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财务报表对比分析_(2008-2012).综述

合集下载

伊利综合财务分析报告(3篇)

伊利综合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伊利即品质”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乳制品。

本报告通过对伊利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全面评估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伊利集团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规模及结构根据伊利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其资产总额分别为1,246.28亿元、1,286.42亿元和1,321.42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资产结构方面,流动资产占比最高,达到70%以上,说明伊利集团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 负债规模及结构伊利集团近三年的负债总额分别为798.34亿元、810.53亿元和825.73亿元,负债规模逐年上升。

负债结构方面,流动负债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说明伊利集团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3. 股东权益伊利集团近三年的股东权益分别为444.94亿元、476.89亿元和495.69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股东权益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5.53%、37.34%和37.84%,说明伊利集团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

三、伊利集团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及增长率伊利集团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0.16亿元、878.28亿元和950.11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98%、7.77%和7.94%,表明伊利集团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 净利润及增长率伊利集团近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8.35亿元、53.42亿元和59.17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

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01%、11.11%和10.92%,说明伊利集团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毛利率:伊利集团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1.68%、32.17%和33.21%,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伊利集团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净利率:伊利集团近三年的净利率分别为5.98%、6.09%和6.22%,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伊利集团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伊利集团2008年财务报表分析

伊利集团2008年财务报表分析

2011年第18期●1.偿债能力分析1.1流动比率公司08年流动资产为46.36亿元,流动负债为50.87亿元,比07年分别增长16.87%和61.21%。

07年流动比率为0.91,而08年这一数字为0.66,同比下降了27.5%。

可见,公司虽然在流动资产和负债上都有所提升,但由于流动负债增长大大超过流动资产的增长,导致公司流动比率不足,短期偿债能力面临更大压力。

1.2现金比率公司08年现金比率为0.34,比07年下降2.86%。

这一数字说明公司用现金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明显不足,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1.3资产负债率公司08年总资产为117.80亿元,总负债为69.1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73%,相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9%,26.56%和9.30%。

从静态分析,该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

1.4权益乘数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从07年的47.07亿元下降到08年的25.47亿元,降幅为45.88%。

说明公司已经将核心资产变卖用于经营活动,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1.5利息保障倍数公司08年息税前利润为-19.41亿元,财务费用为0.14亿元,由此计算出利息保障倍数为-134.30,说明公司08年的息税前收入连利息支出都无法保障。

由此可见公司偿债能力存在严重问题。

2.盈利能力分析2.1毛利率公司08年毛利为58.09亿元,比07年增长15.90%,毛利率也从07年的25.89%到08年的26.82%,略有上升。

仅从这一数据看,公司经营状况与上年无较大差异,说明亏损的根源不在此。

2.2销售收入利润率公司08年销售收入为216.59亿元,净利润为-17.38亿元,同比07年增长11.87%和-37958.3%。

销售收入利润率07年为-0.02%,08年为-8.02%。

虽然两年都在亏损,但07年只是公司内部实施股权激励造成的,而08年受行业整体影响,出现巨额亏损。

2.3销售费用率08年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了74.62亿元,比07年增长了90.79%。

伊利财务报告小结分析(3篇)

伊利财务报告小结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本文将通过对伊利集团最新一期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二、伊利集团经营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与利润从伊利集团的财务报告来看,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在报告期内,伊利集团营业收入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净利润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表明伊利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经营状况良好。

2. 产品结构分析伊利集团的产品结构主要包括液态奶、奶粉、冷饮和乳品加工四大类。

其中,液态奶和奶粉业务占比最大,分别为XX%和XX%。

这表明伊利集团在液态奶和奶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

同时,伊利集团也在积极拓展其他业务领域,如冷饮和乳品加工,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3. 市场占有率分析在液态奶和奶粉领域,伊利集团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第一。

其中,液态奶市场占有率达到XX%,奶粉市场占有率达到XX%。

这得益于伊利集团在品牌、产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4. 区域市场分析伊利集团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布局,其产品销售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

在区域市场方面,伊利集团在北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南方市场也在稳步提升。

这表明伊利集团在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伊利集团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从伊利集团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产总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负债总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表明伊利集团财务状况稳健。

2. 利润表分析在利润表方面,伊利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

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表明伊利集团盈利能力较强。

3. 现金流量表分析从现金流量表来看,伊利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表明伊利集团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充裕。

四、伊利集团未来发展前景分析1.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乳制品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伊利蒙牛财务报表对比分析 (2008-2012)

伊利蒙牛财务报表对比分析 (2008-2012)

伊利股份(600887)、蒙牛乳业(02319)2008-2012年度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报告一,中国乳制品行业概述:从1996年伊利上交所上市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到蒙牛2004年港交所上市实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2004年阜阳毒奶粉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等行业大事,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行业两级争霸中的多极化趋势,由伊利和蒙牛组成的两级,为第一竞争梯队,由光明、三元和雀巢组成的多级,处于第二梯队。

乳制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从完全竞争市场转为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代表,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提升,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对乳制品需求逐步提高,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结合伊利及蒙牛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2008-2012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简析伊利及蒙牛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二,行业环境概述:2008年6月4日,我国出台了首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2011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高品质、功能性乳制品,改变重复建设严重局面。

