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调查报告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大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本文将对大白菜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
一、大白菜的栽培1.选址:大白菜喜欢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所以在选址时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并进行充分施肥。
2.播种:大白菜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
春季播种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播种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种子的播种量根据地块面积和种植方式来确定,一般每亩播种15-20克。
3.管理:大白菜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引发病害。
需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等。
在幼苗期,可进行喷水灌溉或覆盖黑色塑料薄膜来保持土壤湿润。
4.疏菜:当大白菜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疏菜。
疏菜可以增加光照和通风,促进大白菜的生长。
5.收割:大白菜一般在播种后45-55天左右可以收割。
根据大白菜的大小来确定收割时间,一般在大白菜直径约7-8厘米时进行收割。
1.病害防治(1)黑腐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和叶腋处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贯通叶脉的大黑色斑。
防治方法:集中播种,增加通风,及时除草,避免叶片湿润。
2.虫害防治(1)菜青虫:菜青虫是大白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可以手工捕捉,或者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2)蚜虫:蚜虫群体聚集在叶片背面。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施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
(3)甲虫:甲虫幼虫以大白菜地下茎叶为食,严重时可以导致根部腐烂。
可以手工捕去甲虫成虫和幼虫,或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
大白菜的栽培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光照条件,合理施肥和浇水,及时处理病虫害。
通过科学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也是许多人喜爱的食材。
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
质量,种植大白菜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进行大白菜的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大白菜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
但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大白菜耐寒性较强,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大白菜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大白菜的栽培需要注意水分的供给。
大白菜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尤其是在生长
期需保持土壤湿润。
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部缺氧,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要确保适量
的灌溉,避免积水。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首先要定期巡查大白菜的病虫害情况。
常见的大白菜病害有黄萎病、黑斑病、细菌性软腐病等,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白蝇、菜青虫等。
一旦发现病虫害
的存在,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针对病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首先是病害的预防,包括选择健康的种苗、
合理施肥等。
其次是病害的控制,可以使用病害防治剂进行喷洒处理。
最后是病害的治疗,可以采用适宜的药剂对病害进行控制。
大白菜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需注意土壤、水分及温度的控制,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样才能保证大白菜的正常生长,获得丰收的果实。
白菜病虫害问题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白菜病虫害问题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种植面积广阔,产量高。
由于白菜栽培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甚至影响蔬菜的市场销售。
