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模式

合集下载

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1. 引言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案例。

2. 工作原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水的循环利用。

系统通过一个完善的水处理过程,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供给养殖环境使用,实现水的循环供应。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和养殖环境。

水处理系统主要负责废水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等。

水循环系统负责将处理后的水再次供给养殖环境,通过水泵等设备将水循环输送。

养殖环境则提供了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例如温度、氧气含量等。

3. 优势循环水养殖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势。

3.1 节约水资源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了养殖中的水浪费。

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3.2 减少废水排放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水,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体污染。

而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处理过程,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废水的排放。

3.3 提高养殖效益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水的处理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水质,创造更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养殖的效益。

同时,系统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3.4 节能减排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优化水处理过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系统中的水循环过程较短,可以减少水的流失和泄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应用案例循环水养殖系统已经在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1 农业在农业领域,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

系统可以提供优质的灌溉水,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

4.2 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领域,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养殖。

系统可以提供清洁的水质,提高养殖效益,并减少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4.3 工业循环水养殖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养殖池、循环水冷却等。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

本文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依赖循环水系统,其原理如下:1.水源供应:养殖场需要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可使用自然水源或人工供水。

2.净水处理:养殖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标准。

3.循环水系统:将净化后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养殖池或缸中进行养殖,同时通过排水系统将污水排出,形成闭合循环。

4.水质监测: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要求。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水质处理设备进行调节。

优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节约水资源:采用循环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消耗。

养殖过程中,只需要补充少量的水,大部分水可以循环使用。

2.提高养殖效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提供恒定的水质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果。

3.环境友好:减少水的消耗意味着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同时通过良好的水质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应用领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多个养殖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为常见的应用领域:1.鱼类养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都能够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海鲜养殖:对于海洋中的贝类、虾类等海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模拟海洋环境,提供适宜的养殖条件,促进生长和繁殖。

3.水生植物养殖:如水稻、水果和花草等水生植物,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4.藻类养殖:藻类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大量生产藻类,用于食品、药品和能源等领域。

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节约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的养殖方法。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循环水养殖方法是一种节约资源、提高养殖效益的养殖模式。

本文介绍了循环水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重点强调了在实施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正文:1. 循环水养殖的基本原理循环水养殖是通过加强水质处理系统,将养殖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实现水的循环再生利用。

该养殖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并提供优质的养殖环境,以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

2. 循环水养殖的方法(1)搭建水质处理系统:将废水经过过滤、氧化、去除有害物质等处理方式,使水体的质量得到改善,以适应养殖生物的需求。

常用的水质处理设备包括生物过滤器、机械过滤器、曝气器等。

(2)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温、水氧合适,并根据水生生物养殖的需要进行调控。

稳定的水质是保证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3)控制养殖密度:适量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水生生物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和良好的水流环境,减少疾病传播和竞争压力。

(4)合理饵料投喂: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需求,合理选择饵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

3. 注意事项(1)防止养殖区外来物种的侵入: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外来病原体或害虫进入养殖水域,以免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

(2)定期维护水质处理设备:保持水质处理设备的运作效率,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材,确保水质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注意鱼病防控:加强养殖水域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鱼只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并处理鱼病,以防止疾病传播。

(4)合理利用废水:对于经过水质处理仍然无法再次利用的废水,可以考虑将其用于灌溉农作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结:循环水养殖方法通过有效的水质处理系统,实现了水的再循环利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废水的排放。

正确认识和实施循环水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

水循环养殖

水循环养殖

水循环养殖1. 简介水循环养殖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来养殖水生生物的方法。

它通过精心设计的设备和处理系统,可以使水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养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在水循环养殖中,水体中的污染物会被处理,从而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养殖的产出和质量。

2. 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构成水循环养殖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合而成,包括养殖池、水泵、生物过滤器、氧气供应装置、水处理设备等。