“规划”预计,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

三,伊利乳业概况: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是中国乳业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企业,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会及世博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

四,蒙牛乳业概况: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

蒙牛2007年~2012年财务报表分析

蒙牛2007年~2012年财务报表分析

蒙牛乳业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基本概况公司名称:中国蒙牛乳液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所属行业:工业董事长:郭伟昌办公地址:香港湾仔分域街18号捷利中心10楼1001室法定股本:3000000000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成分不详。

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创业7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

从蒙牛官方网站看,外资成分不详。

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2.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和冰淇淋销量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700多个,至今已累计收购鲜奶650多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20多亿元,仅2005年一年就发放奶款42亿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近9000吨,位居行业第一。

二、蒙牛财务概况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8年~2011年间,蒙牛发展状况良好,收入持稳定上升状态,但是 2011年蒙牛深陷特仑苏添加剂等丑闻,发展速度有所减缓,2011年~2012年的收入呈直线下降趋势。

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

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

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第一篇:蒙牛和伊利的对比指标分析下面我将通过伊利、光明、三元这三家规模不同但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乳制品厂商与蒙牛的比较,来分析蒙牛在乳制品产业的相对经营状况主营业务收入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蒙牛5年来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反观伊利,市场增长动力不足,自08年起被蒙牛反超。

由于伊利后期转价格战为新品推广,逐步搬回劣势,于2010年缩小与蒙牛的销售差距。

净利润除07年外蒙牛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均保持较高的利润,相对而言,伊利净利润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尤其08年受三氯氰胺事件影响,两公司07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伊利亏损更为严重。

总资产总资产显示企业规模的大小,蒙牛作为后起之秀总资产增长迅速,年均增71.8%,并与09年首次超越伊利。

伊利作为老牌乳制品企业总资产稳步增长。

年均增20.6%。

净资产2008年的三氯氰胺事件给乳制品企业带去大额亏损,直接导致净资产下降。

除此之外,蒙牛连年高额的净利润,再加上股东的再投入,使企业净资产高速增长,年均增长81.35%。

康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弱于蒙牛,其10年净资产恢复与07年持平,年均增长35.5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两家公司自净资产收益率走势均已08年为最低点成V字形,伊利的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始终低于蒙牛。

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

由于净利润的大幅亏损导致两公司销售净利率大幅跳水,自08年后两公司业绩稳步回升,距离逐步缩小,并从09年起趋于稳定。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总资产的利用效率。

两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均逐年增加,说明其销售能力增强,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提高。

08年蒙牛首次超过伊利,09、10两年两公司基本持平。

核心指标分析结论• 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蒙牛和伊利的走势均以08年为最低点成V字形,说明其08年盈利能力骤减,反映出三氯氰胺实践带给乳制品行业的大幅震荡。

蒙牛乳业、伊利集团财务分析对比报告

蒙牛乳业、伊利集团财务分析对比报告
3、行业消费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奶制品的营养价值有了深入的认识,消费 群体逐年扩大,需求趋势发展迅速,促进了奶制品品种的多样化。
4、乳制品企业的竞争已从初级的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转入消费行为 细分,寻求差异化和创新化发展阶段。又由于三氯氰胺等问题促使 国家加强了奶制品质量监管,高品质的奶制品成为该行业的走向。 同时近几年的奶价持续上涨为乳制品企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促进 了乳制品企业的发展。
-2000
蒙牛 伊利
2006年 727.35 325.15
2007年 935.79 -20.60
2008年 -948.60 -1,687.44
2009年 1,115.79
647.66
2010年 1,237.27
777.19
除07年外蒙牛净 利润保持稳步增 长,均保持较高 的利润,相对而 言,伊利净利润 水平一直处于相 对较低水平。尤 其08年受三氯氰 胺事件影响,两 公司07年净利润 均为负值,且伊 利亏损更为严重。
公司情况概述
两上市公司的基本概况分以下几方面阐述:
1
行业背景
2 蒙牛乳业、伊利实业公司简介
3
主营业务收入
4 净利润、总资产 及 净资产
行业背景
1、行业技术特征: 乳业技术的专有性不强,各企业在加工技术和成本上差异不大。行 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生产要素易于获得。
2、行业经济特征: 乳业生产受自然资源制约程度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产品大多鲜 活易腐,不耐储藏,消费半径小,需有冷链支持。行业产品具有同 质性,价格竞争和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总资产显示企业规 模的大小,蒙牛作 为后起之秀总资产 增长迅速,年均增 71.8%,并与09年首 次超越伊利。伊利 作为老牌乳制品企 业总资产稳步增长。 年均增20.6%。

财报分析--伊利

财报分析--伊利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班级:财务管理120班小组成员:目录一、公司背景资料(一)公司简介(二)行业地位二、偿债能力分析三、营运能力分析四、盈利能力分析五、发展能力分析六、杜邦分析附录:伊利股份财务报表资料(2008年至2012年)一、公司背景资料(一)公司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作为行业领军者,伊利以振兴中国乳业为己任,在率先完成产业升级之后,正致力于推动乳业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型。

