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肌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合集下载

立安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立安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喘急,坐卧不宁。 用法:每服2钱,食后、临卧白沸汤调下。
5《医方大成》卷九引《济生》。
组成:杜仲(去粗皮,锉,炒令丝断)、橘核( 取仁,炒)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每服入盐少许,食前温酒调服。
立安散5方
1《杨氏家藏方》卷五。
组成:穿山甲不拘多少(用温水洗去原着肉皮 膜,好配醋浸,炙令焦)。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疼正发。 用法:每发时,烂锉薤白1茎,抄药1钱,食后热 酒调下。
2《古今医鉴》卷十。
组成:当归1两,官桂1两,玄胡索(炒)1两,杜 仲(姜炒)1两,小茴(炒)1两,木香5钱,牵牛 1钱(半生半熟)。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气滞腰痛,并闪挫腰痛、肾虚腰痛。 用法:每服2匙,空心陈成:皂角1条(不蛀者,去黑皮并子),江子3 粒(去壳油),半夏3粒,杏仁3粒(去皮尖,炒 焦黄色)。
功能主治:暴嗽。 用法:每服半钱,生姜汁调,放手掌中,口(饣 舌)吃。立效。
注意事项:忌炙煿油腻物。
4《杨氏家藏方》卷八。
组成:麻黄9两(去根不去节,炒焦黄),石膏1 两半(生用),罂粟壳1两(蜜炒),苦葶苈半 两(微炒),藿香半两,人参(去芦头)1分。

平肌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平肌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平肌散5方
1《御药院方》卷十。

组成:炉甘石(烧)1两半,龙骨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诸疮久不敛。

用法:每用干掺患处,上用膏药贴。

2《直指》卷二十二。

组成:老狗头骨1分,露蜂房1分,生发(各烧存
性)1分,新桑白皮半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漏疮久不合。

用法:加轻粉、麝香少许,津唾调敷,干则掺。

3《活法机要》。

组成:密陀僧1两,花蕊石(二物同煅赤)1两,
白龙骨1两,乳香(另研)1钱,轻粉1钱,黄丹2
钱半,黄连2钱半。

炮制: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诸疮久不敛;痔痈。

用法:和匀干掺。

4《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组成:黄狗头骨(烧灰)1钱,鲮鲤甲(烧灰)1
钱,乱发1团(指大,烧灰)。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瘰疬已成漏疮,岁久不愈;痔疮久不
合者。

