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

合集下载

中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7年9月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一、课题名称:《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研究》二、课题的组员:陈晓蕊吴振宇张雪怡刘玉邬杭静马骅郭镇刘润婕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调查现今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并总结出影响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以及睡眠质量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2、在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上网查找资料,统计调查问卷的方法,能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3、体验研究学习同学相互合作学习的欢乐,培养了组内成员团结合作的精神,提升社会实践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和增大知识面,并总结出课题研究的成果。

四、课题研究使用的方法1、搜索网上相关资料2、询问指导老师相关知识3、进行问卷调查五、研究结论1、在“睡眠质量”方面,高中学生普遍睡眠质量较好。

2、在“入睡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都需要16-30min入睡时间,部分需要31-60min入睡时间,需要60min以上的入睡时间很少。

3、在“睡眠时间”方面,高一学生大部分每天睡眠都大于7h,高二学生每天睡眠在6-7h,高三学生大部分每天睡眠时间在5-7h,极少数人小于5h。

4、在“睡眠效率”方面,高中生睡眠效率普遍较好,大于80%,尤其是高一年级。

5、高中生使用催眠药物的人极少。

六、研究报告正文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报告随着升学、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 高中生的学习负担也日益加重, 睡眠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中学生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国内近期的研究报道, 约 17%的高中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

为了解高中生睡眠状况,本小组于 2017 年 7—8月对六安市高中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新华书店、辅导班、学校等场所随机调查了共95名高中。

1.2 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量表评价高中生的睡眠质量。

PSQI 参与计分的共有 18 个自评条目, 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和对日间功能的影响 7 个成分组成, 每个成分按 0~3 等级计分, 累积各成分的得分为 PSQI 总分, 总分范围为 0~21 分, 以 PSQI 总分≥8 分作为判定睡眠质量的标准, 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研究报告一课题的确定XXX早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已明确规定,要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但近年XXX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

缺觉已是全国中小学生们的普遍问题。

在紧张忙碌的研究生活与睡眠之间如何找到平衡已成为学生首当其冲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内容1,查找资料解释睡眠对于人们的重要生理作用2,睡眠不足对于中学生的危害3,我校中学生睡眠现状4,中学生睡眠质量改善办法5,研究性研究活动心得以及资料摘取三课题目标1,了解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找出相应解决办法。

2,培养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

2,学会基本的研讨方法。

3,培养创新意和能力,发展挖掘求知精神。

一睡眠对于人类的重要性Science刊登的一篇文章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证明了睡眠的重要性:睡眠时可以高效清除脑内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人脑内,多数代谢产物由脑细胞排放到细胞间隙(interstitial space)之间的组织间液中。

另一种排泄的液体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有供给脑部分营养、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与脑细胞组织间液交换,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然后排出脑外。

XXX Xie等人分别在大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以此来观察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

他们发现荧光染料在大鼠睡眠时比清醒时漫衍地遍及得多,意味着睡眠时脑脊液更容易在脑内流动。

进一步研讨发现,睡眠时脑内细胞间隙比清醒时更大,这意味着睡眠时脑脊液更容易进入脑内与组织间液进行交换。

为了证实脑脊液在睡眠时是不是更能够施展作用,作者分别向清醒和睡眠的大鼠脑内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此蛋白的反常聚聚会会议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聪慧。

几篇关于中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

几篇关于中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

几篇关于中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性学习个人总结第一篇国家未来人才,而身体则又是一切的底线,没有好的身体,中学生们将来也难以很好地工作.故选"探讨中学生睡眠不足问题"的研究课题,使学生们明白睡眠的重要性,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身体健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为满足生理需求,一天的睡眠时间应为 9~10 小时.如果睡眠不足,不仅疲劳得不到缓解,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大脑运行工作,适得其反,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熬夜还会导致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专家建议:中学生最佳就寝时间为 21:00~22:00,这段时间内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睡眠能够帮助人们恢复体能、巩固记忆力,其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对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第二天保持清醒和活力。

睡眠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必需满足的一种绝对需要,就像食物和水一样。

据观擦,健康人能忍受饥饿长达三个星期之久,但只要缺觉三昼夜,人就会边得坐立不安、情绪激动、记忆力减退,断定能力降落,甚至涌现一些错觉和幻觉,以致难以坚持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所以,对个每人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不可缺的生活需要。

