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姑娘米贵阳布谷鸟杜鹃子规的区别
17种常见鸟鸣辨别指南:整天喊“光棍好苦”的原来是它!

17种常见鸟鸣辨别指南:整天喊“光棍好苦”的原来是它!春夏之交,除了沁人的花香,当然也少不了“鸟语”。
即使在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城镇里,也有不少鸟会利用绿地繁衍生息。
今天的你有没有再次听到那个让你耿耿于怀的鸟叫声——高亢激昂,几个音节不断重复,越听越像人话......到底是谁在叫啊喂?!我们列举了17种常见的鸟鸣,每种鸟都配上了音频或视频,方便你下次听到鸟叫时可以对照使用。
♪让人过“耳”不忘的鸟♫虽然鸣禽拥有最动听的歌喉,但最有辨识度的却是那些不擅鸣叫的鸟类,如杜鹃等攀禽。
因为它们的音调变化很少,几个音节不断地重复,而且从早到晚都能出现,洗脑指数五颗星。
♪四声杜鹃别说你没听过 | xeno-canto这是著名的“光棍好苦”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作为夏候鸟,四声杜鹃在每年4、5月份陆续迁回我国的大江南北,主要栖息在低海拔的山林地区。
它们隐匿在树冠中通过鸣叫声来吸引配偶,你可能没见过它的真身,但抑扬顿挫、高亢激昂的叫声,你一定听过。
四声杜鹃真身| Md shahanshah bappy / Wikimedia Commons四声杜鹃开始鸣叫的时间恰逢春耕时令,于是在农民伯伯的耳中,它们的叫声如同在提醒“快快播谷”;而在单身人士看来,这四个音便成了“光棍好苦”的哀叹。
♪大杜鹃是谁闹钟响了,快关掉!| Wildlife World / youtube四声杜鹃的近亲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也有着魔性的叫声,它就是传说中的“布谷鸟”。
大杜鹃的“布谷”也好似在催人不误农时,及时播种。
与四声杜鹃不同的是,它们更加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栖息,便于找到“寄主”东方大苇莺的巢。
杜鹃科的很多鸟类都具有“巢寄生”的习性。
它们把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里,连孵化、喂养的重任也交由寄主。
被巢寄生的黄喉歌䳭(jí)正在给红胸杜鹃幼鸟喂食| Alandmanson / Wikimedia Commons♪鹰鹃和噪鹃杜鹃科的不少鸟都因为叫声而被冠以“生动”的俗名,如被称为“贵贵阳”“米贵阳”的鹰鹃(Hierococcyx sparverioides),以及被叫做“姑母”“哥虎”的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1)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诗人,诞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 隆(今四川江油)。他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 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美誉。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 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 汲取营养,使其诗歌具有特殊的瑰丽绚烂的色 彩。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 护细行”,也就是说,他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 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 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用“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 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 同情和关心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艺术特色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展示了凄楚、黯
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苦的心情。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
将“愁心”寄予,化抽象情感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 浪漫主义色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心之情。
板书设计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善于写边塞诗和送别诗, 其诗以七绝见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 气势雄浑,XXX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送别 诗不重伤离重慰别,XXX高昂爽朗大气。早年贫贱,困于 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在京城长安做官,天宝年 间他被贬到龙标做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背景链接
再读,赏析诗歌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点明了什么季节?有什么作用?
暮春时节
“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漂泊 “子规鸟”即杜鹃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 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 悲惨命运的担忧,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杨花落 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清华园印象