“责任为先”的伊利法则和“绿色领导力”理念一直指导着伊利的战略发展。

在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伊利正全力带领整个行业“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中国乳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地位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几年发展已成为我国乳品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且龙头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

伊利独占鳌头,其资产规模、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等均列首位。

1、伊利竞争优势(1) 奶源优势。

目前伊利集团是唯一一家掌控新疆、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散打黄金奶源基地的乳品公司,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优质奶源基地,优质牧场近800个、其创造的奶联社模式更被业界评为最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奶源基地管理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股份(600887)、蒙牛乳业(02319)
2010-2014年度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报告
一,中国乳制品行业概述:
从1996年伊利上交所上市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到蒙牛2004年港交所上市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2004年阜阳毒奶粉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等行
业大事,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行业两级争霸中的多极化趋势,由伊利和蒙牛组成的两级,为
第一竞争梯队,由光明、三元和雀巢组成的多级,处于第二梯队。

乳制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
程度最高的产业,是从完全竞争市场转为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代表,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提升,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对乳制品需求逐步提高,市场潜力巨
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结合伊利及蒙牛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简析伊利及蒙牛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二,行业环境概述:
2008年6月4日,我国出台了首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2011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高品质、功能性
乳制品,改变重复建设严重局面。

“规划”预计,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
干企业。

三,伊利乳业概况: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是中国乳业行业中规模最大、
产品线最健全的企业,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是
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会及世博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
务的乳制品企业。

四,蒙牛乳业概况: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肩负着“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2012年9月21日起,蒙牛实行大规模换装,在全国商家新包装产品。

五,伊利蒙牛财务概况:
①经营成果单位:百万元
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系在伊利新产品推广成功的同时,蒙牛深陷特仑苏添加剂等丑闻,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以致2012年蒙牛收入严重下降,伊利远远超过蒙牛。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反应一定的行业状况,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伊利蒙牛净利润都有稳步的增长,特别是伊利的增速更加明显,2011年反超蒙牛,重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②财务状况单位:百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总资产差距不断扩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的净资产与蒙牛差距较大,主要系蒙牛2009年进行大规模配股,净资产增加,到2013年基本持平。

六,伊利蒙牛盈利能力分析:
①分析模型:杜邦分析图
②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近五年内,伊利的收益水平在不断追赶蒙牛,直至2011年,已反超蒙牛。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近五年内,伊利的资产运营效率水平2010和2012年均超蒙牛,2013年蒙牛开始反超伊利。

权益乘数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大。

近五年内,2010到2012年伊利的所有者投入一直较蒙牛高,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具有放大效应。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近五年内,伊利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较蒙牛高,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优于蒙牛。

③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维持权益乘数优于蒙牛的前提下,得益于资产周转率的缓慢提升,销售利润率的稳步提高,2013年以前伊利的盈利能力不断赶超蒙牛,2013年已远远超过蒙牛。

七,伊利蒙牛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①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比率,系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指标值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越快。

近五年内,从2010年开始,伊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高于蒙牛,且优势不断扩大,公司应收款回收控制比较好。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
综合性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在该指标上,蒙牛一直优于伊利,但优势在不断缩小。

总资产周转率见盈利能力分析。

②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周转率上,蒙牛指标不断追赶伊利,在2013年得到反超,说明蒙牛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而具体到应收账款及存货方面,伊利和蒙牛各有所长,伊利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远远优于蒙牛,优势还不断扩大,但在存货管理方面,蒙牛要优于伊利,但优势不断缩小,说明伊利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存货管理缓慢提高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的。

八,伊利蒙牛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流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2年伊利流动比率一直劣于蒙牛,但是2013年度,伊利反超蒙牛,2014年蒙牛又领先伊利。

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扣除了不能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2年伊利速动比率远远低于蒙牛,但是2013年度,伊利反超蒙牛,2014年蒙牛又领先伊利。

②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伊利的短期偿债能力远远低于蒙牛公司,主要系伊利的债务融资远远超过蒙牛,其偿付利息的压力也比较大。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资产负债率类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

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2012年伊利债务融资远远高于蒙牛,其偿债压力比较大。

产权比率用来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2012年伊利产权比率远远高于蒙牛,其长期偿债能力较弱。

②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2011-2012年伊利的长期偿债能力远远低于蒙牛公司,主要系伊利的债务融资远远超过蒙牛,其偿付利息的压力也比较大。

(3)综合分析
无论是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还是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2011-2012年伊利各项指标反应的结果都是其偿债能力远远弱于蒙牛,这主要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有关,主要是通过债务融资还是通过股权融资,要看公司实际运营的需要。

十,伊利蒙牛整体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规模相差不大,在盈利能力方面,在销售利润率得到提升的前提下,通过资本结构的放大效应,伊利已赶超蒙牛,这也说明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走出2008年三氯氰胺带来的低谷,同时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强使两家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资产总额高速增长,两家公司已经走出了单纯的价格竞争之路,在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面不断努力,向着更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得益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伊利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并反超蒙牛;在偿债能力方面,伊利重债务融资轻权益融资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偿债能力要劣于蒙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