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常见问题
性能测试常见问题分析

性能测试常见问题分析⼀、内存溢出1、堆内存溢出现象: (1)压测执⾏⼀段时间后,系统处理能⼒下降。
这时⽤JConsole、JVisualVM等⼯具连上服务器查看GC情况,每次GC回收都不彻底并且可⽤堆内存越来越少。
(2)压测持续下去,最终在⽇志中有报错信息:ng.OutOfMemoryError.Java heap space。
排查⼿段: (1)使⽤jmap -histo pid > test.txt命令将堆内存使⽤情况保存到test.txt⽂件中,打开⽂件查看排在前50的类中有没有熟悉的或者是公司标注的类名,如果有则⾼度怀疑内存泄漏是这个类导致的。
(2)如果没有,则使⽤命令:jmap -dump:live,format=b,file=test.dump pid⽣成test.dump⽂件,然后使⽤MAT进⾏分析。
(3)如果怀疑是内存泄漏,也可以使⽤JProfiler连上服务器在开始跑压测,运⾏⼀段时间后点击“Mark Current Values”,后续的运⾏就会显⽰增量,这时执⾏⼀下GC,观察哪个类没有彻底回收,基本就可以判断是这个类导致的内存泄漏。
解决⽅式:优化代码,对象使⽤完毕,需要置成null。
2、永久代 / ⽅法区溢出现象:压测执⾏⼀段时间后,⽇志中有报错信息: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
产⽣原因:由于类、⽅法描述、字段描述、常量池、访问修饰符等⼀些静态变量太多,将持久代占满导致持久代溢出。
解决⽅法:修改JVM参数,将XX:MaxPermSize参数调⼤。
尽量减少静态变量。
3、栈内存溢出现象:压测执⾏⼀段时间后,⽇志中有报错信息:ng.StackOverflowError。
产⽣原因:线程请求的栈深度⼤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最⼤深度,递归没返回,戒者循环调⽤造成。
解决⽅法:修改JVM参数,将Xss参数改⼤,增加栈内存。
栈内存溢出⼀定是做批量操作引起的,减少批处理数据量。
性能测试中的错误和故障处理

性能测试中的错误和故障处理在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部署过程中,性能测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响应能力。
然而,不可避免地,性能测试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和故障。
本文将探讨性能测试中常见的错误和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测试环境配置错误性能测试需要具备相应的测试环境来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
然而,测试环境的配置可能存在错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审查测试环境的配置文件,确保环境参数设置正确。
2. 检查测试环境的硬件资源,确保性能测试不会受到硬件限制。
3. 对测试环境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配置错误。
二、测试数据准备不充分性能测试需要使用真实的数据来模拟用户的操作行为。
如果测试数据准备不充分,测试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真实的用户数据进行性能测试,而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测试数据。
2. 在测试数据中包含各种不同的情况,例如数据量大小、数据类型等。
3. 定期更新测试数据,以保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负载生成器配置错误负载生成器是进行性能测试的关键工具,它可以模拟大量用户的同时访问。
然而,负载生成器的配置可能存在错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审查负载生成器的配置文件,确保并发用户数、请求速率等参数设置正确。
2. 对负载生成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配置错误。
3. 进行压力测试,确保负载生成器能够承受预期的压力。
四、性能监控错误性能测试需要对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
然而,性能监控可能存在错误,导致无法准确评估系统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审查性能监控工具的配置文件,确保监控指标设置正确。
2. 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监控错误。
3. 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校准,确保监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硬件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硬件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硬件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测试失败,影响整个硬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硬件测试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硬件兼容性问题1. 问题描述:在硬件测试中,常常会遇到兼容性问题。
可能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也可能是不同硬件组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2. 解决方法:- 确保硬件和软件版本相匹配。
对于新发布的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软件以确保兼容性。
- 仔细检查硬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接口。
确保接口类型和连接方式一致,避免因不匹配而导致兼容性问题。
二、过热问题1. 问题描述:硬件设备长时间运行后出现过热现象。
过热会导致硬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硬件设备。
2. 解决方法:- 检查散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清洁散热器,确保散热器表面无灰尘或其他杂物,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 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硬件设备在密闭环境中工作。
- 在硬件测试前,确保设备处于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硬件过热或冷却不足。