用法:如疮口已干,用自津唾调湿敷之,日3-4
次。

5《医学纲目》卷十八。

组成:密陀僧(煅)1两,花蕊石(煅)1两,白
龙骨1两,乳香(另研)1钱,轻粉1钱。

炮制: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诸疮久不敛。

用法:干掺。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1.麻黄汤-麻用桂杏草,汗平喘功最好黄汤发风寒束表肺气郁闭卫气郁遏腠理闭塞营阴涩滞肺气郁闭风寒在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苔白脉浮紧君-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臣-桂枝:解肌散寒 透营达卫佐-杏仁:降气平喘使-甘草:制约麻黄解表峻烈 调和药性2.桂枝汤-桂枝主解肌表,桂芍甘草姜大汤枣风寒表虚营卫不和卫与邪争径气不舒营阴外泄腠理不密胃失和降肺气失宣发热恶风头痛身痛汗出鼻鸣干呕君-桂枝:发表解肌 温助卫阳臣-芍药:敛阴和营 酸甘化阴佐-生姜 调和营卫 大枣 温胃和中使-甘草 益气和中重点:麻黄汤 桂枝汤的异同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川芎防,辛芷生地芩草苍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生地黄芩散寒祛湿 太阳祛风解表 祛湿 太阳散寒止痛 太阳阳明祛风活血止痛 厥阴 少阳滋阴祛热制约风药温燥之性湿困肌表风寒束表恶痛发热 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而渴4.小青龙汤-小麻芍桂,辛草甘姜半五味青龙汤表寒里饮营卫郁滞肺气郁闭引动水饮恶痛发热 头痛无汗咳嗽气急 不得平卧眩晕心悸气化失司 小便不利苔白润 脉弦紧气机失调解表化饮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桂枝 温阳化气生姜 半夏 温肺化饮细辛 五味子敛肺平喘敛阴和营防辛散温燥耗气伤阴5.散银翘-散用蒡薄,甘桔芦根豆豉合银翘荆风热袭表卫肺卫与邪争腠理开合失司发热 恶寒发热汗出不畅 无汗风热上扰肺气不宣上蒸咽喉风热在表灼伤津液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银花连翘宣散透邪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辛散开邪豆豉荆芥开皮毛以达邪桔梗清利咽喉芦根竹叶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药性6.桑菊饮-辛凉平桑菊,薄芦根甘桔杏剂饮翘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舌苔薄黄风热袭表风热表证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芦根杏仁甘草疏散风热清透肺络疏散风热清透热邪清热生津宣肺化痰肃降肺气重点:1.银翘散的配伍特点 银花连翘为君药2.银翘散 桑菊饮组成,功效主治的异同肺热雍盛热喘石膏-清泻肺热麻黄-宣肺平喘 开表散邪杏仁-宣气平喘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邪热雍盛肺失宣降邪热犯肺汗出喘咳气急身热口渴无汗脉滑数7-麻杏甘石汤8.升麻葛根汤麻疹外感时邪腠理闭塞肺胃蕴毒郁汗肌肤浸淫血脉凉血清 透芍药-凉血和营甘草-调和药性葛根-清热解毒升麻-解肌透疹9.毒散败-人毒草芩芎,羌柴前枳同参败独壳气虚寒风邪湿困束肌表元气不足风寒束表湿困肌表肺气失宣脉浮垂而无力恶寒发热肢体疼痛胸闷咳嗽人参-扶正祛邪羌活独活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川芎前胡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散风邪桔梗茯苓枳壳祛痰止咳 宣利肺气理气宽胸 渗湿健脾薄荷生姜疏风解表10.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传导失司雍聚肠道实热积滞气机阻滞(清阳) 大便秘结大黄-荡涤肠胃泻热通便芒硝-软坚润燥枳实-行气散结 消痞除满厚朴-下气消胀日哺积热手足汗出(燥)口渴口唇焦烈舌焦黄或焦黑脘腹痞满腹痛据按脉实有力(痞满实)重点: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组成、用法、主治等的不同11.大附子黄汤寒邪凝聚积滞内停手足不温舌苔白脉弦紧大黄-泻下导滞附子-制约大黄寒凉之性温阳散寒细辛-散寒止痛便秘腹痛12.川煎济-川膝肉蓉,升麻枳同济归苁泽泻壳肾精亏虚便秘头晕眼花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肾不生髓筋骨失养气化失司髓海生养大便秘结传导失司大肠失其温煦濡润苁蓉-润肠通便温阳滋阴当归-滑肠通便养血润燥牛膝-补肾填精下行降浊枳壳-行气宽胸泽泻-渗湿泻浊升麻-升举清阳补中寓泻以升助降补中有行13.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药,大枳朴麻杏黄脾失健运胃肠燥热津失输布大黄厚朴枳实-泻下热结蜂蜜-制约大黄 润肠通便芍药-益阴活血传导失常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渗注膀胱杏仁-润肠降气麻子仁-润肠通便14.小柴胡汤-小柴胡主少,柴芩夏草姜汤阳参枣少阳证胃失和降扰及心神正邪相争互有胜负默默 不欲饮食 喜呕柴胡(散) 黄芩(清)人参甘草大枣半夏生姜脉弦 苔白往来寒热胆经热盛口苦目眩咽干径气不舒胸胁胀满透泄外达 疏畅气机清泄胆热调和药性 益气和中降逆止呕(扶正御邪)15.蒿芩胆清汤-蒿芩胆竹茹半,枳苓碧玉散清壳陈呕黄涎而粘湿浊中阻苔腻往来寒热热重寒轻热邪偏重胸腹痞闷青蒿黄芩青黛竹茹枳壳半夏茯苓陈皮清热透邪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胆宁神 化痰合胃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行气化痰渗湿健脾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重点:与小柴胡汤功效、主治等异同16.逍散遥七情脾失健运血虚肝郁食少乏力苔薄白脉虚弦胁肋胀满月经失调头晕目眩眼目干涩唇甲无华舌淡柴胡当归白芍疏肝解郁养血柔肝白术云苓甘草益气健脾煨姜温胃和中薄荷疏肝散热肝 抑木脾 扶土17.痛要方泻肝旺脾虚 腹痛白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燥湿 醒脾助运(补燥)防风-散肝舒脾 胜湿止泻芍药-柔肝缓急(行升)泄泻补脾土虚乘木抑肝18.半夏心泻汤少阳证热陷中焦虚寒内生误下热邪内陷升降失常运化失职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痢干姜半夏温阳散寒降逆止呕散结除痞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心下痞满肠鸣下痢呕吐19.大柴胡汤少阳证阳明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硬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和解少阳泻下热结柴胡-透邪外达芍药-缓急止痛黄芩-清泻热邪大黄-泻热通便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和中枳实-行气散结除痞20.葛根芩连汤表邪不解内传阳明热邪内扰脉浮(数)葛根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坚肠止痢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下痢臭秽舌红苔黄热伤津液下迫大肠口渴身热汗出喘促气急21.白虎汤-白虎是方,知膏粳米甘草良汤清气热盛津伤阳明经证热邪壅盛热盛伤津热蒸津泄火渴引饮渴喜冷饮正邪相争大热石膏-清热生津解肌退热知母-清热滋阴甘草粳米大汗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益胃和中清热生津22.竹叶石膏汤神倦乏力舌红苔少脉虚数恶心呕逆汗出发热口渴余热未尽 气虚不摄补石膏竹叶麦冬-滋阴清热人参-益气养阴清热泻火阴虚气逆半夏-降逆和胃防补益雍中润燥粳米 甘草养胃和中资助化痰23.清营汤-犀地玄,竹叶丹全清营麦连银翘参清营汤热入营分热伤营阴波及血脉热盛阴伤神乏少寐时有谵语阳入阴中与热相争身热夜甚水牛角-清营解毒生地玄参麦冬口干舌绛而干脉数清心除烦活血凉血热扰心神斑疹隐隐滋阴清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黄连竹叶丹参24.犀角地黄汤凉血散瘀血分热盛扰及心神热与血结迫血妄行出血水牛角-凉血解毒生地-清热凉血滋阴补液善妄入狂少腹急结大便黑色易解小便自利神昏谵语丹皮-凉血散瘀芍药-益阴养血凉血散瘀25.普消毒济饮-普板芩 牛草玄 升柴桔梗济连马陈与薄荷僵蚕翘热毒壅盛蕴结咽喉营卫失调壅滞气血结聚头面头面炘红肿痛黄连 黄芩咽喉肿痛舌红苔白脉数引药直达病证 发热郁火发热恶寒清头面热毒连翘 牛蒡薄荷 僵蚕疏散风热 解毒利咽板蓝根 马勃玄参 桔梗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升麻 柴胡陈皮理气疏壅26.