离合器分离与接合,摘档与挂档以及发动机的转速同步调节等操作,实现换档过程的操纵
自动化。
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它的主要功能需靠软件来实现,微机代替了熟练司机的大脑,多种传感器代替了人的感觉神经,电液的执行机械代替了人的手与脚的操作,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由于原有的机械传动结构基本不变,所以齿转传动固有的传动效率高、机构紧凑和工作可靠等优点被很好的继承下来,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变速器。
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虽然在目前的汽车变速器中的占有率不高,但从目前的产品性能看,其发展前景却十分看好。
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在减少排放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从传动效率、加速性能和节油方面看,综合比较,装备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比装备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有明显的优势;从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看,目前生产的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可达到与汽车同寿命,工作也很可靠;从制造成本看,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成本一般不会高于液力自动变速器,同时做为新产品的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器可改进的空间很大,因此更具发展的潜力。
三、研究方法、手段和拟取得成果的形式
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掌握丰富的汽车变速器知识,认真总结,并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借助多种方式辅助自己完成论文汽车变速器控制技术研究的写作。
通过对汽车目前广泛使用变速器性能的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自动变速器的现状
和发展趋势,并根据汽车工业的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具体情况找出最符合现代汽车技术要求的变速器。
四、研究工作进度
1.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3月05日~3月25日
2.方案设计与分析 3月26日~4月10日
3.整理、补充材料 4月11日~4月25日
4.完成论文底稿 4月26日~5月20日
5.完成论文校对打印5月21日~6月10日
6.设计审核 6月11日~6月24日
7.毕业答辩 6月25日~7月01日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庄继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68-72.
[2]朱国玺.储将伟,廉昭.微机型单路信号转矩转速功率仪[P].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1995-06-14.
[3]窦振中.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95:58-60
[4]付百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XX.
[5]金晓明等.自适应模糊控制的新进展[J].信息与控制,1996, 4:217-223.
[6]丛爽.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及其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XX.
[7]薛庆文.汽车无级变速器结构原理与维修精华.机械工业出版社.XX,6
[8]吴际璋等.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2
[9]过学迅. 汽车自动变速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3
[10]邵恩坡等.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维修.中国电力出版社.XX
[11]邓怀庆.现代汽车技术概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2]古永棋等. 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13]黄靖雄.现代汽车学.正工出版社.1988
[14]申水文.AMT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1996
[15]王昊.城市公共汽车液力机械变速器自动操纵的研究.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1996
[16]韦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研究.汽车电器.1994
[17]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18]高钟毓等.机电控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9]葛安林.车辆自动变速器理论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0]李令举.汽车微机控制系统可靠性问题的探讨.汽车技术.1995
[21]MASAO NAGAI. Nonlinear Design Approach to four-wheel-Steering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s. Vehicle System Dynamics.1995
[22]MASAYOSHI TOMIZUKA et al.. Advanced Control Methods for Automotive A
pplications.Vehicle System Dynmics.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