作为一名青少年,作为一名高中生,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抓住了时间就掌握了成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为了成绩,为了健康,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大学通知书,补上你那不足的睡眠时间,不然精神不济,头脑沉重,对学习提不起半点精神,即使有心无力,为了食图多一点时间,而放弃该有的睡眠时间,放弃更多的读书时间,顾比失彼。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而亲爱的同学们,睡眠不足危害我们的健康,可能导致我们视力下降,还有睡眠不足使我们长不高,大量资料表明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应控制在 8 小时,如果经常低于 8 小时,对我们则不益,所以同学们要少熬夜,休息也是十分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小组的研究和努力,寿中的学子们一定能合理安排时间,还自己一个充足的睡眠!活动,让我了解到了同学们的睡眠状况,同时懂得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关于中学生睡眠状况的研究性学习

关于中学生睡眠状况的研究性学习

关于中学生睡眠状况的研究性学习引言:如今社会对中学生睡眠状况的关注日益增加,因为睡眠是人类生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健康和学习都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此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和家长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睡眠状况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善方法。

研究方法:为了评估中学生的睡眠状况,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

从不同学校中抽取了一定数量的中学生作为研究样本,然后让他们填写睡眠习惯、睡眠质量以及日常活动等方面的问卷。

通过分析问卷回答结果,我们就能了解到中学生的睡眠状况。

研究结果:根据对问卷回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学生的睡眠状况普遍不佳。

首先,他们晚上入睡的时间普遍较晚,大多数中学生都在11点后入睡。

其次,他们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大部分中学生每晚只能获得6到7个小时的睡眠。

此外,中学生的睡眠质量也不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睡觉时很容易醒来,无法持续深度睡眠。

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改善方法:针对中学生睡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

1.提倡规律作息,中学生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通过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表,中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生物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的蓝光对人体的生物钟有干扰作用,可能导致入睡困难。

晚上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睡前1-2小时。

3.睡前放松活动。

在睡前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读书、冥想、听轻音乐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帮助中学生进入睡眠状态。

4.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寝室的安静、温度适宜,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通风良好,都是为了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5.增加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疲劳积累,使中学生更容易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过于剧烈的运动。

结论:中学生睡眠状况不佳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问题。

中国高中生睡眠不足问题进行研讨的研究报告,以及简略的探究过程叙述

中国高中生睡眠不足问题进行研讨的研究报告,以及简略的探究过程叙述

中国高中生睡眠不足问题进行研讨的研究报告,以及简略的探究过程叙述中国高中生睡眠不足问题的研究报告摘要: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中国高中生的睡眠不足问题日益严重。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睡眠不足的现状、原因及其对学生健康和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高中生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学生普遍睡眠不足。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高中生睡眠不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某地区的高中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生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学业压力等方面;访谈则旨在深入了解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具体原因。

三、研究结果1. 睡眠时间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部分学生甚至低于6小时。

2. 睡眠质量不佳:许多学生表示,由于学习压力大,常常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质量问题。

3. 学业压力为主要原因:访谈结果显示,学业压力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繁重的作业负担、课外辅导等。

四、影响分析1. 身体健康受损: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生体质下降,易患疾病。

2. 心理健康问题: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学习效率下降:睡眠不足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五、建议措施1. 减轻学业压力:学校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避免过度压力。

2. 改善睡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空间和时间。

3. 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睡眠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并学会调节自己的作息时间。

六、结论中国高中生的睡眠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减轻学业压力、改善睡眠环境和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有望改善学生的睡眠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简略探究过程叙述: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了解了国内外关于高中生睡眠不足问题的研究现状。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引言
睡眠质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睡眠质量可以与其学
习成绩、压力、体能因素、作息习惯有关。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睡眠质量的情况,从
而为未来改善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学生睡眠质量,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中学生的睡眠习惯;
2. 分析中学生的日常睡眠质量;
3. 探究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我们选择一所中学的2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生占此次研究的半数。

2.访谈法: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学生有关睡眠习惯、作息以及睡眠感受等方面
的信息,以期获得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睡眠质量的情况。

3.问卷法:采用多项选择题,刻画学生的睡眠质量,包括上、下学时睡眠时长,每周
平均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睡眠的满意度等客观指标,以更准确地确定学生的睡眠质量。

四、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20名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平均睡眠效率为80%,睡眠满意度
为60%,其中有15名学生睡眠效率低于平均水平,另外7名学生睡眠满意度不够,且有75%的学生不规律作息。