三、电源供电问题1. 问题描述:硬件测试中,经常会遇到电源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不稳定的电源供电可能导致硬件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或者工作不稳定。
2. 解决方法:- 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并确保电源线没有断裂或损坏。
- 如果使用的是电池供电,确保电池电量充足,并及时更换电池。
- 如果使用的是交流电源,确保供电电压稳定,可以使用稳压器等设备来保证电压稳定。
四、错误的配置1. 问题描述:硬件设备的配置错误可能导致硬件测试失败。
这包括硬件设备的设置参数、驱动程序等配置方面的问题。
2. 解决方法:- 仔细查阅硬件设备的使用手册,了解正确的配置参数和设置方法。
- 确保安装了正确的驱动程序,并及时更新驱动程序版本。
- 在配置硬件设备之前,备份重要的数据,以防在配置过程中发生错误导致数据丢失。
五、设备故障1. 问题描述:硬件测试中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如主板故障、芯片损坏等。
性能测试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1. 请简述性能测试的定义和目的。
2. 性能测试通常包括哪些类型?3. 什么是负载测试?请举例说明。
4. 什么是压力测试?请举例说明。
5. 什么是并发测试?请举例说明。
6. 什么是基准测试?请举例说明。
7. 什么是稳定性测试?请举例说明。
8. 什么是可恢复性测试?请举例说明。
9. 什么是配置测试?请举例说明。
10. 请简述性能测试中常见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错误率等。
11. 请简述性能测试的流程,包括哪些阶段?12. 请简述性能测试工具的作用和常见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
13. 请简述性能测试中的瓶颈分析方法和优化策略。
14. 请简述性能测试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15. 请简述性能测试中的性能监控和报警机制。
二、性能测试实践1. 请描述一个实际性能测试项目,包括项目背景、目标、测试工具、测试流程等。
2. 请简述如何制定性能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3. 请简述如何设计性能测试用例,包括测试场景、测试数据、测试步骤等。
4. 请简述如何搭建性能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
5. 请简述如何执行性能测试,包括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执行、结果分析等。
6. 请简述如何分析性能测试结果,包括瓶颈分析、优化策略等。
7. 请简述如何编写性能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优化建议等。
8. 请简述如何利用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性能测试,如JMeter、LoadRunner等。
9. 请简述如何进行压力测试,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10. 请简述如何进行并发测试,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11. 请简述如何进行基准测试,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12. 请简述如何进行稳定性测试,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13. 请简述如何进行可恢复性测试,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14. 请简述如何进行配置测试,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场景、测试数据等。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法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法软件测试是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性能测试是确保软件在各种负载和环境条件下能够快速、高效地运行的关键部分。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性能问题,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响应时间过长: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如果软件的响应时间过长,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造成响应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多种,例如网络延迟、数据库访问慢、算法复杂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优化算法:对于算法复杂的部分,可以进行优化,尽量减少计算量,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 网络优化:可以通过使用缓存、减少网络请求次数等方式来优化网络延迟问题。
- 数据库优化:通过索引优化、数据库分表等方式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
2. 资源占用过高:软件在运行时占用过多的资源会导致系统负载过高,影响其他应用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资源占用问题包括内存泄露、CPU占用过高等。
解决方法如下:- 内存泄露处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内存的释放,避免出现内存泄露的情况。
同时,可以使用内存管理工具来检测和修复内存泄露问题。
- 优化代码:分析代码中的瓶颈部分,进行优化,减少CPU的占用,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
3. 并发性能不佳:对于一些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软件,如果并发性能不佳,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或响应时间大幅度增加。
这个问题通常是由于线程处理不当或资源竞争引起的。
以下是解决方法:- 线程池管理:使用线程池可以有效管理线程的数量,减少线程的切换开销。
同时,合理分配线程的优先级,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
- 锁的使用:在多线程环境下,合理使用锁可以避免资源竞争问题,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