仙方活命饮消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痰浊凝聚火毒壅盛红 灼热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散祛邪肿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陈皮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27.凉膈散-凉膈硝子,芩荷竹叶蜜甘草黄栀翘中上二焦郁热大便干结便秘溲赤舌红苔白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脾黄芩 栀子-清泻上焦郁热连翘-清散郁热心 胃薄荷 竹叶-疏散胸中郁热甘草蜂蜜-一以泻代消大黄芒硝-泄热通便咽痛吐衄肺 肝胃28.赤散导水亏火不实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痰浊凝聚火毒壅盛红 灼热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散祛邪肿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陈皮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29.胆肝龙泻汤肝经湿热肝气郁滞肝经热盛肋胁疼痛脉弦数舌红苔黄腻淋浊带下阴肿阴痒阴瘘黄连栀子-清热泻火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木通车前泽泻-清热利湿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耳道疔肿柴胡-疏肝解郁 散肝经之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防苦燥渗利伤阴甘草-调和诸药30.胃散清清胃泻火凉血胃经积热波及血络伤及津液胃火旺盛牙痛牙龈红肿喜冷恶热脉细数循经上炎口舌热臭舌红苔黄黄连-泻火解毒当归-养血活血生地-清热凉血养血滋阴丹皮-凉血散瘀升麻-散火解毒 防苦寒冰伏邪热牙龈出血口干舌燥烦渴多饮31.芍药汤-芍中大榔,芩桂草木香药汤槟连归湿热痢湿热停积气机阻滞身热口干肛门灼热舌红苔腻黄连黄芩槟榔木香当归芍药腹痛湿热气血相互蕴结便痢脓血赤白夹杂传导失职里急后重袪除肠道湿热瘀积行气止痛防寒凉太过 冰伏湿热 助活血湿热积滞壅阻肠道大黄清热燥湿肉桂养血活血缓急止痛32.白翁头汤湿热毒邪陷内血分热盛津伤血瘀气滞损伤肠络便利脓血赤多白少白头翁身热口渴舌绛苔黄脉数里急后重腹痛清热燥湿 凉血解毒黄连 黄柏清热燥湿 坚肠止痢秦皮清热燥湿 涩肠止痢痢热理中丸中焦虚寒中焦虚寒温煦失职寒凝中焦恶心呕吐嗳气运化失司自利 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干姜-温阳散寒人参-益气健脾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胃失和降手足不温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药性33.理中丸-理中丸主中,人甘草干姜温阳参术小建中汤中焦虚寒温煦失职生化无源气血薄弱肝木乘脾脉弦细腹中挛痛喜得拒按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助中阳芍药-益阴养血 缓急止痛面色姜黄神倦乏力心悸不宁手足不温生姜 大枣甘草-益气和中34.小建中汤-桂枝倍用,芍君糖汤药饴温胃健脾资助化痰回阳救逆少阳证神失养火不暖土运化失职阳失温煦四肢逆冷畏寒蜷卧附子-温肾助阳袪散阴寒干姜-温助脾阳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微神衰欲寐甘草35.四逆汤-四逆用草附姜,回救逆功最佳汤阳制约姜附毒副作用顾护阴液益气和中盛衰阳阴36.四逆当归汤寒凝脉经阳虚血弱经脉不通气血不畅四肢失养腰腿胯足手足逆冷阴疽冻疮脉沉细欲绝舌淡桂枝当归芍药温阳散寒养血活血 养血和营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木通通利血脉细辛疏寒止痛重点:四逆散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主证 病机 临床特征有何不同37.四君子汤脾胃气虚气虚不足运化失职脉虚弱舌淡苔白人参茯苓甘草不思饮食便溏体失所养神疲乏力怠惰嗜卧生化无液面色无华体型瘦弱燥湿健脾渗湿健脾白术益气健脾益气和中调和药性38.苓白散参术补化气机阻滞湿浊中阻脾胃气虚饮食不化形体消瘦四肢乏力面色萎黄人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山药莲子-健脾涩肠止泻脘腹痞满呕吐腹泻舌苔白腻脉缓薏苡茯苓扁豆-健脾化湿 和中止泻渗湿健脾陈皮-理气健脾 燥湿和胃甘草-载药上行砂仁-理气化湿桔梗-宣肺化湿 升阳止泻39.玉散屏风卫气不足卫不固补气虚失荣腠理不密营阴外泄自汗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白术-益气健脾面色皓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恶凤易感风邪防风-补补留邪祛风散邪40.六味地丸 六味地山萸 茯苓丹皮黄黄药泽泻与肾阴不足精关不固筋骨失养茯苓丹皮腰膝酸软虚热内生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气化失常髓海空虚渗湿泻浊 清泻利火 制约熟地滋腻之性渗湿健脾 防滋腻碍胃泽泻熟地-滋补肾阴 填精益髓清虚热 防山萸助热肾脾山药-健脾益肾 固肾涩精肝山茱萸-补肝益肾 涩精止遗配伍特点:三补三泻 补药用量重于泻药 肝脾肾三阴并补41.灸甘草汤-灸甘草桂姜,地麻仁囊汤参麦胶枣误汗下血失濡润脉不按续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生地阿胶麦冬胡麻仁桂枝生姜结代脉形体失养形体消瘦神疲少气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悸益气养心滋阴润燥气血不足阴阳俱损温阳通脉滋阴养血灸甘草人参大枣42.一煎贯阴虚肝气犯胃肝郁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胸肋腹痛胃脘疼痛吞酸嘈杂生地枸杞滋阴养血滋水涵木沙参麦冬滋阴润燥(清金涵木)润肺益胃(培土抑木)当归养血荣肝川楝行气舒肝木克土水不涵木43.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冬 草芍玄桔梗归贝金(上)水(下)阴虚火旺虚火灼金肺失宣降咳嗽无痰痰粘难咯痰中带血百合-润肺止咳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壮水制火玄参 麦冬当归 芍药-养血和营滋阴降火养阴润燥桔梗 贝母-祛痰止咳甘草骨蒸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44.丸肾气肾阳虚弱鼓动无力温煦失职脉沉迟附子桂枝茯苓泽泻丹皮痰饮消渴转胞脚气固摄无权小便清长夜尿增多气化失常滋补肾阴利水渗湿清泻相火温助肾阳熟地山芋山药配伍特点:阴阳双补 滋阴配入少量桂附温阳补燥升行脾胃气虚闷塞下焦湿浊下流生化无源运化无力升麻柴胡人参-补气健脾黄芪-益气升阳发热烦劳加剧清阳下陷口渴恶风自汗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药性陈皮-理气健脾当归-养血和营45.中益补气汤升举清阳(升)补燥行46.脾归汤-脾眼四君 木香芪仁归龙与远归枣血气不足心脾两虚运化无力肢体失养神失所养心悸怔衶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脉细人参黄芪白术龙眼当归-补血养心食少便溏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色炎舌稀远志茯苓木香-理气健脾补而不滞安神定志甘草-调和药性补气健脾酸枣仁-养血安神心血不足脾失健运子盗母气火不暖土47.人真养脏汤涩补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诃子罂粟壳-涩肠固脱 收涩止泻肉豆蔻-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肉桂当归 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温肾健脾人参 白术-补气健脾木香-理气健脾 补而不滞脾肾阳虚肠脏不固久泻久痢滑脱不禁脱肛下坠朱砂安神丸神失所养心血不足扰及心神舌质红烦躁不宁心胸烦热气机逆乱兀兀欲吐朱砂-镇静安神 清热泻火黄连当归-养血和营泻火除烦甘草-泻火解毒 调和药性心悸失眠多梦生地-滋阴清热心火亢盛五志化火48.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 地草归黄连思虑太过髓海不足暗耗营血失眠多梦心悸怔衶舌红苔少脉细数生地玄参 天冬麦冬丹参当归-补血养心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人参茯苓酸枣仁 五味子柏子仁安神定惊 补气养心桔梗-载药上行滋阴清热远志-宁神定志心血亏虚虚火内热阴虚有热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肾阴不足虚火内热口舌生疮面赤烦躁养血安神49.天王心丹补-地二冬酸柏 三芩桔味蜜丸归远参饮食劳倦情志不节胸脘胀痛生地-行气开邪川芎-活血行气见证不一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苍术-燥湿健脾神曲-消食导滞肝气不舒脾气郁滞50.越鞠丸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脘腹痞满嗳腐吞酸。

