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高起专)

合集下载

《遥感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遥感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遥感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遥感地质学课程编码:0706222009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所属学科:地质学实验总学时:8学时实验课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开课单位:地球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系2002年12月制定的《遥感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遥感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实验,使学习者掌握遥感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遥感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内容;基本掌握遥感技术在地质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及地质环境灾害调查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三大类岩石、各类构造形迹、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的遥感图像特征,掌握地质体、地质构造的遥感信息提取、遥感地质信息成因机理综合研究方法。

三、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1.学会航空像片立体像对的观察方法,了解主要类型遥感图像。

2.掌握主要类型地貌的遥感解译标志、解译方法。

3.掌握三大类岩石的主要遥感解译标志、解译方法。

4.掌握各类构造形迹的主要遥感解译标志、解译方法。

5.掌握各类地质灾害环境的遥感解译标志、解译方法。

6.学习遥感地质信息提取、成因机理的综合研究方法。

四、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实验为8学时,占总学时的25%。

教学文件:校编《遥感地质学》教学大纲,实验报告学生自拟。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综合设计性实验。

学生实验前复习该课讲授的有关地貌、岩石、构造和地质灾害环境等相关内容。

指导教师介绍立体镜的使用方法和主要类型遥感图像,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地貌、主要类型岩石、构造形迹和地质灾害的典型遥感图像,学习地质体、地质构造遥感图像解译和遥感地质信息提取及综合分析方法。

五、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5%,对缺实验成绩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遥感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名词解释:加色法原理:若两种颜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则称之为三原色,红绿蓝是加色法的三原色。

灰度直方图:灰度级的函数—指图像中所有灰度值的概率分布,即图像灰度值的概率密度函数的离散化图形。

地面分辨率:是衡量遥感图像能有差别地区分开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的能力。

超过分辨率的限度,相邻两物体在图像上即表现为一个单一的目标。

岩层三角面:某一岩层同一层面的地表露头线上,山脊点与相邻两沟谷点用直线连接所成的假想三角形平面。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瑞丽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远小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大气窗口:地球大气对电磁波传输不产生强烈吸收作用的一些特定的电磁波段,即大气吸收相对弱的波段。

图像融合的目的是提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图像增强的方式有直方图增强、领域增强、图像变换热辐射原理三大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

遥感解译的方法:直接判断法、对比法、逻辑推理法。

遥感解译的程序:资料准备阶段、初步解译阶段、野外调查阶段、详细解译阶段、制图阶段变质岩与岩浆岩之中岩浆岩在遥感图像上最容易区分。

颜色的三要素为色调、强度、饱和度。

在远红外图像中,夜间水体呈现浅色调,沙漠呈现深色调。

雷达图像中,水体呈现浅色调。

根据界面平滑程度不同,地面反射形式有镜面反射、漫反射、混合反射。

沉积岩与岩浆岩在遥感图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沉积岩有层理。

断裂的解译标志有:色调标志、岩性地层标志、构造地层标志、地层和地形标志、水系标志、土壤和植被标志、岩浆及热液活动标志。

常见的山地水系图型有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平行水系、放射状水系和同心状水系、环状水系、倒钩状水系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必是断层。

遥感地质学期末(有答案)

遥感地质学期末(有答案)

1.遥感和遥感地质学的定义是什么?遥感: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遥感地质学: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

2.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哪些组成部分?整个系统分为星载(机载)分系统和地面分系统两大部分。

星载(机载)分系统由遥感平台和遥感器组成,负责从高空收集地物的电磁辐射信息,是遥感工作系统的核心。

地面分系统由遥感测试系统和地面控制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地物波谱测试研究和地面实况调查,后者负责对星载(机载)分系统的控制,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等具体工作。

(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受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3.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A.宏观观测,大范围获取数据资料B.动态监测,快速更新监控范围数据C.技术手段多样,课获取海量信息D.应用领域广泛,经济效益高4.电磁波波长范围如何划分?紫外波段0.01~0.38微米可见光波段0.38~0.76微米紫色光0.38~0.43微米蓝色光0.43~0.47微米青色光0.47~0.50微米绿色光0.50~0.56微米黄色光0.56~0.59微米橙色光0.59~0.62微米红色光0.62~0.76微米红外波段0.76~1000微米近红外波段0.76~3.0微米中红外波段 3.0~6.0微米热红外波段 6.0~15.0微米远红外波段15.0~1000微米微波波段1毫米~1米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5.电磁波与地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自然界中地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发射、吸收和透射几种形式。

6.什么叫大气窗口,目前遥感技术利用的最重要的波段是那些?指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和散射都很小,而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微波波段是目前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窗口之一。

