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致同学们 89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生物上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光、空气、水等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有毒物质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积累 。
四、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有限度
9/16/2019
29
初中生物
巩固练习一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生 态
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
系 统
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
系。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9/16/2019
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
树桩上长出真菌, 会将树桩分解成碎 片,使坚硬的树桩 慢慢腐烂。在树桩 腐烂的过程中,还 有另一类你看不见 的生物在起作用, 那就是细菌。
②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答:会。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 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9/16/2019
9
初中生物
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使苹果腐烂
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
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
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
9/16/2019
2
初中生物
1、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
内,生物与外界环
境形成的统一的整
体叫做生态系统。
9/16/2019
3
初中生物
9/16/2019
4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带答案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带答案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
()A.√B.×2、学校食堂对师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A.比较B.抽样调查C.普查D.生物分类3、在校园进行植物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A.不要随便攀爬植物B.不要随便伤害校园中的各种生物C.要如实地进行记录D.以上都是4、如图所示是某稻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B.图中所含食物链之一为水稻→昆虫→细菌和真菌C.鸟和青蛙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D.该稻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选项是()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夏天变为灰色D.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6、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蚯蚓能翻耕土壤B.鲫鱼的身体呈梭形C.夏天温度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D.农作物遇到干旱会减产8、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下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②、③过程表示呼吸作用,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B.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丙这一级获得最少填空题9、生物的归类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10、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部编)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致同学们》8

致同学们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初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转变学习方式。
能力目标:训练思维、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开展前景。
教学重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实施步骤:导入新课:放一视频?多彩的生物世界?。
〔使学生进入生物世界,体验大自然中生物的美!感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美!〕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
导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转基因;绿色食品等生物科学〔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欣赏: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
〔提高文学修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生物的情感。
〕探讨: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表达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式学习。
〕①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②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③学校食堂周围的树干与其他区域的树干比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④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⑤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答复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根底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拓展:观看视频?试管婴儿?,?生物学的进展?进一步启发学生,平常可以通过看报、看电视、看书、听播送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刚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在此引导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查资料,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答复不全,教师补充。
如:人类基因组方案等。
〕结束语: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工程,然后进行表达交流,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参入学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高山上不同动物的垂直漫衍说明的温度对动物漫衍的影响;戈壁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动物漫衍的影响;“人世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经由过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取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4、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尿液很少是为了适应缺水的戈壁;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冰冷的环境等。
5、生物还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蚯蚓松土”表现生物影响环境6、生态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规模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同一的团体。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体系。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山西省临汾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山西省临汾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
其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对应的诗句不相符的是( )A.生物能生长发育——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B.生物能适应环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C.生物有新陈代谢的现象一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生物影响环境——秋风又见雁南飞3.现在正值油菜花盛开的时候。
油菜花开后会产生种子,种子萌发并能长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油菜的哪一生命现象( )A.生长B.繁殖C.遗传和变异D.生长和繁殖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表面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5.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民喜爱。
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可知,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碳和氢是有机物中重要组成元素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只能由动植物遗体分解而来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D.大气中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将碳又储存于绿色植物中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履虫B.细菌C.蘑菇D.水藻8.下列几种生物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A.寒冷地带的森林中针叶林较多B.人参、三七适宜在密林下生长C.小麦、玉米在强光下才能长得旺盛D.仙人掌适宜在沙漠干旱地区生长9.通过阅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的开篇——“致同学们”,你知道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部编)人教生物七年级上册《致同学们》37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以后生物教学打下根底。
2、初步了解生物学的研究方向以及教学流程方法等,以便适应以后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综合运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四、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ppt课件、生物课堂相关资料。
2、课件制作要生动、简洁,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功能要明显。
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环节动新课情景激趣: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你是否感引导分析结合实引入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美?际答复视频播放视频:变化的世界,你准备好了吗?观看视感知播放视频频,激发学习动力和谈谈感受。
11、根据已有知识,谈谈身边的生物以及未互动来开展的方向。
点评2、引导补充,结合PPT展示。
实验3、抛砖引玉,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操作用生物相关原理或概念来解决。
怎样学好生物学?合作交流盘点一、生物学收获1、概念〔板书2、研究范畴设计〕3、重要性二、怎样学好生物学三、学习生物的几点要求质疑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还有答疑提出来,让大家来帮助解组织、巡视、指导、点拨、评价、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组织小结点拨评价组织解疑1、列举2、答疑3、分析1、合作交流。
2、引导分析、相互评价。
1、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谈收获、谈感受。
1、质疑2、答疑2。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梳理