万全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万全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感风恶寒,头疼,腹疼, 腰脚疼,四肢浮肿。
用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7分,去滓, 空心温服。
注意事项:切忌生冷毒物。
2《准绳·疡医》卷二。
组成:嫩桕根、水圹根、狸咬柴、乌苞根、青玉 刈、生蓝叶、溪枫根、穿山蜈蚣、薄荷。
功能主治:瘴气时毒,疔疮,蛇犬咬。
用法:水煎,调雄黄末服。或合七神散更妙。
3《圣济总录》卷十七。
组成:白僵蚕1分(炒),附子1分(炮裂,去皮 脐),半夏1分(汤浸7遍去滑,炒)1分,细辛1 分(去苗叶),藿香叶1分,芎䓖1分,羌活(去 芦头)1分,牵牛(捣取粉)半两,干姜(炮)2 钱。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痰水饮积聚,心胸痞膈,饮食不 化,头目不利,神思昏浊,甚则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每服2钱匕,空心、临卧浓煎生姜、薄荷 汤调下。
4《医学正传》卷八引阮氏方。
组成:防风、人参、蝉蜕各等分。 炮制:上切细。
功能主治:痘疮出不红润。 用法:每服4钱,水1盏,入薄荷3叶,煎6分,温 服。
5《幼幼新书》卷七引张涣方。
组成:沉香、丁香、人参、五味子,当归(焙)1 两,赤芍药半两,白术半两,桂心1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婴儿脏寒禀弱,或多囟解,面色青 白,遇夜多啼,甚者烦闷,状若神祟。 用法:每服1钱,淡浆水1盏,煎5分,传济阴 方》。
组成:苍术(米泔浸,锉,炒)1斤,厚朴1斤( 去粗皮,姜制,炒),陈皮半斤(去白,锉, 炒),青皮半斤(去白,锉,炒),军姜半斤( 锉,炒),良姜半斤(锉,炒),砂仁6两(去 膜,炒),草果6两(锉,炒),益智5两( 炒),香附1斤(洗,炒),粉草半斤(炒),杜 乌药1斤(炒),丁皮5两(不见火),大腹皮4 两(净洗,锉,姜汁炒),紫苏1斤(炒),桂 皮(不见火)。