- 异步处理:使用异步编程模式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使用回调函数可以处理并发请求。
4. 数据库连接过多:在一些需要频繁进行数据库操作的软件中,数据库连接过多会导致数据库性能下降,影响软件的整体性能。
解决方法如下:- 连接池管理:使用连接池可以有效管理数据库连接,避免频繁的连接和断开操作,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性能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性能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评估系统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性能测试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测试团队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性能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给出相应的案例分析。
一、性能测试中的常见问题1. 测试环境的复杂性:性能测试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这意味着测试团队需要考虑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各种因素。
在搭建测试环境时,很容易出现配置错误、资源不足等问题。
2. 测试数据的准备:性能测试需要使用大量真实数据进行测试,但是获取和准备测试数据是困难的。
测试数据的大小、类型和分布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测试工具的选择:性能测试需要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但是市面上的测试工具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工具成为了一个难题。
4. 测试负载的设计:测试负载是性能测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何设计合理的测试负载是性能测试的关键。
如果测试负载过轻,可能无法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如果测试负载过重,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5.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解读:性能测试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庞大的数据集,如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系统的性能瓶颈,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是测试团队需要面对的难题。
二、性能测试中的解决方案1. 搭建稳定可靠的测试环境:在搭建测试环境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配置正确的服务器、网络和数据库等。
同时,通过监控和性能分析工具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配置错误和资源不足等问题。
2. 测试数据的准备:为了准备合适的测试数据,测试团队可以使用模拟数据生成工具和数据脚本等。
同时,测试数据的大小、类型和分布应该与真实环境尽量接近,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3. 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在选择测试工具时,需要考虑测试需求、测试目标和预算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测试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测试工具,如负载测试工具、性能监控工具等。
4. 合理设计测试负载:在设计测试负载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下:
1. 无法复现问题:有时候测试人员可能无法复现报告的问题。
解决方案可以是重新执行测试用例,确保正确的输入和操作步骤,或者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测试。
2. 难以重现问题:有时候测试人员可能无法重现用户报告的问题。
解决方案可以是更仔细地跟踪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每个步骤,或者尝试与用户进一步沟通以获取更多的细节。
3. 兼容性问题:在不同的设备、操作系统或浏览器上进行测试时,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解决方案是在尽可能多的环境中进行测试,并确保软件适配各种不同的配置。
4. 性能问题:软件可能会在某些场景下出现性能问题,如响应时间慢或高负载下崩溃。
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性能测试,并进行优化或调整软件的配置。
5. 安全问题:软件可能会存在安全漏洞,如数据泄露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解决方法可以是进行安全性测试,并修复所有发现的漏洞或脆弱性。
6. UI问题:用户界面可能会出现设计问题或不一致的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是进行用户界面测试,并与设计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7. 文档问题:软件的用户文档或技术文档可能不完整或不准确。
解决方案是进行文档测试,并向开发团队提供反馈以修复或改进文档。
总体来说,要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测试人员需要仔细分析问题,并与开发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团队紧密合作,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性能测试常见问题

3.验证等比现网环境压测,验证下前两轮的测试结果,集群是否达到预期
4、服务器的配置明显低于线上,测试结果有意义吗?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
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
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
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1、为什么要先做单场景测试再做混合场景测试?