2.1 养殖池养殖池是进行养殖的主要场所,它可以是池塘、渔池、鱼缸等。

养殖池通常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循环水系统连接口,以便于循环水的进出和处理。

2.2 水泵水泵是水循环系统中起到循环水流的作用。

它通过抽水将池水送入过滤器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水送回养殖池,形成循环。

水泵的功率和流量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需求来选择,并且需要定期保养和清洗。

2.3 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是水循环养殖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滤和生物滤材来去除废物和杂质,同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供细菌附着和繁殖。

这些细菌可以分解废物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使其转化为对养殖生物友好的硝酸盐。

2.4 氧气供应装置水循环养殖中,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因此,氧气供应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见的氧气供应装置有空气泵、增氧机等,通过将气体注入养殖池中,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

2.5 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是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和卫生而设计的。

它可以包括除杂器、杀菌设备、PH调节装置等。

这些设备可以去除水中的过滤不良物质,保持水的透明度和无菌状态,确保水质对生物生长的有利。

3. 水循环养殖的优势水循环养殖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多项优势。

3.1 水资源节约水循环养殖利用循环水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

循环水系统能够将使用过的养殖水进行处理,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然后再重新利用,减少对新水的需求。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指在养殖过程中利用循环流水系统进行养殖,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和控制水体环境,实现高效养殖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养殖模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就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水平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利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研发出了一系列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包括水质监测技术、循环水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使得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养殖对象的需求,并且降低了养殖成本和风险。

2. 生态环境保护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养殖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轻养殖对水质的污染。

通过搭建循环水系统,能够使水体得到循环利用,减少水体的排放,减少污染的产生,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对周围的水域和生态环境也有积极的影响。

3. 安全健康循环流水系统能够及时监测水体的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重要参数,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减少了疫病的传播,提高了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

二、效益分析1. 提高养殖效率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保证了养殖水体的高质量和稳定性,能够为养殖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出量。

2. 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循环水系统,能够减少养殖用水量,减少排放物的产生,降低了养殖过程中的能耗和水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养殖的生产成本。

3. 减少环境污染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有效地控制了养殖的排放,通过生物滤池等水质处理设施,能够净化养殖废水,减少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和氮磷等养分的外溢,降低了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稳定的养殖环境和清洁的水质,能够使养殖生物健康成长,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养殖品质和产品的安全性,符合了消费者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是一种利用生态系统原理进行水产养殖的模式。

它通过使用池塘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循环流水,为养殖水产提供养分和氧气,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它的发展现状和效益也备受关注。

1. 技术成熟度逐渐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和植物在水体中的循环作用,实现对水体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循环利用,从而保持水体清洁和稳定。

2. 设施设备逐渐完善现代化工程设施和先进的设备设施的应用,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过程更加高效、节约资源。

养殖户可以根据养殖需求和环境要求,对池塘和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控,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3. 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市场对水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的养殖规模也逐步扩大。

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开始将这种模式应用到大规模的养殖中,使得其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环保效益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可以减少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废气废物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和生物降解,降低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2. 养殖效益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养分和氧气,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养殖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减少投喂量和药物使用,降低了养殖成本。

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得到了提升,有效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

3. 可持续性效益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降低了对外界资源的依赖,提高了养殖系统的自给自足能力。

它也改变了传统养殖模式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得养殖活动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都显示出了积极的态势。

它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种环保、经济和可持续的新选择,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改进养殖模式,开发更多新技术和新模式,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自流水式养殖:利用天然地势形成的水位落差使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无需动力。

例如,在水库大坝下设流水鱼池,在引水下山灌溉的水渠边建造流水鱼池,鱼池流出的水仍可用于农田灌溉。

这种类型的流水养鱼,成本低,但受当地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 开放式循环流水养殖:主要特点是利用湖、库、河海等水域,需用动力抽水导入流水鱼池,使用后的水直接排出或经处理循环利用,养鱼系统始终与天然水体相连。

由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设备简单、施工较容易,我国目前大多数育苗温室均采用此种养殖类型。

3.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用水需经专业处理后再重复使用。

其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大。

4. 温流水养殖:又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

此外,工厂化养殖还有高位池、网箱养殖、陆基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等类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农业专家。