7.大地辐射的能量来源主要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波长区?大地辐射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的短波辐射、地球内部的热能大地辐射的能量分布中红外——微波峰值波长9.7μm大部分集中在: 8~14μm(50%) 3~5μm (1.0%以下) 14~30μm (30%)8.什么是成像遥感技术系统?其主要组成是什么?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完整word版遥感地质学要点

完整word版遥感地质学要点

1遥感:不与目标接触,从远处用探测仪器接受来自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与目标物相互间的关系2.遥感地质学的4个研究内容:(1)研究地质体与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辐射特性。

(2)研究地质体与地质现象的影像特征。

(3)研究各种遥感资料信息提取方法.(4)研究遥感地质工作方法和程序。

3o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两个相邻地物的最小距离。

4o假彩色合成:'又称彩色合成。

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增强技术。

5。

立体像对:两张同一地区的遥感影像,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获得的具有重叠区域,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专业仪器或者肉眼可以看到立体影像,通过立体影像可以进行包括测量,生成DEM。

6o高光谱遥感:又称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谙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

7.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使大气在不同波段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8。

岩层三角面:遥感图象上,同一岩层面的露头线上的任一山奔点和其相邻的两河谷点之间,用直线相连所形成的三角面. 9o遥感地层单位:在遥感图像上,按地质研究程度和地层在图像上的显示程度为原则划分出的影像单位。

10 .地质解译标志:遥感地质学中,将表征地质及地质现象遥感信息的影像特征,称为地质解译标志。

将提取遥感地质信息的过程称为地质解译,遥感地质信息提取的种种手段,称地质解译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目视解译;(2)光学处理;(3)数字处理.11 .地质调查工作的流程方法:①资料收集分析②遥感图像数据处理③遥感解译④野外地质调查⑤综合分析整理⑥项目险收12 .影像像点位移:根据中心投影的原理,由于地形起伏,任何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地面点投影在水平像片上的像点,相对于在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的像点,都有位置移动。

《遥感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实验性质《遥感地质学》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注重对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一系列典型图像的解译实例的剖析和解译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地质解译的一般原则、方法及步骤,启发学生根据图像的不同特点展开解译思路,提高地质解译的能力。

2、实验的目的培养与提高学生基本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遥感技术基本理论和图像地质解译方法,提高地质解译的能力。

3、实验的任务通过遥感图像地质解译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遥感地质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遥感技术在地质学中应用的特点及效果,学会遥感技术在地质学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深对《遥感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实验一航空摄影像片的注记及立体观察实验要求:1、了解航空摄影像片的种类,注记及意义;2、掌握立体观察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人文现象的影像特征。

实验二光机扫描图像的注记意义及多波段影像特征分析实验要求:1、了解光机扫描图像的种类;2、熟悉陆地卫星MSS、TM图像注记特征及多波段图像的影像特征。

实验三遥感图像数字增强处理实验要求:1、了解图像增强处理的原理;2、掌握常用的遥感图像数字增强处理方法。

实验四遥感图像分类实验要求:1、了解图像分类的原理;2、掌握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

实验五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实验要求:1、熟悉各种地貌类型的影像特征;2、重点掌握流水地貌的影像特征及解译方法。

实验六沉积岩和岩浆岩图像解译实验要求:1、熟悉沉积岩图像的主要解译标志;2、初步掌握岩性地层分析方法。

3、初步掌握侵入岩及火山岩的解译标志和解译方法。

实验七变质岩图像解译实验要求:1、熟悉变质岩图像的主要解译标志;2、初步掌握变质岩层影像的分析方法。

实验八褶皱构造解译实验要求:1、掌握褶皱构造的解译标志及解译方法。

实验九断裂构造解译实验要求:1、熟悉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2、运用各种标志解译断裂构造,判断断裂构造的性质,并进行力学分析。

高起专遥感地质试题及答案

高起专遥感地质试题及答案

高起专遥感地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信息获取速度快B. 覆盖范围广C. 可以进行地下探测D. 时效性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A. 矿产资源勘探B. 土地利用规划C. 城市规划D. 地震预测答案:D3. 遥感图像中,通常使用哪种颜色来表示植被?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C4. 在遥感地质中,热红外遥感主要用于监测什么?A. 地表温度B. 地下水资源C. 土壤类型D. 地质构造答案:A5. 哪种类型的遥感卫星可以实现立体观测?A. 极轨卫星B. 静止卫星C. 倾斜轨道卫星D. 低轨道卫星答案:C6. 下列哪种传感器不属于光学遥感传感器?A. 多光谱扫描仪B. 合成孔径雷达C. 红外扫描仪D. 紫外扫描仪答案:B7. 遥感图像解译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A. 光谱分析B. 纹理分析C. 形状分析D. 温度分析答案:A8. 在遥感地质中,哪种现象可以用来推断地下水的潜在位置?A. 植被异常B. 地表温度异常C. 地表湿度异常D. 地表颜色异常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预处理的内容?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特征提取答案:D10. 哪种类型的遥感图像对于地质构造的识别最为有效?A. 黑白航空照片B. 彩色红外图像C. 热红外图像D. 微波雷达图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遥感技术是通过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