白菜病虫害问题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白菜病虫害主要有边疤病、炭疽病、白菜黄嵯菌病、菜青虫、菜蛾、白粉虱等。
这些病虫害在白菜生长期间易发生,并且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给白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病虫害,比如化学农药喷洒、人工捕捉、设置粘虫板等。
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对农作物产生残留,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培育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机械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是目前绿色防控技术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制剂、微生物、天敌等对病害及害虫进行防治。
使用一些对害虫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比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
还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比如枯草杆菌、木霉素菌、曲霉等来进行生物防治。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
培育抗病虫品种也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杂交育种、突变育种等方法,选育出一些抗病虫的品种,提高了白菜的抗病虫能力,降低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合理施肥也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白菜的生长期间,合理施肥能够提高白菜的抗病虫能力,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还能够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机械防治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可以通过设置陷阱、粘虫板等机械设备来捕捉害虫,防止害虫的大面积传播。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方法,还可以搭配使用不同的绿色防控技术,比如生物防治与机械防治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白菜报告田间实验报告

白菜调查报告在2013年9月16日到2013年10月28日这段时间内,我们对白菜的生长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定期调查,调查的频率是每周一次;调查及分析如下:一、大白菜生长调查1.调查数据记录汇总调查对象:试验田白菜调查区第8、9、10行最外端的3棵白菜,分别编号为1、2、3;说明: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所调查的编号为2的白菜生长异常,没有结球,叶子呈现细长条状向上直立生长,所以我们没能继续观察进入结球期后2号白菜的生长状况;调查心得:在对白菜生长的连续调查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对于白菜调查的项目和方法有了熟悉的体会,能够熟悉的了解白菜的生长规律,以及在实际的生产当中白菜的产量有哪些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2.白菜生长调查数据分析:根据我们获得的原始数据对株高、开展度以及叶球大小的数据进行了汇总计算了3棵白菜的平均值如表二:调查日期株高CM开展度CM叶球大小CM32013/9/162013/9/232013/10/82013/10/142013/10/212013/10/28依照表二可以做出白菜株高、开展度、叶球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图2、图3:从大白菜生长的株高和开展度图1、图2来观察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前期随着白菜的生长植株的高度和开展度都增加,而白菜的株高在10月上旬开始趋于稳定而,植株的开展度从十月中旬开始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白菜的生长进入了结球期,主要进行叶球的生长和充实,株高和开展度不在有大幅度的增长;白菜于10月上旬进入结球期,叶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从调查的数据作出的叶球体积曲线来看,叶球体积的增大有线性的趋势,但由于调查的样品数量有限不能确定线性增长速率的普遍性;在白菜结球后,植株的株高和开展度都趋于稳定,所以叶球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叶球的直径,所以叶球的增大是由于叶球得到充实后叶球的直径增大;二、收获后大白菜植物学性状调查1. 白菜收获后我们对大白菜的植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表2.表2:大白菜植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调查叶球重量g 2034净菜率% 60球叶数37叶球内叶颜色浅黄中心柱长度cm中心柱基部粗度cm中心柱形状椭圆形顶芽分化和短缩茎侧芽萌发情况帮/叶比中肋/软叶2.白菜品种中白76产量测定:根据实测的有关种植密度的数据以及表2中经济性状的考查可以对中白76进行测产;计算过程如下:行长:株数:14 行距:80~85cm×14=1935棵每亩的株数=6675.85×0.825单个毛菜重量:单个净菜产量:中白76的毛菜产量:3.39×1935=6560Kg中白76的净菜产量:2.034×1935=3936Kg3.