单场景这里指的是单个事务(例如登录)、接口、后台批量任务处理。性能测试就是为了模拟真实的用户访问的场景即各业务TPS占比需跟生产上业务占比(业务模型)相一致,即我们说的混合场景。
要先做单场景性能测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单场景更方便验证该场景最大处理能力,是否达到系统要求;混合场景很难控制和验证该场景能力是否达标。
首先要说下影响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硬盘容量、硬盘速度、硬盘转速、接口、缓存、硬盘单碟容量等。市场上磁盘性能差距很大,例如:SSD读取速度大概是200-500MB/S。机械硬盘的读取速度大概是60-120MB/S,写的性能就还要差一点。
怎么判断磁盘的性能达到瓶颈,我们通过每秒写入量、每秒处理的请求数、还是磁盘转速?这些都是不准确的。
但是生活中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查询某个人的信息肯定是查一遍,因此需要模拟真实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测试常见问题记录1.LoadRunner录制脚本时为什么不弹出IE浏览器?当一台主机上安装多个浏览器时,LoadRunner录制脚本经常遇到不能打开浏览器的情况,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启动浏览器,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切换到高级标签,去掉“启用第三方浏览器扩展(需要重启动)”的勾选,然后再次运行VuGen即可解决问题提示:通常安装Firefox等浏览器后,都会勾选上面得选项,导致不能正常录制。
因此建议运行LoadRunner得主机上保持一个干净的测试环境。
2.在Controller中运行Web相关测试场景时,经常会有很多超时错误提示,如何处理这类问题?这主要有脚本的默认超时设置引起。
当回放Web脚本时,有时候由于服务器响应时间较长,会产生超时的错误。
这时需要修改脚本的运行时配置。
进入“Run-time Setting”对话框后,依次进入“Internet Protocol→Preference”。
然后点击“Options…”按钮,进入高级设置对话框,可以修改各类超时设置的默认值。
3.如何让场景的用户执行发生错误继续运行,以保证不间断进行压力测试?用VuGen打开虚拟用户脚本后,进入“Run-time Settings”对话框后,依次进入“General →Miscellaneous”,可以看到Miscellaneous设置中关于“Error Handling”的配置。
勾选“Continue on error”即可让虚拟用户发生错误继续运行。
4.测试分析结果中会统计Action时间,而实际上可能并不须要这些数据,如何只显示自己定义的用户事务?进入脚本的运行时设置,依次进入General→Miscellaneous。
默认情况下,自动事务配置“Automatic Transactions”下有两个选项:第一个是把脚本的Action部分定义为一个事务;第二个时把脚本的每一部分定义为一个事务。
去掉这两个勾选后,测试结果将会只显示自己定义的用户事务。
5.统计结果中的总点击量Total Hits时用户的鼠标点击次数吗?Total Hits不时按照用户的鼠标点击次数来计算的,而是按照各个虚拟客户端向后台发起的总的请求数来进行统计的。
例如在向服务器请求的一个页面中,如果该页面包含5个图片,用户只要单击鼠标就可以访问该页面,而单个虚拟用户在LoadRunner访问的点击量为1+5=6次。
6.有些Web测试结果分析图(例如每秒返回页面数)在测试结果分析图中无法看到,如何进行配置?用VuGen打开虚拟用户脚本后,进入“Run-time Settings”对话框后,依次进入“Internet Protocol>Preference”,可以看到一些Web性能图配置。
勾选上面得选项后,Controller将会在测试执行过程中生成数据,然后可在Analysis中查看相应的性能结果分析图。
7.LoadRunner HTTP服务器状态:在录制Web协议脚本回放脚本的过程中,会出现HTTP服务器状态代码,例如常见的页面-404错误提示、-500错误提示。
错误现象1:-404 Not Found服务器没有找到与请求URI相符的资源,但还可以继续运行直到结束。
错误分析:此处与请求URI相符的资源在录制脚本时已经被提交过一次,回放时不可再重复提交同样的资源,而需要更改提交资源的内容,每次回放一次脚本都要改变提交的数据,保证模拟实际环境,造成一定的负载压力。
解决办法:在出现错误的位置进行脚本关联,在必要时插入相应的函数。
错误现象2:-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内部错误,脚本运行停止。
错误分析:服务器碰到了意外情况,使其无法继续回应请求。
解决办法:出现此错误是致命的,说明问题很严重,需要从问题的出现位置进行检查,此时需要此程序的开发人员配合来解决,而且产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测试人员无法单独解决问题,而且应该尽快解决,以便于后面的测试。
8.出现“Error: Parameter 'xml_NewParam': No more unique values for this parameter in table 'xml_NewParam.dat' [unique range is 1-4].The parameter continues with last value of the range according to "When Out Of Values" policy.”的报错原因1:是由于选用了unique once的类型原因2:是由于参数表中的数据不够导致LoadRunner调试socket程序时,经常有同学会碰到接收数据mismatch的问题,录制或手动编写测试脚本的时候接收的数据大小是25byte,而测试时实际接收到的是50byte。
LR中当遇到Mismatch时,会等待读取socket中的数据,直到超时为止。
这个超时时间默认为10秒,当脚本回放时mismatch很多时,自然就慢了。