清华园印象出处:强国论坛时间:2000-11-7 12:16:46【方舟时讯】我是在1992年走进清华园的。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清华,但它在我心中一直只是一个神圣的所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事实上,对于我来说,要望见它也是不容易的事:它离开我太遥远了,两三千里的距离呀。
我第一次”望见”它是在1966年。
那年我刚刚小学毕业,随着”大串连”的人潮涌进了北京。
一下火车就被接待站安排住进了北师大后面的一所小学。
我们要在这里住一些天,等待毛主席下一次的接见红卫兵。
我们无事可做,除了上街看大字报,就是去看天安门广场,逛王府井大街。
我还曾经一个人花了半天时间,沿着学院路走了一个来回,顶着初冬刺骨的寒风,满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打量着路边一所所闻名已久的和还不曾闻名的大学学府。
那个灰蒙蒙的下午,唯一使我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心仪已久的清华。
后来还是在几天后去颐和园的路上,坐在公共汽车上不经意的一瞥中,从一个胡同口望进去,看见了它。
白底黑字的一块板子上,清清楚楚写着”清华大学”几个字。
我因此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好像又长了一些见识。
虽然仅仅只是校门口的一瞥而已。
第二次见到它要等到18年以后。
1984年我考上公派出国研究生,出国之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集训10天。
一天一位湖南籍的老乡约我去香山看红叶。
当公共汽车开过五道口的时候,我突然记起来,这个地方似曾相识。
不错,我终于又在那个老地方见到了它。
一切是那么熟悉,一点也没有变化。
心里很有一些激动。
又过了八年,这次终于走进来了。
同来的不止我一个,我还带来了老婆孩子。
不仅是来看看,而是要住下不走了。
那天夜里,当载着我们的汽车从机场一直开进挂着那块白底黑字招牌的大门时,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回家的感觉。
尽管在这里我没有一个亲人,甚至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这是一种从心底深处涌出来的感觉。
那一幢幢亮着灯火的楼房,那一棵棵夜风中摇曳的树影,都仿佛是熟悉不过的,就象是从早年的梦中走出来的一样。
我们在照澜院的高二楼里住下来了。
静湖之恋

静湖之恋作者:余景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2018年第12期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它正式的名字。
谓之“静湖”,是因为它静静地藏在南山上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羞答答地露出一湾秀水,宁静得如同一块绿宝石一般。
在五月一个雨后的下午,我们不知穿过了多少片树林、竹荫、山峦、沟谷之后,透过一片密密匝匝的浓荫缺口,一眼便望见了它灵动的影子。
我们迫不及待地攀壁扶藤、连滚带爬来到了它身边。
当它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像一位新婚出阁的少女,轻轻掀开朦胧的面纱,在倚门回首的那一刹那,满眼秋波,羞涩含烟,凝注一汪脉脉的深情,向我们嫣然一笑。
眼前这澄澈碧透的湖水,我们不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它拐了多少弯、分了多少岔、漫过多少兰亭水寨,才延伸到了我们脚下。
湖水静静地沉寂在远离尘嚣的大山腹地,大山搂护着湖水,湖水依恋着大山。
大山的阳刚之美和湖水的阴柔之美,在这儿完美契合。
我尤其羡慕湖对岸那两株嫩绿的芭蕉树,它们像一对静默的恋人倒映在湖中,娟好静秀,体态婀娜,像两位翩翩起舞的凌波仙子,顾盼流连,玉树临风,娇袭一身的怜爱。
还有那几蓬倒垂的竹影,拖着长长的绿裙,宛如一群孔雀仙子在湖边静静浣洗梳妆,瑶环瑜珥,翠羽流苏,仿佛能听見它们银铃般的嬉笑。
其实,这一切都无须你仰头,全沉浸在你眼前这一片波平如镜的湖水里。
山是绿的,岸是绿的,湖底的水草是绿的,整个湖面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温润得让人心尖痒痒的。
湛蓝湛蓝的天空恰似一块巨大的蓝色水晶,从四面的山峰之巅静静滑落,悄悄融进了湖里,也变成了绿色。
随行的一位美女作家望着这一抹绿色沉默了半天,笑着说,这太漂亮了,给它取个名字吧。
我说,叫它“碧湖”或者“黛湖”那太俗套了,就叫它“女儿湖”吧,因为它太清纯、太鲜嫩、太柔曼、太妩媚了。
其实,用“女儿”来命名一湖水,这不是我的发明,在朱自清先生笔下,关于梅雨潭的“绿”是这样描绘的:“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于是作者面对这醉人的“绿”,产生了奇幻的想象:“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它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它必能明眸善睐了。
米姑娘、米贵阳、布谷鸟、杜鹃、子规的区别