黑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黑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首风,头痛不可忍。 用法:每服1钱匕,腊茶调服,蜜水亦得,不拘时 候。
5《千金》卷三。
组成:麻黄1两,贯众1两,桂心1两,甘草3两, 干漆3两,细辛2两。
炮制: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血结于内,腹胀喘逆。 用法:每服5撮,酒送下,日再服,麦粥下尤 佳。
黑散5方
1《准绳·幼科》卷二。
3《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
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 炮制:上入瓷盒内,用火煅存性,为末,煅须恰 好,过则力太缓,不及则性太烈。
功能主治:慢脾风,目垂面白。 用法:每服1钱或半钱,浓煎乌梅汤调下,临时更 看男女大小加减服之。
4《圣济总录》卷十五。
组成:天南星1枚重1两(锉),皂荚2挺(不蚛 者,寸截,2味同烧,令通赤,放冷,细研,称2 两),芎䓖末1分,荆芥穗末半两。
组成:黄连2钱,黄芩2钱,大黄2钱,黄柏2 钱(同烧存性)。 炮制: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偏坠,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 下者。 用法:雄猪胆汁、蜜同调敷。
2《千金》卷五。
组成:麻黄半两,大黄6铢,杏仁半两。 炮制: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乃 细细纳散,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 时而得时行者。小儿伤寒发热。 用法:1月儿服小豆大1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 汗,汗出温粉粉之,