根据本次研究得出结论:中学生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原因主要与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及
压力水平有关,建议家长要增强关注,鼓励孩子保持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为孩子的身心发
展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篇一」一日之计在于晨。

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那么他的一日之计难免会有些混乱。

因此,睡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重点之一。

人们对中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情况已经见惯不怪了。

但是,处于花季的中学生们,却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到底是睡眠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此,我们对我市中学生的睡眠状况进行了一个调查。

中学生睡眠时间令人堪忧据有效调查显示,中学生在校的睡眠时间一般集中在6-7小时,占数据的48.3%,其次就是5-6小时占31.29%。

甚至有4.08%的中学生睡眠不到5小时,仅有16.33的学生能够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不过学生们周末的睡眠时间普遍都会充足一点,有32.65%的学生睡8-9小时,29.25%的学生睡7-8小时,21.09的学生会睡9小时以上,剩下的就是7小时一下。

可见,大部分学生都会利用周末尽情“补眠”。

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不同年龄段最好的睡眠时间,而中学生(12-18岁)的睡眠时间最好应保持在9小时左右。

可是,现阶段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少了2-3小时。

睡眠作为生命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

因此,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必须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调查时有不少的学生也指出,他们一般在学校睡不够,于是周末回家后就狠狠“补眠”,这样上学时才会有足够精力被消耗。

然而这种“平时睡不够,周末狠狠睡”的睡眠是不健康的。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保证每天正常的睡眠时间,以维持稳定的生物节律,这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事实上,大部分学校都会尽可能地安排足够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睡眠,但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让中学生普遍能够有充足睡眠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众多受访者谈到睡眠质量时,有19%的人表示很好, 63%的.人表示一般,有18%的的人表示较差,当被问及影响睡眠质量主要因素时有,60%的人认为学习的压力导致心理紧张,不能够安稳地入睡,有25%的人表示学校安排的课程紧张,而且休息时间比较少,导致睡眠时间不充足,也有12%认为,宿舍环境不能保持安静,比较喧闹,不易入睡。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一课题名称中学生睡眠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二研究背景目前,中学生的睡眠质量每况愈下,有的学生在上课时打瞌睡,有的甚至趴在桌上睡觉,这不但不尊重老师,而且影响自身的学习与工作情况,使学习效率低下,考试成绩不理想.其实,睡眠问题已遍及全国各个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身体与学习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据调查,全国近80%的学生存在缺少睡眠的情况,这个数字可不可小觑,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睡眠,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时间长,有的人睡眠的时间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样,人每天都必须睡10小时,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差生,这也是一些中学生由小学升到中学的命运,说得深刻一些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兴盛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睡眠与学习情况,我们决定从睡眠着手,研究睡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在繁忙的学习中,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到底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学校家庭在这个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我校40位同学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

四.课题研究基本内容1、了解学生睡眠基本状况2、调查寻找高中生睡眠不足的原因3、列举睡眠不足的危害4、列举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五课题研究过程自从选择了这个课题之后,我们开始在校园针对初、高中生睡眠问题展开全方位地调查,调查程序如下:第一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 第二阶段:在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一些关于初、高中生的睡眠状况第三阶段:发放调查问卷40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更多高中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以及高中生对待睡眠问题的态度第四阶段:进行访谈,通过双方问答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同时向被访谈者提供一些建议,并提供相关睡眠知识第五阶段:资料整理汇总,小组讨论,形成论文六成果展示(一)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一是学业负担过重,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课内课外作业过多,占用睡眠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
2017年9月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
一、课题名称:《中学生的睡眠质量研究》
二、课题的组员:
陈晓蕊吴振宇张雪怡刘玉邬杭静马骅郭镇刘润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调查现今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并总结出影响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以及睡眠质量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2、在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上网查找资料,统计调查问卷的方法,能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3、体验研究学习同学相互合作学习的欢乐,培养了组内成员团结合作的精神,提升社会实践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和增大知识面,并总结出课题研究
的成果。

四、课题研究使用的方法
1、搜索网上相关资料
2、询问指导老师相关知识
3、进行问卷调查
五、研究结论
1、在“睡眠质量”方面,高中学生普遍睡眠质量较好。

2、在“入睡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都需要16-30min入睡时间,部分需要31-60min入睡时间,需要60min以上的入睡时间很少。