白菜解剖调查:4.调查分析:我们所测的一颗中白76的净菜率是60%,与查的资料中75%左右的净菜率有较大的差距,与资料中显示的4Kg左右的毛菜重量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测得的亩净菜产量与中白76的高产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有:我们测的白菜的样本很小只有一株,具有特殊性不能反映种植中大多数白菜的经济性状情况;测得的毛菜产量与现实中种植的中白76的毛菜产量差距不大,但是净菜率不高造成我们的净菜产量没有体现出中白76净菜率高的优势,可能是因为种植过程中因为人的活动或病虫害对白菜植株的外围叶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使得构成产量的净菜重量减小;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在考查净菜的时候去除了过多的外围叶片;。
大白菜制种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预防

干旱
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 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大白 菜生长。
冰雹
使用防雹网等设施,减少 冰雹对大白菜的损害。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滑坡
选择地势稳定、土壤结构良好的地块种植大白菜,避免在易发生滑坡的地段种植 。
泥石流
不在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种植大白菜,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生物灾害预防措施
01
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 抗病性。
田间管理技术应用
合理轮作
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和害 虫的积累。
灌溉管理
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减 少病害的发生。同时,注意排水防涝,避 免积水导致病害加重。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选 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病虫害的高发期。
应急处置
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一 旦发现地质灾害迹象,立即采取 措施进行处置,防止灾害扩大。
生物灾害预警技术应用
病虫害监测
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 制种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
现病虫害的发生。
预警系统
根据病虫害监测数据,建立预警系 统,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提 醒农户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微 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 态环境。
05
大白菜制种病虫害防治与自然 灾害预防效果评估
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防治效果评价指标
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贡献率等指标, 用于评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田间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大白菜制种 田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关系着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大白菜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一、大白菜栽培技术分析1. 土壤选择与改良大白菜生长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湿润透气的土壤。
栽培前需进行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对土壤进行施肥和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腐熟的苗床土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2. 良种选择与播种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白菜良种进行种植。
大白菜的种子一般经过消毒处理后再播种,可以增加种子的存活率。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生长周期确定,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播种时要注意栽植的密度,避免过密造成光合作用不足和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与浇水大白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直接关系着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施肥时首先要进行基础肥的施用,一般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施用。