代针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代针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3《济阳纲目》卷一○六。
组成:硇砂少许(为君),白矾皂角子大(为 臣),牙皂7分,消石4两,黄丹5钱,巴豆6个。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气息难通。
用法:吹喉中。
4《疡医大全》卷八。
组成:木鳖子、川乌。 炮制:水磨。
功能主治:恶疮肿毒,日久不出头。 用法:以鹅翎扫刷疮上,留豆大1处出脓。如药水 干,再刷上。不过1时即穿。
5《外科十三方考》。
组成:巴豆1钱,信石1钱,明雄1钱。 炮制:上为细末,收瓶备用。 功能主治:痈毒脓成。
用法:若遇皮薄疮疖,不得穿头而畏刀针者,以 陈醋调敷患处。约1日间,疮头即自行穿溃。或用 黄蜡捻作麦粒大,令其两头有光,每服3粒,黄 酒冲服,见汗之后,疮头即穿。如遇皮厚之疮, 须用铍针刺开少许,再敷此药。
注意事项:如未成脓,则此药不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代针散5方
1《囊秘喉书》卷上。
组成:胆星3分,指甲2-3寸,冰片5厘,朱砂少 许。 炮制:将指甲用双红纸卷好,灯上烧炭存性,为 末,入辰砂、冰片、胆星研和。 功能主治:乳蛾成脓不穿。 用法:吹入喉中。少顷即出脓血自愈。
2《良朋汇集》卷五。
组成:桑木灰7钱,矿子灰5钱,荞麦楷灰1两, 茄科灰1两。 炮制:4灰放锅内,水5碗,滚数10滚,用布袋滤 去滓,将水从新用铁构熬至1小酒钟存用。 功能主治:肿毒数日,内有脓不得自破者;又点 面上雀斑黑痣。 用法:如疮大,将此药画个十字即破,其脓就 出:如诸般大疮有疗角腐肉不脱,用此药水洗之 即去。