答案:传感器1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可以分为________分辨率和________分辨率。

答案:空间;光谱13. 在遥感地质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地表反射或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特性的函数。

答案:光谱响应14. 遥感数据的________处理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地表参数的过程。

答案:分析15.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可以用于识别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质体。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起专)2016年秋季考试

遥感原理与应用(高起专)2016年秋季考试
;也可以是扫描式的,即一次只记录下一个像元的亮度波谱,逐点扫描推进,最后组装为一幅遥 感图像,这三种方式,加上多谱段的处理,原则上都是成像时间和传感器阵列空间之间各种要求
的折中,对一个像元来说则都是一样的。(传感器工作方式答到1个给5分,2个以上给10分)
解题思路:
9. 不同的地物具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和辐射特性,因而表现在遥感图像上具有不同的灰度和
3) 按成像信号能量来源
以成像信号能量来源来分,遥感大体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可分为反射式与发射式
两种;而主动式又可分为反射式(反射“闪光灯”的照射)与受激发射两种。 4) 按应用
以应用来分,这本身又是一个多维的分类问题。从空间尺度分类,有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局地 遥感(如城市遥感);从地表类型分类,有海洋遥感、陆地遥感、大气遥感;从行业分类,有环 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水文遥感、地质遥感等。
分布在山区的受灾村庄的进村线路受到的损坏,救援工作受到阻碍。因此需要借助航空或者卫星 遥感影像解译来定位滑坡地点,并重新规划救援路线。
请以08年汶川地震为例,从遥感数据获取,滑坡体提取方法(分类指数的构建、自动分类方法 )的方面分析遥感在公路滑坡监测中的作用及其优势所在。(12分) 参考答案:1)航空数据大面积快速获取。四川省多云多雨多雾,一般区域性的工作是利用卫星 遥感数据,然而,卫星遥感数据不是应急性的,运行周期一般是26天,无法满足突发事件需要
解题思路:
2. 航空遥感是很常见的遥感形式,与地面观测相比,有哪些优点。(8分)
参考答案:航空遥感是很常见的遥感形式,与地面观测相比,有以下优点:
1)可以居高临下地观察
航空遥感可以提供大面积鸟瞰图,可使我们看到空间脉络的地面特征。而通过地面观察得到这样 的图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它能将地面观察到的各种特征同时记录在一张图上,不同专业的人可 以从同一张图上提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遥感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遥感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1、名词解释遥感(狭义):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波:振动的传播称为波。

电磁波:由振源发出的电磁振荡在空中的传播叫电磁波,电磁波谱:依据在真空中的波长长短将电磁波排列制成的图表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辐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绝对黑体:一个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x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

反射率: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ρ占总入射能量P0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ρ;ρ=Pρ×100%;不同物体的反射率也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物体本身的性质(表面状况),P0以及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和入射角度,反射率的范围总是ρ≤1,利用反射率可以判断物体的性质。

反射波谱: 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λ,纵坐标表示反射率ρ。

中心投影:如图,地面上各地物点的投影光线(Aa、Bb、Cc)都通过一个固定点(S),投射到投影面(Pl、P2)上形成的透视影像称中心投影像主点:航空摄影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称像主点;像底点:过投影中心的铅垂线与像平面的交点称像底点。

平均比例尺:以各点的平均高程为起始面,并根据这个起始面计算出来的比例尺。

主比例尺:由像主点航高计算出来的比例尺,它可以概略地代表该张航片的比例尺。

像点位移: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上的位置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

地质解译标志:遥感地质学中,将表征地质及地质现象遥感信息的影像特征,称为地质解译标志。

地质解译:将提取遥感地质信息的过程称为地质解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地质学(高起专)
一、判断题
1. 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2. 微波辐射计属于非成像遥感。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3. 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4.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标准答案是:正确
5. 把各种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就叫电磁波谱。

标准答案是:正确
6. 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叫绝对黑体。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7. 地面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8. 空间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9. 辐射传播过程中,碰到小粒子,由于各种作用无特定方向的同时发生,使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去,电磁波在强度和方向上发生各种变化,这种现象是散射。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10. 辐射亮度是指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5分)
标准答案是:正确
二、填空题
1.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遥感可以分为___(1)___ 和___(2)___ 遥感。

(5分)
(1). 标准答案
是:
主动式
(2). 标准答案
是:
被动式
2. 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___(3)___ 、___(4)___ 、___(5)___ 、___(6)___ 、和___(7)___ 的全过程。

(5分)
(1). 标准答案
是:
获取
(2). 标准答案
是:
传输
(3). 标准答案
是:
处理
(4). 标准答案
是:
分析
(5). 标准答案
是: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