离开重庆已近五年。
竟然听得幼时在家乡听到的鸟叫声:米贵阳,米贵阳。
很是哀怨。
突然想到,会否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子规呢。
然后就去查了一下。
才发现不止我一人有这样的米贵阳情结。
于是很快查到,这是杜鹃中的一种,名鹰鹃。
分布在中国的南部。
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查得杜鹃有四种:鹰鹃,大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
鹰鹃——米贵阳,米姑娘,子规大杜鹃——布谷鸟四声杜鹃——快快割谷、豌豆八哥小杜鹃——that's your choky pepper关于米贵阳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把自己心爱的人在的地方“清滩”听成“青山”,每年便化为鸟到青山四处喊着爱人的名字,寻找。
不过不知为何,幼时记成了米姑娘,而非米贵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住着善良勤劳的人们。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叫米贵阳的男孩和一个叫阿梅的女孩,他们是属于那种“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类型。
他们的童年是在山上掏鸟蛋,溪水中摸鱼虾渡过的,不经事的童年很快过去,在无忧无虑中,阿梅渐渐长大了。
山上的泉水,使得阿梅长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成了百里挑一的大美女。
有好人就有坏人,就像有羊群就会有饿狼一样,村里的财主,看上了阿梅,在软硬兼施下,以一百两银子将阿梅买进家里当丫鬟,准备等阿梅长大当妾。
这可急坏了米贵阳,因为他和阿梅早已早已心心相印,私定终身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米贵阳上财主家去理论,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他被家丁暴打一顿,财主也放出话来,想要阿梅,就拿五百两银子赎人。
五百两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米贵阳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啊,他只有拼命的赚钱,开始,他养猪,他精心饲养,把小猪养得很好,因为那是他的希望,看着小猪渐渐长大,米贵阳满心欢喜,因为可以换银子救阿梅。
谁知这消息被财主知道了,又派人把他的小猪抢跑了。
杜鹃鸟别称

杜鹃鸟别称杜鹃鸟的别称是子规,也常被人们成为布谷鸟,杜鹃鸟一般生活在热带或是温带的树林里面。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主要是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
有三分之一的杜鹃有巢寄生现象。
它属于林业益鸟。
关于杜鹃的诗词歌赋很多,最典型的典故是望帝化杜鹃的故事。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
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
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
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
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
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
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
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
春末夏初,便向北飞。
它自己不会做窝,也不孵卵,平均每年产蛋2-10个,却把产的蛋放在画眉、苇茑的巢窝里,让这些鸟替自己精心孵化。
而且它每飞到一个巢窝里只产一个.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
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小存有不显差异。
同时宿主对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
对宿主繁殖影晌,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
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出,它又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从而独享义亲抚育,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
杜鹃鸟的叫声有独特的特点,杜鹃鸟一般生活在热带树林里面。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课件

王观简介:
王观 (公元1035-1100年)字 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仁宗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知 扬州江都县事。在任时作《扬 州赋》,神宗阅后甚喜,大加 褒赏。相传曾奉诏作《清平 乐》〕“黄金殿里”词一首, 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认为亵 渎了神宗赵顼,第二天便被罢 职,遂自号逐客。最后为一介 平民。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 生动风趣,近于俚俗,却又谑 而不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与词的区别是什么?
浣溪沙
作者: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 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 白发唱黄鸡。
注释:
萧萧:同潇潇,雨声。子规,杜鹃的别名。 休将:不要。白发,指老年。 浸:泡在水中 子规:布谷鸟。 白发:老年。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 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 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 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译文: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好像是眉峰攒聚。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有山有水风景很 美的地方,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 (鲍浩然)回去了。 要是到江南(江苏 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6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1)