换肌散_普济方卷三○一引_卫生家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换肌散_普济方卷三○一引_卫生家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换肌散_普济方卷三○一引_卫生家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换肌散_普济方卷三○一引_卫生家宝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密陀僧(研细,炒)1钱,腻粉1钱,黄柏皮(研为末,用炒)1钱半。

(2)1.2.功效:下疳,兼一切恶疮。

(2)1.3.来源:《普济方》卷三○一引《卫生家宝》。

(2)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50%:砒霜散 (2)2.1.组成:砒霜1分,硫黄3分,密陀僧3分,腻粉2分。

(2)2.2.原方对照:密陀僧(研细,炒)1钱,腻粉1钱,黄柏皮(研为末,用炒)1钱半。

(2)2.3.加:砒霜、硫黄 (2)2.4.减:黄柏皮 (2)2.5.功效:癣。

不问干湿,积年不愈。

(2)2.6.来源:《圣惠》卷六十五。

(2)3.相似度50%:救生膏 (2)3.1.组成:密陀僧2两(碎,炒),黄柏傍根(金州厚者,用黄蜡1弹子大,火炙涂尽为度)2两,腻粉半钱,乌贼鱼骨(白者,去甲)半两。

(2)3.2.原方对照:密陀僧(研细,炒)1钱,腻粉1钱,黄柏皮(研为末,用炒)1钱半。

(2)3.3.加:黄柏傍根、乌贼鱼骨 (2)3.4.减:黄柏皮 (3)3.5.功效:一切发背。

(3)3.6.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3)1.原方1.1.组成:密陀僧(研细,炒)1钱,腻粉1钱,黄柏皮(研为末,用炒)1钱半。

1.2.功效:下疳,兼一切恶疮。

1.3.来源:《普济方》卷三○一引《卫生家宝》。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相似度50%:砒霜散2.1.组成:砒霜1分,硫黄3分,密陀僧3分,腻粉2分。