3、在“睡眠时间”方面,高一学生大部分每天睡眠都大于7h,高二学生每天睡眠在6-7h,高三学生大部分每天睡眠时间在5-7h,极少数人小于5h。

4、在“睡眠效率”方面,高中生睡眠效率普遍较好,大于80%,尤其是高一年级。

5、高中生使用催眠药物的人极少。

六、研究报告正文
中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报告
随着升学、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高中生的学习负担也日益加重,睡眠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中学生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国内近期的研究报道,约17%的高中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

为了解高中生睡眠状况,本小组于2017年7 —8月对六安市高中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新华书店、辅导班、学校等场所随机调查了共95名高中。

1.2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高中生的睡眠质量。

PSQI 参与计分的共有18个自评条目,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和对日间功能的影响7个成分组成,每个成分按0 ~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的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 ~21 分,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定睡眠质量的标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3统计分析问卷收回后录入Micosoft Excel表格,并用Micosoft Excel 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高中生睡眠质量状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入睡困难项存在入睡困难的人数为42人占调查人数的44.2%,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21.4%。

在夜间易醒或早醒项存在人数为33人占调查人数的34.7%,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24.2%。

在夜间去厕所项存在人数为19人占调查人数的20.0%,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21.1%。

在呼吸不畅项存在人数为15人占调查人数的15.8%,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26.7%。

在咳嗽或鼾声高项存在人数为14人占调查人数的14.7%,其中
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14.3%。

在感觉冷项存在人数为24人占调查人数的25.3%,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25%在感觉热项存在人数为38人占调查人数的40.0%,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36.8%。

在做噩梦项存在人数为38人占调查人数的40.0%,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
10.5%。

在疼痛不适项存在人数为16人占调查人数的16.8%,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 次占该项人数的6.3。

在其他影响睡眠情况项存在人数为27人占调查人数的28.4%,其中其中出现一周大于3次占该项人数的11.1%。

表1高中生睡眠质量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高中睡眠质量最多出现的问题为入睡困难、感觉热、做
噩梦、夜间易醒或早醒等问题。

说明高中生的睡眠质量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2.2睡眠不足引起的情绪状况
由表2可以看出,睡眠不足引起情绪困扰情绪较差的人数为16人,很差
10人,共26人,占总人数27.3%。

对情绪影响较少的人数为69人,占比72.7% 说明睡眠总体对同学情绪影响较少,对少部分同学影响较大。

表2睡眠不足引起情绪状况人数
3、讨论
睡眠是一种保护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睡眠而得到充分休息,从而恢复良好的功能状态。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可导致多种不良身心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情绪、学习负担重和考试成绩占影响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因素的比例较高。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包括升学的压力、每次考试的排名、家长的要求、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障碍等均可成为困扰高中生的情绪因素。

鉴于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和升学模式,学习负担重也是不言而喻的。

4、建议
过重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一直处于睡眠缺失的状态,而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又会影响学习成绩和降低学习效率,并导致学生疲倦和精力不足。

因此,解决和改善高中生睡眠状况的最佳途径是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适当减轻学习负担,以保证高中生的基本睡眠时间。

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舒缓学习压力,辅导学生自我排解情绪困扰,提高学习效率,健康快乐的生活。

七、调查问卷
中学生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八、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邬杭静)
睡眠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然而,在开展这次研究性学习之前,我从没有想过睡眠质量是好是坏这个问题。

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调查,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有关睡眠的,有关心理的,有关合作的……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丰富了课外视野,增加了课外知识,同时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了解。

总而言之,我很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学习到在教科书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这次很有幸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在图书馆的角角落落里,在威尔康的长桌上,都留下了我们共同美好且有价值的回忆。

感谢你们,感谢社团,感谢一中!
心得体会(张雪怡)
中学生的睡眠质量逐变成令人堪忧的事情,本次暑假,我们心理成长社团开展了关于睡眠质量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睡眠生活。

百份问卷,七八社员,一个下午,百名学生。

在书店经过了一下午的调查,每份问卷都是由中学生仔细填写。

回收后,我们进行了统计研究,整理数据。

虽然在发问卷同时被拒绝多次,但我们仍然以耐心取胜,完成了本次调查。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耐心,也学到了钻研精神,在实践中合作,增进了友谊。

实践活动多多益善,也祝我们的社团更进一步。

九、教师评价:
通过同学们的分工与合作,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调查的方法科学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加深了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学习,使他们养成了科学的认知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加强了锻炼。

其调查的结果基本上正确的,符合现在高中生现状,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出发,多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科学素养与团队合作精神。

签名:
日期:年月日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