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共7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人类发展的文明历程

人类发展的文明历程

人类发展的文明历程
人类发展的文明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

在那个时候,人类只是简单地依靠狩猎、采集和捕鱼来生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学会了农耕和畜牧。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形成定居点,并逐渐形成了最早的城市文明。

城市的形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更紧密的交流和合作。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类开始发展工匠和商人阶层。

这些专门从事手工艺和贸易的人为城市文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人类逐渐形成了更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例如国家和王国。

这些组织通过建立法律和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

宗教也在文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人们提供道德指导和精神慰藉。

然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平稳无阻的。

许多文明曾经兴盛繁荣,但最终衰落和消亡。

这些衰落可能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例如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等。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带来了现代工业制造和城市化的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新则进一步加强了人类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并非没有后顾之忧。

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不平等问题仍然困扰着
我们。

因此,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确保我们的文明能够长久繁荣下去。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类⽂明的历史进程数千年的⼈类⽂明史极为复杂,留给世⼈的史料浩如烟海;同时⼈类⽂明的发展嬗变⼜极为清晰,⾄今形成的⽂明体系只有四个:基督教⽂明、伊斯兰教⽂明、佛教~印度教⽂明、儒家⽂明那么,⼈类的⽂明是如何从星星之⽕,最终席卷全球的呢?1、四⼤帝国的出现——从神话到英雄时代⼤约1万年前,⼈类开始步⼊新⽯器时代,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如我国的河姆渡⽂化、良渚⽂化、仰韶⽂化、龙⼭⽂化等。

也正是在这⼀时期,⼈类开始思考与探索⼤⾃然并结合⾃⼰的想象⼒形成了最初的神话。

⼤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在⼀条条⼤河之滨,逐渐出现了⽂明的萌芽。

在亚欧⼤陆,⾃西向东分别为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斯河、印度河、黄河,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四⼤⽂明古国。

⽂明,由定居的农耕区域发展⽽来,最初只是⼀个个⼩⼩的孤岛,⽽当时的世界分布更为⼴泛的则是迁徙不定、逐⽔草⽽居的部落,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游牧民族”。

⽂明由定居的农耕民族所创⽴,⽽游牧民族进⼊⽂明的⽅式则是对农耕世界的“⼊侵”和“⼊赘”。

战争,留给世⼈的是⽆尽的苦难,但同时也是⽂明发展的催化剂。

战争不仅存在于农耕民族内部,还存在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明的区域也正是在⼀次次战争中逐渐扩⼤。

中国上三代时期,我国⽅国林⽴,即使到了武王伐纣时期,⽅国数量同样超过800个,周天⼦只是天下的盟主。

当周天⼦的权威不在,列国征伐的时代便开始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这⼀时期的历史总结,⽆论是“春秋⽆义战”还是以灭国为⼰任的战国时期,战争是这⼀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最终,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华夏,之后南征百越、北却匈奴,以长城划定了⽂明世界的基本范围。

中东、欧洲和印度在亚欧⼤陆的各个⽂明区域中,中国是孤⽴的。

⽽其它的⽂明除了像中国⼀样进⾏⾃⾝的整合外,还逐渐开始了互相的征服。

波斯⼈通过征服两河地区和古埃及,在中东建⽴了⼈类历史上第⼀个地跨亚欧⾮的⼤帝国。

之后,波斯帝国远征古希腊,最终被希腊北⽅的马其顿⼈所灭,这便是亚历⼭⼤帝国。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强盛起来,先后兼 并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和割据,建立了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但秦朝兴作失度,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
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一度对农民采 取“三十税一”的低税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有效恢复和 发展,把农业发展推向了新的水平,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 盛世“文景之治”。
2、青铜时代:传统农业的形成
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金属时代,发明了冶炼青铜技术,出现 了青铜农具,原始的刀耕火种向比较成熟的饲养和种植技 术转变。
这一时期,农业已发展成为主要产业,原始的采集狩猎经 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3、铁农具与牛耕:传统农业的兴盛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公元前7世纪~公元3世纪),是我 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期,农业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旱作农业体系:北方农业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形成了以防旱保墒为中心、以“耕— 耙—耱”为技术保障的旱地耕作体系。同时,还创造实施 了轮作倒茬、种植绿肥、选育良种等项技术措施,农业生 产各部门都有新的进步。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 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 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 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 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 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 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三)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传统农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 国。我国的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 主要是由于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 养地的技术体系,并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 产率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进程

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进程

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进程社会文明社会文明,从简单点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

上述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

文明与先进落后没有关系,不能说城市了就是文明,乡村了就是野蛮!历史文化1.文明的出现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

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

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

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1.1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这段时期,就称做是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文明基本都以河流及流域为发源地。

不同的时期往往由不同的文明占据,以地域环境大致分为:两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文明。

两河文明也是有史可考的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形成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正式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

当时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是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

之后陆续有闪米特人、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

两河流域继苏美尔人之后最伟大的文明就是由闪米特人汉穆拉比建立的巴比伦。

尼罗河文明:发源于非洲尼罗河(Nile)流域,又称古埃及文明,其历史也可追溯到公元前 4000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开始了史称的埃及王朝时期,也就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开始。

印度河文明:发源于亚洲印度河与恒河(Ganges)流域。

文明的开始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终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爱琴文明:发源于希腊爱琴海地区,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是一个漫长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从人类最早的文明形态开始,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现代科技文明的演进。

在这个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渐从原始的部落社会进化为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文明的光辉照亮了人类的前进道路。

1. 原始社会与文明的诞生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的支配下,生存方式主要依靠狩猎、采集和渔猎。