2.2.原方对照:密陀僧(研细,炒)1钱,腻粉1钱,黄柏皮(研为末,用炒)1钱半。

2.3.加:砒霜、硫黄2.4.减:黄柏皮2.5.功效:癣。

不问干湿,积年不愈。

2.6.来源:《圣惠》卷六十五。

3.相似度50%:救生膏3.1.组成:密陀僧2两(碎,炒),黄柏傍根(金州厚者,用黄蜡1弹子大,火炙涂尽为度)2两,腻粉半钱,乌贼鱼骨(白者,去甲)半两。

祛痛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祛痛散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祛痛散5方1《普济方》卷六十六。

组成:细辛(去叶土)、鸡肠草、旱莲子。

炮制: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元脏气虚,风热内攻,牙龈浮肿,疼
痛发歇。

用法:每服用1字,以鸡毛蘸药扫患处,日用1-2
次。

若小儿走马疳,唇龈蚀烂者,先泡青盐汤净
后,用新绵拭干掺药。

2《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组成:细辛(去叶土)1两,鸡肠草1两,旱莲子1
两,茴香1两,白矾1两,诃子(煅,去核)1两,
晚蚕砂1两,青盐1两,皂角1两,茜根1两,麻(米
凡)1两。

炮制:上锉,入一大瓶内,盐泥厚固济,于瓶口
留一窍子出烟,用炭半称煅,候青白烟出去火,
候冷取药,细研如粉。

功能主治:元脏气虚,风热内攻,牙龈浮肿,疼
痛发歇。

用法:揩牙如常法。

3《外科医镜》。

组成:地榆(研细末)。

功能主治:汤火灼伤。

用法:用麻油调敷伤处;若遇已破,即以干末掺
上。

4《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组成:皂荚子(不蛀者)1枚(麸2升,同炒麸焦
黑,去麸),薄荷(干者)3两(锉)。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痔疾疼痛不可忍,及肠风下血。

用法: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空心服。

5《胎产秘书》卷下。

组成:当归2钱,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8分,
川膝8分,独活8分,肉桂5分,韭白1撮,生姜1
片。

功能主治:产后遍身疼痛及腰、小腹痛。

用法:水煎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肌散5方1《卫生宝鉴》卷九。

组成:白花蛇3两,黑乌蛇(各酒浸1宿),地
龙(去土)3两,蔓荆子3两,威灵仙3两,荆芥
3两,甘菊花3两,沙苑蒺藜3两,苦参3两,紫
参3两,沙参3两,甘草(炙)3两,不灰木3
两,木贼3两,九节菖蒲3两,天门冬3两,赤芍
药3两,定风草3两,何首乌3两,胡麻子(炒
黄)3两,木鳖子3两,草乌(去皮)3两,苍术
3两,川芎3两,天麻2两,细辛1两,当归1两,
白芷1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大风年深久不愈,以至眉毛坠落,鼻
梁崩塌,额颅肿破。

用法:每服5钱匕,食后温酒调下。

酒多为妙,
服至逾月。

2《杨氏家藏方》卷一。

组成:胡麻子半两,蔓荆子半两,枸杞子半两,
牛蒡子半两(并炒熟),防风(去芦头)半两,
苦参半两,白蒺藜半两,栝楼根半两(并生
用),轻粉4钱(别研)。

炮制: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大风毒气,蕴积攻冲,溃疡。

用法:每服2钱,用淡茶清汤调下,煎甘草、贯
众汤漱口,每日3次,不拘时候。

3《普济方》卷三○一引《卫生家宝》。

组成:密陀僧(研细,炒)1钱,腻粉1钱,黄柏
皮(研为末,用炒)1钱半。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疳,兼一切恶疮。

用法:先以温汤洗,软帛挹干,掺上。

患甚者不
过3次,敷药即愈。

4《女科切要》卷八。

组成:土茯苓、银花、荆芥、熟地、制首乌。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妇女疥疮久不愈,肌肤粗裂。

5《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组成:洗麸脚3两(炒黄色),柏叶1两(炒黄
色)。

炮制:上为细末,用清麻油调稀。

功能主治:汤火伤,疼痛不可忍。

用法:翎毛揾药拂伤处。

疼痛立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