最伟大的创举-中国水产养殖新技术——循环水养殖模式

最伟大的创举-中国水产养殖新技术——循环水养殖模式

中国水产养殖新技术——循环水养殖模式由于河流、湖泊和近岸海域污染,养殖原水中农药、除草剂等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化合物(简称环境激素),虽然浓度低(多在μg/L水平),对育苗毒害很大。

特别是针对育苗产业,由于种苗对环境毒素特别敏感,环境激素危害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技术瓶颈,目前沿海对虾育苗成活率还不到10%,其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激素。

传统的流水养殖模式对水源依赖十分严重,一旦水源污染,养殖就面临巨大风险。

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使养殖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又回到养殖水池中,循环使用。

循环水养殖模式能减少养殖养殖过程对周边水环境依赖,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绿色养殖,对水池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设施渔业水处理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沉淀-过滤-气浮-消毒阶段,没有高效生化处理设施,不能实现循环水养殖,更加缺乏对养殖原水中农药、除草剂丁小分子有毒化合物解毒处理措施,这是限制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循环水处理工艺: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采用AFF-引气气浮-MBFB-紫外消毒工艺,其中AFF直接滤除原水中直径大于5微米的悬浮物;MBFB也是一种高效生物反应器,其生化处理效率是普通生物过滤的20倍,能有效除去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合物;消毒主要采用紫外消毒或光催化消毒工艺,消毒效率高,无药物残留。

淡水养殖循环水处理工艺和海水大同小异,只是没有气浮工段。

该工艺使用于精养模式水产养殖、工厂化养殖、水产育苗和大规模塘鱼暂养等领域。

详情请咨询广州市涛鑫环境有限公司林女士:-6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养殖模式
成功的养殖有几个标准,平稳的启动,稳定的产出,持续的盈利。

换个说法就是,前期投资不犯大错,中间生产没有失误,产出可以售出转化成利润。

这三者的比重大概在4:3:3。

中间生产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流程的管理,后期盈利则是水产品的营销以及产业链的整合。

我在这里只谈第一部分,也即题目所说,如何正确的开始循环水养殖。

所谓万事开头难。

水产养殖比较特殊,不同于鸡舍猪舍,墙倒了可以砌,漏风了可以补,断了电也不至于憋死。

而鱼虾天生离不开水,水温波动还有溶氧不足都是致命的。

因此倘若前期的设计施工没有做好,对后面生产是后患无穷,即便改动也将付出较之前期几倍的代价。

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养殖,启动策略应该是不同的。

启动资金50万和500万和5000万的项目,根本不是一个玩法。

在山东搞循环水养殖和在广东又不一样。

养鱼还是养虾,鲆鲽类还是游泳性,系统的设计和最佳尺寸一定不同。

启动规模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为。

50万的老板可能只想安安稳稳养点鱼赚点钱,那你就做一套100~200立方的小系统,稳妥,资金压力也不大。

钱赚多了再考虑上规模。

500万的老板我建议你先上一套标准系统(500~1000m3),一方面这是最佳的投入产出的单位规模,可以先熟悉循环水养殖,培训员工,另一方面运转资金留有余地,即使碰到问题需要额外资金救急也不会捉襟见肘。

待一套系统稳定时再上第二套,往往系统也会改进,有些花费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减免。

整个管理操作也磨合的比较好了。

5000万的大老板,哎,你还来这里凑什么热闹呢,当然是走园区性质的喽,种苗、养成、加工一条龙,市场缓冲能力强。

产品生产高标准,走欧盟认证、日韩认证园区就好了,到时候产品可内销,可出口,进可攻退可守。

养殖品种的选择
首当其冲的是品种的选择。

因为我们讲循环水养殖,不受地域和温度限制,你的选择就可以更贴近市场一些。

我的观点是最好先去做一下市调。

了解一下养殖场能够辐射到的市场范围,去这些鱼市、商超、酒店跑一跑,跟这些市场的鱼中联系一下,了解品种和消费量,以及消费周期,淡旺季等等。

这时候你往往心中有数,可以缩小品种范围。

选品种不要随大流,别人养什么你也跟着养什么。

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可以看看我第一篇帖子《2016 - 水产破局之年》。

切记,盲目是投资的大忌!
接下来很重要的环节是考察该品种的苗种供应,因为有好的苗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且循环水养殖不受时间限制,任何时间段都可以开始养殖,以便打市场时间差。