随后根据大白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补充缺失的营养元素。
浇水要均匀适量,避免积水和干旱,保持土壤的湿润。
4. 管理疏控与病虫防治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疏控以及病虫害防治。
对于大白菜的生长,需要适时进行追肥、追水、放风、松土等措施,维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大白菜的病虫害发生。
1. 病害防治(1)黑斑病:黑斑病是大白菜的常见病害,主要通过种子、植株残体和土壤传播。
预防黑斑病的发生,可以采用轮作、合理施肥和适度的浇水,增强大白菜的抗病能力。
可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进行药剂喷雾等措施来治疗。
(2)立枯病:立枯病也是大白菜的常见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立枯病的防治可以采取种植抗病品种、消毒土壤、合理施肥等措施。
2. 虫害防治(1)尺蠖:尺蠖是大白菜的常见虫害,主要通过虫口侵入植株,造成植株叶片的凋萎。
防治尺蠖可以进行轮作、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大白菜的良好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提高大白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大白菜病毒病发生与栽培技术关系的调查

失 。为 此 。我4 J 年 来先后 对 这 一病 害 的发 生 与栽培 技 术 的 关 系 ,作 了一 些调 查 ,现 整理 出来供 生产 中参 考 。 JL ' l 【 键 词 】 大 白 菜 ;病 毒 病 ;栽 培 技 术 关
三 、 前 茬 与 发 病 以十字花科 作物为 前茬 ,因田间殊 株清除读 彻底 ,只能 提供较多毒源。且因地力关系,而给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 条件 。在 一般情 况下 ,老 采地种 植 白菜 发病就 高于 麦茬地 、 荒地 , 白菜 、 萝 卜 春 春 和恰 马古地种植 的冬 白菜比葱蒜类 为 茬 口的地发病 更重 。如表 2 。据在叶城 县铁提 乡调查 ,以十 布 局与 发病 字花科为前茬在冬 白菜 ,发病率常达 6 % 以上 ,有些地块因 0 大 白菜病毒病 的发生与周围环境关 系极为密切 。甘兰类蔬 发 病早 而重 ,不得 不放 弃 。如 表 2 ( ) 菜 ( 花 白,花椰菜 )以及其他 十字花科 的蔬菜作物 都可与 莲 四 、田间管理 与发病 白菜感染同一类型的病 毒病害 。特别是甘兰类植物还是传毒 昆 田间管理 的好坏 ,直接影 响着 白菜植 株的生 长和抗病 能 虫—— 甘兰蚜的主要 寄主 ,也是 大 白菜病 毒病 的主要 毒源作 力 。根据几 年调查 :灌水少 、中耕管理不及时、松土质量查差 物 。因此大 白菜 地距 离甘兰类植物 的远 近 ,方位都直 接影响 的地 ,尽管播期 、前茬 、田块相临 ,其发病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病 毒病 的发 生。几年来 大面积调查表 明 ,凡离 甘兰类植 物愈 ( 表 3) 见 。说 明苗期 管理 好坏 直接 影 响着 发病 。
、
生而减产 ,过晚冬 白菜包不 了心 ,产品质量和数量都受影 响。
表l
大包菜病 毒病的发生与甘兰距离的关系
春大白菜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

春大白菜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一、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种子纯度高,抗病能力强并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2、适期播种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
苗期在2-10℃条件下经过10-15d即可通过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缓慢。
因此。
选择适宜的播期。
保证苗期温度高于13℃是避免早薹、获得高产的关键。
3、育苗春大白菜育苗宜采用营养钵育苗,配好营养土,消毒,装钵,置于塑料棚内,有条件的可预埋地热线;然后将种子直接播于营养钵中。
每钵1粒。
春大白菜宜浅播。
如营养土偏湿,可播后不覆土,防止烂籽。
大棚内采用多层覆盖保温,寒潮来临时,可在小拱棚上覆盖无纺布或遮阳网等保温材料。
白天高于20℃时,及时通风降温防徒长,移栽前根据苗情,适时通风炼苗。
苗龄在6-8叶,苗期在1个月左右。
12月播种的因环境温度偏低,苗期可延长至40-45d。
4、适时移栽根据移栽时期的天气特点。
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
11月移栽。
一般在3月中下旬收获,采用大棚单层覆盖保温即可。
1-2月移栽。
为防止未熟抽薹需要采用大棚多层覆盖保温。
3月下旬至4月移栽的,可采用小拱棚或露地栽培。
5、田间管理定植后要采用农膜覆盖保温。
管理上以促为主,早追肥,重追速效肥,使植株在高温前迅速包心,控制生殖器官发育肪止未熟抽薹。
春大白菜生育期短、根系分布浅、需肥多,要求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壤土种植。
结合整地,施人腐熟厩肥45t/hm2和三元复合肥750kg/hm2。
定植后用稀人粪尿加尿素75kg/hm2淋蔸:莲座期至结球期加大肥水管理,用尿素300-375kg/hm2、复合肥150-225kg/hm2,分2-3次结合苗情施下。
水分管理保持见干见湿,一般每7d浇1次水。
地膜覆盖栽培时注意增加底肥的用量,并浇透底水。
菊锦大白菜在25℃以上高温条件下,生长衰弱溶易诱发病害。
在10-12℃以下下的低温条件下溶易通过春化阶段,造成未熟先薹。
在栽培过程中要加强温度管理。