根据本课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 1、给下列字注音 :譬( ) 勰( )瀛 ( )彀( )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花huì( ) zhì( ) 理名言 相得益zhāng( )
•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意思:
• 称道不置:
至理名言:
• 相得益彰:
5、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作 者( )
板书设计
古诗
唐
宋
大
诗
人
诗
唐宋大诗人
中的Biblioteka 物候石头传语
花鸟传语 白居易 王安石 刘禹锡 杜甫 陆游
物候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
关心百姓疾苦 留心物候
春
夏
秋
冬
请你根据文中的介绍,给物候下一个定 义
• 物候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 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所引两句诗的目的在于什么? 2、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
• 答案1: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进而引出本文说明的目的。
• 答案2: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 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 然。
的物候学知识是? 2、引用李白诗和王安石诗在于说明什么? 3、引用李益诗、刘禹锡诗、王之涣诗在于说明什
么? • 答案1:第一是芳草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
第二是这种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 草就苏醒了。
• 答案2:为了说明树木抽青是初春重要指标。
阅读第六、七段同学们是否发现文中 出现了“杜鹃”、“布谷”、“子规”三 种鸟的名子,然而我们一般认为这三个名 子实际上指的是一种鸟?同学们请查阅资 料,进行探研然后写一二百字的小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姑娘米贵阳布谷鸟杜鹃子规的区别
————————————————————————————————作者:————————————————————————————————日期:
离开重庆已近五年。
竟然听得幼时在家乡听到的鸟叫声:米贵阳,米贵阳。
很是哀怨。
突然想到,会否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子规呢。
然后就去查了一下。
才发现不止我一人有这样的米贵阳情结。
于是很快查到,这是杜鹃中的一种,名鹰鹃。
分布在中国的南部。
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查得杜鹃有四种:鹰鹃,大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
鹰鹃——米贵阳,米姑娘,子规
大杜鹃——布谷鸟
四声杜鹃——快快割谷、豌豆八哥
小杜鹃——that's your choky pepper
关于米贵阳的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把自己心爱的人在的地方“清滩”听成“青山”,每年便化为鸟到青山四处喊着爱人的名字,寻找。
不过不知为何,幼时记成了米姑娘,而非米贵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住着善良勤劳
的人们。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叫米贵阳的男孩和一个叫阿梅的女孩,他们是属于那种“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类型。
他们的童年是在山上掏鸟蛋,溪水中摸鱼虾渡过的,不经事的童年很快过去,在无忧无虑中,阿梅渐渐长大了。
山上的泉水,使得阿梅长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成了百里挑一的大美女。
有好人就有坏人,就像有羊群就会有饿狼一样,村里的财主,看上了阿梅,在软硬兼施下,以一百两银子将阿梅买进家里当丫鬟,准备等阿梅长大当妾。
这可急坏了米贵阳,因为他和阿梅早已早已心心相印,私定终身了。
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米贵阳上财主家去理论,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他被家丁暴打一顿,财主也放出话来,想要阿梅,就拿五百两银子赎人。
五百两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米贵阳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啊,他只有拼命的赚钱,开始,他养猪,他精心饲养,把小猪养得很好,因为那是他的希望,看着小猪渐渐长大,米贵阳满心欢喜,因为可以换银子救阿梅。
谁知这消息被财主知道了,又派人把他的小猪抢跑了。
米贵阳真是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阿梅听说了,也很伤心,托人带话给米贵阳,她说,她也要存钱,存一两就是五百分之一了,就会离五百两近了。
米贵阳听了,倍受感动,刚好,邻村的人有人要去当纤夫,他就跟去了。
虽说,当纤夫钱会多很多,会很累,会很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米贵阳已经豁出去了,为了早日救阿梅出苦海,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当阿梅知道,心上人为了赎自己,去做纤夫了,很是担心,暗暗流泪,只有每天为他祈祷。
他们彼此就在相思中渡过艰难的每一天,为了心中的希望,每天加油,努力着。
日子很艰辛,但,他们发觉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冬去春来,转眼一年多过去了。
他们也仿佛已经看到了春天,他们离他们的幸福也越来越近了的时候,命运却又开始作弄起这对有情人来。
终于,一次米贵阳在经过一个叫“青滩”的地方,船触礁了,全船的人除了一人,都遇难了。
当剩下的人,把噩耗带回村里时,阿梅她晕了过去,醒来后,就偷偷的不顾一切逃离财主家,她怎么也不相信那个说会深爱自己一辈子的人,会和自己养很多很多小孩,会和自己一起变老的人,就那样没有了。
她坚信米贵阳一定还活着,她。
要去找她的心上人,但是,她迷糊中把“青滩”听成了“青山”,于是她就在青山上呼唤着心上人的名字“米贵阳,米贵阳......”,不分日夜的叫着,后来,时间久了,慢慢的阿梅变成了一只鸟儿,但是还是在呼唤着“米贵阳,米贵阳.......”,再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鸟儿叫做“米贵阳”,这个称谓一直到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