这就要求苗种的供应同样要足够灵活,在你需要的时候能持续供应。

多考察几家苗场作为备选是个保险的做法。

当然,出于成本考虑,你当地的水文条件和自然条件(温度、盐度、碱度等等)要贴近该品种养殖,即使有所出入,要计算一下确保将来花费在调控这些因子上面的成本不会影响利润才行。

还有一种反向思路。

就是看你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合养什么品种,然后去考察该品种销售到终
端市场所需要的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养殖成本会低,但销售端往往比较被动,容易受制于人。

比如山东、辽宁多地水温、气温低,适合养多宝,然而主要消费市场在南方,物流成本高。

而且一旦价格下跌,亏损惨重。

养殖品种我在帖子里就不给出具体建议,一方面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域品种特异性较强,难免以偏概全;另一方面养殖忌讳扎堆,还是要走差异化、细分化的路线。

至于水产品种苗种的甄选方法,很多在当代水产、水产前沿等媒体的论坛里有更加专业的建议。

养殖系统的整体设计
选好了品种,接下来就要进行养殖系统的整体设计,这一环节就如我刚才所说,需审慎进行。

流水养殖就不说了。

相信关注本号的都是关注循环水系统的。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个技术和设备高度集成的整体系统,每个环节与其上下游的处理环节之间如同齿轮一样严密协作,每一个环节小的失误都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效果。

举个例子,有个多宝鱼养殖户在循环水系统里坚持用弧形筛,养到中后期发现残饵粪便的量太大,以至于弧形筛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堵塞的,排污槽里的水漫的到处都是。

他不得不让工人每天两次人工冲洗弧形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现即使弧形筛表面冲洗干净了,水透过性仍然很差。

后来他们把弧形筛拆了翻过来一看,弧形筛的背面已经糊满了脏东西。

该老板最初选择弧形筛的理由是省钱省电,后来发现冲洗弧形筛专门耗费的人工以及耽搁的生产造成的损失早已超过了省下来的钱。

弧形筛并非不能用,但在高密度、高投喂量的情形下,弧形筛并不适用。

该养殖户如果降低一下养殖密度,喂料时少量多餐也许就能缓解这种情况。

然而在他的养殖规划里,弧形筛是个错误的选择。

再举个例子。

有个养殖场请了一位专家设计了循环水系统,并根据专家的设备选型建议选了合适的设备厂家,这些厂家按照专家图纸安装好了系统的各个部件。

最后系统开机运行时发现了诸多问题,首先是主循环泵的扬程不足,按照图纸要求循环泵只需要4米扬程,安装后发现,管道的弯头有5个之多,4米扬程上去水量根本达不到设计的最大水量,重新换泵发现给泵留的位置又不够大,预埋的固定件要重新砸开,重新埋装。

而且由于是离心泵,每次断水之后泵体里因为缺水无法正常启动。

加装了单向止水阀后,发现水头损失又影响了水量。

等到整个弄完,工期已经比预计的晚了半年。

在这个事例中,专家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厂家也是按要求做事,问题出现在各方的衔接上。

这就体现出系统整体的重要性,如果拆开去做,就会遇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

因此整体系统务必要整体设计、整体施工。

所以我一直倡导的是系统的承建商一定是既要有专家的设计能力,又要有工程公司的统筹施工能力,还要有快速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既是对水产养殖户负责,更是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负责。

一个全要素承建商,目前时髦的叫法是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可以把包括前期设计,系统施工、安装、调试、启动,员工培训、实验室建立,病害防控咨询等一系列都包含在内。

正如我上篇帖子所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设备的拼装,而是一种新模式和新理念的交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