这里就总结下遇到Mismatch问题的几种处理办法,供大家以后参考1.修改data.ws的buf大小与实际返回的数据一致,前提是每次操作的返回数据大小是一样的。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易实现的方法,在制造测试数据时最好就要考虑到如何让返回的数据大小一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系统都能满足此前提,可以再看下面的处理方法。
2.使用一个函数设置返回的属性,来实现这种动态的数据缓冲。
lrs_set_receive_option(EndMarker, EndMarker_None ) // 读取直到缓冲结束.lrs_set_receive_option(EndMarker, StringTerminator , "\r\n") //读取直到"\r\n"符号出现 .lrs_set_receive_option(EndMarker, BinaryStringTerminator , "\X00") 读取直到二进制符号"\\X00"出现此方法适用于知道返回数据包的最后符号的情况,接收过程中读取此符号即停止接收。
提示:通常安装Firefox等浏览器后,都会勾选上面得选项,导致不能正常录制。
因此建议运行LoadRunner得主机上保持一个干净的测试环境。
2.录制Web脚本时,生成的脚本中存在乱码该如何解决?录制脚本前,打开录制选项配置对话框Record-Options,进入到Advanced标签,先勾选“Support charset”,然后选择中支持UTF-8。
再次录制,就不会出现中文乱码问题了。
3.HTML-based script与URL-based script的脚本有什么区别?使用“HTML-based script”的模式录制脚本,VuGen为用户的每个HTML操作生成单独的步骤,这种脚本看上去比较直观;使用“URL-based script”模式录制脚本时,VuGen可以捕获所有作为用户操作结果而发送到服务器的HTTP请求,然后为用户的每个请求分别生成对应方法。
通常,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会使用“HTML-based script”模式来录制脚本;而没有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Web应用中包含了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Java Applet、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包含了向服务器进行通信的JavaScript/VBScript代码、基于浏览器的应用中使用了HTTPS安全协议,这时使用“URL-based script”模式进行录制。
4.为什么脚本中添加了检查方法Web-find,但是脚本回放时却没有执行?由于检查点功能会耗费一定的资源,因此LoadRunner默认关闭了对文本及图像的检查。
要想开启检查功能,必须修改运行时的配置Run-time Setting。
进入“Run-time Setting”对话框,依次进入“Internet Protocol→Preferences”,勾选Checks下的“Enable Image and text check”选项即可。
检查执行结果时推荐使用web_reg_find方法。
5.运行时的Pacing设置主要影响什么?Pacing主要用来设置重复迭代脚本的间隔时间。
共有三种方法:上次迭代结束后立刻开始、上次迭代结束后等待固定时间、按固定或随机的时间间隔开始执行新的迭代。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迭代即可。
通常,没有时间间隔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6.运行时设置Log标签中,如果没有勾选“Enable logging”,则手工消息可以发送吗?Enable logging选项仅影响自动日志记录和通过lr_log_message发送的消息。
即使没有勾选,虚拟用户脚本中如果使用lr_message、lr_output_message、lr_error_message,仍然会记录其发出的消息。
7.LoadRunner 8.0版本的VuGen在录制Web Services协议的脚本时一切正常,而回放时报出错误提示“Error:server returned an incorrectly formatted SOAP response”。
这时说明原因引起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LoadRunner 8.0的VuGen在录制Web Service协议的脚本时存在一个缺陷:如果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中文的,VuGen会自动将WSDL文件的头改为<?xml version=”1.0” encoding=”zh_cn”?>,因此会有上面的错误提示。
解决方法:把“LR80WebservicesFPI_setup.exe”和“lrunner_web_sevices_path_1.exe”两个补丁打上即可解决。
8.VuGen支持Netscape的客户证书吗?不支持。
目前的VuGen 8.0版本中仅支持Internet Explorer的客户端证书。
录制脚本时可以先从Netscape中导出所需的证书,然后将其导入到Internet Explorer中,并确保以相同的顺序导出和导入这些证书。
而且,在每台将要录制或运行需要证书的Web Vuser脚本的计算机上都要重复执行前面的过程。
9.VuGen会修改录制浏览器中的代理服务器设置吗?会修改。
在开始录制基于浏览器的Web Vuser脚本时,VuGen首先会启动指定的浏览器。
然后,VuGen会指示浏览器访问VuGen代理服务器。
为此,VuGen会修改录制浏览器上的代理服务器设置。
默认情况下,VuGen会立即将代理服务器设置更改为Localhost: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