夜晚加强保温,白天适当通风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茎:大白菜茎是输送养分和水分的通道,分为短缩茎和花茎。短缩茎是营养生长阶段着生叶片的地方;花茎是着生茎生叶和花、果荚的地方。
3、叶:大白菜的叶即是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又是营养贮藏器官。全株先后发生的叶有子叶、初生叶、莲座叶、球叶和茎生叶。
a、子叶:子叶是贮藏养分的器官。为肾形、光滑、无锯齿,有明显的叶柄、绿色可进行光合作用。
b、幼苗期:发芽期结束后,即转入幼苗期生长。进入幼苗期后,由“异养”过渡到“自养”,即开始完全靠自身制造的养分生长。此期植株的生长力量不大,但生长速度却很快。幼苗期的子叶是互生的。此期叶子要长一个叶环,7—9片叶,此期结束的临界特征为叶从呈圆盘状,俗称“团棵”。在适宜条件下需要16—20天。
c、莲座期:从团棵到第23—25片莲座叶全部展开并迅速扩大,形成主要同化器官,此期结束的临界特征是也从中心叶片出现按褶抱、叠抱或拧抱的方式抱合而出现所谓的“卷心”长相。莲座期是营养生长阶段最活跃的时期,此期外叶形成最多,球叶分化最快,既是功能叶面积增加最快的时期,又是单株增加最快时期,因此它是大白菜生长的关键时期。
b、初生叶:又叫基生叶,是继子叶之后长出的2片真叶。长椭圆形、具羽状网状脉,叶缘有锯齿,叶表面有毛,有明显的叶柄无托叶,与子叶交叉呈十字形。
c、莲座叶:初生叶之后到球叶出现之前的叶片,俗称外叶。叶片倒披针形至倒阔卵圆形,有明显的叶翅,叶片宽大、褶皱,叶片边缘呈波状,叶翅外缘呈锯齿状,叶色有浅绿色至深绿色多种。
d、球叶:也称顶生叶,是大白菜同化产物的贮藏器官。长于短缩茎的中上部,叶片外大内小,外绿内白或浅黄色,外层球叶大内层球叶小,球叶多褶皱、抱合。
e、茎生叶:指着生在花茎上的叶子对植株生殖生长阶段的开花结实具有重要的同化作用。叶片小、先端尖、基部阔,呈三角形,叶片抱茎而生,表面光滑、平展,叶缘锯齿少。
4、花:大白菜的花属于完全花,由花梗、花枚,交叉对生呈十字形。雄蕊6枚,四强二弱。雌蕊一枚,子房上位,两心室,花柱一枚,柱头为头状。
a、返青期:将种株栽于采种田至抽出花薹为返青期。种株在5—10℃时由休眠状态转为活动转态,球叶由白色逐渐变绿,开始发生新根。此期应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新根的发生,以利于中心小叶的伸展,进行光合作用,增强植株的抗寒力,为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生长和开花结实打下基础。
b、抽薹孕蕾期:植株返青后花薹迅速生长,从开始抽薹孕至始花为抽薹孕蕾期。此时,新根不断发生,形成比较发达、分布紧密的新根群。同时花薹上长出茎生叶,并从叶腋处发生花枝,花茎和花枝顶端的花蕾也同时长大。
5、果实、种子:大白菜的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较粗短,成熟后果皮纵裂,种子易脱落。大白菜种子球形,有纵凹纹,红褐或褐色,少数黄色,无胚乳,子叶肥厚。
二、大白菜的生育周期:
秋播大白菜其生育周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个时期。
1、营养生长时期:此期是营养器官生长阶段,经历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和休眠期午个时期。
c、开花结实期:从开始开花到果实、种子成熟为开花结实期。此期花枝不断抽生,茎生叶不断展出,花蕾不断长大并陆续开花、结实。后期果实陆续成熟,茎生叶陆续脱落,最后全株枯黄。要注意及时摘除各次分枝顶端的无效花,以利于果实和种子的生长发育。
三、大白菜对生长环境的需求:
大白菜是适于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蔬菜。它不耐炎热,也不抗寒。大白菜蒸腾强度大,对水分的消耗量大,而其根系分布又较浅,浅层土壤水分易大量蒸发,常造成水分供应不足。光合作用是产生有机物质最重要的途径,对大白菜的生产量和品质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土壤是大白菜耐以生存的地方,是提供矿物质营养和保存水分的场所。因此,温度、水分、光照以及土壤对大白菜的生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应严格要求。
大白菜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调查报告
————————————————————————————————作者:
————————————————————————————————日期:
ﻩ
一、大白菜的形态特征:
大白菜的一生要形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6个不同形态的器官。
1、根:大白菜为浅根直根系,根担负着吸收水分、养分和支撑地上部分德重任。大白菜根由组根和侧根组成,主根粗而长,侧根细而短。
e、休眠期:叶球因气候转冷而被迫进入休眠状态依靠叶片贮存的养分和水分生活。因此,为了减少贮存期间的各种消耗,保证其质量和种株的成活率,要在贮存期间不断地调整温度和湿度,使之处于适宜的范围。
2、生殖生长期:秋播大白菜进入结球期,营养苗端已转变为生殖顶端,只因此期温度日低,日照短,花器生长缓慢,翌春温度日高,日照加长,方能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该阶段又分为:返青期、抽薹孕蕾期、开花结实期三个时期。
a、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在适宜的条件下需要5至6天2片基生叶与2片子叶交叉呈十字形,农民把这种现象叫做“拉十字”,拉十字是发芽期结束的临界特征。发芽期主要消耗种子中贮存的养分来维持生长需要。称为“异养”。因此,种子的饱满度对发芽期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发芽期的生长量虽然很小,但生长速度相当快。从子叶出土到拉十字,重量增加近50倍。这时主要靠幼小的根系供应水分、养分维持其快速生长。因此,发芽期的管理要特别注意保护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