然而,随着农业的兴起,人类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的诞生使人类能够在固定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在农耕文明中,人类开始建立社会组织、创造文字、发展艺术等,这些都是文明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2. 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工业革命带来了蒸汽机、电力和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交通、通信、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工业文明的兴起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3. 科技进步与现代科技文明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创新使人类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改变。

现代科技文明的兴起使人们在医疗、通信、互联网等方面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面临着资源的紧缺、环境污染和社会隐私等问题。

4. 当代社会与未来发展当代社会正处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交汇点。

全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人类社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文明进程必将持续不断地推进,科技的进步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总结起来,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社会的部落形态开始,经历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嬗变,最终演变为现代科技文明。

文明的进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需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未来的文明进程做出积极贡献。

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史

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史

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史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产物,涉及到人类的历史、文化、政治、科技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史两个方面,探讨人类文明的本质和特点。

一、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约5万多年前的非洲大陆。

在那个时代,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的阶段,生活方式比较原始。

但是,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发展出了语言、工具和社会组织等能力,逐渐形成了文明社会。

文明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类已经掌握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基本技术,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向农业社会转变。

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聚居在一起,形成了聚落和城市,并发展出了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和技术。

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这里我们将着重讨论四个重要的阶段,即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文明。

1.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诞生。

这个时代,人类已经形成了国家、文化、道德和技术等基本要素,有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

此时期的代表性文明有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等等。

2. 中世纪文明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

这个时期,欧洲经历了罗马帝国的覆灭、基督教的兴起、封建制度的形成和黑死病的爆发等事件。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文明有拜占庭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欧洲中世纪文明等等。

3. 近代文明进入近代,人类文明开始出现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这也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兴起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文明有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工业文明和近代中国文明等等。

4. 现代文明现代文明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类文明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科技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等等。

现代文明也是信息化、全球化和多文化的时代,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人类文明发展史

人类文明发展史

時代。
人類文明發展史
28
§ 中石器時代的結果 (農耕的產生)
❖ 食物生產大增 ❖ 分工:閒人增多 ❖ 閒人:思考、分配權利(階級制度)、製造
工具、藝術活動 ❖ 形成定居生活的村落
政治、經濟、社會活動 文明化的文化
人類文明發展史
29
農業的起源地區
❖ 1. 亞洲中心:
❖ 2. 印度中心:
❖ 7. 中美洲中心:
2. 困境: 不是冷氣候, 而是如何獲取足夠的 食物以及保護自己(競爭食物資源)
❖ 克服:
1. 穀物農業科技的產生-- 配合壤土面積的增加
2. 畜牧業 -- 羊豬狗牛雞--配合草原的增加
人類文明發展史
26
3. 組織-- 政治(村落力量)--保護自己
人類第一次食用「米粥」的情境
❖ 當一群飢餓的人們來到一片草原,雖然沒有
人類開始改變環境
❖ 米粥,明顯的有治療飢餓的功效。
❖ 當人們發覺米粥是可運用的食物後,就逐 漸擴大這些有用資源(稻米、或是各種野 生農作物)生長的面積。
❖ 這就是農耕的起源,運用人為的力量將原 本是其它動物和植物(野生)生長的土地, 變更為人類使用的農業地。
❖ 人類開始邁入按自己的需要來改變環境的
2a. 東南亞副中心
❖ 3. 中亞中心:
❖ 8. 南北美中心:
8a. 智利副中心:
❖ 4. 中東中心:
Homo sapiens 的出現
❖ 將『生命史」 40億年,化約為 1年。
❖ 生命的出現:
1月 1日
❖ 脊椎動物:
10月20日
❖ 哺乳類:
12月 7日
❖ Homo sapiens: 12月31日 7:00PM

人类文明的演进

人类文明的演进



5、宗教神權權威禮器
6、戰爭-軍事力量兵器
龍山文化、齊家文化
特色-黑陶 早期銅器 夯土城堡


(河南70m、5萬㎡、1萬 ㎡ 、山東20萬㎡ )

男女合葬墓(男尊女
卑)
卜骨(巫師權威) 樂器(鼉鼓、石磬)
龍山文化、齊家文化
齊家坪-人頭形銅匕首
石磬
良渚文化

絲織品 玉器-重視玉器
(1)磁山文化 (2) 仰韶文化(3)龍山文化 斐李崗文化 (1)距今8000年前 (2)主食小米 (3)半穴居 (4)陶器:刻畫符號中國文字的先驅 (5)家畜: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兼 備,豬 狗為主 (6)農村聚落
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多元發展
長江流域-稻作文化區

(1)河姆渡文化(2)大溪文化(3)良渚文化
新石器時代 金屬器時代
原住民
作業2:台南地區的史前文化
時代 舊石器時代 名稱 左鎮人 地區 台南左鎮 特色 頭蓋骨、2 萬年前 細繩紋陶、 5-4000年前 貝塚
新石器時代
金屬器時代
牛稠子
蔦松
台南仁德
台南永康
原住民
平埔族 西拉雅族
新化地區-大目降社 TAVOCAN
指標: 1、產食時代的來臨農、牧業出現 2、石器製作方式改變磨製 3、陶器出現 4、紡織技術、村落形成 5、天文曆法、生活經驗的紀錄如史詩傳說、宗教 影響: 1、社群擴大(200倍:12.5人2500人) 2、專業分石網墜
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多元發展
黃河流域-小米文化區
是東方史前文化的特點,與權力結合
禮器
良渚文化


玉器-重視玉器是東 方史前文化的特點, 與權力結合禮器 玉琮:出土三千多件 玉器最大一件琮王 高17.6㎝、重6.5㎏ 以宗教為主導 為何在後續發展中, 黃河流域凌駕長江流 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