因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必考学问点梳理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养分 呼吸 排出废物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生长和生殖 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 非生物因素 态列举〔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素 生物因素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转变着环境。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亲热的联系。
生态系统:在肯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局部:阳光、空气、水等。
生 态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 系 构造,称为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条食物链彼此穿插连接,形成食物网。
统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
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动调整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是有限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全部生物的共同家园。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外表。
海平面上下 10 千米内的范围。
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全部生物共同的家园。
如有毒物质随食物链的积存。
★探究的一般过程:(1) 提出问题:能觉察并书面表述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2)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学问,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设想。
(3) 制定打算:拟订探究打算;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设计比照试验,把握单一变量,重复屡次试验。
(4) 实施打算:收集牢靠的证据、数据,并能评价证据、数据的牢靠性。
生物局部★生态系统的组成细 构 (5) 得出结论:用多种方式来描述现象,分析和推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6) 表达和沟通其次单元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根本构造和作用:能指出 1.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 〔转换物镜〕4. 物镜 5. 载物台 6. 镜臂 7.光圈〔调整光线亮度〕 8.压片夹 9.反光镜 10.镜座 11.粗准焦螺旋〔调整图象清楚度〕 12.细准焦螺旋〔调整图象清楚度〕★2、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看;使用后整理 复原。
七年级生物上册《致同学们》教案阅读指南

尊敬的同学们: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你们是否好奇地翻开了《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发现了一张名为《致同学们》的阅读指南呢?这份阅读指南,是为了让你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更有兴趣地读懂生物教材而设计的。
这份阅读指南的第一部分,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学概念、知识点和词汇。
在阅读教材前,你们可以上网或者参考生物课本,对这些概和知识点做一些预习,这样在看教材时就会更加轻松自如了。
如果你们对某一个概念或知识点还是有疑惑,那么可以多看几遍教材,或者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第二部分是针对不同章节的阅读指南。
每一章节都有一个小标题,并简要介绍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在看教材时,建议大家先读这个小标题,这样可以让你们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搞清楚每个章节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部分是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生物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建议大家认真阅读,重点记忆。
有些知识点可能需要结合图片或实验进行理解,那么需要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和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这份阅读指南还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生物科普知识,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发你们对生物学的更多思考和探究。
生物学是一个充满生命和惊喜的科学,我们学生应该从中汲取知识和思考的力量。
希望这份阅读指南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激发你们对这门科学的热爱。
祝愿大家在学习中越来越优秀,生活中越来越精彩!
教师: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
《致同学们》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希望探索其中的奥秘。
而生物学这门课刚好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生物学这门课,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
《致同学们》这部分涵盖了整个初中四本书,八个主题的生物学知识。
本节课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生物学?如何学好生物?学习生物的重要性等,上课之前以几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感受其中的乐趣,为今后的生物教学做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生物学。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学好生物学这门功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动脑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什么是生物学?
2、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2 / 4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六、教学用具:
动物彩图,相关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七、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
生:生物课
师: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设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门课很好奇。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讨论这几个问题:我从哪里来?
我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从哪里来?
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来?
电脑聪明还是人脑聪明?
人脑能和电脑一样连网吗?
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争先恐后回答
师:让我们快乐地走进生物课堂,欣赏多彩的生物世界生:观看视频
师:你们喜欢生物吗?
生:喜欢!
师: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
生:动物,植物,微生物
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3 / 4
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感受生物的多姿多彩(老师在一旁引导解析)
师: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就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所以,什么是生物学呢?
生:生物学是研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师:生物学在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有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的生活也分不开。
生:观看图片,了解生物学的重要性
师:我们看看PPT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注射到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
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
(还有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师: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1、课前十分钟预习
2、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言;
3、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4、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5、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生物啊?
生:有!
4 / 4
师:只要做到这几点,那么你们肯定会喜欢上生物的自豪——为自己的好奇心而自豪
愉悦——为提出好问题而愉悦
兴奋——为动脑动手、主动探究而兴奋
快乐——为交流与合作而快乐
充实——为理解和欣赏而倍感充实
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生物学的=科研成果。
生:带着好奇进入科学前沿。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来结束这美好的一
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